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煌汉 > 第六章 江右现旧知

第六章 江右现旧知


  “后生,你有所不知。这军政府的府主认为,有功则赏,有过则罚。功勋点,就是用来赏罚的。而且,还是用来定三民,分爵位的好东西。这可是可以传承数代的宝贝。功勋点多,说明你肯定是积善之家,功臣权贵。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功臣权贵荫蔽妻子,你说,这功勋点不重要么!”

  “说个再实在点的东西,功勋点能够换田地,能够免赋。要知道,光是勋民,就开始交九五折的税赋了。那大清朝廷说什么官绅一体纳粮,为什么小民还越来越穷呢?”

  这一趟,真的让尹福他们大开眼界。特别是山西形意的人。

  练拳的人,普遍都是大户人家出身,或者说,有来钱的路子,不然,支撑不起拳法的消耗。

  而山西晋商闻名天下,靠的就是信义和对商业的敏感。这些山西人,靠着自己从小耳渲目染的本事,在这不知道发现多少商机。

  仅仅是银票和军票兑换、粮食倒卖这些东西,就可以让他们家族里那些嗷嗷待哺的商铺钱庄吃个肥元。

  至于和反贼做生意,重要么?当年要不是他们这些商人,后金八旗早给灭了无数回。

  可惜,可恨,可叹!

  他们一路上,经常看到的就是来来往往的人,到处在忙忙碌碌,搜检各种物资。他们也知道了什么是厢军,什么是战兵,他们也了解了军政府的大部分架构。

  走了好几个时辰,总算到了江口。

  江口早就恢复了繁华,人声鼎沸,商旅成行,到处热热闹闹。而在旁边的军营,则依旧是喊杀不停,操练不断。

  监军很快和他们告辞,清军向导也去找人兑换军票,只有他们自己去寻找办路引的人。

  还好很好找,办事的人也很热情,很快给他们办好了路引,让他们在此休息一阵。等确认他们消息的真实性之后,立即通知他们。

  尹福他们也没有办法,只能客随主便,他们没有问这人如何找到他们,地头蛇总有自己的办法。

  走在街上,路上没有闲人,也没有孩子的打闹,也没有衙役,他们突然发现,自己变得好不适应。

  “几位客官,第一次来江口吧,快里面请。”一旁的悦来客栈门口,一个小二热情的招呼着,在那门口的招牌上,隐约还能看到第五分店的字样。

  “小二,我们这么多人,你这住得下么?”尹福问道。

  “放心吧客官,我们这都住不下,整个江口都没地方住得下。”小二非常自信的说道。

  这里依旧不收银票,甚至,连银两也不收。但小二还是答应替他们跑跑腿,去钱庄给他们把银票兑换了。为了防止小二捣鬼,尹福也派了自己的几个弟子跟了去。

  楼上楼下,十几张桌子,挤一挤也能坐下,但很久都不见人招呼,大家都有点尴尬了。

  “掌柜的,不招呼客人?”王中泉大手一拍,“你们这怎么做生意的?”

  “哎哟,老爷子息怒,息怒。”一个干瘦的掌柜跑了出来,“厨房已经在做了。”

  “什么!我们还没点酒菜,你们怎么就开始做了?”大家都怒了。

  “老爷子,你有所不知。我们这小本经营,酒是只有果酒一种。饭菜呢,虽然管饱,但真没有可点的,只有米饭,青菜,腌菜,咸菜。小店一天只供应一个菜色。”掌柜的连忙解释。

  “这还开店!”

  不过,等掌柜详细解释之后,他们才明白,不是这一个店是这样的,是所有店都是这样的。

  因为,禁酒令和粮食管控。

  军政府禁止酿新酒,只有军中和某些级别到了的官吏才有资格享用以前的酒。也可以用功勋点兑换酒。但普通人的话,最多只有享用各种水果酿造的果酒。所以,悦来客栈有果酒,非但不是耻辱,而是他们实力的象征,换了其他人,未必能弄到这些果酒。

  至于粮食,那更简单。粮食是优先给军中供应。虽然各处都在源源不断的搜集粮食,但军政府的人越来越多,粮食越来越吃紧。

  要怪,只能怪和其他几个盟友签订的物资换人口协定了。

  在四月低,贺相给军政府提出十个条陈,府主审阅之后,亲自将他擢升为礼部外交厅主官,负责选拔人员,出使刘汉、杜明政权和各小势力。

  当时,贺相大胆启用以前素有劣迹,最喜欢钻营的蛮清官吏。

  善于钻营还成功的人,最擅揣摩人心,察言观色,也最会见机行事。墙头草才是看形势看的最明白的人。这些人虽然贪赃枉法,但是,他们不是无能之辈。军政府对他们网开一面,提供了救赎的办法。

  都是卖命,为什么不能给军政府卖命呢?

  所以,有人真的心动了,有人借口心动,也出山去帮忙。他们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同其他各路义军结为盟友,守望相助,互通有无。

  府主在里面提了特殊的一条,那就是用除了粮食之外的物资同其他义军换人的协议。只要是人,府主来者不惧,甚至包括洋人,旗人。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最先动作的就是杜若飞,他将自己旗下不服他号令的那些乡民,土匪等等,一股脑的打包卖给了府主,换取了大批兵器和盐铁,然后招募义勇,声势大振。

  要不是这样,他也不会有实力吃下成都附近的小县。

  后面,刘靖仇也将他治下那些洋人、教民、不想养的乞丐、流民、伤员等等,一批批的朝军政府卖。

  军政府人是越来越多,粮是越来越少,所以现在,十万石粮食就是十几万军票。那些个以前干过坏事想脱罪的家伙,想法设法的找关系,从四面八方运粮进来。

  汉中那边,龙安那边,甚至成都那边,都有人和他们暗通款曲,这才勉强缓解了粮荒。

  “我是真舍不得浪费粮食。菜干饭,腌菜,咸菜,加上一盘青菜,一锅骨头汤,好歹也算三菜一汤。诸位,这世道,能吃饱就不容易了。你们啊,知足吧。”

  “……”大家哑口无言。

  还能怎么办,吃吧,在外面风餐露宿的都过了,在别人的地界上,难道还想大鱼大肉?

  八百里加急,早就将他们的消息汇报向阆中。

  如今的阆中,沿着嘉陵江,架起了数十架大型的龙骨水车作为动力,水力锻锤,水力圆锯,水力车床星罗棋布。而在江畔两岸,无数人密密麻麻的在运动着,巨木也被先后用人力、蓄力等抬到了工坊,然后送进了这里。

  《天工开物》里记载了三种龙骨水车,分别用人力、畜力驱动,用来灌溉。但是,如果将它们大型化,那么,这巨大的龙骨水车就会化作动力。从高处落下的水,利用落差,可以驱动水排、水力锻锤,水力圆锯,水力车床等各种机械。

  《后汉书》记载了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以水为动力、用于铸造铁制农具的鼓风水排的事情。并精辟评价说:它“用力少而建功多,百姓便之。”后来发明家杜预对这种风箱作了大量改进,鼓风水排代代流传,越来越广泛地传遍了全中国。

  元代的《王祯农书》记录了此事,而在炼铁的时候,不断进行改进,宋代,水排的皮风囊为活门式木门扇所代替;明代,木风扇又为活塞式木风箱所代替。

  水排这个事是绥定府那边过来的铁匠说的。因为绥定有不少铁场,一直在沿用这些。

  王摩懂的水力锻锤、水力圆锯等东西,其实是因为他看过一本书,叫做《中国人的创造精神――中国的100个世界第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作者为英国科学家罗伯特?坦普尔(.),陈至立作中文版序言(2002年5月),李约瑟作英文版序言(1985年10月)。此书在国际为科技名著和经典书目,在王摩的时代则被列为“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普通高中部分)”。

  所以,他直接复原了许多机械,跳过了很多步骤。

  华夏文明,历来是实用主义者。或许,华夏人并不懂得里面的所有道理,但华夏人能够灵活的运用自己发现的现象,并且,终究有一天弄清楚里面的道理。

  绥定府大概是后世的达州市大部,太平厅则是后世的万源。在这两个地方,铁矿、岩盐矿、锰矿、石膏等各种矿物,很久以前就在开始利用。顺庆府的盐岩,在后世整个华夏都名列前茅。

  有了盐铁,就有了工业的基础。

  王摩一方面命人去接收整合原有的矿场,继续运作,一方面在阆中培养新式的工业人才。而城外的这些设施,只是其中的一个成果。

  那些矿场的人未必需要懂得这些机械中的原理,但他们必须要懂得这些机械的作用。而王摩只需要将基础的模型和设计图交给他们,他们自己就能利用手里的人手,利用现有的材料,复制出同样的设备,然后,矿场便可以利用这些设备,进行更高效的工作。

  这种方式,放在后世,就叫做填鸭式教育。

  ;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43/43233/2365478.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