百书斋 > 煌汉 > 第十九章 风景旧曾谙

第十九章 风景旧曾谙


  “这些?这些有什么用?四书五经有什么用,让孩子学他们根本看不懂的诗词文赋有什么用!”容闳激动的冲着辜鸿铭大吼,“人家西洋人,从小学的就是科学,科学懂么!我们输就输在了起跑线上。要我看,这科举也得彻底废了。八股文有什么用?”

  “容老,你看过这几本书再说。论科学,我比你懂的多吧。”辜鸿铭有些不快,“你到底明不明白我为何弃洋从华?坚船利炮,不足为凭,关键是精神。这世间的道理,不出道、法、术三种,术可以依仗一时,但可以依仗几世么?你看那西班牙霸权被日不落帝国夺取,日不落控制着世界这么多的地方,偏偏奈何不了欧洲大陆的德法两国,连自家的后花园美国都守不住。”

  “天下之争,乃道法之争,不是术用之争。科举能彻底改么,华夏的制度能彻底改得像洋人那般么?术用不足,你不直中取,偏要曲中求。如此乱法,不出三十年,天下必乱!你到底懂不懂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的道理!洋人的道是洋人的,与我们何干!”

  “你胡说八道!”容闳并指指着辜鸿铭,“科学怎么会是术,科学就是道!华夏孱弱,败就败在制度,无论教育、军队、人才选拔,还是其他方面,都全面落后洋人。而且还固步自封,不肯学习。”

  “荒谬,我看你是中洋人的毒太深了。当年魏源还不是说过师夷长技以制夷,结果呢!败确实是败在制度,但制度是法,是术,不是道。西洋人的道是利之道,为了利益,出卖一切,别说祖国,父母妻儿都卖得了。我们华夏,是义之道,义在利先。你想彻底的学西洋人,就得把这根本大道给改了。可是,改了这根本,你还算是华夏人?你和西洋人有什么两样?看看你现在的样子,你就是个二鬼子!”

  “够了!”李鸿章勃然大怒,“看看你们两个,都在胡说八道些什么。书生之见,一派胡言。我找你们来是问计问策,不是听你们在这吵架!你们要吵,一边吵去,老夫还有正事要忙。”

  李鸿章这一发火,他们两都沉默。

  李鸿章也无奈,这有才的,一个个脾气大的不得了,特别是容闳这种,在清廷这边受了委屈,又在洋人那般得了势。他们这种买办,就是李鸿章都没办法轻易得罪。不然,洋人还没怪罪下来,畏洋人如虎的老佛爷就先怪罪下来。要不然,这数年间涉及到洋人的案子,为何他李鸿章都小心对待,偏袒洋人,有的时候甚至是花钱买平安,息事宁人。

  真以为这夹缝里的官好做?

  两个不知轻重的愣头青,容闳也是,跌跌撞撞这么多年了,还是一点长进都没有。

  “我找你们来,问的是富国强民之术,不要和我扯没用的。汤生,你先说,这煌汉贼的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奥妙。连刘岘庄和恭亲王都数次来信,让我千万小心,说他们才是心腹大患。”李鸿章端着盖碗茶,冲辜鸿铭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中堂日理万机,容老也是刚归国,自然不知道这其中的缘故,且听在下一一道来。”辜鸿铭举起了手中的东西。

  这几份东西,是刘坤一的部下在于刘汉反贼作战的时候,从反贼的军寨中抄掠出来的战利品。刘坤一研读之下,连夜将东西送到了清流领袖张之洞的手里。而辜鸿铭也是从张之洞府上得到的。这一路北上,他手不释卷,废寝忘食的研读,总算有所领悟。

  所以他才说,自强自立的契机,就在这小小的几本书册上。

  “当今华夏,尸位素餐,食古不化的人太多了。”辜鸿铭如数家珍的说起华夏如今的问题。

  闭关锁国,带来的技术落后,制度落后,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肯睁眼看世界。即使是被洋人打了一次又一次,还是要又当**又立牌坊,只是顾忌表面上的体面,不肯从内里真正的改造自己。

  物必自腐而后虫生,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华夏人就是先自己烂到了根子里,先自侮,所以才会被洋人侮辱。

  所以,要正本清源,先改正自己的错误,再谈学洋人的术用。否则,就是本末倒置,学了洋人的术用,依旧不如洋人。

  “那什么是本,什么是我们自己的错误?答案就是在满汉之争。今日之华夏,非华夏之华夏,而是逆子当政。所以,才有种种暴政,乱政。像《弟子规》这种以人为奴的荒诞之说,像《大义觉迷录》这种荒唐之言,满朝文武竟然不敢发声指责。篡改圣人本意,利我者生,逆我者亡,动辄文字、狱,酷刑,就像一头披着羊皮的猪,还想去学狼吃肉?”

  “所以,要想自强自立,富国强民,首先就要清君侧,行正道,废乱法。用曹操的话说,就叫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当今天下,此事非中堂不可。”

  “华夏与西洋的术用之争,不在一时。所以,这煌汉,一开始布局就眼光非常长远。中堂你看,他们用的蒙学教材,直接废除了腐儒的乱言,施行的是诸子百家之言。如果说董仲舒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话,煌汉是罢黜儒术,重兴百家。中堂可知道,在西洋,如今正是百家争鸣的局面。西洋之强,强就强在一个争字。”

  “争名,夺利。羊吃人,奉行优胜劣汰力强者胜的丛林法则。但这种,从根子上,几千年前就被华夏给抛弃了。因为,失之不仁。除了在术用方面,洋人此刻的政局,连华夏春秋战国都比不上。”

  他早在1884年发表的《中国学》一文中就指出:洋人理雅各翻译《中国经典》的工作不过是应时之需,虽然数量惊人,但并不都令人满意。辜鸿铭认为正是这些传教士和汉学家歪曲了儒家经典的原义,糟蹋了中国文化,并导致西方人对中国人和中国文明产生种种偏见。为了消除这些偏见,他决定自己翻译儒家经典。

  但等他自己总结儒家经典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件比较惊悚的事情,那就是,儒家经典在不同时期的解读不一样。

  特别是在有清一朝,几乎与之前的儒家是两个事情。或者,叫做腐儒犬儒更合适。所以,他只翻译经典。但看了煌汉的一些论述,从后世的一些观点得到了解读之后,他的视野更为广阔。

  所以,他带着批判的目光,在北上的途中,彻底的重新审视了一下洋人和华夏人的文明异同。甚至还和康有为有过三天的盘桓。

  可惜,如果说容闳是中了洋人的毒,那康有人就是中了腐儒的毒。连梁启超也中毒颇深。李鸿章是辜鸿铭心中的明主,对他又待之以礼,他当然想将自己的满腔抱负讲给李鸿章听。

  所以,话匣子一打开,他就说了些比较深入的东西,包括他这次的思考。

  “洋人的道法,其实说白了就是三个原则。反抗与顺从;契约废立;以私废公。”

  “嗯?这是何意?”李鸿章饶有兴趣的问道。

  辜鸿铭先是讲了下欧洲中世纪的事情,然后提到了当时商人和其他人与神权的纷争。

  欧洲因为一直是属于分封制管理,君权与神权并立。所以,欧洲人需要反抗君权,反抗暴政,反抗神权。但他们又不能让别人来反抗自己。

  所以,他们必须找到一种两者之间的平衡理论。而最终,各种逻辑理念便形成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其实讲的就是这样一件事。

  “但这东西,我们华夏当初百家争鸣的时候就已经确立过,你看煌汉如今罢黜儒术,重兴百家,就知道他布局之深远。而所谓的契约精神,其实是什么?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强烈的不信任!因为洋人是性恶论的信徒。他们可没有什么孟子教他们向善。你们想想,如果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还需要立什么契约么?”

  在辜鸿铭看来,洋人一次又一次的强调契约,其实就是缺什么所以要强调什么。就是因为他们自己为人太烂,所以需要订立这些契约来互相约束。结果那些烂人还在一个劲的找漏洞,逼的契约越来越完善。

  但狼可能和羊签订什么契约么?契约精神,是保护自己的利益,掠夺其他人的利益。哪里有什么平等可言。就像之前大清和洋人签订的各种条约一样,这是平等?撕毁条约再开战的又是谁?

  “所以,所谓的契约,就是个笑话!”辜鸿铭愤慨的叉腰吼道,“洋人就没有任何信义可言。所以,真正的儒家才是世界文明的希望,维护中国纲常名教,让诸子百家正本清源,扫除妖芬犬儒,这才是自立自强的根本。”

  “至于洋人的因私废公,其实就是一件事,将自私自利的事情合法化,所以讲私有制神圣不可侵犯。但这个私有制,是少数人的私有制。是他们自己特权人物的私有制。你看他们,那些个黑奴,那些个工人,可有人承认他们的私有制?”

  “所以,我料定,用不了多久,洋人必生内乱。将有类似于陈胜吴广的人物,站出来大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替那些没有私有制的人张目!”

  “中堂,你说,这洋人的道法,和我们几千年前,有什么两样,我们还能去学么?容老,我听说,美国人为了印第安人和黑人奴隶的事情,二十多年前狠狠的打了一场。他们这刚好了疮疤就忘了疼。你让我们学他们,那么,是准备让我们当下一个印第安人么?不对,按照煌汉的说法,印第安人是远古时期的东夷人从东北跨海迁入美洲的,甚至山海经上都记载了这些。他们还是我们的远亲呢。美国人,这笔血仇,早晚得找那些洋人讨回来。”

  容闳和李鸿章都愣住了。

  李鸿章脸上阴晴不定的看着辜鸿铭,不知道该不该将这个狂生当场拿下。这家伙,居然敢劝自己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他好大的胆子!

  可是,如今这状况……虽然没有黄巾为乱,可是,几十年来,这内忧外患,可是让如今的大清比当年的东汉还要惨。

  皇室手里又掌握了多少力量?满蒙铁骑被僧格林沁败了个干干净净。旗人蒙人根本就不堪用。

  天下军头,都是自己的门生故旧,自己一声令下,起码能号召上百万的军队,至少六省之地,比起曹操,声势可大多了。至于洋人,那也不足为虑,洋人既然是逐利之辈,那就可以以利驱使。再说了,自己和洋人的关系也不算差。

  到底是李中堂的称呼好听,还是……李鸿章不敢再想下去。

  他终于知道,当年曾国藩做出那番决定,是多么艰难了。

  “上策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中策么,自然是拥兵自保,养贼自重。”容闳不徐不疾的说出了一句话,“结好豪强,打压敌党,中堂大人,这种事,不需要老夫教你吧。眼下,那武林世家,不正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么。何况,也可以借机试探那位女人对你的真实态度。这虎无伤人心,人,难保没有杀虎意啊!”

  “是的,大权在手,强军在侧,谁想得罪李中堂和跟随李中堂的部下,都得掂量着点。等时机一到,黄袍加身,改天换地,也未尝不可。只不过,为了天下黎民,中堂可能还要委屈一阵。”辜鸿铭一语双关的说道。

  李鸿章终于做出了决定,一脸悲痛:“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罢了,罢了!这身骂名,老夫一力承担。来人,去唤宫保来。”

  第二日,李鸿章一反常态,提出了数道奏疏,练新军,补犒赏,放豪强……措手不及的慈禧连夜召集大臣商讨,甚至连恭亲王也被请了过去。

  三日后,袁世凯出任新军都统,从淮军调集一千勇壮,又募兵两千,以洋人教官整训新兵。军名忠义军。

  而就在当天,宫中发布懿旨,撤销对汉人豪强的监控,缓和局势。李鸿章建议有功,授爵封裳,显示清廷对他依旧恩仇有加。几个建言擒杀李鸿章的旗人新贵,更被剥夺身份,赶出了京师。

  ;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43/43233/2365491.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