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煌汉 > 第五十二章 时光流逝似春风

第五十二章 时光流逝似春风


  “太阳起来啰儿,喜洋洋哦!”

  清晨,朝阳播撒第一缕光辉的时候,催人起床的唢呐声就开始吹响。一炷香之内,保内所有人,无论大小都要起床洗漱,然后,开始集合点名。

  王闿运一开始也很不习惯这种生活,他也是上了年纪的人。但看到那些比他还老的老哥哥们,那些几岁的孩子都蹭蹭蹭的行动神速,他也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矜持,为了饭食,迅速融入这种生活。

  他可不想再去小黑屋走一遭。

  走到属于他的老年队,和几个相熟的老人点头示意,然后,他也昂首挺胸的站好,等待着保长宣读今日的任务。

  军政府采用的是先军政治,连治下民众都有很强的军事作风。每天早上,按时起床,除非生病或者其他原因,否则,捉起来,当场就扒了裤子打板子,而且,还饿上一天的饭。连犯三次,直接关进小黑屋。就是铁打的人也受不了这种玩法,只能乖乖的就范。

  “小强,毛蛋,你们几个今儿照顾弟弟妹妹们,大龙,你们照顾老人,听先生讲完课后就去放鸡鸭牛羊,顺便砍柴挖野菜。几个老婆娘,好好照顾有身孕的媳妇,然后做饭。男人们今天跟我一起,去把南山的田地拾掇好,三天之内,全部耕完。晚上训练讲课。好了,做饭的去做饭,现在开始跑步!”

  保长说完,带头就开始在前方跑动起来。

  一日之计在于晨,军政府规定,每日清晨,须得晨练。可以选择跑步,练拳,舞枪等等。王闿运所在的保,保长是个退下来的残疾兵,最喜欢按照军中那一套操练,不过,保内的男人,义务兵合格率是最高的。

  王闿运一边跑一边计算时间,算算,来这里,已经快满一个月了,到现在,他都有些不敢相信。

  杨锐抱着一堆文件,急匆匆的在街上走着,街上人人束发右衽,个个昂首挺胸,而且,几乎每个人身上都带着凶器。而在一旁的一个建筑物旁,排起了长长的两行队伍,泾渭分明。

  一排是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农民流民家庭,另外一排是点头哈腰的锦衣绸缎的富贵人家。

  这段日子,军政府压根没闲着。一方面组织训练民兵,编组保甲,另一方面,拔除了许多据点,将触角伸到了营山等地。

  更有早先王大虎联系的多路山匪毛贼前来投靠。而且,新招募了许多工匠。

  莽莽群山之中,却是孕育着华夏的生机。

  最开始,留守的人原本还担心得要死,结果王小虎押运回来的那些物资让他们全都惊呆了。消息更迅速的向周围传播开去。

  听说军政府把雕匪干掉了,然后,掠空了整个江口,周围的大小势力全都慌了。

  携带妻儿老小逃跑的就不用说了。留守的这些,想着自己没有什么劣迹的,就前来投奔,或是在家等军政府打过来。那些有过的,也在研究军政府的政策。要么就是暗地里勾连,准备反扑,要么就是赶紧带着财产前来赎买。

  而山民佃户,为了自己的土地,或是为了吃饱饭,从各个地方钻出来投奔。所以,王闿运他们才会看到这样一幅场景。

  阵亡将士早就被运了回来,安葬完毕。等家人听到军政府的战功和抚恤标准后,更多的兵员从四面八方都冒了出来。

  王摩他们一回来就被繁重的政务军务忙得昏天黑地,新加入的几个秀才,不管是出于什么心,但对于政务,确实是得心应手,帮了大忙。

  刘光第因为在军中熟悉政务那一套,现在已经成了民部户口厅的代理厅长,繁重的政务压制得根本没有心思去多想。杨锐因为曾是张之洞的幕府,现在则成了王摩的秘书长,专门负责处理各种文书。宋育仁加入了工部,唐宗海则加入了农科部,潜心研究起了各种医术。

  王闿运等人因为不愿从贼,被打散看押在不同的保,天天跟着农夫们劳作,还负责教养孩童,美其名曰劳动改造。据说现在日子过得不错。

  编户齐民,发放物资抚恤,为新兵筹备战备,建立营房,布置人手准备春耕……一想到这么多的事情,杨锐头都大了。

  但他非但没有抗拒,反而有些兴奋,因为,他感觉自己在做事,即使政见不同,他也不得不承认,这是自己难得的一个锻炼机会。他甚至祈求这个时间可以更长一点。

  而杜若飞跟着王泽和军政府的商人一阵嘀嘀咕咕之后,欢喜得快要跳了起来。现在,杜若飞还在几头跑,听说,现在正在跑自贡那边谈大宗盐货的事情。

  川北之地,地处山区,农作物出产不如平原地区,地广人稀。但是,山区的木材,桐子,果脯,蘑菇银耳等山货,丝麻布匹,药材,皮货等等,都是非常好的交易物品。

  而且,由于山区偏僻,官府力量薄弱,许多为非作歹,走投无路之人,干脆就隐藏在群山之中,过起了野人日子。

  军政府的存在打破了这种平衡,他们将散居的人组织起来,抓劣绅,捕不法,贬为工矿徒,伐木砍竹,开矿修路。

  王家更趁着给老家主发丧的机会,一举将十里八乡的头面人物全部逮住,周围的反抗力量直接就去了主心骨。然后,就是摧枯拉朽的扫平四方。

  当然,也有损伤,但比起收获,实在是不算什么。

  而且,有了《天工开物》等书的帮助,有了大额赏金的激励,有工匠改进了古法造纸术,造了新的印刷机,并且根据王摩的指点,在统一度量衡之后,手工打磨出了木质的车床。不过,依然没能解决动力问题。目前只能用人力和畜力来带动。连水力也用不了。

  但有了这些,小规模的批量化制造有些东西就成为可能。

  比如,镰刀,锄头,铁钉,柴刀,杀猪刀等等。

  春耕马上就要到了,没有好的锄头,好的犁头,没有好的粮种,怎么耕作?

  何况,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需求。这里面的商机,只要是个商人都看得出来。王摩还不是抽空教工商部的人和杜若飞如何经商。

  后果就是,以杜若飞的商人,变成了彻彻底底的红眼病,组织了大大小小几十只商队,带着军政府出产的物资,北上汉中,南下保宁,四处开发。

  可惜的是,一个是产能有限,一个是道路不良,还有一个就是那些地区的清廷力量没有被驱逐。结果,好大一部分利润,生生被官府剜肉,恨得这群商人咬牙切齿。

  而且,还要收到某些洋货的冲击。

  如今,如果说最像推翻清政府的,非属他们不可。

  他们不仅仅给外界带去了便宜的工业制品,还带去了新的宗教理念,带回了大批挣扎在生死线上的佃户、乞丐、工人,甚至是读书人。加上哥老会等力量的鼓动,许多人都知道,在川北某地,可以求生!

  “府主,能不能给我找点事!”芙蓉一边给王摩捏着肩膀,一边脆生生的问道,漂亮的眼睛还一闪一闪的看着王摩。

  王摩昨天刚从新建的石灰厂回来。这段日子,在他的指点下,石灰场,采石场,水泥厂,木材厂,造纸厂,印刷厂等等,都陆陆续续的开始了建设。

  其实,原本就有类似的作坊,甚至,可以追溯到唐宋年间。何况,又有《天工开物》等书的理解。

  王摩想法很简单,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制造条件也要上。他所有的规划,都是按照批量制造AK47这个思想来运作的。

  首先,画出AK47的构件图,确定工序和需要哪些东西的参与配合。

  枪杆需要木头,所以,需要伐木场,以及批量加工木头的木材厂。枪杆需要合用的钢,所以,需要铁矿,钢厂,加工枪管的机械制造厂。

  零件需要打磨,所以,需要五金加工厂。

  子弹需要制造子弹壳,火药等等。

  然后,让其他人集思广益,开始集中人力去建设这些厂,或者说作坊。等基础搞好了,再去研究深层次的东西,就好像搭积木似得。

  那些被打倒又不愿意的劣绅和地痞**,山贼土匪等,就成了主要的劳力,不仅如此,他们还要参与道路的建设,用石匠开采出的青石板,平整各保甲的道路,伤亡了不少人。加上他们之前做的错事太多,为他们说话的都没有多少。还是王摩特意和管束他们的管事交代好生使用,才提高了他们的一些待遇。

  刘光第又建议用一部分新加入军政府的流民来充入这个队伍,王摩也同意。

  昨天,就是第三个石灰厂开工建设,请王摩去剪彩,他训练军人,顺便过路去参加了一下,今儿早上才赶回来。芙蓉就趁着这个时间凑到他面前,想讨个事情做。

  妇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这是军政府眼下的真实写照。小孩小姑娘却不能这样。特别是像芙蓉这样身份的小姑娘,她们的长辈都在军政府做事,男女大防看得很重。

  到处一片欣欣向荣。芙蓉本来是跟着采薇打下手,领着一群小姐妹缝缝补补什么的。但现在外来的人太多,连这些简单的事情都有很多女人跟她们抢。顿时,她们就失了业。每天除了去女学那上课,就没多少事做。芙蓉就是受了她们委托,来找王摩想个办法的。

  王摩看着快乐的芙蓉,也有些开心。小芙蓉今天穿着个嫩黄色的绣花襦裙,还真有些邻家有女初长成的味道,特别是脸上那浅浅的小酒窝,让人不由自主的被她笑容吸引。

  何况,还有百灵鸟一样的声音。

  ;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43/43233/2365408.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