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形山秘藏 > 《禅诗净解》虚云老和尚-忽闻窗上喁喁作响

《禅诗净解》虚云老和尚-忽闻窗上喁喁作响


  忽闻窗上喁喁作响

  不见无情说法。怎知瓦砾增光。喁喁暗露消息。想是助我兴扬。

  知道知道,不知怎道?离念灵知,可道难道。

  和江宽允居士

  情与无情总是缘。随缘一宿觉当年。庞公万物不为侣。吸尽西江只目前。

  有情无情,同圆种智。永嘉真觉,庞公不住。砂锅打破,吸尽西江,杲日丽天,光明独放。

  江居士原作:曹溪重见放光明。今古艰难两德清。施设门庭略不异。始知乘愿再来生。由来时节合因缘。梦里南华已廿年。今日归依三宝竟。曹溪一派在当前。

  论色空无二偈赠张学智

  天地销归何处去。微尘幻现奈他何。见深见浅由他见。水是水兮波是波。

  天地销归混不减,微尘幻现亦不增。见深见浅皆为见,是水是波不是冰。

  叠颂古水鸟树林常说法

  行阐宗风遍玉湖。桃花开放悟闽都。大千世外随人识。七十年前认故吾。棕拂微扬风荐爽。蒲团坐破月轮枯。果能出有空斯相。静对能仁可入无。

  行脚从来遍五湖。放眼南都又北都。嵩山另辟多分派。少室单传止认吾。竹击早将文字扫。葛藤已向识田枯。何缘此地开方丈。得听赵州一个无。

  曹溪分派抚仙湖。卓锡高人自上都。问字人来方让我。拈花佛授忽惊吾。应知话堕云门在。何用磨砖笔海枯。愿得上方寻究竟。顿忘镜树一时无。

  衍分万派洞庭湖。南北原来共一都。世出世间尔自尔。枝攀枝上我忘吾。何时得把砖磨彻。此日先观笔阵枯。铁棒不妨频领略。承当言下听无无。

  沧溟潮涌遍江湖。天末今成选佛都。飞锡东来谁作主。谈宗直下孰为吾。云生岭上形无住。月定波心迹未枯。此际风光人共见。个中却笑一言无。

  庐山才过鄱阳湖。何用干旄到上都。正忆杖头寻古佛。刚于指下识真吾。昙花自此香流远。祇树从今叶未枯。愿向座前礼双足。空空沙界说真无。

  大阐无遮面一湖。云游到此即名都。横磨宝剑惟风穴。趯倒胡床有道吾。楚蜀滇黔金地满。东西南北草鞋枯。云横一派三峰瘦。山色遥看似有无。

  抚水高踪忆子湖。阴浓缘树覆仙都。池流三昧清如许。天外孤峰瘦似吾。一剑霜寒今更老。双松雪袭几曾枯。禅心依旧归云淡。望里烟波何处无。

  曾经杖笠至西湖。峰是飞来镇浙都。若有一棒到得汝。不妨十智同于吾。扬唇弄吻身先槁。竖拂擎拳手已枯。近来懒说法轮法。不向人间论有无。

  相逢两会住太湖。打鼓弹筝赋两都。野鹤闲云忘世外。青山碧水总归吾。书将贝叶池长润。调落梅花笛未枯。非心非物自开朗。一天空洞半尘无。

  水绕三峰共一湖。听经顽石纪吴都。江流月透传心法。云去山存印故吾。酒兴许邀彭泽饮。诗肠不为了元枯。行行欲话南金贵。笑指前溪肯过无。

  惊添新绿涨西湖。海气云蒸列市都。对影云何我是尔。隔山可识彼为吾。阶前拳石孤峰秀。堂下杯醪勺水枯。咄咄空书全大藏。欲寻一画看来无。

  白云一片映晴湖。随处招提即佛都。说法仍然金地满。传依漫拟派当吾。千年教外宗尤盛。七尺单前话未枯。南北顿圆俱在此。几翻拨转悟生无。

  法雨霏微漾晓湖。行云流水过通都。远峰点翠莲开社。近水凝观月映吾。玉麈潭倾花乱坠。诗瓢秋老兴非枯。自从识得沩山子。函丈何须更话无。

  唱和新成拨砚湖。诗仙纸价贵三都。推开明月谁为比。踏遍青山不负吾。地脉殊生渊自润。比肩岩秀石难枯。于今雪点红炉后。直下承当者个无。

  薰风迢递遍江湖。凤岫龙山拥郡都。指上单前随处是。桃蹊学下冀调吾。谱成白雪琴长润。梅落江城笛不枯。放掉收竿无不是。西江吸尽可传无。

  庞山浮石到天湖。杯渡南来入五都。现相情形宁别尔。独尊宇宙量惟吾。啸生远岳声非寂。诗出狂禅兴不枯。近来拈得峨嵋雪。六月严寒冻有无。

  年来树帜在昆湖。今步俞元旧佛都。指岸登航先到彼。披襟当箭不须吾。碓头米熟休言密。茗宛搜肠岂润枯。何事德山才入室。东西顾盼说无无。

  金绳解缆渡仙湖。任施闲闲雅且都。随处三玄频指示。谁当一喝敢支吾。遍周沙界原为法。坐破蒲团半是枯。柱杖而今云水外。岂嫌寸地卓锥无。

  秘渡当年驾海湖。云津佛会已成都。华岭锡挂山为主。少室灯传壁印吾。法说无边顽石点。道能精进爱河枯。俞元自此金沙布。量得维摩十笏无。

  年来紫气遍江湖。香满檀林瑞满都。信口禅机皆有韵。随言棒喝岂支吾。传灯座上花常茂。洗钵池边草不枯。莫道老僧多觉悟。诸缘放下总归无。

  云满南山月在湖。道风披拂到京都。群贤唱咏分先后。多士赓歌别汝吾。思透禅关偏有妙。句从意外岂同枯。淡心欲吸西江水。不识依稀万一无。

  云归远岫月归湖。几载声名冠市都。心境圆明函慧镜。机峰迅彻剑昆吾。遥瞻玉笋峰添秀。回首嵩山墨未枯。闻道西方游杖履。于今东步话虚无。

  虚将足迹踏江湖。幻阅五帝又四都,世事沧桑业未了,九磨十难受非吾。见道何须识田满,珠圆必待妄海枯。依文解义轮回有,单提不立涅槃无。(晚辈不才,和诗一首,顶礼虚老。)

  大理罗刹阁

  一泓清水浴丹花。半似明奁半似霞。赚得贪心狂子弟。谁知爱欲是冤家。分明觌面原非实。虽欲从之无可挝。世事看来俱似此。几人捏目不生花。

  清清的月光照在他的脸上,照见了那绝秀俊美的面庞;水泽的宁芙(水仙女)立刻爱上了这年轻的异乡人,于是从水中露出了她们美丽的胴体。拉住他提水壶的手臂——那是他未曾听过的娇媚的声音,没有见过的令人迷惑的眼神,还有那晶莹如玉的珍珠。于是年轻的英雄被迷惑了,背弃了他的主人(赫拉克勒斯),宁芙们把他拉到了永远冷静清幽的世界。

  充满柔媚情怀的笔触,美丽而又凄婉、甚至是冰冷的结局。谁也无法抗拒:它诉说的是一个充满哀伤梦幻和诱惑魅力的故事——许拉斯和水泽仙女。(部分截图)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1849年4月6日—1917年2月10日)

  大概他是没有读过《楞严经》吧……

  遇盗说偈三首

  时世不靖出门难。盗贼如林闻见寒。**掳抢并烧杀。暴恶凶残太野蛮。上天无路避无处。惶惶行坐睡难安。但愿人人崇佛说。休将因果等闲看。

  平时视民如蝼蚁。变时蚁民逞虎威。搁路截劫剥衣裤。裸受风雪真惨凄。嗟哉同侣俱遭劫。独余何幸璧全归。救急恤难同此情。打开包袱分僧衣。

  清水因何变浊水。澄之渟之水自清。良民何以变为盗。主者治者须分明。水过石激古所叹。天寒露重鹤有声。空王早树无为化。垂拱而治致太平。

  老子《道德经》有云: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文法极古,察其微意,或述其行事,或述其文辞,似此为无为则无不治,乃述上古圣人之行事者。人君苟能体此而行以治天下,则天下无不治者矣。

  “无为”并非木偶土人,一无所为,乃是无为而无所不为,处无为以用,功成不居;不执着于有为,摄有为归到无为。也即金刚经所云“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因为一着住在有为,便只能成为小为,而不能成大为,亦不能无所不为了。故而,无为至神至妙,是有为的「体」,有为的「母」。

  在太古盛世时,三皇在位,万民一体,以道治天下,人人各行其本份,将「道」运用融入于日用伦常中。民风淳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样的国家易于安静而不嚣乱,各安于俭朴,共处于清净,人民看重生命,而不崇尚远处迁徙。但这不相往来,不是囿居一隅,坐井观天,而是人能以尽心知性,万物皆备于我身,浩气充塞于天地之间,道心弥漫于六合之外,神游太虚,不行而至,不疾而速,看一切天地世界,如在掌中。这时,无有天、人的界限,所以不用互相往来。

  可是以后的君王不能以道治天下,不修无为的德化,所以大道隐没。但这并不是大道遗弃人,而是人舍弃大道,于是「大道废,有仁义」,立仁义之假名,变成虚伪而失真矣。仁义之名立后,倘若不以般若智慧辅助疏导它,则仁不能周遍,义不能广大。所谓聪明奇智人士蜂拥出现,但都是假仁假义,多行诡诈之谋,好名尚利,皆为自私之事,此皆世间聪辩之祸患,国家民族败亡的迹象也就逐渐显现出来了。

  (引自《水镜回天录》)

  又,南怀瑾先生诗云:千秋礼乐论兴亡,儒墨家家争辩忙。尧舜不来周孔远,古今人事莽苍苍。

  体安和尚索诗

  大道浑然无所名。知师素蕴激源清。光分祖焰鸡窗净。座对林皋鹤梦醒。乔木阴森空色界。灵台皎洁绝凡情。隋珠赵壁由来重。怎及法华多宝经。

  夜明珠、和氏璧,犹如瓦石弃之地。众生为此相残害,徒增生死堕地狱。体取无生抛名利,火里种莲锻法器。多宝塔尖摩尼珠,授记法华不来去。

  樟树祈戒偈

  佛与众生同一体。瓶盘钗钏总是金。了知瓶等无殊异。生死涅槃一例平。樟树求戒现僧相。如月印潭彻底清。心境幻化如马角。天堂地狱何喜惊。

  树神求戒记(释明一):

  曹溪南华寺头山门内引道西。新造放生池边。有古樟树。不知其几何年月也。高参天。围径丈。向为屠沽弛担之所。每年二月八月祖师诞辰。即盘据其四周。成酒肉肆。乡人之来参礼者。亦视作血食之神庙。不复知此为南宗开山道场也。

  曩者。憨山清公。于明万历庚子。入住曹溪。当时不法僧招集四方亡命。盘据山中。屠沽淫赌。已不可收拾。民国甲戌。李将军汉魂。迎请鼓山虚云清公。重兴南华。师至。睹此狼藉荤秽。誓廓清之。准古规荤酒不许入山门之例。严申告诫。派方外人以纠绳。请地方官以厉禁。并于樟树下建土地祠以镇之。如是数年。群情始戢。恶风乃革。岁壬午。春期放戒。忽有行者来。求授比丘戒。问其姓。张氏子。问其籍。曲江人。问其年。三十四。问其剃度所师。无有也。问其三衣钵具所备。亦无有也。鉴其诚。乃锡法名曰常辱。未进戒堂前。服役甚勤。每日打扫全寺院道廊庑不少懈。而性缄默。不与众言笑。既进戒堂。学戒亦事事如律。迨至三坛圆满。梵网戒毕。斯人忽失所在。而袈裟戒具留之戒堂。人则遍觅不获。久亦忘之矣。

  癸未春戒将届。此僧忽来入梦。索领去年戒牒。责问何往。曰无所往。问何在。曰与土地同居。醒而志之。乃知为老樟树神来求戒也。遂于头山门樟树下土地坛设供一堂。将原戒牒焚而归之。噫。至诚感神。不可思议。有这般奇特。夫毗尼律制。大树称鬼神村。不许剪伐。众生杀业转业如破灶堕。会尽无生。感不绝于予心。乃为之颂。颂曰:是鬼神村,是破灶堕,道无古今,只是这个。胎卵湿化,地水风火,弱肉强食,因因果果。放下屠刀,无尔无我,各遂其生,有何不可。大道无朕,螟蛉蜾蠃,大同不同,一场摩罗。

  和岑学吕居士原韵

  一事一物皆道微。荼何苦也蕨何肥。天机活泼花迎鸟。人事艰难食又衣。欲学修行齐放下。倘言向上更知稀。观空试向蒲团坐。那有身心与是非。

  原作:鸟道盘空入翠微。经旬积雪瘦山肥。断桥石乱迷樵屐。破寺云归补衲衣。隐迹尚嫌林未密。清修宁怨粥常稀。棒头多谢吾师眼。今是何曾异昨非。

  和真如居士韵

  天真不假异和同。如影随形处处逢。时流当下能荐取。四生十类尽皆蒙。大似伶人一场幻。有何尊卑富与穷。指点分明明似镜。切勿自负负祖翁。

  原作:如来德相众生同。畜狱翻身几度逢。地厚天高庸可共。驴前马后早相蒙。明如足下犹轮翳。待出头来已劫穷。名自缚人人岂缚。对观怜煞老师翁。

  隐居九华山狮子茅蓬

  尘世谁能识隐踪。行吟陌上偶扶筇。竹分新旧青深浅。山别阴晴翠淡浓。梦里家山衡独秀。道于今古意终穷。翠峰古寺烟萝隔。坐听疏钟在远峰。

  半间茅屋一闲僧。破衲如蓑碎补云。雨后每栽松柏树。月前常读贝多文。青山满目空诸有。黄叶堆门绝世纷。搔首不妨须发白。未能高洁也超群。

  翛然林壑足忘年。些事无关只自禅。树密暗收千嶂雾。竹高翠映一林天。机心未绝花争放。懒习何妨鸟对眠。向晚夕阳悬古镜。本来面目自森然。

  苦乐何须较眼前。芒鞋竹杖总茫然。无舟可渡情中断。有路堪扪梦里天。花到夜深知寂寂。草经霜败尚芊芊。风尘若定荣枯事。习静人知世外禅。

  心安体净,不入人间。

  说禅境偈示胡宗虞

  慕道有如考古同。依他样子莫朦胧。定中绝念沉昏寂。坐内无疑堕死空。入定顽空宾作主。四禅死定主人公。愚夫岂识迷家宝。错路修行枉费功。

  休将幻妄当家珍。滞魄沉魂认识神。佛祖示知开觉路。离心意识是能仁。(虚老示湘乡王阳初)

  注:释加牟尼佛之“释迦”为音译,意译为“能仁”。

  释迦,乃印度种族之名;因释尊系出身于释迦族之贤人,故被尊为释迦牟尼。“牟尼”,寂默、贤人之义。修行本起经上曰:‘汝却后当得作佛,名释迦文(汉言能仁)。’梵网经述记上曰:‘释迦牟尼,大唐翻云能寂,旧翻亦云能满,亦云能仁。’金刚顶出生义曰:‘能仁如来,收迹都史天宫,下生中印土。’

  佛言。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休将幻妄当家珍,这个生灭心、识神、意识心把你支配得颠颠倒倒、昏昏迷迷的。因为你尽用这个妄想来用事,这个妄想不真,所以也就故有轮转,也就在这个生死轮回里头转来转去而不休息。

  我们生死轮回没有停止,就因为妄想用事;妄想就是这个识:“心意识”,离心意识是能仁:如果你认识真心了,生死就很容易了了。“能仁”此处指“佛”(不生不灭,常住真心)。

  附胡居士赠诗:三生何幸到如今。钵盂林深得妙音。嚼细梅花方有味。破开竹节总无心。胸中锦轴都霏玉。舌上红莲尽是金。别后云山遮不住。几回相忆几回吟。

  为海门方丈作偈

  虽然处处有三椽。恁得清池且种莲。一榻无余随意坐。两餐之外任高眠。卷翻大地无些土。粉碎虚空别有天。扫尽尘劳无挂碍。逢人只是不谈禅。

  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语默虚空碎,蹦出带角虎。

  栖芦五台山秘摩崖

  烦恼犹如水上波。一翻一覆复如何。松花饭饱忘香稻。椒荔衣轻胜绮罗。园果只堪供鼠耗。田租不足税催科。殷情更有西风月。夜夜清光照缘莎。

  弃波寻水,枉费心机。手心手背,离手何觅?烦恼菩提,本自一体。清风明月,孰东孰西?

  ;</:>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45/45270/2587620.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