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国势 > 第234章 众生百态

第234章 众生百态


  听到这里,颜惠庆哈哈大笑:“其实那副代表原本以国事为重,忠孝不能两全准备南行印度的,我特意赶到上海,言明利害,该员会意,立即要求回家奔丧。  如此争执一番,又是四五天的时间耽搁,最后英方不得不接受我重新选派副代表之提议。  正好国会放假,拖了一周事情才办妥,12月7日两新代表才从上海出发,今日上午发来消息,说已抵达印度港口。  我以密语告诉他们拖延为上……估计再过两天,这两人便会因为水土不服而病倒!”

  “哈哈哈,好好好,最好病他一个月。  告诉他俩,‘患病’期间,津贴按双倍计发!”

  “只是,拖延战术虽然暂时有效,但长久不是办法,还恳请总统明示。  ”

  秦时竹若有所思:“其余代表派遣完毕否?”

  “均已到达西姆拉。  英方代表是英印『政府』外交大臣麦克马洪,另以原英驻华使馆官员罗斯为中国事务顾问,英驻锡金委员柏尔为西藏事务顾问,西藏代表首席噶伦伦青夏札。  据说此前三个月,柏尔就与夏札在江孜秘密勾结,互商对付中央的交涉办法。  甚至要求后者搜集各种档案文献资料,以此作为西藏‘独立’的‘证据’,此人一贯亲英,甘做英国马前卒,这等传言我们不可不防。  ”[]  首发 国势234

  “西藏小丑,我已有办法对付。  大军戡平川『乱』后,必将逶迤进发。  管它前藏后藏,都是我中国地方。  ”秦时竹告诉两人,“为什么要拖,就是因为现在中央『政府』说话对西藏没有效力,谈与不谈都不能阻止西藏地方恣意妄为,必须有适当之实力震慑一二,如此。  西藏地方当局中倾向中央的爱国势力才能掌握大权,云南蔡松坡也是这个意思。  目前正在加紧训练部队,准备二次平藏。  ”

  国防部给云南方面调拨武器、增加军费两人都是清楚地,现在秦时竹一点破立刻就恍然大悟。  “请总统放心,如此这般,我们一定再拖它一个月。  ”

  “可以先透lou给西藏方面,让他们自己先提出个草案让中央审议。  ”秦时竹笑笑,“待到那时。  西藏叛国集团的丑恶嘴脸一暴lou,大军动之有名。  你们还记得平蒙古事否?蒙古叛国集团当时气焰如何嚣张?最后还不是乖乖束手就擒。  只要师出有名,主动权就『操』在我手。  ”

  “只是西藏不比蒙古,我方距离远而英国距离近,若是英国出兵如何?”

  “不用怕,印、藏边境虽然谈不上穷山恶水却也是险要之处,大军不必涉险,只要进了拉萨。  控制了西藏局势,还怕其他?英国方面我自有办法,外交部的任务就是拖,拖到我们准备翻脸就行。  ”

  “那就干脆指示前方,一切谈判必须请示中央,不得擅自表态。  这来来去去的电报也够折腾一阵子了。  ”

  “就是要让印度阿三赚取电报费令人不爽!”秦时竹此言一出,两人先是愕然,随即又是哈哈大笑。

  其实,世人所不知道的是,所谓的德皇全权代表,其实是秦时竹掌权后通过秘密渠道,经德国驻沈阳领事明思格沟通而来的。  由于秦时竹地势力已从北疆一地扩张到中央,那么原先承担中、德秘密交往的明思格就显得有些跟不上形势。  威廉二世急于扩张在华势力,打破协约国包围,对秦时竹地上台寄予了很大的期望。  辛慈表面上看是一普通外交官员。  但秦时竹知道。  此人是德国有名的情报官员,以易容术著称间谍界。

  老手就是老手。  辛慈在面见秦时竹并递交国书时就显出了他的不同,只见他恭恭敬敬地递上国书,秦时竹拿出一看,居然是一张白纸!会见时,只有秦时竹和陪同他的何峰及葛洪义,前面两人一脸愕然,这也太不符合外交礼仪了吧?只有葛洪义微微一笑,这不过是普通的小把戏了。

  辛慈看见秦时竹发愣,便微笑着说:“总统阁下,此行我负有重要使命,全部记载在这一国书中,但事关机密,不得不格外小心。  现在,我奉命先将国书内容背诵与您听……”

  随即辛慈就滔滔不绝讲了一通,刚刚讲完,辛慈又是一个鞠躬,掏出一瓶『药』水和一个小刷子,细心在国书上刷了起来,片刻后,原本雪白一片的国书上渐渐显出了字迹,随后越来越清晰,最后还看到了德皇地签名。

  辛慈得意地说:“为了保密,此国书伪装成普通信笺纸模样由我带往中国,请阁下查实,刚才我背诵的内容与上面文字是否有所出入,由于官方印章不能隐形,故而我国皇帝陛下亲笔签名以示郑重。  ”

  在葛洪义的提醒下,秦时竹微笑着说出了隐『性』『药』水的配方,这倒反过来镇住了辛慈――皇上说得不错,这些东方人确实是有些厉害的。

  这段cha曲还是为会见平添了不少花絮,借着秦时竹表扬辛慈记忆力的时候,何峰仔细端详了国书。  刚才由于辛慈说得太快,阑及翻译,现在既有文字在手,便一条条翻译出来给秦时竹和葛洪义听。  好家伙,前面除了一段例行公事的问候和肉麻的吹捧外,下面全部是德国急不可耐地心态展示。  秦时竹心想:这个威廉,简直是要把中国当作同盟国来使用。

  主要内容有:

  一、中德两国结成秘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反对共同的敌人俄国;

  二、中国答应向德国供应德国所短缺的资源,特别是钨、锑、猪鬃、桐油等具有军事价值的资源,德国答应为中国提供大量工业装备。  双方可以按照原先的合作方式,在各地设立投资企业,中方应该允许德国在任何适宜地地方建立企业;

  三、中国国防军应聘请德官为军队教官,数量不少于1000人,全面接受德国式军事教育,中国同时聘请大量德国顾问或德国教师,如经济、教育、财政等方面。  便于密切合作,德国同意在可能的基础上。  为中国的工业发展提供帮助,正如我们现在已帮助贵国生产小型军舰、发动机、汽车等那样;

  四、德国同意吸纳大批中国留学生,无论是技术领域还是军事领域,允诺他们受到最好的教育,无论是公开的还是秘密的都可以,中德两国应在互利的基础上开发新式武器系统,所有权益由双方分享;[]  首发 国势234

  五、德国给予中国重要地外交和财政支持。  德国可以率先承认中国新政权,甚至可以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但中国应该在实质上给予德国公民特别是德国商人和企业优先地位;

  六、对中国以往提供的有关英、俄、法等国地情报,德国表示感谢,希望今后建立起更加密切、更加富有效率地情报交换网络,德国愿意按照情报地价值付给中国报酬,也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和中国分享一些情报;

  七、为了照顾德国地利益,请您允许德国可以租借一些重要的港口城市或在内陆城市中设置租界。  我保证,德国对于中国没有领土野心;

  八、如果您认为可能和有必要,我衷心地希望中国能够加入同盟国,分享这一阵线的光荣和伟大,或者,可以仿效英日同盟地模样。  建立起中德同盟……

  九、辛慈作为我的个人全权代表,有权代表我及德国『政府』和阁下商议,如果谈判顺利,辛慈将成为首任驻华大使……

  “辛慈先生,我粗略了浏览了一下贵国皇帝陛下的国书,我觉得每一条都是很重大的内容,现在当场不可能答复你,至少要经过内阁的讨论。  ”秦时竹顿了顿,“不过,有一条我可以明确的答复您。  租借城市或设立租界目前暂时还不能考虑。  这涉及我国敏感的民族自尊,特别是共和制度刚刚建立。  国民情绪还很高涨的时候,更不适合提出这一条件。  如果硬要提出,只有两个后果,第一,由于民众和舆论地反弹,中德关系将大大恶化;第二、英、法、美等国势力将接踵而来,德国会被彻底孤立。  ”

  “总统阁下,您是不是再考虑一下?”辛慈面不改『色』地说,“我听说您是这个国家真正的主宰,任何决策没有您点头的话是无法通行的……您可以先谈谈您个人倾向『性』的看法,这不代表『政府』正式和最后的立场,我会用心倾听,在我职权范围内能够决定地,我也立刻决定,不能决定的,我将直接汇报给皇帝陛下,这一次会见和商议其实是中德两国首脑的直接会晤,时间很紧张,皇帝陛下也寄予了很大的期望。  ”秦时竹明白了辛慈的意思,这是一次“越顶”外交,威廉二世说不定也绕过了本国的外交部。

  “既然这么说,那让我先考虑考虑几分钟。  ”

  “完全可以。  ”辛慈举了举茶杯,“您赐予我的中国茶太好喝了,我很想带一些回去让陛下尝尝。  对了,海军部长提尔皮茨将军委托我转达他对于总统先生、葛先生和何先生的敬意及问候,他希望能够在适当的时候再次访问中国。  ”

  “哦,是嘛!那我就非正式邀请将军于明年夏天在适当的时候率领舰队访问中国,我也很想见识见识德国威武地公海舰队。  至于茶叶,等会我就命令总统府人员送一些精品到您地下榻处,给贵国皇帝陛下和将军阁下都送去一些。  当然,如果您有足够的耐心且不介意等待地话,我可以赠送明年春天过后的新茶,那个味道更为鲜美……”

  “哦,上帝,我简直等不及了……”辛慈话中有话,意思着这封国书对于德国的迫切『性』。

  “辛慈先生,刚才已经谈了一条。  我认为贵国提出的聘请贵官、贵国顾问或贵国学者这一条可以接受,只是需要一些前提条件。  ”

  “刚才那一条,我完全领会和尊重阁下的答复,不会再提出返,只是希望阁下在适当的时机重新考虑,至于您说的前提条件,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是否能说明一二?”辛慈的表态说明了德国其实对于租借地和设租界只是一种讹诈,并没有多少的可能『性』,这一点地球人也知道,故而辛慈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但听说秦时竹愿意接受大批德官和顾问、学者,禁不住让他喜上眉梢。

  “是这样的,中国民众对于如此之多的外国人总是抱有戒心,他们生怕这些洋人是别有用心的。  但是,”秦时竹故意停顿了一下,吊起了辛慈的胃口,“您也知道,中国人对于友人一贯是持非常友好和欢迎的态度,如果能让他们认识到这些德国精英都是我们的友人,我想问题便迎刃而解。  ”

  “这是自然,这是自然,德国对中国没有野心,完全是出于友情、友情!”

  “那么,我认为需要一个适当的机会来证明,除了前面谈到的建立外交关系和正式承认我国外,德国能不能仿效另一个友好国家的举动?”

  “阁下的意思是?”

  “中国方面完全接受那么多德国精英,也愿意把自己的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84/84639/4557084.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