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形山秘藏 > 《禅诗净解》寒山大士3

《禅诗净解》寒山大士3


  啼哭缘何事,泪如珠子颗。应当有别离,复是遭丧祸。所为在贫穷,未能了因果。冢间瞻死尸,六道不干我。

  六道不干我:我是谁?(见精明性。当欲谁还?……若还于明。则不明时。无复见暗。虽明暗等。种种差别。见无差别。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

  附:省庵法师(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不净观颂并叙(冢间瞻死尸):佛为贪欲众生说不净观,观之既久,贪欲即除,可以越爱河而超苦海。余闲居阅《大智度论》,因取意而为之颂,以此自警,并以警世云。

  死想:有爱皆归尽,此身宁久长。替他空堕泪,谁解反思量?(先作此观,为下九想张本。)

  胀想:记得秾华态,俄成胮胀躯。眼前年少者,容貌竟何如?青瘀想:红白分明相,青黄瘀烂身。请君开眼看,不是两般人。坏想:皮肉既堕落,五脏于中现。凭君彻底看,何处堪留恋?血涂想:无复朱颜在,空余殷血涂。欲寻妍丑相,形质渐模糊。脓烂想:腐烂应难睹,腥臊不可闻。岂知脓溃处,兰麝昔曾熏。啖想:羊犬食人肉,人曾食犬羊。不知人与畜,谁臭复谁香?散想:形骸一已散,手足渐移置。谛观妩媚姿,毕竟归何处?骨想:本是骷髅骨,曾将诳惑人。昔时看是假,今日睹方真。烧想:火势既猛烈,残骸忽无有。试看烟焰中,著得贪心否?

  前诗粗示端绪,尚未谛审观察,复作五言律以广之。

  死想:所爱竟长别,凄凉不忍看。识才离故体,尸已下空棺。夜火虚堂冷,秋风素幔寒。劝君身在日,先作死时观。

  胀想:风大鼓其内,须臾胮胀加。身如盛水袋,腹似断藤瓜。垢腻深涂炭,蝇蛆乱聚沙。曾因薄皮诳,翻悔昔年差。

  青瘀想:风日久吹炙,青黄殊可怜。皮干初烂橘,骨朽半枯椽。耳鼻缺还在,筋骸断复连。石人虽不语,对此亦潸然。

  坏想:肌肤才脱落,形质便遭伤。瓜裂半开肉,蛇钻欲出肠。枯藤缠乱发,湿藓烂衣裳。寄语婵娟子,休将画粪囊。

  血涂想:一片无情血,千秋不起人。淋漓涂宿草,狼籍污埃尘。莫辨妍媸相,安知男女身。哀哉痴肉眼,错认假为真。

  脓烂想:薄皮糊破纸,烂肉弃陈羹。脓血从中溃,蝇蛆自外争。食猪肠易呕,洗狗水难清。不是深憎恶,何由断妄情?

  啖想:尸骸遭啖食,方寸少完全。不饱饥乌腹,难干馋狗涎。当年空自爱,此日有谁怜?不若猪羊肉,犹堪值几钱。

  散想:四体忽分散,一身何所从?岂唯姿态失,兼亦姓名空。长短看秋草,秾纤问晚风。请君高著眼,此事细推穷。

  骨想:皮肉已销铄,唯余骨尚存。雨添苔藓色,水浸土沙痕。牵挽多虫蚁,收藏少子孙。风流何处去,愁杀未归魂。

  烧想:烈焰凭枯骨,须臾方炽然。红飞天际火,黑透树头烟。妄念同灰尽,真心并日悬。欲超生死路,此观要精研。

  妇女慵经织,男夫懒耨田。轻浮耽挟弹,跕躧拈抹弦。冻骨衣应急,充肠食在先。今谁念于汝,苦痛哭苍天。

  粮为民基,力从地起。草木无根,天雨难济。福慧二资,宜应备齐。因缘具足,遇佛授记。

  不行真正道,随邪号行婆。口惭神佛少,心怀嫉妒多。背后噇鱼肉,人前念佛陀。如此修身处,应难避奈河。

  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

  直心是道场。偷奸取巧,难了生死。(应难避奈河)

  一念没动为真心;若一动念打妄想,就落第二义了。

  世有一等愚,茫茫恰似驴。还解人言语,贪淫状若猪。险巇难可测,实语却成虚。谁能共伊语,令教莫此居。

  好色之辈,别名蠢驴。报在三途,身裹猪皮。寄其同僚,传之话语。悬崖勒马,早思出离。

  有汉姓傲慢,名贪字不廉。一身无所解,百事被他嫌。死恶黄连苦,生怜白蜜甜。吃鱼犹未止,食肉更无厌。

  地狱种子傲慢鬼,做事不廉百业毁。贪生怕死图富贵,不照镜子不知非。

  纵你居犀角,饶君带虎睛。桃枝将辟秽,蒜壳取为璎。暖腹茱萸酒,空心枸杞羹。终归不免死,浪自觅长生。

  犀角、琥珀、桃枝、蒜壳、茱萸、枸杞均能为辟邪解毒之用。然而是药三分毒,以毒攻毒即为对治法,非究竟法。故“终归不免死,浪自觅长生。”

  首楞严:究竟坚固。金刚:自性。妙明真心:不垢不净,不生不灭。

  卜择幽居地,天台更莫言。猿啼谿雾冷,岳色草门连。折叶覆松室,开池引涧泉。已甘休万事,采蕨度残年。

  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悲心切切,乘愿再来。

  益者益其精,可名为有益。易者易其形,是名之有易。能益复能易,当得上仙籍。无益复无易,终不免死厄。

  易其凡形,益其真精。大圆种智,有情无情。身为道器,亦名坛城。皈依觉性。邪迷不生。

  归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着。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着。名众中尊。若修此行。是自归依。

  《云笈七签》:西王母云:呼吸太和,保守自然,先荣其气,气为生源。所为易益之道,益者益精也,易者易形也。能益能易,名上仙籍;不益不易,不离死厄。行此道者,谓常思灵宝。灵者神也,宝者精也。但常爱气惜精,握固闭口,吞气吞液,液化为精,精化为气,气化为神,神复化为液,液复化为精,精复化为气,气复化为神,如是七返七还,九转九易,既益精矣,即易形焉。此易非是其死,乃是生易其形,变老为少,变少为童,变童为婴兒,变婴兒为赤子,即为真人矣。至此道成,谓之胎息。修行不倦,神精充溢,元气壮实,脑既已凝,骨亦换矣。

  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性命无他说。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西游记》,任君参。)

  徒劳说三史,浪自看五经。洎老检黄籍,依前住白丁。筮遭连蹇卦,生主虚危星。不及河边树,年年一度青。

  无字真经,草木青青。见闻觉知,何非真性?照本宣科,按图索骏。空检黄籍,觅佛无径。

  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

  五经:《易经》、《尚书》、《礼记》、《诗经》、《春秋》。

  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

  涧水清清,寒月冰冰。灵知不昧,观空寂静。绝世独立,不遣凡情。举目低眉,绿柳红英。

  我今有一襦,非罗复非绮。借问作何色,不红亦不紫。夏天将作衫,冬天将作被。冬夏递互用,长年只这是。

  头陀是梵语,译为抖擞;抖擞精神,就是不怕苦、不怕难,愈苦愈来干,愈苦愈去做,像迦叶祖师那么样。着百衲衣(衣服上,左补一块补丁、右补一块补丁,补得补丁不知道有多少,这叫百衲衣,又叫粪扫衣。)即头陀行之一。

  这衣服是怎么样做成的?一般人不愿意穿的衣服,把它丢到垃圾里。出家人就到垃圾里边,把这些烂布从粪土里捡起来,洗净了,又缝在一起,做成了衣服来穿,这叫粪扫衣。

  穿这种衣服,有什么好处呢?若讲好处,是太多了;若讲它不好,也不少。怎么说太多了?你穿上这个衣服,自己不起贪心,就灭自己的贪心,也不会说:「你看我穿这个衣服多漂亮!最值钱!」没有这种骄傲心,就把自己的贪心制住了。旁人一看你:「哦,这个老修行,穿这么破烂的衣服,不穿好衣服!这才真正是个修道的人,我们都应该照这样学!」这是息灭人家的贪心;因为你这种的影响力,就令其它的比丘也都发起道心来了。所以既止自己的贪心,又息人家的贪心,这岂不是好处呢?你穿这个烂衣服,打劫的土匪一定不抢你。还有一点最要紧的,这女人离你也很远的。你修道,总穿着那么一件衣服,就有一股很香的那个香味;可是这个香味,令一般女人认为就是臭味,所以就非离你远一点不可。所以,这好处,你说能有限量吗?

  (宣化上人《大乘妙法莲华经浅释》)

  白拂栴檀柄,馨香竟日闻。柔和如卷雾,摇拽似行云。礼奉宜当暑,高提复去尘。时时方丈内,将用指迷人。

  宿世杀业重如山,欲修圣道障无边。幸有大悲白拂手,轻扫数数众难蠲。

  (宣化上人四十二手眼之白拂手句偈)

  贪爱有人求快活,不知祸在百年身。但看阳焰浮沤水,便觉无常败坏人。丈夫志气直如铁,无曲心中道自真。行密节高霜下竹,方知不枉用心神。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急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曹雪芹《红楼梦十二曲之聪明累》)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多少般数人,百计求名利。心贪觅荣华,经营图富贵。心未片时歇,奔突如烟气。家眷实团圆,一呼百诺至。不过七十年,冰消瓦解置。死了万事休,谁人承后嗣。水浸泥弹丸,方知无意智。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曹雪芹《好了歌》)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曹雪芹《好了歌注》)

  贪人好聚财,恰如枭爱子。子大而食母,财多还害己。散之即福生,聚之即祸起。无财亦无祸,鼓翼青云里。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去家一万里,提剑击匈奴。得利渠即死,失利汝即殂。渠命既不惜,汝命亦何辜。教汝百胜术,不贪为上谟。

  有求皆是贫,不贪真富贵。义不敛财,慈难掌兵。

  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

  忍辱波罗蜜:就是忍受侮辱,忍人所不能忍的。忍有三种:

  生忍:就是对一切众生都要忍受。有人骂你,诽谤你,甚至打你,都要忍受。修行就是修忍辱,能忍就不会发脾气。不发脾气,便没有无明。没有无明,智慧即现前。

  法忍:就是对一切法都要忍受。要忍饥耐寒,接受种种法的考验。

  无生法忍:能生忍就是人空、能法忍就是法空。再能忍便没有少法生,没有少法灭,忍可于心,即是中道。人空、法空,得到中道了羲,就是无生法忍。

  汝为埋头痴兀兀,爱向无明罗刹窟。再三劝你早修行,是你顽痴心恍惚。不肯信受寒山语,转转倍加业汩汩。直待斩首作两段,方知自身奴贼物。

  欲为苦本无明障,戒行圆满保解脱。早思出离早修行,免堕恶趣论劫波。

  ;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45/45270/2587653.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