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悬天诀 > 第7章 下聘书

第7章 下聘书


  6.下聘书

  九宫迎宾馆,坐落在锡山脚下。这里环境幽静,鸟语花香。隔着隽河,对面是就是同城县城。

  下午三点,需木森和殷若离的车刚驶过隽河大桥,就见何冠军和县旅游局局长王海,陪着县长郑小成几个人在迎宾馆大门口等候。

  需木森刚跨下车,身穿夹克、一头短发的郑小成伸长着手迎上来一把握住需木森,使劲地摇着手说:“需作家,真是久仰久仰呀!”

  需木森也寒暄说:“郑县长,幸会幸会!”

  郑小成一脸歉疚地说:“先要向需作家道个歉,我来同城半年多,一直瞎忙乎,多次和何局长说,要上江都去拜访你。搞到今天还是作家先来,真是不好意思!”

  需木森心里一笑,脸上却一本正经地说:“郑县长到我的家乡来当父母官,事务繁忙,夙夜在公,应当我先来拜见父母官!”

  “木森兄见笑了!”郑小成改称呼说,“我到同城大半年,情况还没摸熟,没做出一点成绩,惭愧得很!木森兄身在省城,是有影响的文化名人,是同城的骄傲,同城的名片,你要大力帮助我,提携我才是呀!”

  要在平时,需木森最烦这样的官场屁话,但今天初见郑小成,他也不好明显流露,而且事涉需家寨开发的大事,他只得虚与委蛇。正要回话,郑小成目光已落到殷若离身上,握着她的手说:“呀,木森兄好福气,这是尊夫人吧?”

  需木森也不细说,只介绍说:“这是殷若离,小殷。”

  殷若离落落大方地和郑小成等人打了招呼,一行人拥进宾馆大会客室。

  众人坐定,服务人员沏上香茗,郑小成说:“3月份,何局长、王局长和我一起到百丈潭水库去看过一次,路过需家寨,我听何局长讲才知道,需作家是同城人,是需家寨飞出的金凤凰——听说你是89届全县文科高考状元,真是了不起呀木森兄!”

  “过奖了,郑县长。”需木森听郑小成说起过去,心里有一点小小的满足感。

  “那时我就对何局长讲,一定要抽时间去江都拜访你。你是大名人、大作家,真正的文化名流,过去多年为同城做了不少宣传,功在家乡。今后还请需作家多为家乡代言,多宣传家乡。”郑小成说。

  “应该的,应该的。”需木森道。

  郑小成接着说:“这次请需作家来,不仅是县里需要仰仗需作家,正式请需作家出马,而且还事关需作家的家乡,我们想先听听木森兄的高见,万请直陈心意,我一定洗耳恭听!”

  需木森也不转弯抹角,开门见山地说:“郑县长是说需家寨搞旅游开发的事吧?”

  “正是,正是。”郑小成说,“县里想借木森兄的名气、才情、资源,请兄台不要保留呀!”

  “为家乡出力,是我应尽的本分。郑县长,你别客套,县里需要我做什么,我努力、尽力,如用得上,还请省内外的朋友来抬庄发力!”

  “给力、给力呀!”郑小成一拍膝盖,大声称赞说,“木森兄乡梓情深,快人快语利索干脆,让兄弟十分佩服!需家寨开发,百丈潭水库管理局原来想揽过去,我觉得不妥。他们建议把需家寨搬下山,这不仅需家寨的父母乡亲可能不同意,而且也把现成的好资源浪费了,糟蹋了!”

  听到这里,需木森想起父亲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的担心,如松反复多次的暗示提醒,并不是空穴来风。他心里腾地对水库管理局升起一股无名火,直接地说:“哦,我这次回家,听乡亲们说需家寨旅游开发可能要搬迁,在需家寨的村址上建风景管理区——原来真的有这事。郑县长,我这人不会转弯抹角客套,我觉得水库管理局的建议有点荒唐!先不说上世纪七十年代修水库,库区老百姓做出的牺牲,也不说需家寨的乡亲世世代代在那里生活、繁衍生息,单说旅游开发,在自然景观之外,就是要充分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等多种资源,怎么现成的好东西要抛弃,再去挖空心思造景观、编故事呢?举个简单的例子,需家寨几百年来,繁衍生息,子孙传承只有金木水火土五个序派,每轮完一个五行,再从头开始,所以需家寨的人永远差不多是一家人。这种现象,在全国可能都比较罕见,是非常有意思的民俗文化,在旅游推广中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有理,有理!”郑小成满脸堆笑说,“木森兄不要动怒,所以他们一提出,我立马否决了。请你放心,同时也请木森兄台给需家寨的父老乡亲带个话,请他们放心,将来无论怎么开发,需家寨都不会搬迁,父老乡亲们的生活只会越来越好!”

  这时,何冠军在旁边推了推眼镜,插话说:“老同学,郑县长之前听我简单汇报过你和需家寨的情况,非常重视,要我详细了解,尽快和你联系上,到江都去见你。他对你们需家寨,非常看好非常重视!”

  需木森听何冠军拍马屁的功夫一流,心里本不屑,但一想,这位老同学身在基层官场,端的是人家的饭碗,很多事身不由己,倒也可以理解。当下回应说:“谢谢郑县长对我家乡的厚爱。”

  “木森兄客气了,开发需家寨是为了发展,保护需家寨,更是为了发展。同城是山区县,还很落后,你在外面人脉广,名气大,还可以多为为家乡引资引项目。”

  需木森见郑小成说得倒也诚恳,刚才心里的火气也消了下来,回道:“不瞒郑县长,我还真的有些同学、朋友在各行各业,县里如用得着,我一定不遗余力。”

  “用得着,用得着!县里一直在想办法搞项目、筑巢引凤引进投资,你是江都大学的高村生,同学、朋友都是社会精英,各个行业的翘楚、领军人物,县里大力欢迎他们来考察、指导、投资!我在这里提前谢谢需作家为了家乡发展出谋划策、尽心尽力!”

  “呵,郑县长这是赶鸭子上架呀!我要不找几个人来,还真的对不住父母官。这样吧,我先说说需家寨的事。”需木森喝了口茶,停了下看着郑小成说,“旅游开发,规划很重要,开发和保护缺一不可。江都大学旅游学院,我正好有朋友在那里当老师,他们做旅游规划非常出名,可以请他们科学地规划,我在一边帮着出出主意。”

  郑小成高兴地说:“好好。木森兄帮了大忙。你不是在一边帮忙,而是要全程参与其中,县里正式聘书都写了,以县政府的名义,请你当顾问。”说着,早有人把一个大红的聘书递交郑小成。郑小成看一眼,站起来,和需木森握手。

  需木森赶忙也站起来,一边握手,一边接过郑小成的聘书,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为促进我县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特聘需木森先生为需家寨旅游开发区顾问。

  在落款“同城县人民政府”处,盖着鲜红的大印章。需木森看后交给殷若离收好,说:“承蒙郑县长看重,我一定尽力而为,为家乡建设略尽绵薄之力!”

  接着,他详细介绍了需家寨五行序派轮转的民俗,郑小成听得饶有兴致,插话说:“听说修百丈潭水库挖山取土时,周边挖出不少兵器箭镞之类的东西,这个是不是真的?”

  不知怎么,需木森听到这里,像有什么心事被人看穿,他略一踌躇,含糊着说:“需家寨山势险要,易守难攻,很早就听人们传说过,需家寨屯过兵走过马。修水库时,到处取土,还迁了两个村庄,是出了不少东西。何局长王局长只怕也听说过。”

  何冠军在旁说:“上次我们陪同郑县长上去,听水库管理局的老任说得神乎其神,云里雾罩,郑县长指示说,搞旅游,这个事可以做个文章。当时我们还专门上了白云寺,那里不仅风景好,而且山高林深,易守难攻,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是养精蓄锐、屯兵养马的好地方。”

  说到这里,他话一转说,“老同学肯定也知道,县志上有记载,我们坐下的这里,前面山头就叫九宫山,这里的老百姓现在还一直叫九宫山,这里就是李闯王遇难的地方。1953年,郭沫若专门为我们县题过字,不过,1956年,郭老撤销了自己这次题字,他改为向我们隔壁县题字。但我们县多年来,不仅民间传说有,而且还多次收集到民间文物,佐证李自成在同城出现过——现在搞旅游,这些事都可以利用。”

  “是的,这个我知道。”需木森从内心表示赞同,说。

  何冠军接着说:“我们县,是李自成当时进军必经的路线,民间还传说,他有多少多少银子军饷,就埋在同城!”

  在以前,需木森只是把这当做无关紧要的民间传说,但现在他不仅知道,而且确定自己的家族,就和这事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没有料到的是,命运深不可测,他差点为此丢掉性命……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73/73053/3971626.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