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煌汉 > 第五十三章 忽闻贼兵出苍山

第五十三章 忽闻贼兵出苍山


  这段日子,不少人都在给王摩提亲。不少人都被请托去和张氏说这事。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王摩年轻有为,又没有婚配,怎么可能不被人惦记上。但他一个不落的全部拒绝了,只说自己还在父亲的守孝期。不死心的张氏就把她看的入眼的那些姑娘全留在身边,就等着王摩守孝期过。这些女子大部分都读书认字,长相也并不算太丑,王摩灵机一动,干脆让她们当起了女学先生,专门负责去各保教人读书认字,用以弥补如今军政府人才匮乏的窘境。

  特别是在很大一部分旧文人不愿意屈服的情况下。他们就是宁愿为奴,宁愿死,也不愿意投靠军政府。

  王摩和其他军政府的要员,都前前后后被刺杀过不少次。各种哨岗,也不知道抓了多少想去外面通风报信的人。这些人的处理,王摩从来不主张杀,而是贬为奴民劳改。

  可这只是手段,他真正要的不是想要这种结果。

  不能彻底的拧成一股绳,做不到上下同心,同仇敌忾,那只能说明他的政策和手段还不够好。

  后世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骂政府?政府难道就没做好事么?

  那当然不是,政府做了,而且做了很多。只是,相对于黎民的期望,还不够。

  王摩至今都记得,他同押回来的俘虏和新招募的新兵开述苦大会的时候,那副麻木的场景。

  “你们为什么当盗匪呢?”王摩引导着他们认识自己过去的错误。

  “为了吃饱饭,为了替天行道。”此起彼伏的回答响起,更多的人却是沉默。他们就仿佛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麻木,对一切都麻木。

  为什么会这么苦,仿佛天生就该这样。

  问他们知不知道华夏,知不知道祖辈的辉煌,知不知道天下大事。结果都是戏文评书的那一套,都对我大清皇恩浩荡深信不疑,只是下面的官吏太狠毒,地主老爷太不给活路。

  等王摩引导他们学习之后,只有少部分人都转化成了最坚定的战士,最狂热的华夏民族斗士。大部分还是抱着混饭吃的朴素道理跟着他干。

  这怎么够?

  “我们说蛮清是以汉人为奴,比历朝剥削都狠,为什么?以一亩上田为例,秦汉时赋税是……宋明赋税是……再说徭役……再说经商……”

  王摩教化方法别树一帜,治军治政手段果断狠辣,加上在钱粮上从没有克扣底下半分,自己也以身作则的同甘共苦,所以,威权日重,不少人甚至树起了他的生祠。圣教更是利用他笼络了大批信徒,宣称他是皇天上使,专门来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

  盈不可久,刚不可持,王摩就在想着用什么办法来缓和一下矛盾,增强一下转化的效果。看到芙蓉,他猛地心中一动。

  “芙蓉,你会唱歌么?”王摩欣喜的问道。

  “唱歌,我会啊!”芙蓉疑惑的点了点头。

  唱山歌不是每个乡下女儿都会的么?

  “那好,你听我唱一首,然后,你跟着唱唱试试。”王摩说完,用男声唱了一曲《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击鼓》是《诗经》的一曲,爱兔组合曾经将它完美的演绎出来。王摩前身最喜欢收集此类歌曲。如今华夏陆沉许久,百姓麻木茫然,不知道也不相信华夏曾经的辉煌。王摩想要用用文艺的方式唤醒民众。

  他相信,雅俗共赏的音乐会让许多人从蛮清的欺骗中醒来。

  “咦,这歌……”芙蓉一听,顿时竖起了耳朵。她暗暗试了一下拍子,然后,用清灵的声音唱了一遍,比起王摩的声音,更多了几分婉转灵巧。

  “好!”王摩大喜,当下就和芙蓉说起正事来。

  他准备让芙蓉出面,组织女孩组成汉乐府,将华夏传世经典唱诵,同时,将军政府的一些政策和理念也改编为歌曲,唱诵开来。芙蓉瞪大了眼睛,有些惊喜,也有些激动,想也不想的答应下来。当场,王摩就刷刷刷的写下了两篇——《祝祭——春分》、《耕种歌》,然后哼唱给芙蓉听。

  经过三天紧张的演练,芙蓉带着自己的小姐妹,欢快的在田间地头唱起了整齐划一的歌谣。

  “天威惶惶,佑我国昌,风雨兴顺,千岁安康!……玉露藏杨枝降三月人间,春回大地照岁寒,堑冰破沧浪渔罟不复艰,藕耘牵牛郎可酣眠,垂髫黄发儿皆归欢……后土承明堂,桩基定立八方,皇天福泽延绵,万世长。”

  “秋耕深,春耕浅。春耕如翻饼,秋耕如掘井。春耕深一寸,可顶一遍粪。春耕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耕好耙好,光长庄稼不长草。庄稼不认爹和娘,精耕细作多打粮……”

  原来的吹拉弹唱班子也成了她们的跟班,这一幕被传到壶中子耳中,他灵机一动,当时就决定和芙蓉谈谈。然后,他将道门音乐的颂唱方式教给了芙蓉。

  如今的圣教,发展颇为迅速。

  圣教采用星宿分野的方式,将整个九州分为二十八方,每方设一方院作为统领。最高设三垣即紫薇,太微,天市,分别掌控圣教的人事,典章,财务。每七方设一祭酒,东方苍龙,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加三垣任命的中央麒麟大祭酒,负责传教事宜。

  目前大部分编制都是空缺的,圣教以敬天法祖为宗旨,以壶中子提出的十六字真言——万物有灵,神与道同?知行合一,天下大同为纲领,尊祖神,崇圣贤,敬灵物,以道门一支的姿态出现在川陕大地。

  由于圣教教义先进,又让圣徒们守望相助,互相帮扶,很快就取代了传统的一些宗教组织,迅速的传播开来。当然,这中间也少不了哥老会的帮助和王摩的推波助澜。

  军政府不是新产出了不少初级工业制品么,圣师对人宣传的是,只要是圣徒,就可以打九折。不少人贪便宜,就加入了,然后每五天定期的宣讲军政府刊印的一些科学书籍和华夏历史,顿时就被吸引住了。

  科学技术被圣教认为是属于道的一类。公理法则是道的一部分,而具体的应用则属于术。原本道门方士的各种方术,被他们堂而皇之的改头换面,认同为求道的一部分。而华夏历史,则属于祖。

  这样一来,有新鲜玩意,有便宜,还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样的宗教比起传统的道教佛教,比起外来的回教和基督,怎么能不得川陕汉人的心?

  与此同时,源源不断的消息也被各处的圣徒传了回来。

  商队,圣教,哥老会,是目前军政府主要的情报来源。

  壶中子现在是信心百倍,但圣教不仅要有典籍,有人手,还得有手段。

  芙蓉他们这种方式,不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手段么!

  “府主。”采薇快步走了进来,脸色有些严肃,“天字情报。”

  后世来的王摩当然知道保密的重要性,他和采薇编制了军政府的保密制度。而天字情报,指的是十万火急的情报,必须在最短的事情交给府主审阅。而且,只能由府主审阅。

  王摩接过,撕开信封,摊开信纸,找到作为密码本的《三国演义》,将上面的情报还原出来。

  “保宁练军三千,顺庆兵一千,七日内将出动,配合各县,欲一举剿灭新起的三路悍匪。另,多地洋教士对官府催逼甚急,恐教案重起。哥老会另有异心,慎之。”

  王摩沉默稍许,看了看时间,这是三日前从保宁府阆中发回的急件。

  “现在他们三个营的最近传回的消息是在什么地方?”王摩问采薇。

  这种绝密的情报肯定只能给最信任的人,军政府只有不到二十人能看。

  采薇想了想,确认不负营还在雕匪老巢光雾山,而无当营已经分散为四个小队,在四处游击,躲避疯狗一样扫荡他们的地主武装。至于游荡在马鞍山附近的神策营,刚刚将章怀山下几个庄子给破了,现在应该还在太子洞附近。

  上次报告,这三个营目前每个营都扩招了两倍左右。不负营甚至膨胀到三倍。他们出去的时候每个营才不到两百人。现在加一起都超过千人。

  这三个营这一个月来,真的是将整个川北闹得是鸡飞狗跳。他们扮作盗匪,专门攻打那些为非作歹的地主劣绅,烧毁地契田册,分粮给穷人,还大肆招兵。闹得南江通江仪陇三地的地主乡绅人人自危。

  他们一面组织团练,结寨自保,一面向官府施压,要求他们出兵剿匪。一开始官府还不以为然,结果,这些土匪胆子越来越大,人手越来越多,甚至一天攻破三个庄子,将村里裹挟一空。

  县兵出城也剿了几次,但一出去他们就好像消失了,然后神出鬼没的,偷袭,下药,卑鄙无耻。

  在几个京官致仕的庄子被攻破后,保宁府和顺庆府已经有几分坐立不安。在几个旗人的桑园缫丝坊等被抢掠一空之后,他们更是坐不住。

  加上潘人贵去打探王家消息的人手一直有去无回,他五万两银子倒是收到了,但给上面就直接上缴了四万两上去。催逼其他银子不成,他也怒了,直接一纸公文递到了保宁府台那里。

  这才促成了这次出兵剿匪。

  “不慌。”王摩沉吟了一下,“你把保宁府和顺庆府的军力分布拿我再确认一下。”

  ;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43/43233/2365409.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