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我是个枕头 > 第四九章:砸山门

第四九章:砸山门


  <>.ntp*{:-:-;t:;}.ntp;n;}</>

  王风拿出金色绳索,这金色绳索竟是和刘志在大将军府中拿出的绳索一模一样。拿出绳索之后,只见这个刘志嘴角上翘,微微一笑,口中小声念道:“兄弟啊,我这是帮你啊,你可别怪兄弟我啊。”

  小声的嘀咕过后,金色绳索在周围香客惊讶的表情中,缓缓升空,在空中见风就涨,化作一条蛟龙,飞向白马寺的山门,在山门盘旋一周后,一身仰天长吼,震得周围香客纷纷后退,而后蛟龙一飞冲天,尾巴狠狠的抽向白马寺门前的牌坊。

  “砰”的一声,白马寺前的石质牌坊上面布满了裂纹,蛟龙的这一击,竟然没有将牌坊击倒,周围的香客一阵惊慌:“快跑啊,妖怪啊”

  “快跑啊,牌坊要倒了。”

  “啊,啊啊啊啊”

  “赶紧跑啊”

  “砰、砰、砰”蛟龙摆尾,从空中俯冲下来,再上去,在俯冲袭来,尾巴一下又一下的击打在牌坊上,这石头制成的牌坊也是坚韧,蛟龙尾部击打的地方,碎石崩飞,牌坊却是屹立不倒。

  周围的香客人挤人、人推人,看到这牌坊被蛟龙击打的场面,一哄而散,白马寺前鸡飞狗跳,一阵慌乱。白马寺的两个知客僧,一个被吓得屎尿齐流,一个在哪里努力的疏散诸位香客。

  “阿弥陀佛,道长,还不住手。”一句憋脚的汉语佛号和怒喝之后,一个大胡子白袍胖番僧从白马寺紧随而出。

  此时香客依然散尽,只留两个知客僧,一个番邦僧人,一个气宇轩昂的疯道人。疯道人听到这声佛号以后,把手往前一伸,天空中盘旋的蛟龙改变俯冲向下的势头,在半空中盘旋。

  白马寺山门前,只余下这四个人,一个屎尿气流的知客僧在地上瑟瑟发抖,另一个知客僧在其旁边搀扶着,丝毫不畏惧的盯着疯道人。

  “你这道人,是何缘故,无辜攻击我山门?”那番僧话语虽然憋脚,可是入乡随俗,说的是大汉的言语。

  疯道人嘴角上翘,微微一笑,道:“大和尚说话好生无礼,我无事便不可攻击你们山门,真是好笑,你番邦异教,来我中土传教,抢我信徒,毁我宗庙,断我大汉子民子嗣,我还要问一下你番邦佛教,是否经过我道家同意。”

  “阿弥陀佛,道长若为此事,那今天便留下吧,容我擒下你,再问你师长讨个说法。”那番僧被疯道人一阵抢白,心头无名火起,话未说完已经将手中佛珠抛向空中。

  这一串佛珠有二十四颗,被抛向空中后,呈顺时针不停的旋转,见风就涨,周身闪耀着金色光芒,一个个佛珠化作人头大小后,向空中的蛟龙撞去。

  疯道人没想到这番僧说打就打,急忙指挥天上金色绳索化作的蛟龙迎战。

  蛟龙原本在空中盘旋,见一串满是人头大小的佛珠袭来,在疯道人的指挥下,直接俯冲而下,迎着佛珠撞去。

  番僧见半空中的蛟龙迎头撞下,嘴角挂出一丝冷笑,心中暗自念道:“我这佛珠是取自天竺海海底两千丈的金刚珠,质地远远超过金铁,他那蛟龙是其他物件幻化,如今定要破他法宝,不过这小道士来历不明,背后恐怕有道门高人,而我佛门如今东传百余载,虽是声名不显,可是这来挑衅的道门高人却是不少,可那些高人都是光明正大的来谈经论道,鲜有这小道士一般直接打上门来,不行,待会儿擒住这道人之后,一定要好生计较一番。”

  疯道人不知这番僧心里嘀咕,可是看到番僧嘴角的一丝阴笑,心里却是一阵悲凉:“你佛门如今虽声名不显,可是在后世可是鼎鼎有名,别看如今道门繁盛,佛门沉寂,可是到了后世,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待到现代,道教更是没落,可是佛教在华夏的地位也被后来的基督、伊斯兰取代,疯道人曾经在一位道人口中听到,基督教在中国的信徒有2305万,第二的伊斯兰教2100万人,第三的天主教550万人,佛教僧尼有20万人,信徒大多还是不那么虔诚,下来才是道教的乾道和坤道加起来5万人。

  十几亿的人口大国啊,职业道士才5万人(作者本人对这个数字极度怀疑,真正的职业道士有多少,大家心里懂就行),你可能要说了,没关系,还有很多道教信仰者呢,那么扪心自问,我们真正对道文化有多少的信仰。”

  想到此处,疯道人的眼中出现一抹的红色,那蛟龙仿佛感受到了主人的愤怒,从天空俯冲的速度陡然加快,眼看就要和佛珠相遇,在相遇的霎那间,蛟龙忽地消失不见,佛珠却是打了个空,接着往天空飞去。

  “轰隆”一声巨响,白马寺门前的玉石牌坊轰然倒塌,大块大块的白玉石往山门砸去,原来金色绳索所化的蛟龙在消失之后,再度出现时已经在白玉石牌坊上空,蛟龙整个身子往白玉石牌坊上一撞,白玉石牌坊不堪击打,在一阵轰隆巨响过后,轰然倒塌。

  此时白玉碎石砸向白马寺寺门,门前的两个知客僧,那无所畏惧的知客僧此时面对着飞来的巨石,脸上变了颜色,而那番僧脸上则是勃然大怒,此时真如金刚怒目,大吼一声:“小子尔敢。”

  随着大吼,番僧左脚蹬地,身子飘然而起,直面这砸向山门的巨石,双手连挥,将砸向山门的巨石用巧劲拨到一边,边将碎石拨动,边对知客僧喊道:“窄融,带你师弟回去。”

  疯道人一听窄融这个名字,眼中寒芒一闪,刚刚撞毁了白玉石牌坊的蛟龙腾空飞起,朝着知客僧窄融飞去。

  这其中也是深有缘由:汉明帝时造了白马寺,到了汉桓帝时,就在宫中立浮屠之祀。由皇帝带头提倡,政策上又给予佛寺免税、免役、免刑等特权,到了三国初期窄融大起浮屠祠,凡来拜佛的人民,一概免役,还赐酒饭,因此,拜佛的动辄万人,耗资上亿,佛教始兴。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阅读最新内容。当前用户ID:,当前用户名: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53/53111/3014630.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