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煌汉 > 第二十章 壮志惜时艰

第二十章 壮志惜时艰


  在政务军务上很是扳回来几局的李鸿章,偏偏脸上没有一点高兴。他知道,这样做,相当于撕开了那层面纱,从此,宫内对他的戒心更甚。只要他露出任何机会,对方就不会心软。他李鸿章仍旧被信任,主要的原因是他公忠体国,不会像别人那样明目张胆的反。要换了刘坤一执掌,或许直接就拉旗造反,换了张之洞,可能结果会好很多,可是,张之洞能镇住军中的骄兵悍将么?

  “中堂大人,留步。”一个尖声尖气的声音打断了李鸿章的车架。

  “是李总管。”旁边的亲随连忙凑近李鸿章那轿子的小窗,低声汇报,这亲随还自作主张的喝令轿夫停轿。

  李莲英点头哈腰的凑进了李鸿章的轿子,李鸿章也刚好从轿内下来,此地人多嘴杂,李莲英也没有带太多的人。他只是将手中的一封书信递给了李鸿章。

  “太后老佛爷和恭亲王都等着李中堂,这如今,我大清新兵整训未成,只有李中堂麾下的悍将精兵可以剿贼。可因为粮饷一事闹的沸沸扬扬,还得李大人帮衬着请出他们,为国杀贼啊。”

  李莲英的话并没有让李鸿章意外。

  因为,无论湘军淮军还是其他地方民团,说白了,那都不是官府奉养的官军。而是私军。

  平日里,这些私军的饷银全是由他们自己的将头军头奉养。而有作战任务的时候,朝廷会预先颁发赏格,然后,由这些将头军头垫付,等打仗完了,再结册兑算。

  所以,人员的招募,训练,升迁等等,朝廷不是怎么插的上手。就是后面收编了湘军淮军,这个制度还是没有做太大的更改。因为,朝廷没钱。

  但这次中法大战,清军死伤惨重,甚至连福建马尾船厂等多处要地都沦陷。而且,战后还签订了各种赔钱丧权的协定。这财政就更加捉襟见肘。

  若是没有川省变乱,四川和周围几省的税赋解运上来,那情况自然不一样。可是现在,这几个地方非但没有税赋,还要朝廷出大笔的钱粮去剿贼。这一来一去,国库更加艰难。

  所以,清廷就取消了对中法大战参战部队的犒赏与抚恤,甚至李鸿章都默认此事。这样一来,参战部队自然军心不振,士气不高,不少人甚至直接撂挑子不干了,跑回老家务农的,投奔亲戚的。

  但他们不卖命,清廷其他军镇战斗力不行,编练的新军也未成军,怎么办?

  现在八百里加急的快报传来了,煌汉贼北出汉中,声势浩大之极。还没有卸任的升允甚至两天发了六封加急快报,向朝廷求援。

  问题是,哪里来的援兵呢?

  恭亲王的意思,是从新疆调回董福祥等悍将,从蒙古王公大臣的手里调集骑兵入陕甘。另一方面,便是重组民团,加快对新军的整编和训练。这些都需要时间,传令都要好多天。等他们到了,黄花菜都凉了。更何况,新疆蒙古向来苦寒,这粮草军械嘛也是极难,到时候去了陕甘,恐怕就会缺粮断粮。都不需要敌人来进攻,他们自己就饿死了。

  只有将李鸿章手中的精兵拉到陕甘,先顶上一阵安稳住局面再说。所以,李莲英就奉命来劝说李鸿章。

  李鸿章脸上怒色一闪而过,好嘛,他开始还在想为什么宫内如此好说话。原来,有这么个大坑在等着他呢。

  军队是他的立身之本,没了大军在侧,只需三两个衙役,都能将他李鸿章捉拿下狱。哪怕再困难的时候,李鸿章都始终在自己不远处布控了数千精兵,防的就是这些。无论任何人想要对付他,都得掂量着点。

  可现在,宫内却要用这么个理由,光明正大的调拨他的军队。那下一步呢?

  不管他们去陕甘,是打赢还是打输,他李鸿章的这层保护壳就没有了。万一宫内想要对付他,真的是衙役都够了,他李鸿章嫌命长么?

  “李大人?您老可有决断,老佛爷和恭亲王可等着你的答复呢。”李莲英笑呵呵的说道,透露出的意思却有些疏远之意。

  李鸿章一本正经的说:“为国出力,自然是没有问题。不过,我手下的这点兵,还得留着护卫帝后与京师。洋人不讲信义,万一再起大军突破天津防线可怎么办?所以,我这的人马确实不易轻动。我看这样,不如暂时停建老佛爷的几桩园子,还有搁置筹建北洋水师,令满汉大臣和公忠体国的百姓敬献,筹集出两百万的饷银,我命聂士成、冯子材等人领大军入陕甘。”

  “我想,这八旗子弟,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一心为国的话,一两百万两的饷银还是没问题吧。若是不肯体谅朝廷的困难,不肯与朝廷共度难关,这……恐怕说不过去吧。”

  想夺走我的保命符,休想!李鸿章心里阴冷的想到,你个老妖婆,国事如此艰难,都不忘修建你自己的享乐之物,还有那些满蒙大臣,一个个尸位素餐,家里富的流油,偏偏还不满足。你要借刀杀人,我就将计就计。

  李莲英当场给梗的说不出话来。他虽然在察言观色上有几分心得,可是这洋人……听说当年就是洋人出其不意,从海上攻入了大沽口,道光皇帝甚至差点没逃哦不,是暂避入承德避其锋锐。京师军兵糜烂,就知道遛鸟听曲儿,洋人来了,他们确实顶不上用。要不然,如何会将湘军拆入山海关,天津卫等地护卫京师。

  李鸿章这个损人,他是要拉大家一起下水,要倒霉一起倒霉。他自己停了一直在筹建的北洋水师,这边就逼着老佛爷停建园林,还要满蒙八旗子弟一起敬献。这个老奸巨猾的东西,真是……

  “李总管就这么和太后老佛爷回禀吧,今日我要与几个洋人公使商讨一下别的事情。先告辞了。”李鸿章说完,也不看李莲英,自顾自的进轿子招呼轿夫走。

  只剩下李莲英尴尬不已,不知道该怎么办。八面玲珑的李莲英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他只能小心翼翼的,将李鸿章的回报告诉给慈禧和奕?。

  “李少荃这人……李鸿章,张之洞,丁日昌,刘坤一,左宗棠等人,我向来就知道,李鸿章才是真正的人物。”空落落的大殿内,只有两个人一高一下的坐在那,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

  慈禧面无表情的看着说话的那男人,冷哼道:“老六,说这些没用的干什么?这些汉人,几百年了,还惦记着反清复明。这江山,宁与外贼,不与家奴。这些汉奴还想翻天不成?”

  “你看看这李鸿章,朝廷对他不薄,本宫对他更不薄。可他现在干的是什么,要挟?真以为有些事没他就不成了?”

  “嫂子,这话你还真说对了,有些事,没他还真不成。”恭亲王咳嗽连连,“国之柱石,只有那么几个明白人。左宗棠是,不过这个人太刚直,而且,命不久矣。张之洞是,可这个人太顾惜名誉,和那些清流搅合在一起,自命清高。刘坤一对朝廷素有怨言,其他人也各有建树,但统领全局,满朝文武,只有一个李鸿章,还有我。可惜,我这身子……而且,你……”

  “老六,说什么呢。”慈禧脸上闪过一丝羞恼,“我那不是为了江山么。孝庄太后和多尔衮的旧事,你又不是不知道。内耗越拖就越严重,所以我才要让你去休息。可恨那煌汉贼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没来由的编那些个谣言。真真是可恨。”

  “谣言……”奕?叹了口气,“这些汉人中的反贼,真的是国朝的心腹大患。那些洋人,更是没的说。嫂子你记住,对汉人,要以汉制汉,对洋人,要以汉制洋。这旗人的江山,国势日下,明白人不多了。真到了事不可为的那一天,一切以保存旗人菁华为目的。”

  “说什么呢。我大清万世永安,老六你这一天到晚,都胡思乱想的是什么?本宫说把那些个汉人豪强抄家灭族算了,你偏偏要放人。你是旗人,偏偏到处为汉人考虑。那李鸿章左宗棠之辈,要不是你开始鼎力支持,如何会有如今的声势?那旗人中的杰能之士,本宫怎么没见你大加擢拔?汉人是奴,是奴啊!你怎么老本末倒置,弄的如今主弱臣强,你让我们孤儿寡母的怎么办?你还是当年那个老道精明的鬼老六么?”

  奕?听了这指责,站了起来,脸色十分严肃。

  “今天这话,出得我口,入的你耳,千万不能有第三人知道。事有可为,有不可为。当今旗人,耽于享乐,醉生梦死的占了绝大多数。我们本身人就少,还分散各地。先前我们能控制天下,是因为以汉制汉。可是现在洋人来搅局,原来帮扶我们的汉人,势力大减。而原来就反抗我们的汉人,则借着洋人的力,迅速壮大。你看当年那捻匪,那太平天国。这些年,我支持扶植汉人,甚至发布洋务运动,就是企图拉拢帮扶我们的汉人,用满汉一体,用权势和财富来拉拢他们为我们效力。”

  “可现在,你看到了,李鸿章也有了异心。这就是大势。凡事只能顺势而为,不可逆天。蒙古人从中原退出去的时候才多少年,我们满人占据了中原这么多年,值得说道几辈子。可是,要是不明天时,不顺大势,或许,将来满人这个称谓就要彻底的消失在这天下。”

  “宁与外贼,不予家奴,嫂子你想的倒好。可那些家奴势大难制的时候,是我们想怎样就怎样的?势弱,就要想着如何保全自己。所以,我在尽量施恩与汉人,将来,有这香火情,好歹能保住一些人。我们办不到的事,再过几百年,或许有满人豪杰重新办到。”

  奕?说这话的时候,有点悲天悯人,但慈禧听了,非但没有感动,反而有些怒气勃发。

  “老六,你还是当年那个英明神武的鬼老六么?说什么大势?说什么事不可为?事在人为才是真的。为何要等几百年后的满人豪杰?难道我们现在就寻不到满人豪杰?你看那荣禄,宝廷等人,谁不是才能卓越的自家人。为何你一而再,再而三的灭自己威风?这天下,在我的手中,谁也夺不去。老六,你变了,你糊涂了。你还是去处理你的军务,为国家寻找满人人才吧,国家大事,自有我这老妇人来处置。”

  “李鸿章不是要我筹两百万两饷银么?可以,来人,命李鸿章停办北洋水师,命当日看压的汉人豪强缴纳赎罪银,命满蒙贵族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十日之内,筹集至少两百万两。超额的解入内库。”

  奕?面色有些发冷,他分明没有听到这个女人说停建自己享乐用的工程,人啊,自信心多了,就容易迷住眼。在宫内听到的都是好话,看到的都是海清河晏,天下太平。

  可这天下大势,当真是她所想的那样么?

  奕?想起当年那些捻匪,不由得有些失神……

  而在遥远的四川,此时,川中川北的战事正进行的如火如荼。

  莽莽群山之中,一个个人仿佛蚂蚁似得,扛着大包小包向预订目标进发。他们是煌汉军中征发的厢军,负责物资转运和地方治安。此刻,他们的目的地是绵州府。

  兵贵神速,王摩选择的川中攻击路线,就是梓潼——绵州——罗江——德阳——汉州——新都——成都府。

  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军中粮草不足,十日的量倒是军士自己就可以带在身上。可关键是敌军的粮仓在什么地方。要弄不清楚这些情报,王摩大军自己就要陷入断粮。但太平军和星河卫,早就将相关的信息打探完毕。所以,他的大军主要负责作战,而随军前来的厢军则负责物资转运,将那些粮仓里的粮食就地加工或者不加工,直接输送前线。后续多余的甚至搬回保宁府,储藏起来。

  杜若飞的大明政权,在梓潼布置了重兵防备煌汉。可惜,这些所谓的重兵,在煌汉的攻势下,连两天都没有守住。而攻破梓潼,打通通道之后,王摩命大军执行吞村并镇,让城而走的策略。大军化整为零,只留下一部坚定的向前推进,其余人以营为单位,分散开去,用灵活的游击战和运动战,攻破敌人防守薄弱的地区,蚕食分割敌人,就食于敌。

  一时之间,整个绵州烽火满天,告急的文书雪花一样飞向了在成都平原享福的杜若飞。

  PS:前天晚上整过了,昨天胃疼一天,现在都没怎么好……先写一章

  ;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43/43233/2365492.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