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竹林记 > 第十五章 吟啸竹林论古今 上

第十五章 吟啸竹林论古今 上


  <>.ntp*{:-:-;t:;}.ntp;n;}</>

  王戎操办一番,纳了妾室。几个月以后,马筠有了身孕。她虽已身怀六甲,但依然每日练功习武,从不懈怠。

  此时,曹氏和司马氏争权进入白热化阶段,朝廷无暇出兵与蜀国交战,派邓艾驻军天水一带以防蜀军来犯。因此,王戎也得闲在家陪马筠待产。

  这天,司马懿突然告病,此后数日不来上朝。山涛因为和司马懿有姻亲关系,所以来到司马懿家里探病。司马懿已经不能出屋,就在卧房里见客。山涛进去的时候,司马懿像没看见他一样,自己倚在窗边喝粥。由于手抖得厉害,一碗粥大部分都倒在了衣服前襟之上。下人递上手巾他也不用,却用两只手在衣服上抹。嘴上糊里糊涂地说着什么,看着山涛却喊其他人的名字。山涛见实在没法交流,只得跟下人叮嘱几句,离开司马家。

  回去以后,山涛告诉王戎:“我已经去看过司马懿,他看上去似乎病得很重,恐怕来日无多了。”

  王戎听了山涛描述探病的情形,想了一想,突然说道:“不妙,朝野即将有大事发生,我们要早作打算。”山涛看着王戎,两人会心地点点头。

  第二天,两人不约而同地上表辞官。王戎发现,辞官的奏折居然有厚厚一摞。山雨欲来风满楼,很多朝廷大臣都嗅到了巨变的味道,纷纷选择退隐避祸。果不其然,不久司马懿就抓住机会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将当时权倾朝野的曹爽兄弟诛杀,屠灭三族。曹氏宗亲除部分逃亡或被杀之外,大部分都依附了司马懿。其中曹林由于在司马懿政变中作为内应立功,成为了司马懿的心腹,得以加官进爵。此后,曹魏政权完全落入司马氏的掌控之中。

  司马懿一方面四处网罗人才为自己效力,另一方面又严厉打击异己,监视文人名士的一举一动。他听说经常有人在嵇康铸剑的铁匠铺里聚集,其中大多都是当时的名士大贤。就找来钟会,问道:“你知道跟嵇康来往的都是什么人吗?”

  钟会道:“也就是王戎、山涛等一帮辞官的闲人。”

  司马懿又问:“他们在一起都做些什么?”

  钟会道:“我不知道,这就派人查探。”

  钟会派出的探子回报,嵇康等人在一起饮酒作诗,品评文章,并无其他。司马懿知道后,对钟会说:“没那么简单,给我盯紧点儿。”

  钟会决定亲自去嵇康那里看看。早朝过后,钟会带了一队随从,耀武扬威的走过洛阳的东西大街,来到嵇康的铁匠铺。就看见嵇康正赤裸上身抡锤打剑,身上的肌肉线条显得苍劲有力,刚毅俊朗的面庞染上了些许烟火色。向秀坐在炉边一只手拉风箱,另一只手拿着一本书再看,脸颊在火光的映衬下犹如白玉生烟,灵秀温润。在一旁观看的百姓阵容远比钟会带来的队伍壮大,看到官家的车马走近,纷纷向一旁避让。

  钟会在炉前站着,嵇康头也不抬,仍旧铿锵有声的保持打剑的节奏。钟会不愿意放下架子首先说话,就站着看了一会儿,脸色极其难看。旁边围观的百姓有的低头小声议论,有的开始指指戳戳。

  钟会故意咳嗽了两声,意在引起嵇康注意。可是,嵇康根本无动于衷,继续抡锤打自己的剑。钟会脸上实在挂不住,像左右使了个眼色,想赶紧离开这个尴尬之地。

  “看到你想看的了吗?”这时候嵇康开口说话了。仍然是头也不抬,没有看钟会一眼。

  钟会一直盼着嵇康说话,现在嵇康先说话了,钟会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他面沉似铁,回头打量了一下嵇康,甩袖愤然转身上马。一帮人讨了个没趣,刚要离开,正碰到王戎和山涛迎面走来。钟会在马上黑着脸,装作没看见二人,灰溜溜地走了。

  王戎问嵇康:“他怎么会来这里?”

  嵇康说了刚才的事情。

  王戎道:“不好,此人小肚鸡肠,睚眦必报,嵇大哥要小心防范。我看此地不宜久留,不如你们还回到云台山百家岩去铸剑吧?”

  嵇康道:“钟会不足为惧,要说离开洛阳城,我正有此意。”

  山涛却说:“万万不可,如果搬走的话,更会引起怀疑。只是我们以后不能在这里聚会了,要另选地方,百家岩的竹林倒是聚会的好去处。”

  大家都表示同意。正说着,只见一人摇摇晃晃地走上前来,正是刘伶。刘伶醉醺醺地问道:“要去什么好地方呀,带上我!”

  好久不见,嵇康等人看见刘伶大喜,都走上前拉住他手臂前问寒问暖。

  原来刘伶整天在家里喝得大醉,杜晨晓怎么劝他都无济于事,渐渐心生不满,对刘伶颇有怨言。这一天傍晚,杜晨晓进门时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差点摔倒,一看是刘伶躺在门槛边上,就把他拉起来说道:“听说现在朝廷一大批人辞官离职,司马氏正在到处网罗人才。你也是十年学艺,一身本事,难道就这样醉生梦死一辈子吗?”

  刘伶知道夫人是想让他出仕,虽然极不情愿,但权衡之下还是决定到洛阳谋个一官半职,也好让家人安心。

  王戎对刘伶说道:“做官的事儿先放一放吧。我们正商量一起到云台山百家岩一聚,你来得倒正是时候。”想了一下又说道:“不如这样,我跟刘伶去陈留找阮籍和阮咸叔侄,叫他们同去百家岩。其他人可先行一步,在百家岩等我们。”

  嵇康道:“此提议甚好,王戎是最好的大管家。”说罢,众人大笑,旋即分头行事。

  自从司马氏专权以来,阮籍时常借酒浇愁,这天又喝得大醉。看到王戎和刘伶到来,一下子从榻上跃起,抱住两个人的膀子哈哈大笑,突然又失声痛哭起来。

  王戎知道他是为老友的到来而高兴,又为曹魏江山旁落而悲伤。阮籍拿出近日写的一些感怀诗诵读给二人听,读罢三人相拥而泣。

  王戎道:“我们此次来就是想请你一起出去云台山散散心,不知阮兄意下如何?”

  阮籍道:“正合我意,我本就打算这两日去洛阳找你们。”

  王戎问道:“不知道阮咸近来可好?”

  阮籍道:“前些日子,我嫁到关外的姐姐回乡祭祖,阮咸大概在张罗这些琐事。”

  王若兰准备了酒菜,三人畅饮起来。酒越喝兴致越高,饮到酣处就拍打着桌子唱起歌来。王戎起身说道:“何不把阮咸兄叫来弹琴助兴,你们二位先喝着,我去去就来。”

  王戎出门直奔阮咸家而去,两家离得很近,片刻就到。王戎刚要上前叩门,大门却已经打开了。阮咸牵着马正往外走,看见王戎也不招呼。

  王戎问道:“阮兄,你这是要出门吗?”

  阮咸急匆匆地答道:“先等我一下,有重要的事情,很快回来。”

  说完上马疾驰而去。王戎很是纳闷,不过他已经习惯了阮咸行为古怪,就在院里坐等他回来。

  阮咸催马一路向北,直奔官道飞驰而去。不一会儿,看见前面有两辆马车,阮咸紧追上去,一面高声喊道:“姑妈,姜儿,等一下!”

  马车停了下来,前面车上下来一位中年美妇,正是姑妈阮慈。另一辆车上下来的是一个年轻姑娘,虽然是丫环打扮,但生得姿容俏丽,身材婀娜,高高的鼻梁,深深的眼窝,透着迷人的异域风情。

  阮咸翻身下马,走到那姑娘身前,拉着她的双手说道:“姜儿,留下来吧,我想娶你,照顾你一辈子!”

  姜儿忍不住流下眼泪,咬着嘴唇一个劲儿地点头:“嗯!”她转头看着阮慈,想征得她的同意。

  阮慈犹豫片刻,无奈地摆摆手说道:“去吧姜儿,去吧。记得有时间来看我。”说着脸上露出些许笑容,眼眶里却分明含着泪水。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阅读最新内容。当前用户ID:,当前用户名: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45/45457/2616683.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