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形山秘藏 > 第七六章:回天录

第七六章:回天录


  左轮:“胖哥,我以前并不信因果报应,可是读一读历史,不由得不信。”

  大邵:“有什么心得?说来听听。”

  左轮:“我们中国的历史上常常存在着惊人的巧合,令人惊叹,我现在知道那不是巧合,而是必然的因果。先说汉朝:刘邦在芒砀山‘拔剑斩蛇’,起义诛秦,后尊怀王之约,向西略地入关,兵伐咸阳。子婴投降后,众将都建议杀之以谢天下,刘邦却说:‘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遂宽宥了子婴。据说刘邦斩蛇前,白蛇曾说:‘你今天欠下的账总有一天要还的。你斩了我的头,我就篡你的头:斩我的尾,我就篡你的尾。’刘邦大怒,说:‘我不斩你头,也不断你尾,让你从中间一刀两断!’说完,一剑把白蛇从正中间斩为两段。那么刘邦建立了大汉朝,二百年之后就出了一个投机钻营的‘安汉公’王莽,西汉传到平帝,白蛇转投胎王莽,毒杀汉平帝,篡汉为新。后经光武中兴,灭了王莽,才又恢复了汉室,建立了刘氏东汉王朝。而东西汉恰巧各传二百余年。王莽是汉元帝王皇后的侄子。汉平帝驾崩后,王莽立汉宣帝两岁的玄孙广陵侯子婴为皇太子,并改名曰‘孺子’,史称‘孺子婴’,由王莽居摄,总揽朝政。不久,王莽‘顺符命,去汉号’,篡权改国号为‘新’,并策命孺子曰:‘咨尔婴……诗不云乎?侯服于周,天命靡常。封尔为定安公,永为新室宾,呜呼!’刘邦兴于蛇,而亡于‘蟒’;西汉从秦朝的子婴处夺得江山,王莽亦从西汉的子婴处夺得江山,且两位子婴均得以‘宽宥’。可见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再说三国:东汉末年,权臣董卓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董卓死后,曹操迎汉献帝至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把持朝政,自为丞相,封魏公,进魏王,加九锡。杀死汉献帝怀孕的董妃,‘幽死’伏皇后,鸩杀二皇子,但他并不称帝,终一生为汉臣,没有篡权,要做‘周文王’,他儿子曹丕继魏王位不久,于公元二百二十年,逼迫汉献帝让位,曹丕建立魏朝,是为魏文帝,以河内之山阳邑万户奉汉献帝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其封地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以奉汉祀。还说:‘天下之珍,吾与山阳共之。’汉献帝活到五十四岁,算是得以善终。三国后期,司马懿诈病赚曹爽,曹氏政权终归司马,司马昭也以丞相身份,逼迫曹髦封他为‘晋公’,加九锡。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久,司马昭杀掉曹髦,另立一个宗室子弟曹璜为傀儡,并更名曹奂,等到司马昭一死,其子司马炎继位为晋王。公元二百六十五年,司马炎效曹丕故例,逼迫十五岁的曹奂禅位于他,曹奂被封为陈留王,三百零二年去世,时年五十七岁,也得以善终。司马炎建国号曰‘晋’,史称‘西晋’。曹操父子对汉献帝玩弄的把戏,在孙子曹爽、曹奂身上被司马昭父子淋漓尽致地反过来重演了一遍。不说因果,我不信也。宋朝:公元九百五十九年,周世宗柴荣死,恭帝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结义兄弟掌握了军权。翌年正月初,传闻契丹兵将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义(赵匡胤之弟)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宋,仍定都开封。史称这一事件为‘陈桥兵变’。当时,周恭帝柴宗训只有七岁,小符太后(周恭帝的小姨)二十岁,孤儿寡母无力纠缠,只得禅位于赵匡胤。周恭帝在禅位的诏书中说:‘予末小子,遭家不造,人心已去,国命有归。’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封柴宗训为郑王,并赐他丹书铁券,相当于尚方宝剑,可免一死。三百多年后,公元一千二百七十六年,蒙古兵大军压境,逼近临安,宋使请和,元将伯颜云:‘汝国得天下于小儿,亦失于小儿,其道如此,尚何多言!’不得已,也是七岁的宋恭帝与祖母谢太后、母亲全太后奉表降元。宋恭宗在投降诏书中写道:‘臣眇然幼冲,遭家多难。……今天命有归,臣将往焉。’宋恭帝等被押往大都,忽必烈封其为‘瀛国公’,也算是善待他们了。同是孤儿寡母,同是‘七岁’,同谥‘恭帝’,就连诏书言辞都何其相似。因果报应,毫厘不爽。”

  胖哥:“我说说清朝的因果:清世祖──顺治皇帝,他开始做皇帝时还是个小孩子。清朝一开始是个小孩做皇帝,结束时也是个小孩子做皇帝;小孩子登基上台,小孩子失去天子地位下台,这也可以说是因果相对。顺治皇帝姓爱新觉罗,翻译为金部族,又姓肇,名字叫福临,六岁的时候入关(山海关),进北京做皇帝;这时候他什么事情都不懂,都要听摄政王多尔衮的指挥。为什么他能做皇帝呢?因为明朝末帝崇祯的时候,遍地都是土匪,到处都有人称王称霸,尤其是李自成、张献忠,他们的势力都是很强的;其中最有力量的就是李自成那支军队,他先占领了北京。本来李自成这支军队是很好的,里边有一些有智慧的谋士,武将也很多,所以就把明朝的天下抢了过来;到了北京,李闯王(李自成)就在那儿做皇帝。可是他有福不会享,因为做土匪头做惯了,一旦做皇帝他也不会做,一得到天下,也不想法子治理天下,就专门想吃的,专门要吃好的,荒淫无道,无所不为。本来中国人都是过年才吃好东西,平时不吃好的;那么他这回可做皇帝了,他要天天过年!本来他可以坐十八年天下,可是他一天过一个年,十八年缩短成十八天。他在北京做了十八天皇帝,吴三桂就为了一个爱妾,做了卖国贼,去向满清借兵来打他。这时顺治的叔叔多尔衮就率兵进关,可是这借来的兵到了中国,就把中国占领,不走了。顺治就在北京做皇帝,一做做了十八年。在这十八年之中,大部分的时间他是个小孩子,不懂事情,就做傀儡;懂事情以后,再叫他做傀儡,就觉得不太满意了。于是就研究佛教;一研究佛教,觉得出家是不错的。当时有个玉琳国师,是个得道的高僧,在二十四岁那年,他就对玉琳国师说:‘释迦牟尼佛舍弃王位而成佛;达摩祖师也不要王位,而修成祖师。我要效法释迦牟尼佛和达摩祖师。’所以他在赞僧诗上说得很好,他说:脱却龙袍换袈裟,只恨当初一念差;我本西方一衲子,为何流落帝王家?意思是说,我现在不做皇帝了,要把这龙袍脱去,换上袈裟,做一个清闲的出家人。我很后悔当初打错了一个妄想,因为我本来是西方的一个佛弟子,现在怎么又生到帝王的家里了呢?当官、做皇帝、治理国家,这是我很不愿意做的事。为什么不愿意做呢?他在赞僧诗上又说: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战几时休?我今撒手归山去,那管千秋与万秋!这是说,我十八年来做皇帝,一点也不自由,很不方便的。不是向南去征伐,就是向北去打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个了结休止!所以我现在什么也都不要了,两手空空的,要回到自己固有的家乡去。我怎么管得了清朝是一千世、一万世,是怎么样长,怎么样短的?我不管了!由这首诗证明他是明白了,所以他就失踪了。据一般传说,他是到五台山去出家,在五台山修行。以后康熙皇帝三次到五台山去找他父亲,无意中遇到一个八乂和尚,可是当时他没有醒悟过来,没有明白‘八乂’就是个‘父’字,也就是他父亲。当他明白的时候,再也找不着父亲了,也不知道父亲的容貌,也不知道父亲是否仍然在世,或是不在了。世间的事情,有的时候就是阴错阳差,当面错过,交臂失之,这种情形是很多的。出家是不容易的事情,不要说是天子,就是普通的老百姓,也看不破、放不下,舍不得出家。那么身为天子,能够舍弃国荣而出家,这都是有大善根的人,所以说出家是大丈夫的事情,非将相所能为也。赞曰:梦中富贵,镜里荣华,迷途忘返,远离本家。一旦觉悟,敝屣天下,志在西归,披紫袈裟。梦中富贵,镜里荣华:本来富贵就像作梦,荣华也都是不实在的,就像镜里的影子。迷途忘返,远离本家:可是我们人常常在这个迷途上,在这歧路亡羊的地方不知道要回来,所以就离开自己本有的家乡太远了。一旦觉悟,敝屣天下:顺治皇帝有一天觉悟了,视天下就像一只破鞋那么简单,把它放下了。志在西归,披紫袈裟:他的志愿是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披上福田衣,做众生的良福田。又说偈曰:面南背北众星拱,一呼百诺兆民瞻。十八年来忧国事,万千劫去上宝莲。五台高登法王座,九华涌出甘露泉。谛观如是若梦幻,看破放下莫强贪。面南背北众星拱:皇帝登基坐殿,是面向南,背向北;就像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一呼百诺兆民瞻:只要叫一声,文武大臣几百个人都要响应他、附和他,老百姓也都要瞻望他。十八年来忧国事:顺治在做皇帝的十八年当中,忧国忧民,很是麻烦。万千劫去上宝莲:他万千劫以后坐上大宝莲花,成就佛果。五台高登法王座:他到五台山出家,坐法王座,这也是教化众生。九华涌出甘露泉:九华山灵感的事情也很多。在佛教里,九华山是个圣地,也有圣泉──甘露泉水。谛观如是若梦幻:我们看一看,做皇帝之后又出家,出家修行之后又做皇帝,这都好像是在那儿游戏人间,如梦幻泡影似的。看破放下莫强贪:由顺治皇帝出家,我们应该想一想自己,要是出家了,是不是应该也有一种坚决的性?也应该看破,什么事情都放下,不要向外驰求。因为该你得的,始终是你的;不该你得的,你就是求,也求不到。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叫宣统,在宣统之前的皇帝就是光绪,光绪死了之后,谥为德宗。这个皇帝和崇祯皇帝(明思宗)差不多,崇祯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在煤山上吊而死的。为什么他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宗庙飨之,子孙不能保之呢?据说崇祯前生是个沙弥,很有道心;但是他修行的时候做皇帝梦,想要将来做皇帝。后来他很早就死了,死的时候,庙上的老和尚叫人把他的尸首栓到马上,用马拖,要拖到尸首碎了、没了为止。可是他有两个师兄弟不忍这样做,说:‘他已经死了,还对他的尸首这样折磨,是不人道的。’于是就偷偷地把他埋了。实际上,这个老和尚为什么要用马拖他呢?就为了他想要做皇帝,要是把他的尸首拖碎了,据说来生做皇帝也有道、也有福,就不会受苦,也不会在煤山上吊而死。这是关于崇祯皇帝有这么一个传说。本来崇祯是一个很好的皇帝,是一个有道的明君,也想把天下治理好,可是就办不到,当时天下大乱,所以在煤山上吊而死。清朝的光绪帝,也是有多少像崇祯那样,虽然想要把国家治理好,可是没有办法发展抱负。其实光绪的皇帝位可以说是捡来的,因为他并不是同治皇帝(清穆宗)的亲生子,是慈禧太后由旁边硬栽,硬把他拉来做皇帝,根本就是要拿他当她的傀儡。同治皇帝的父亲──咸丰皇帝(清文宗)在生时就知道慈禧是很阴毒的人,不安于位,所以临死的时候,立了一道诏书给慈安太后;当时慈安是咸丰的东宫,慈禧是西宫。咸丰在密诏里告诉慈安说:‘慈禧是个不守规矩的人,你看着她,如果她行为不检点,可以用我这道诏书杀了她;如果她守规矩,就当没有这么一回事,留着她。’慈安奉了这道诏书,咸丰就死了。慈安是个老实人,慈禧是个狡猾投机的人。后来慈禧的儿子同治皇帝早死没有子嗣,本来她应该选择一个人过继给同治做儿子,来继承帝位,可是她不如此做,而硬把她妹妹的儿子拉来做皇帝〈即德宗光绪〉。这么一来,同治的皇后就不能做太后了,太后还是她自己,所以她又可以垂帘听政。慈安和慈禧相处了几十年,觉得她也没有什么不守规矩的地方,于是就很坦白地把咸丰这封密诏拿出来给她看,告诉她咸丰有这么一道诏书,叫她说若慈禧不守规矩,就杀了她。现在经过这么多年了,她看慈禧也没有什么不守规矩的地方,所以这个诏书也没有用了。慈安给她看完了之后,当面就把它烧了。这一烧之后,怎么样啊?慈禧就受不了了:‘哦!你这么阴毒,这么多年才拿出给我看!原来我这一生永远都有把柄在你手里抓着。如果我有什么事情对你不好,你把这件事情张扬出去,对大家一讲,我还有什么面子呢?’这么一想,慈禧就下了毒手。慈安前一天才告诉她,第二天就七孔流血死了;怎么会七孔流血死呢?就是被慈禧下的毒药,把她毒死的(时光绪七年)。你看看,这个慈禧的心肠就是这么毒辣,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光绪开始做皇帝的时候,还只是个四岁的小孩子,就由慈禧和慈安两个人共同垂帘听政,可是慈安对政治没有兴趣,而慈禧就得其所哉、得其所哉了;所以她大权独揽,一呼百诺,所有的王公大臣都要逢迎她、谄媚她。等到光绪年纪大一点,结婚了,慈禧就还政于帝,把朝政交给光绪(时光绪十三年);光绪就励精图治,发愤图强,力图振兴国运;不幸有甲午之战,和日本打仗打败了。以后他发起戊戌变法,力图更新朝政,也用了一些新人,如康有为、梁启超等推行变法。可是这时候他虽然掌理朝政了,慈禧还是在旁边等机会找他的毛病,她还有一班手下走狗做她的眼目。光绪皇帝要维新改良朝政,改国制为君主立宪,也想把慈禧的权力削了;这时候却被袁世凯到荣禄那儿去告密,荣禄就去告诉慈禧,于是慈禧就把光绪皇帝软禁在瀛台,没有自由,也和里外都无法交通;维新运动完全失败。慈禧利用义和团来仇恨外国人,当时因为种种情形,例如有外国的牧师、神父被人杀了等,引起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烧杀,无所不为,结果遭殃的还是百姓。慈禧逃难到西安,同时也把光绪皇帝挟走,因为她怕这些洋人拥护光绪做皇帝,她就没有地位了。这时候李鸿章奉旨出面与八国联军谈和,订下的不平等条约(辛丑和约),赔款四万万五千万两白银,分期付款,期限三十年等等,丧权辱国;这都是慈禧做出来的事情。第二年,慈禧和光绪帝回北京,但全城已面目全非,清朝的国运一天比一天衰微,那时孙中山先生激起国人创造革命,辛亥革命成功,清朝政府被推翻,缔造民国。光绪皇帝一生虽然没有什么作为、没有什么发展,可是他的存心是好的。赞曰:志欲革新,谋虑未臻,用人不当,徒劳苦辛。奸臣出卖,被囚京津,有为青年,抱负未伸。志欲革新,谋虑未臻:他的志愿是要革新朝政,想要维新改良把国家治理好。可是谋虑未臻,他没有真正有智慧的人来帮他,所以考虑的不周全。用人不当,徒劳苦辛:他用的人都很不恰当,所以虽然很是费了一番辛苦,也没有用。奸臣出卖,被囚京津:奸臣把他出卖了,所以被慈禧囚在瀛台,这个三面临水的地方。有为青年,抱负未伸:他是一个很有为的青年,可是所有的抱负都没能发展出来,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又说偈曰:戊戌变法未成功,遗恨终天走西东。阴人伺侧寻机会,奸臣卖主求贵荣。郁郁难展冲霄志,忧忧易卧平地宫。光绪有道德不备,临死弗知谁是忠。戊戌变法未成功:他提倡的戊戌变法没有成功。遗恨终天走西东:他变法没有成功,以后又被慈禧挟带,逃难到西安。这个皇帝啊!你看他虽然是个青年人,却不如一个老太婆有办法。阴人伺侧寻机会:他旁边有一个最毒辣的女人,在那儿等机会找他的毛病,所以他变法没有成功就失败了。奸臣卖主求贵荣:袁世凯是一个奸雄,他觉得如果变法成功了,对自己没有什么利益,所以就去告密,想要得到慈禧的重用。郁郁难展冲霄志:相信光绪皇帝这一生是很郁郁不快乐的,没能发展他冲霄的志愿。忧忧易卧平地宫:他一天到晚都在忧愁,觉得自己抱负未伸;在瀛台那个地方被囚,一点也不自由地活了一生。光绪有道德不备:他虽有道,但是德行不够,也就像崇祯皇帝一样。临死弗知谁是忠:光绪帝到死的时候,也不知道是哪一个人把他出卖了?哪一个人对他是最忠诚的?所以这个皇帝可以说是做了一个糊里糊涂的梦,这个梦始终也没有醒,就含恨而没了。”

  大邵:“唉,人生不如意者十常八九,尽心就好,好多事儿是不能强求的。”

  胖哥:“其实饶人就是饶己。刘邦宽宥了秦王子婴,王莽对汉宣帝两岁的玄孙广陵侯子婴也是仁义的。战国的白起活埋降卒,其报应也是惨烈的。白起是一个做过将军,又做过元帅的人。所谓‘真天子百灵咸助,大将军八面威风’,虽然说有八面威风,但是你要做得不对的话,也一样下地狱,也一样没有威风。白起是战国时候秦朝的一个将领,战无不胜、功无不克,所以积功累勋,秦王就封他做武安君。做武安君时,他就去和赵国作战,去侵略赵国。在战国时代:‘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这时候谁有势力、兵精粮足、勇猛善战,谁就称王、称霸。那么这七雄就是‘齐、楚、燕、韩、赵、魏、秦’: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这七雄里边,尤其是秦国最强盛。因为它强盛,就要以强凌弱、以大压小,要去侵略其它的国家。那么它就常常派兵到国外去战争,去侵略其它国家的土地。‘用兵’,就是战争;战争,就是‘尔诈我虞’的(你欺骗我,我也欺骗你),拿着人头去热血,去侵略人家的土地。这时候秦国和赵国作战,因为兵不厌诈,于是白起和赵国作战,没有真正败,可是他就诈败,佯输诈败,跑了。那么这一跑啊,赵国军队就随后而追,这一追,就入他这个圈套里头,就追到他埋伏的阵地里头去!他就把赵国军队的粮饷道路给断了;断了,所以说是绝赵粮。困赵军,把赵国的军队给困住了。秦国的军队就等机会和赵国军队作战,这两军阵前作战,秦国神箭手,善射箭的那些人,就把赵国主将叫赵括给射死了。军队的主将一阵亡了,军队就群龙无首,没有一个主帅在那儿指挥了,于是乎这有四十多万人的军队就一起降给秦国了。可是想不到啊,这个白起非常毒辣,把这降卒四十万军人的军队──有的书上说二十万。二十万、四十万,总而言之,都是不少的一个数目──这些个兵就都给活埋了!各位想一想,我们用土把人活埋到地里头,这多么残忍,多么不人道!这可以说没有人权、没有人道、没有人心了,啊,根本就不是人!他这样的残忍,可以说是违背上天好生之德。两国交锋,不斩来使,那么这个军队已经投降了,你怎么可以把他活埋了?活生生地埋起来四十多万!在战国那时候,人没有这么多,居然就坑降伏的兵四十万;这是既不人道,又没有人心,也不顾这天地好生之德,所以他死了就堕落到三恶道去。白起是怎么死的呢?他也是功高傲主,所以秦王给的号令他不遵从的,违背秦王的号令,秦王就赐他一口宝剑,叫他自刎而死,死了就堕到三恶道里面去。有什么证明呢?他在秦朝做的恶,等到唐朝的时候,在京兆(就是首都长安)法海寺,有位道英禅师,他在破晓时,就是天将要亮的时候,见二个人,进到寺院里头来了,行不践地,这两个人走路脚跟不踩地,一切的鬼神行路都不着地的,还有证果的圣人也会行路都不着地的,可是道英法师知道这两个不是证果的圣人,知道他们是两个鬼来到这庙里来了。这鬼也不怕这个法师,就要向这位法师来乞食,来讨吃的。翌日,就在第二天,道英法师就做蒙山施食,来超度这两个鬼。可是不单单这两个鬼来,秦庄襄王也来了。秦王领的有两、三百个鬼,都到这儿来想吃这个法师施食的这种供养。这两、三百个鬼里头就有白起,又有王翦;王翦也是秦朝的一个大将、一个勇猛善战的,都是善于杀人的杀人王。明朝的时候,在吴山有个三茅观,那里边,有一条白色的蜈蚣被雷劈了,这只蜈蚣有一尺多长,在他的脊背上,就有‘白起’二字。你看,因为他毒,把降卒四十万都给埋上了,所以他自己投身做蜈蚣;这蜈蚣也是一种最毒的动物。又有一个屠夫,杀猪的时候,猪皮有‘秦白起’三字,就是秦时候的白起。这是唐朝和明朝都有这种的果报现出来,白起受这果报。到清朝时,又有个江南民女,十九岁的时候,偶然就患一种重病,她到要死的时候,就自己说:‘我是秦朝时候的白起,杀了冤枉无辜的人数十万,受无间的苦报。现在我受这个女身,寿命只可以活二十岁。’说完了,她就死了。由前面那种种情形来看,这个白起他受这三涂之苦,恐怕永无了期。李老君说过:‘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你做善的报应跟着你,你做恶的报应也会跟着你。信然,由白起这一件事情我们来看,这善恶果报是丝毫不爽的!评曰:秦将白起,无人有己,用兵善战,残酷莫比。活埋降卒,死堕地狱,蜈蚣猪身,病女之体。秦将白起,无人有己:秦将白起,在他的心目中无人,没有其它的人他会看在眼里。他杀人如麻。‘有己’,他只知道有自己。他要给国家建功立业,可是做的事情很多都不对。用兵善战,残酷莫比:他用兵也善于杀人,所谓用兵善战,就是杀了很多人。‘残酷莫比’,没有人比得了他。活埋降卒,死堕地狱:他把四十万降卒都给活埋了,所以死的时候就堕落地狱去了。蜈蚣猪身,病女之体:又去做蜈蚣,又去做猪。做蜈蚣被雷劈;做猪,就在那个皮上写的秦白起。又做病女,病女之体。这个蜈蚣、猪身、病女之体都是循环果报,是丝毫也逃不出去的。又说偈曰:一将成功万鬼哭,秦时白起被雷诛。虎狼狮子为队伍,蜈蚣蛇蝎混血涂。伤天害理坑降众,背地违德散荼毒。元帅统兵应忠恕,己所不欲勿加诸。一将成功万鬼哭:一个人成了名、成了功,他有了功劳万鬼哭;万鬼都在那儿说:你杀了我啊,错杀我喽,我一定要报仇的;都在那儿哭哭喊喊的。秦时白起被雷诛:秦时将军白起托生做蜈蚣被雷劈了,做蜈蚣的时候还被雷劈。虎狼狮子为队伍:他那个为人就像狮子虎狼那么毒。蜈蚣蛇蝎混血涂:他这种不择手段,就和蜈蚣、蛇蝎一样那么毒辣。‘混血涂’,都是把其它国家的人民、军队的血,都好像可以用那些血来涂抹了一样;这就是言其杀人之多,遍地流血。伤天害理坑降众:他也不想一想天地有好生之德,他伤天害理,他做的事情违背天理。‘坑降众’,把四十万降卒都给埋上了。背地违德散荼毒:他杀人,到处放他这股毒气,都是违背天地良心的这种行为。元帅统兵应忠恕:做大将率领兵的应该懂得忠恕之道。什么是忠恕之道呢?是说‘我不欲人之加诸我,我亦不欲加诸人’,我不愿人害我的,我也不要害人。所以,‘忠以持己’,这忠就是对自己的事情要尽忠,做什么事情都是要有始有终;‘恕以待人’,待人之道应该用恕道,恕道是什么呢?就是我不愿意的事情,不要加到旁人的身上。己所不欲勿加诸: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能加到其它人的身上。所以古来武王伐纣,都是用这个堂堂之鼓,正正之旗,不像秦将白起,他用奸诈的手段,用种种的手段来欺骗其它国家的军队。因为他用的方法没有仁道,所以以后他就堕落三恶道──这个是做将领的、治国的人都应该特别注意的一点。不要在活着时候很威风的,到死了之后就堕地狱,转饿鬼做畜生,那么永远也不能了这个苦──这是非常的蚀本的,非常的不值得。”

  左轮:“胖哥,你怎么看待楚霸王?”

  胖哥:“楚霸王姓项,名籍,字羽;大约也叫‘子羽’,项子羽,后人没有称‘子’字,就只称项羽;因为他是霸王,大家也不愿意称他这一个好名字,虽然他叫子羽,也不称他子羽,就叫项羽。据野史说,他是龙生出来的,虎给他奶吃长大的,在那个热的天气,太阳晒着,也没有人保护他,就有鵰用膀子来给他搧扇子,足见这个人是很了不起的。他本来是龙生的,当然没有爸爸;虎养的,也没有妈妈了;就是无父无母的这么一个人。没有人照顾他,所以他就在那儿哭,哭得声音都哭哑了,遇到姓项的人从那儿路过,就把他捡回家去了。因为他一小就这么不要命的那么哭,后来长大了也是声音哑哑的。项羽年少的时候就是愿意习武,拿刀弄枪的。他又力能扛鼎,就是他这个力气可以把一个大宝鼎举起来;‘气可拔山’,他甚至于这么吹一口气,就可以把山吹倒了,就那么厉害!那么又有些个在老师跟前不认字的人,因为不认字,‘听’说项羽可以力能扛‘鼎’,就说楚霸王有这么大的力气,自己抓着自己的小辫子,可以把他自己拎起来,离开地,不着地,有这么大的力量!你看,这是不可能的!自己拎着自己小辫子把自己拎起来:他说这是扛‘顶’。其实这个‘鼎’不是头顶的顶,是宝鼎的鼎,三个脚的那种鼎。他因为不认字,以为这个‘力能扛顶’,就是自己拔着自己小辫子就能起来。你看,这种笑话也很多的。他‘气可拔山’,就是他吹一口气就能把山都吹倒了,就那么大的力量;言其这个力量比吹风机的力量还大,甚至于和火车的力量差不多了,他那个力量那么大!还有像飞机那样往前一冲,把房屋也都给冲倒了,树也给冲倒了;就言他与人不同就是了。在秦朝末年的时候,又有这么一件事,有关陈涉、吴广,他们是被朝廷征调去戍守边疆的屯垦队长,在途中遇上下大雨,道路中断,他们估计了日程,就算赶去也已过了规定的期限。按照秦的法律规定,过了期限是该被斩首的。于是他们就对着这些个罪人说:‘你们到那个地方一定死的,我们现在还死里求活,我们要找一条生路,就是要反抗。’那么,造反有理了,于是就‘揭竿而起’。陈胜,阳城人,字涉。吴广,阳夏人,字叔。两人原都是农民。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引汉贾谊过秦论: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后人用‘揭竿而起’比喻起义举事。他们的武器是什么呢?那时候十八般兵刃就刀枪剑戟之类的,不过不多。吴广和陈涉他们本人一定有武器,那么不多,就叫这些罪人斩树木把它削尖了,拿着竹竿子,也就像那个长矛似的,这个时候就造反。把这个竹子弄断了,劈一劈它就尖了;这个尖不是用刀削的,它那个是自然的,竹子你一把它弄断了,它就会有尖的。把这个尖端放油锅里炸一炸,它就硬了,硬了可以一刺就刺死人了;就拿这个当武器。那么他们就揭竿而起,他们这一造反,别处一听说他那儿造反得到什么什么好的东西啦,怎么样也胜利啦,又在什么地方把军队都给缴械了,军队上的武器都给拿下来啦,就这样子,所以天下各处就大乱了。秦朝的时候,因为怕人造反,不准老百姓家里有武器,所有的铜铁都聚到一起,就铸成十二金人──实际上这十二个‘金人’并非用纯金铸成。当时的兵器主要用铜所铸,古人又把青铜称为金,所以这些青铜人就被称为‘金人’。十二个青铜人像。因为秦始皇把天下的铜铁都铸在一起了,任谁再不能杀人了,再不能有造反这种的行为了。可是他没有想到,没有铁的武器,人们拿棍子、棒子、竹竿子,也会造反哪!这一造反,因为军队大约也知道朝廷这种暴政不太好,所以也就都不抵抗。那么军队都不抵抗老百姓了,所以老百姓就势如破竹,把军队的武器都给拿下来,就这么样有了武器,实力一天比一天雄厚了,所以这个势力就一天比一天的大。有个项梁,就是项羽的叔叔,他是义军的统领,因为轻敌战死了。这个时候,大家觉得这项羽还有一把粗鲁、粗暴的力气,于是就推举他做领袖,做统帅了。或者人家不推举他,他就和人比力气:‘你们谁能拿动这个大鼎,谁就做元帅!’但是谁也拿不动,只好叫他来了!所以霸王就是不讲道理,就是‘以力假仁’(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用他这个力量来压迫旁人,这就叫霸王。那么这样子,项羽就在这个时候接手,有了军队了。他也是力量大的,所向无敌、战无不胜、攻无不取,因为他勇猛善战,所以就把秦朝的兵都给破了。那时候,不单他自己,还有刘邦。他和刘邦有盟约,说是谁要先把咸阳占领了,谁就做皇帝──‘先入咸阳者王之。’刘邦因为有张良、萧何,那时候还没有韩信,韩信还在楚霸王那儿;张良用计先进咸阳了,应该刘邦做皇帝了,可是他知道自己的势力没有霸王的那么大,敌不过项羽,所以也就要很客气的,还让给霸王做王。霸王因为没有履行他的诺言,所以就耿耿于怀,总是觉得心里不安,对不起良心,就问范增。范增说:‘你现先封刘邦做汉中王,叫他到四川去。可是不能叫他去,你只给他一个名义。你到他那儿问他是否愿意去四川,他说他愿意去,你就把他杀了,借口说他自专,要去四川做汉中王;他若说不愿意去,你也把他杀了,就说他违抗军令,你叫他去他不去,这是违抗军令,也可以借着这个名义就把他杀了。总而言之,这个刘邦一定要杀,这是第一个计策。第二个计策呢,这个韩信现在在我们军队里头,你要是能用他就用他,你要是不能用他,或是你不愿意用,也把他杀了;不杀他,就是一个后患。第三件呢,你呀,无论如何要在咸阳这儿,你不要走,不要回去江东;你在这儿镇守着,就不要紧。’有这么三个计策。可是楚霸王虽然说不讲道理,但是欢喜人家拍马屁,欢喜人家给他戴高帽子。于是他就问刘邦,说:‘我现在封你做汉中王,你是愿意去汉中呢?是不愿意去呢?’这个愿意去也杀,不愿意去也杀,你看这个问题怎么样答复?刘邦说:‘臣犹大王之马也。’说我刘邦就是大王你的一匹马,‘鞭之则行,不鞭则止’,你要打牠一鞭子牠就走,你不打牠一鞭牠就站住了。楚霸王一想:‘他是我的一匹马,我杀他干什么?他听招呼的。’这么样子,所以就不听范增的话,不杀了,放刘邦回去。那么楚霸王回去,范增一问他,说:‘没有杀。’范增说:‘这是太错过机会了,以后你不容易打他!’‘那怎么办呢?’‘那我们现在给他饯行。’范增又给他献计策,说:‘给他饯行,送他到汉中去。先设宴请他,给他饯行,在鸿门那个地方设宴,等他来赴宴的时候,你要埋伏刺客,随时就把他刺杀了,这么样子也可以了。’楚霸王就说好。于是楚霸王也到这个宴会上来了,刘邦也来了。来了,就对楚霸王毕恭毕敬的,很听话的样子,楚霸王叫他坐哪一席,他就坐哪一席。坐下了就喝酒,喝了酒大约都喝得半醉不醉的那个样子了,‘我们现在喝酒喝得这么不热闹,我们叫一个人出来耍一耍剑,大家看一看,一边喝酒一边看剑。’有臣子(就是范增)向楚霸王来建议。楚霸王说:‘好,那就叫项庄出来舞剑。’在面前舞剑,舞剑就是预备舞到刘邦身边,一剑就把他刺死。可是这个时候张良一看:‘喔,这不得了了,这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情!’然后就找他的朋友,他的朋友叫什么呢?叫项伯,说:‘现在你要救我的主公,这个样子是很危险的。’项伯说:‘你叫我怎么救呢?’‘你也去和项庄一起舞剑,舞剑保护着我的主公,刘沛公。因为刘沛公是大仁大义,不要让他吃这个亏。’那么项伯因为和张良是朋友,于是乎也就答应他了。项庄是个年轻的,大约二十多岁;项伯年纪大一点,舞艺更好。项庄一出来舞剑,这个项伯总是在那儿挡着他近不了刘沛公的身。在这儿舞剑,旁边这个也叫好,那个也拍掌:‘唉呀,这剑耍得真好!’那个说不错:‘这两个人,他的舞艺更好。’楚霸王也觉得他们神乎其神。大家又唱歌、又喝酒;一喝都喝到醉了。刘邦这个时候因为有戒心,所以就不敢多喝酒,等他们都喝醉酒了,他就走了。待他们酒醒了,刘邦也没有被杀,连人也没有了,这又错过机会了──所以这叫‘仁柔寡断’,就是人家告诉他怎么做,他也不做;人家一给他戴起高帽子,喔,就以为自己真了不起了。就这样子,错过机会,总也没有把刘邦给杀了,所以铸成大错。以后,楚霸王在九里山受韩信的十面埋伏,把他的军队都给解散的解散、跑的跑、逃的逃、杀的杀,都没有了。楚霸王那么叱咤喑哑,那么样厉害的一个人,就剩孤身寡人了;就剩一个人,那么匹马单枪,也不好意思回去。因为他所带的军队都是江东的子弟兵,所以他说:‘没有面目见江东父老了!’把人家的子弟都给死在外边了,所以他就乌江自刎。这可以说是一代的一个强人,也就呜呼哀哉到乌江那个地方去了,所以付于东流,令后人叹惜不已呀!大家都很可怜他,你这么厉害的一个人,结果就这么不知为什么就死了。为什么呢?评曰:粗暴善战,勇猛无敌,仁柔寡断,失戎先机。匹夫之风,为后人讥,全军覆没,众叛亲离。粗暴善战,勇猛无敌:他力量是有,但是很粗气的。他很勇猛的,没有人可以敌的。仁柔寡断,失戎先机:可是他没有什么真正的智慧,所以就‘失戎先机’,这个用军的方法他不会。匹夫之风,为后人讥:他不善于用兵,他就仗着‘匹夫之勇’,就是一匹之夫的那个勇敢。什么叫‘匹’?就是一匹一匹的,好像布是一匹一匹的,马也一匹一匹的;这一匹马,一匹布。那么‘一匹之夫’,就是他这一个人的,没有什么朋友,谁的话也不听,也不用参谋,也不用良将。他这个风度是一匹之夫的风度,‘匹夫之勇,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敌一人者也。’那么,大勇是勇于天下;项羽是个小勇,只能把一些个兵打败了,遇到有智谋的人,他就失败了。后人都很讥笑他。全军覆没,众叛亲离:他这个样子,所以全军都没有了;谁也不帮他了,大家都背叛他了。又说偈曰:力能扛鼎气拔山,有勇无谋失机先。虽有范增不重用,弃置韩信奔四川。衣锦还乡光宗祖,丢盔败阵面无颜。自刎乌江付流水,叱咤喑哑古今传。力能扛鼎气拔山:他的力量能扛鼎,气能拔山。有勇无谋失机先:他有勇无谋,用兵也不会用,把这个机会都错过去了。虽有范增不重用:虽有范增给他做参谋,他不听,不重用范增,把范增气了,以后就告老还乡了,不愿意管他的事情。弃置韩信奔四川:那个韩信本来也是一个大将之才,他也看不起韩信,把韩信放在一边做执戟郎。他看韩信那个样子大约也有点威风,就给韩信拿着戟,给他做侍卫。那么韩信因为没有受到重用,也离去了。衣锦还乡光宗祖:他听那个童谣说:‘今有一人,隔壁摇铃,祇闻其声,不见其人,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那么他就衣锦还乡了,想要光宗耀祖,到江东去。可是他一走了之后,怎么样啊?丢盔败阵面无颜:以后就每一次都是丢盔卸甲的,败阵而逃,面无颜了。自刎乌江付流水:在乌江那儿,自杀死了。叱咤喑哑古今传:‘叱咤’是发怒时的声音,‘喑哑’是声音哑哑的,说的是这个楚霸王,盖世英雄,供我们千古借鉴。”

  大邵:“我更喜欢三国时期的张飞张翼德。”

  胖哥:“张将军名飞,字翼德,汉末涿郡人,生平敬爱君子,不容小人。故与刘备及关羽结拜异姓兄弟,情同手足,不分彼此,有福同享,有祸共受,所谓「桃园三结义」,名扬古今,后人效之。当时,黄巾称乱,民不聊生。同心协力,平黄巾有功,始为朝廷录用,发挥才能,有用武之地。东征北伐,为西蜀屡建奇功,封为西乡侯,成为五虎上将之一。后关羽大意失荆州,被东吴所害。替兄复仇,出征东吴,令三军一律素服,表追悼之哀。三令五申,三日为限,违令者斩,故夜为军官所弒。将军忠义可钦,暴躁可戒云。张翼德,翼,就是翅膀;德,他这个翅膀是很有德行的。这是他的名字,名叫张飞,字叫翼德。他是三国时代涿郡(今河北)的人。他的一生就是喜欢和正人君子在一起,见不得小人,一见到小人他就要杀;所以和同样讲义气的刘备、关羽结拜为异姓兄弟。他们这个拜干兄弟,他和那两个哥哥那种感情就像手和足似的,不可或缺的,不分彼此,那么讲义气,无论享福啊,是遭罪啊,都是大家一起的,有福同享、有祸同当,所谓‘桃园三结义’就是这样。他们的这种义气和这种名声,古今都知道,所以后人也结拜兄弟,学这个‘桃园结义’。当时天下很乱的,人人都要称王称霸,都要抢天下。那么他们发誓愿团结,成为‘桃园三结义’,他们三兄弟团结在一起,要把这个危难的汉朝再把它兴起来。在汉献帝的时候有黄巾贼,张飞把黄巾贼打败了,所以很有功,朝廷就录用他,让他的这种武艺才能有发挥的机会。在蜀汉的时候,他又到东边去征战,又到北边去讨伐,那么他的功劳是很多的,屡次为西蜀立下很大的功劳,成为五虎上将之一。那么当时五虎上将,有关公、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他们五个人。(黄忠是个老将,也是很有本事的。)张飞被封为西乡侯。后来因为关羽被东吴孙权杀了,他想出兵替兄复仇,所以出征东吴,要去和东吴打仗。在这个时候他就令这左、右、中三军一律穿素服。本来三军挂素是可以的,可是他限制太严了,在三天内就要把这些东西都预备好了,那么多的军队,这根本办不到的。他下这个命令时是刻不容缓的,左一次、右一次、再一次地命令他们一定要这样做,不这样做,不行的;以三天为限,那么多的军队,三天内都穿白衣服,违背这个命令的人就会被斩首。因为他这样逼迫,这样的着急,不加思索,也不给人家一点做事情的时间,那个军官办不到,所以就等那一天晚上,趁夜就把他杀了。他的忠义是很值得人钦佩的,可是他很暴躁的,什么事情也不加思索,他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做──后人应该引以为戒。赞曰:勇猛善战,所向无敌,当阳一喝,曹操生疑。粗中有细,严颜被欺,为兄复仇,百姓称奇。勇猛善战,所向无敌:到什么地方都没有人能胜得了他,他都可以把敌人打败了。当阳一喝,曹操生疑:在当阳那儿,曹操追他的时候,他这么一喝,他这大喝一声,桥也给喝断了。所以曹操这时也不知道他用什么神通,用什么功夫把桥弄断了,曹操对这个事情很疑惑的,就起疑心了,也就不追他啦。粗中有细,严颜被欺:张飞虽然粗勇,有的时候也有谋略,所以在西蜀和严颜作战的时候,他也用种种的计策把严颜打败了。为兄复仇,百姓称奇:他要替哥哥关羽去报仇去,所以以后被军官杀了仍睁着眼睛(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原来张飞每睡不合眼。当夜寝于帐中,二贼(张达、范强)见他须竖目张,本不敢动手;因闻鼻息如雷,方敢近前,以短刀刺入飞腹。飞大叫一声而亡。),老百姓认为这件事情很奇,很不同凡响的。又说偈曰:豹头环眼连鬓须,狮子一吼百兽惧。当阳桥畔威风凛,芦花荡前忠义极。出类拔萃奇男子,济困扶危好英儿。将军秉赋浩然气,正直金刚人远追。豹头环眼连鬓须:他头角峥嵘像豹,圆眼睛,有连鬓落腮的胡须。狮子一吼百兽惧:他生气的时候那么大喝一声,把曹操的大将吓得就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飞睁目又喝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概,颇有退心。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走。),所以就等于那‘狮子一吼,百兽皆惧’。当阳桥畔威风凛:在当阳桥,喝断当阳桥的时候,喔,那也很威风的!曹操也吓得不知怎么好了,也不敢追他了。芦花荡前忠义极:他在芦花荡前把阿斗从孙夫人(孙权之妹)的怀里给抢回来,救主人(孙权派遣密使周善,从荆州水路前往西蜀,骗妹妹孙尚香(故事中均称孙夫人)两人的母亲‘吴国太’病重,请妹妹带着刘备的儿子阿斗前往探视。孙夫人不疑有他,半夜带着阿斗乘船欲归东吴。此时赵云得到消息赶来江边,发现东吴兵船已经开走,便一个人驾驶小船追赶拦载,最后登上兵船要求孙夫人把阿斗给交出来,孙夫人恼怒赵云无理要求,因而拒绝。赵云只好出手抢夺阿斗,却在船上被东吴士兵团团围住,就在进退两难紧急之际,张飞前来接应,才将阿斗给抢了回去。)。如果阿斗给孙夫人抱走了,刘备就变成没有儿子了,以后这个阿斗在书上也提不到了。出类拔萃奇男子:所以他很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是一位很特别的、出奇的男子。济困扶危好英儿:他很愿意帮助其它的人,如果谁困难,他就帮人解决困难,这也是一位大英雄。将军秉赋浩然气:他也和关公这种浩然正气是差不多的。正直金刚人远追:所以嘛,正直得好像金刚似的,好像怒目金刚那样的。现在的人都慎终追远,差不离都特别对张飞(张三爷)很恭敬的,很崇拜的。”

  小磊:“胖哥,你说三国中,谁是最高的高人?”

  胖哥:“三国时代有一位高僧,普荫大师,为荆州玉泉山之修道者。禅净双修,福慧具足。某日,于禅定中,闻虚空有人言:‘还吾头来!还吾头来!’大师以妙观察智,洞悉为关云长将军之精神执着,而来索头。乃曰:‘关将军!汝当年过五关斩六将,彼等向何人索头哉?’将军言下有悟,拜辞而去。大师一言解冤,此为三世因果所感。所谓:‘若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因果定律,丝毫不爽,永远不变也。正是:大师片言,解除冤怨,前因后果,理所当然。正人君子,悟而生天,仇恨永释,不造罪愆。又说偈曰:当局者迷昧前因,怨仇越结更越深。因缘果报何时了,罪业相寻几多春。幸遇知识指觉路,可喜善根又重新。汉寿亭侯明大义,威风凛凛万民尊。”

  小磊:“你这是赞叹普荫大师呢?还是赞叹关将军呢?”

  胖哥:“三国时期还有一位隐者:司马水镜。先生姓司马,名徽,道号水镜,汉末南阳司马庄人士。耕读为业,勤俭治学,为当时大学问家、大教育家。一生不为名利所惑,节操清高,远离仕宦,以教育良才为目的,作育天下英才为乐事也。其门生有徐庶、庞统、诸葛亮等,皆是出类拔萃之栋梁,文武双全之风云人物,尤其诸葛亮为佼佼者。先生视富贵如浮云,以功名为敝屣,乃真大隐士也。司马徽──水镜先生,这‘水镜’是他一个道号,不是他的名字;就像‘卧龙’,也是一个道号;‘凤雏’,都是道号。他是修道的人,别号就叫‘水镜先生’,就像那个水里头的镜子一样。先生姓司马,名徽,他的姓是复姓叫司马。他是在汉朝末年的时候,司马庄那地方的人,是自己种田、读书,自己吃饭自己饱,在那儿修行、用功。他对儒教的学问很用过功的,是当时一位大儒,也是一位有学问的大教育家。他的一生不为名利所迷惑,他的品节和这种操守非常清高。操守,就是他常常保持的这种行为,好像女人有节操;节操,就是他不乱来,做事都不会乱七八糟的。他非常清高,不做官,以教育有用的人才做为他的目的。他的门生有徐庶、庞统、诸葛亮。徐庶是当时一位有智慧的人,这庞统也是当时一位有智谋的人,诸葛亮这都是当时出类拔萃的栋梁。栋梁,就是造房子那个立的柱子和横的梁,也言其能有担当力。这些都是当时文武双全的风云人物,都是很出类拔萃的、很有名的,尤其诸葛亮是一个最出锋头的人。先生看富贵就像虚空里头的浮云一样,看富贵功名就好像一只破鞋那么不值钱,所以说他在当时三国时代是个最清高,最有与人不同的风度,是真正的大隐者。赞曰:满腹经纶,才高八斗,安邦定国,坚持操守。隐者高风,教育稀有,贤哲及门,丝毫不苟。满腹经纶,才高八斗:他学问很丰富的,才智也很丰富的。安邦定国,坚持操守:他有安邦定国这个能力,可是他不去搞政治、做个官;他就是坚持自己的这种品节,这种操守。隐者高风,教育稀有:他的行为就是一位隐遁的高人,以教育这种很稀有的人才为责任。贤哲及门,丝毫不苟:那么教育贤而有德的和有智慧的这类人做他的门人。他不是随随便便的,也不是那么马马虎虎的,是一位什么事都非常认真的人。又说偈曰:蜀魏吴时争汉鼎,袖手旁观梦常醒。教育英才为乐事,指引玄德访龙影。奠定成都三分业,重兴刘家一脉景。盛衰治乱因果律,福善祸淫当自警。蜀魏吴时争汉鼎:这三国时代的人,他们都想要争着做皇帝。袖手旁观梦常醒:他觉得富贵是浮云,所谓‘富贵五更春梦,功名一片浮云。’所以他梦常醒。这种一般人所迷惑的、所向往的迷梦──富贵荣华,对这种梦,他已经醒了,他不再贪名利了。教育英才为乐事:他以教育英才为自己的责任,也是他自己所欢喜的事。指引玄德访龙影:在刘玄德(刘备)的时候,水镜先生指引他,叫他要访这位卧龙先生,说:‘凤雏、伏龙得一,可以安天下。’所以刘备才知道卧龙这位名人和他的这种才干。奠定成都三分业:他当时能指引这位刘皇叔‘刘备’去访问卧龙,已经无形中奠定这个西蜀在(四川),在三国时代三分之一的基业。重兴刘家一脉景:那么重兴刘邦的后人,姓刘的天下,一脉相传的这种光景、这种远景。盛衰治乱因果律:不过天下有盛的时候、有衰的时候、有治的时候、有乱的时候,这是一种因果的利害,也是一种成、住、坏、空。福善祸淫当自警:你做善事,就有福报;你要做恶事,做这个**不正当的事情,就受恶报。所以,每一个做皇帝的人应该自己警惕自己,不要乱七八糟的。司马徽,因为他能认识‘卧龙、凤雏’这两个人,可是他自己本身却不出去贪名、贪利,所以司马徽是真正淡泊名利的,乃是三国时代最高的人物。”

  小磊:“胖哥,你这又是赞,又是评,又是偈颂的,哪里来的这么多词汇?”

  胖哥:“一九六八年,在三藩市中国城天后庙的四楼,小而简陋的室内,二十来位西方的青年人,围绕着老旧的桌椅而坐。房间挤迫,他们的心却不挤迫,一位中国法师正指着小黑板上的中文,领着他们一字一句地念着:‘人生五十,而能觉四十九岁之非者,即不失为改过迁善之君子也……’法师领着他们念了一次又一次,这些文句也一次又一次洗涤他们的灵性,开扩充实他们的心灵。念了几次后,法师开始用白话讲解这半文言的文章,年轻的西方人虽不完全懂,但是法师所流露的慈悲智慧,却深深地吸引他们注目凝神地听着。随后有人翻译法师的讲解……这就是宣公上人早期在三藩市佛教讲堂,讲述《水镜回天录》的情形,那时大部份是西方弟子,中文语文能力不足,所以完全由上人授课。以后佛教讲堂搬到旧的金山寺,经过上人几年的苦心培育,弟子们逐渐上轨道,语言能力也进步了,也有不少东方弟子。这堂课还是继续上,可是方式却有所改变──虽然还是由上人口述正文,写在黑板上,可是却先由多位弟子练习讲解,最后才由上人带着大家念正文并讲解,同时纠正弟子讲解时的不当处。同一篇文,经过多次的讲解,佛法、因果道理、道德伦理、历史文化、语言文辞就这么不知不觉流入弟子的心灵深处,乃至培养出耐性、互相包容、接纳他人好坏缺失等人品道德;这是上人苦心诣诣栽培后学,培养弘法人才的殊妙胜法。上人秉刚正不阿的精神,运春秋的笔法,褒贬前人作为后学之借镜,图挽狂澜于既倒,讲述《水镜回天录》,前后二十余年,近两百八十篇左右。此书能为人心不古、道德沦亡的‘现在’带来一份浩然正气,令人人知因达果,改恶向善,以成就大同世界。我是在转述上人的《水镜回天录》。”

  ;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45/45270/2587584.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