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形山秘藏 > 第三二章:下盘棋

第三二章:下盘棋


  于春荣终于还是将儿子小磊结婚用的钱奉献了出来,交到师父手中。吴暇是跟亲戚们借款以报师恩。二人按照师父给的账号汇过去了,静候宝藏佳音。甄师傅将一大纸箱缅甸玉分成三份:“不失不得……”每人分得的玉石按照市场价计算下来,也不亏……

  小磊打电话告诉胖哥此事时,胖哥正在左轮家,二人中间是棋盘,盘着腿儿正坐在床上较量,放下电话,继续走棋。

  左轮:“胖哥,我看《水浒传》前面的楔子: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讲宋仁宗时期京师曾瘟疫盛行,百姓受难,于是皇帝降旨,令洪信为使,前往JX信州龙虎山宣嗣汉天师星夜临朝,就禁院修设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奏闻上帝,以禳保民间瘟疫。洪太尉在山上道观的伏魔殿发现门上铁链贴有封印,欲看究竟,在其威胁下,道人不得不凿开大锁入内,却见殿内有屃赑驮碑,其下有大青石板方圆丈围,盖着万丈深的地穴,石碑上的铭文龙章凤篆,乃是天书符篆,以法力镇压着地穴中天罡地煞一百零八个魔君,即后世的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洪太尉不知深浅,非要掀开石盖来看时,终于一团黑气化作万道金光,四下里去投胎,因他放走了妖魔,于是才有几十年后的水泊聚义,揭竿举旗。上次您带小磊来我这儿的时候,曾谈起六祖慧能大师在晚间三更天秘密去五祖弘忍祖师禅房得衣钵的公案,后来被吴承恩移花接木在西游记中描写孙悟空师从须菩提,打破盘中暗谜,获得长生妙道。艺术来源于生活,在四大名著之中好多的素材是有历史的真实事件为依托的,不知道水浒传这一段所谓放走妖魔的插曲也好,文眼也好,是从哪个历史典故化来的?”

  胖哥:“在明代,有一个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合于一身的代表人物,你知道是谁吗?他就是提倡‘知行合一’的王阳明。本名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ZJ绍兴府余姚县人,今属宁波余姚。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故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即王阳明。他是个大儒,精通儒、释、道三家,乃心学之集大成者,不仅著书立说,还身体力行:修真炼气独善其身不说,还能统兵御敌,平定宸濠之乱,兼善天下!自弘治十二年即一千四百九十九年中进士,历任刑部主事、GZ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后因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其学术思想不但遍布中华大地,还远传至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日本的明治维新就是受他学问影响的产物,这叫王学。蒋中正蒋公也是研究王学的。我说两首诗你就知道其分量了: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这是他的诗‘答人问道’;又一首诗:绵绵圣学已千年,两字良知是口传。欲识浑沦无斧凿,须从规矩出方圆。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握手临歧更可语?殷勤莫愧别离筵!这是他的‘别诸生’,修行的理论、实践都在里头了。当年有一个道人叫蔡蓬头,蓬头是外号,因为修道的人把名利巳经看淡了,所以自己姓什么、叫什么都没有关系。这人道行很高,王阳明曾经专门去他山中的道观拜访他。蔡蓬头站在道观的山门外面,王阳明老远就跪下向他磕头,向他顶礼。在视线范围之内了嘛。这个蔡蓬头居然拂袖而去,袖子一甩就进了山门,王阳明赶快站起来,跟他走进道观大殿。道家的大殿供的是玉清境清微天元始天尊、上清境禹馀天灵宝天尊,太清境大赤天道德天尊这三清,蔡蓬头当时走进大殿,在‘三清’前面一站不理这个王阳明。王阳明一上大殿,又跪下来磕头,蔡蓬头又拂袖而去,向后面上了一个假山上的亭子,王阳明跟到亭子上,又磕头。蔡蓬头回头看看他,对他说,你呀!前庭后堂拜了我三次,‘礼虽隆终不离官气’,你这个礼节很隆重了,但是你不能修道,跟姜子牙有些相似,姜子牙跟随元始天尊在昆仑山修道,自三十二岁至七十二凡四十年,元始天尊尚且说他仙道难成,只可受人间之福。可见‘此身未有神仙骨,纵遇真仙莫浪求。’蓬道人说,你功名还有份,将来官做得大,事业好。所以王阳明虽然前庭后堂三拜紧跟,蔡蓬头接着掉头又走,王阳明又在后面跟,但却找不到人了。后来王阳明果然在JX官至巡抚,那个时候的巡抚等于现在的党政军一把抓,比省长还有权。一天他到JX一个庙子去,看这个庙里有个房间锁着,就问和尚:这个房间为什么锁着?和尚说:过去有个老和尚闭关,涅槃了,圆寂之前吩咐锁着不准打开。王阳明一听,有问题啊!他是地方最高的长官,这个庙子有怪事,说不定里头藏着什么特务之类,或是和尚在做什么坏事,在骗人。他说打开!我看看!那和尚说,绝不能打开,我们两三代的祖师都吩咐过,不能打开这间房。王阳明越听越奇怪,非打开不可,马上给我打开!否则军法从事!这个威严一发,一下命令,和尚没有办法,打开了。往里一看:一个骷髅盘腿在那里打坐,前面桌子上有个纸条子,写着:五十年前王守仁,开门即是闭门人。王阳明的名字就叫王守仁,阳明是他的号,他一下傻了,哦,原来他就是我的前身!自己的前身在这里涅槃,工夫到这一步,预知自己转世再来时,会打开这个门。于是王阳明在后面续上后半首诗:精灵剥后还归复,始信禅门不坏身。‘剥’和‘复’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的两卦,剥卦阴之至,复卦阳之始。按照阴阳学说,乾卦纯阳,坤卦纯阴,二十四节气十二个月寒暑交替,阴阳变换循环不息,一气三候,阴阳各三十有六,合得七十二候为岁。佛家讲六道轮回,十二因缘,身形虽异,真灵不熄,所以他说‘精灵剥后还归复,始信禅门不坏身。’水浒传显然套用了这个典故,还特意撰文:遇洪而开!那到底水浒一百单八将是妖魔还是你洪信是妖魔?王阳明看到自己的前身,知道自己是佛门中人,你洪信看到的是一团黑气,那不是影射你洪太尉是妖魁魔首吗?”

  左轮:“哈哈……哈哈……”

  胖哥:“王阳明天生有特殊的气质,很不同寻常。他的母亲怀孕超过十个月才分娩,在他诞生之前,他的祖母梦见天神衣绯玉,云中鼓吹,抱一赤子,从天而降,祖父遂为他取名为‘云’,并给他居住的地方起名为‘瑞云楼’。他出生后,直到五岁仍不会说话,但已默记所读过的书。曾有一高僧过其家,摸着他的头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其祖父根据《论语·卫灵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为他改名为‘守仁’,随后他就开口说话了。十二岁时,王守仁正式就读师塾。一次,他与塾师先生讨论何为天下最要紧之事,他认为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而天下最要紧的事是读书做一个圣贤的人。十七岁时他到南昌成婚,可在结婚的当天,大家都找不到他。原来这天他闲逛中遇见一道士在那里打坐,他就虚心请教,那道士给他讲了一回养生术,他便与道士相对静坐忘归,直到次日,其岳父诸养和才把他找回去。十八岁时,他与夫人诸氏返回余姚,船过广信时,他拜谒娄谅聆听‘格物致知’之学,之后他遍读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谓‘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之学说。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他下决心穷竹之理,专门‘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却什么都没有发现,人也因此病倒。从此,王守仁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为什么他‘格物’什么都没有‘格’到?因为‘格物’的‘物’不是‘物有表里精粗’的‘物’,而是‘人欲之物’!此根本既错,则欲明明德便是空谈。即学得文章盖世,固常在人欲中盘桓,何能不随境转乎哉!所以王阳明后来同朱熹的路线相反,强调‘心即是理’的思想,反对程颐、朱熹等所提倡的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而生则有涯,以有涯随无涯,格之则未免烦累,必殆已!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比如你家窗台上这盆花,她自开自落,自生自灭,于汝心有何相关?王阳明是这么说的: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由此引申:心是什么?心在哪里?你去看《楞严经》。在知与行的关系上,王阳明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除了儒家,他还实践道家、佛家的道理,他打坐的工夫很好,他的朋友从很远处要来看他,他早已经知道了。到了那一天,他早早就出门在几里外等着。朋友说:你怎么在这里?他说:我来接你的。朋友很奇怪问他:你怎么知道我来?他说:天机不可泄露……这就是所谓的神通。可是,王阳明后来放弃这个了,他说:此乃玩弄精神也!到五十四岁时,他辞官回乡讲学,在绍兴、余姚一带创建了书院,并在天泉桥留下‘心学四句教法’: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震霆启寐,烈耀破迷。所以日本的冈田武彦说:阳明学最有东方文化的特点,它简易朴实,不仅便于学习掌握,而且易于实践执行。在整个人类的这个大家庭之中,不分种族,不分老幼,都能理解和实践阳明的良知之学。后人更有诗赞曰:忆昔阳明讲学堂,震天动地活机藏。龙岗山上一轮月,仰见良知千古光。”

  左轮:“看来,我也应该读一读王阳明的书。胖哥,你怎么评价《水浒传》?”

  胖哥:“一个作家,著书立论必须要有正确的理论,是不能导人走入歧途的。施耐庵写的《水浒传》文词构想很是奇特,连金圣叹都佩服,可是细玩其味,它能令人走错路,做很多的错事,所以这对人类是有害的。施耐庵是元代HN洛阳人,名子安,安即所谓‘知足常乐,能忍自安。’的‘安’,有忍耐的意思,所以字‘耐庵’,他生来才华是很出众的,所以读书造诣颇高,通今博古,五经四书都明白,写出东西来,很多人愿意看,看了之后都入迷了,也就好像抽**烟,不抽就犯瘾了。我之所以用**烟打比喻,就是为了说明他的水浒传看起来很过瘾,但是受其害却在不知不觉之中。因为里面有一股愤世嫉俗的思想。施耐庵在钱塘县做过县官,他性情孤僻怪异,所以就和上司不合,与同僚也格格不入,不能互相合作。因为不能合作,所以就不得已辞官不做,回家去了。在家里,心里头总觉得政府的人怎么样怎么样不对,可是又不能明说。于是就闭门写书大发牢骚,因为有一些忿恨不平的气在脑子里头,所以写出来的东西,都是不离杀盗淫妄酒,犯戒之类的文辞。以抒发他的那些个谬论:《水浒传》是鼓励人去做土匪,做强盗,鼓励人去打家劫舍,‘行侠仗义’。说是行侠仗义、杀富济贫这一类的,可是还是拿人家的财产供自己享受。内容不是打打闹闹,就是杀杀砍砍。青年人一看这书,就跟着学,各个都要上梁山,占山为王,落草为寇,要自己创一番事业。尤其这部书形容奸盗之事,唯妙唯肖,令读者暗生非法非份之想,那,这种的流毒邪说把中国的社会青年害了不知多少,当真是为害匪浅!事实上,为人师者教化人,应当教人以清净身口意业为做人的根本,不能随便造些流言蜚语,说一些刻薄语、秽污词来蛊惑人心。秽污词就是粗言恶语,满口喷粪,很邋遢的言语。也不能写一些艳诗、淫词来挑动天下读者贪淫好色的心,因为这会导人**的行为,一定会堕地狱的!北宋的风气欢喜男女冶艳的词章,施耐庵或许是随顺民风吧,但是他因此要受报应!应知淫书对人有三害,一者妨正业,二者耗精神,三者乱心志。那么,水浒水浒,将人荼毒,作者受报,三代哑壶。男女不察,疯狂追逐,杀盗邪淫,一命呜呼!《水浒传》啊《水浒传》,害了很多的人。所以作者的儿子、孙子、曾孙子都不会说话。你看奇怪不奇怪,造因结果,无形中舌头都被割去了。而读其书的人,无论男的女的,也不考察考察它的原理是否正确,就那么疯狂追逐,互相争奇斗丽,发狂似的杀盗邪淫,做一些作奸犯科的事,等到恶贯满盈的时候,就会一命呜呼了。可是到死的时候,还不知道是怎么死的哩!宣公上人有一首诗说他:胆大妄为施耐庵,不计后果造罪愆。笔下写成活地狱,纸上书就死人篇。误导青年为贼寇,指引人类无法天。此种理论迷本性,万劫沉沦身难翻。这个施耐庵,简直是个太不懂事情的人,胆大妄为,肆无忌惮地做一些不对的事情。他也不想一想,这部书写出来后果是怎么样,害了多少人失去方向?害了多少人走错路?所以他不计后果,造出很多罪业来。他活的时候,就已经种下堕地狱的深因了:他在纸上写出来的东西,令人看了良心都死了。男女乱七八糟的,都不守法律、不守规矩,都不是人了。他给人一个错误的方向,令青年人都走错路,误入歧途去做贼,占山为王,落草为寇,做些不合乎佛法、不合乎人情的事。他指引人走无法无天的道路。这种邪说毒害一般人的心,令人的心都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什么是正的,什么是邪的!都不知道了,都迷失本性了,发狂了。他造这样罪,教人万劫沉沦不能翻身,不能脱离地狱,而他自己也是万劫沉沦难脱地狱。可以说是他自己沉沦在地狱里,也要把所有的人都拉到地狱去。他写这种不正当的书,这流毒是无穷无尽的。佛法讲:人的身口意三业,身业有三恶:杀、盗、淫,意业有三恶:贪、瞋、痴,口业有四恶:绮语、妄言、恶口、两舌。其中口业以绮语为众恶之首。何谓绮语?以口述男女情爱之事,以笔写风花雪月之文,令血气未定青年,心起邪见,身受摧残,陷入迷魂阵中,不堪自拔。这就是绮语。《水浒传》描写的是宋代一百零八人,被逼上梁山成为强盗之事。《金瓶梅》则从水浒传中分一条支线出来,大写特写诲淫倡乱之志,《金瓶梅》的作者虽然化名金陵笑笑生,我观其文笔,与水浒如出一辙,文章华丽,描写如画,人人爱读,最容易令人见了引起邪思。所以受其影响,误认追逐情爱,淫奔之事为风雅的人很多。因为他说错话,写错书了。老天虽没有直接叫他自己收声,可是令他的后代都成为哑人,这是一个现世现报的证据,足见因缘果报,毫厘不爽。所以寄语作家,要立言、立功、立德,莫作艳诗淫词,谨之!慎之!否则浩临难逃,悔之晚矣!不听劝的结果:恐怕也像施耐庵那样得到不好的果报,或者哑,或者聋,或者瘫、拽等,种种不同的果报都会受到。”

  左轮:“这实在是太可怕了。一定谨慎言行。免造恶业。胖哥,你走南闯北的,有没有比较过哪个地方的美女最有魅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嘛,对不对?不同的风水,人物也会各有特色……”

  胖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你稍微看看书动动脑子就应该知道哪里的美女最有特色了。”

  左轮:“哪里的?”

  胖哥:“古今中外描写美女最出色的,是哪本书?超凡脱俗,高雅绝尘,冰清玉洁,阳春白雪。专门写美女的,一本书尽是美女,你想想,是不是《红楼梦》啊!曹雪芹是哪里人氏?咱HB唐山丰润县人氏!那个时候交通不便,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坐着高铁、坐着飞机旅游,东边:日本、朝鲜,西边:印度、埃及、德国、法国、美国、加拿大,南边:泰国、马来西亚,北边:俄罗斯,绕绕,拍点照片,回来研究研究,不可能,他只能是就地取材,在唐山的五区十县素描佳丽:古冶,开平,遵化,玉田,丰南,丰润,迁西,迁安,乐亭,唐海,滦县,滦南。《红楼梦》乃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传统文化之集大成者。你想想看,还有谁的文笔能与曹公比肩?所以呀,不要一味地向外追求,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而是‘密在汝边’,‘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向何处问长安?’所以现在你能不能自己得出结论?”

  左轮:“哈哈……没错!天下美女,尽在唐山!”

  胖哥:“在古印度有个拘留国,有个名叫摩诃蜜的婆罗门,古印度社会有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婆罗门种姓是最高贵的,不但掌管宗教祭祀,还享有很大的政治权力。刹帝利种姓是掌握军政大权,释迦牟尼佛出家修行之前是悉达多太子,其父亲净饭王即刹帝利种姓,国王,当然掌握着军队和政治大权。吠舍种姓是平民,从事农业、牧业和商业。而首陀罗种姓是最为下贱的,只能从事农、牧、渔、猎以及当时认为低贱的各种职业,其中失去生产资料的就沦为雇工、甚至奴隶。古印度人认为是大梵天创造的人类,大梵天用口造出了婆罗门,用手造出了刹帝利,用双腿造出了吠舍,用双脚造出了首陀罗。根据造物部位的不同,人们的等级就永世不可改变。高贵人永远是高贵人,下贱的永远下贱。这个婆罗门‘摩诃蜜’理所应当是个大富豪,珍奇珠宝、牛马田宅甚多。并且在学术上颇有建树,智慧无双,为人师表,常有五百弟子相随,为国王大臣之所敬遇。他膝下有七个貌美如花的女儿,血统高贵,长相端正,言语得体,才艺惊人。从头至足皆著绫罗绸缎,金银白珠璎珞庄严,全身都是首饰。五百个女仆伺候着,出来进去众星捧月,每与国中人民共说义理常得其胜。就是说,此七仙女辩才无碍,举行个辩论大赛之类的,常摘得桂冠。当然了,她们的智慧都是世间智慧,比不得佛陀世出世间光芒。不过在世间也是少有的才貌双全,人见人爱。因此免不了喜自贡高、恃怙端正憍慢众人、倚于富贵谓呼有常。这时候有族者名‘分儒达’是个居士,听说悭贪不信佛法的‘摩诃蜜’调教有方,有如此出众的女儿,便登门造访,至婆罗门所谓言:卿家中自呼是女端正。虽尔,当遍将至国中示人,若有人呵此女者卿当雇我五百两金;若不呵者我当雇卿五百两金。这是打赌来了:你摩诃蜜自认为女儿艳丽无双,既然如此,好,美不美大家说了算,弄一辆宣传车,金镶玉嵌的马车也好象车也罢,环游整个城市,看大家怎么说,如果都说你女儿洁白无瑕,完美无缺,我输给你五百两金子;反过来,若是有人能指出你女儿的缺点,挑出毛病来,你得出给我五百两金子。如是募九十日遍至国中,无有道此女丑者。九十日就是三个月啊。”

  左轮:“当然,人家天生丽质,解语多情,琴棋女工,无所不精,你既使鸡蛋里挑骨头也挑不出来呀。”

  胖哥:“所以名叫摩诃蜜的婆罗门就赢了居士分儒达五百两金子。居士,梵语为‘迦罗越’,就跟婆罗门摩诃蜜说,释迦牟尼佛正在我家祇树园,佛知当来、过去、今现在三世因果事,又复至诚,终不妄言。我等当将往示佛,听听佛陀怎么评价你的七位女儿。婆罗门摩诃蜜说,太好了!现在就去!即与眷属五百婆罗门相随至佛所。其国中复有五百女人闻讯相随而至。其时佛正为无数千人说法,各各前为佛作礼,有上千阿罗汉、五百菩萨,及诸天龙鬼神。却坐一面。婆罗门上前白佛言:瞿昙常游诸国,宁见有好人端正如是女者否?不用我翻译吧:您老人家周游世界见多识广,可曾见过有我家爱女这般才色无二,德艺双馨,绝世而独立之佳人乎?老王卖瓜,自吹自叹!佛便逆呵之:此女不好皆丑,无有一好处!”

  左轮:“瞿昙是什么意思?”

  胖哥:“瞿昙为印度刹帝利种姓之一,瞿昙仙人之苗裔,即释尊所属之本姓。又作乔答摩、瞿答摩、俱谭、具谭、裘昙。意译作地最胜、泥土、地种、灭恶。又异称为日种、甘蔗种、阿儗啰娑。有关瞿昙姓氏之由来,据十二游经载:于久远劫前,时有菩萨为王,早失父母,乃以国付与其弟,从一婆罗门学道,住于甘蔗园,时人称其师为‘大瞿昙’,称彼为‘小瞿昙’。其时,国中有五百大贼劫取官物,于遁逃时路经甘蔗园,乃散其盗物于左右,捕贼者寻迹追至,以为菩萨即国中大贼,即以木贯射之,致其身血,流污满地;大瞿昙以天眼彻见,悲哀涕泣,乃取土中之余血,以泥和之,还至园中,盛之于器,并分置左右而咒之,谓此瞿昙若有诚心,则天神将变血为人。历经十月,左化作男,右化成女,此后遂以瞿昙为姓。又大日经疏卷十六载,瞿昙仙人于空中行欲,有二渧之污,落于地面,生成甘蔗,后经日光炙照,生出二子,其中一子即为释王。故相传瞿昙仙人即释迦种族之祖,且释种亦因之称为甘蔗种。就瞿昙之语意,法华文句卷一下:‘瞿昙,此言纯淑,亦名舍夷;舍夷者,贵姓也。’据慧苑音义卷上之说,‘瞿’乃土地之义,‘答摩’乃最胜之义;即除天之外,于地上人类之中,以此为最胜之族,故称‘地最胜’。另据慧琳音义卷二十五,此王种能为民除患,故又称灭恶。”

  左轮:“明明这七仙女是美的、好的,为什么佛说她们不好皆丑,无有一好处?”

  胖哥:“是啊,婆罗门就问佛:一国中人无有道此女丑者,今瞿昙何以独道此女丑耶?然则,世间人以何为好?佛言:世间人眼不贪色,耳不听受恶声,是则为好。鼻不嗅香,口不尝味,是则为好。身不贪细滑,意不念恶,是则为好。手不盗取人财物,口不说人恶,是则为好。不贡高绮语,知生所从来死有所趣,是则为好。信布施后当得其福,是则为好。信佛信法信比丘僧,是则为好。佛告婆罗门:颜色好不为好;身体好不为好;衣服好不为好;二言、绮语不为好;心端意正,此乃为好。左轮,你以为如何?”

  左轮点点头:“是,……是。”

  胖哥:“于是呢,婆罗门摩诃蜜不但退还分儒达的五百两黄金,还要再给分儒达五百两金。佛告婆罗门摩诃蜜:昔者有城名波罗奈。城中有国王名机惟尼作优婆塞,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为佛作精舍,供养佛法僧三宝。王有七女,悉为优婆夷。明经智慧,端正无双。身上皆著金银琥珀珠宝,被服甚好。第一女字羞耽、第二女字须耽摩、第三女字比丘尼、第四女字比丘罗辎、第五女字沙门尼、第六女字沙门密、第七女字僧大萨耽。她们以佛正法斋戒布施讫竟,便一同至父王正殿,启禀父王,欲相随到冢间游观。就是坟地、坟场!古代坟地与现今不同,现在是火葬,古代是土葬!所以王言:塳间大可畏!但有死人骨发形骸狼藉支散在地,诸悲哀者啼哭者满其间,有虎狼野兽鸱枭主啖死人肉血,汝曹姊娣,何为冢间?我王宫中之园观浴池,中有飞鸟鸳鸯相随而鸣,又有众华五色光目,芝草奇树佳果清凉,恣意所食,极可游观。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翠鸣。汝曹姊娣。何为冢间?”

  左轮:“是啊,七姐妹去坟地干吗?”

  胖哥:“七女即报言:大王,众果美食何益万分?我见世间人,老时命日趣死。人生无有不死者。我曹非小儿,尝为余食所惑。王哀念我姊弟者,当听我曹姊弟,到城外观死人。这七位菩萨有大智慧,如是三请。于是王言‘大善,听汝姊弟所为。’然后七女即与五百婇女严驾出宫门,七女即解颈下璎珞散地,国中时有千余人见之,随后拾取珠宝欢喜,遂到城外冢间大臭不净处。但见哀鸿遍野,啼哭声音充塞虚空,诸婇女及人民,身体肃然,衣毛为竖。七女直前,视诸死人,中有断头者、有断手足者、断鼻耳者。有已死者,有未死者。有梓棺葬者、亦有席中裹者、还有绳缚者。家室悲鸣,皆欲令其解脱。其情形有如寒山子大士诗中所云:驱马度荒城,荒城动客情。高低旧雉堞,大小古坟茔。自振孤蓬影,长凝拱木声。所嗟皆俗骨,仙史更无名。夫葬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不得见也。而大为棺椁,备赠存物,无异于埋金路隅而书表于上也。虽甚愚之人,必将笑之。丰财厚葬以启奸心,或剖破棺椁,或牵曳形骸,或剥臂捋金环,或扪肠求珠玉。焚如之形,不痛于是?自古及今未有不死之人,又无不发之墓也。故张释之曰:「使其中有欲,虽固南山犹有隙;使其中无欲,虽无石椁,又何戚焉!」斯言达矣,吾之师也。夫赠终加厚,非厚死也,生者自为也。遂生意于无益,弃死者之所属,知者所不行也。《易》称「古之葬者,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是以死得归真,亡不损生。话说七女左右顾视死人众多,复有持死人从四面来者,飞鸟走兽共争来食之,死人膀胀脓血流出,数万亿虫从腹中出,臭处难当。七女亦不覆鼻,直前绕之一匝即自相与言:我曹姊弟身体不久皆当复尔。正是:皮包血肉骨缠筋,颠倒凡夫认作身。到死方知非是我,空留秽状示他人。”

  左轮:“胖哥,你说的好凄凉,不知那些亡魂作何感想?”

  胖哥:“亡魂依然会执着那尸体是自己,依然放不下,释迦牟尼佛的大弟子目犍连尊者神通第一,曾在大海边见一新死女人,面貌端正,身容殊妙,相好具足,有一虫从其口出还从鼻入,复从眼出,从耳而入。目连尊者以天眼观之:原来该女人是舍卫城‘大萨薄’的媳妇,容貌端庄,夫甚爱敬。尔时萨薄欲入大海行商,贪恋此妇不能舍离。即将入海亦令其随行,后与五百估客上船入海时,妇常以三奇木头擎镜照面,自睹端正便起憍慢,深生爱著。显然有点自恋情结。时,海中有一大龟以脚蹋船,船破没海,萨薄及妇、五百估客,一切皆死。大海之法不受死尸,若水回波,由夜叉罗刹出置岸上,故而那妇人曝尸海边为目连尊者所见。须知众生命终随所爱念死即生中,此萨薄妇自爱著身,命终还生故身作虫。却后舍此虫身亦堕大地狱,受苦无量。所以七女之中一女言:宁可各作一偈救死人魂魄耶?另外六女皆言‘大善。’她们要以偈颂的形式超度亡灵。”

  左轮:“是吗……”

  胖哥:“第一女言:生前尝被霓裳服,仪态万方众目瞩,撒手人寰君安在?日炙风飘复归土。显然她见到的尸体,生时好涂香抹粉,喜欢身著新做的好衣裳,行步众中,于人中作姿,欲令观者细目绮视,把玩赞叹。现在‘羞耽’菩萨告诉它,火石电光驹过隙,梦幻泡影脆危身。只有说者、听者常驻虚空,亘古无迁。也即‘临济禅师’所云: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常在汝六根门头放光,即今说法听法者是!‘无位真人’譬喻无相的真如实性。第二女须耽摩言:雀在牢笼,五蕴缚中,今笼已破,雀飞无踪。跟前面的意思一样。第三女比丘尼言:车辆逡巡行,缘有驾乘者,中道舍车去,车自不能前。说明她见到的尸体早夭,属于未成年人。第四女比丘罗辎言:譬如人乘船,载众而渡水,得岸便弃舟,轻装能免累。这是告诉亡灵,应当舍弃朽坏的身体,如同上岸而弃船,以破执着而获解脱。第五女沙门尼言:城池坚固,有似大树,一旦城破,散却猢众。这是比喻人的身子是一座城池,身体坏了,居住在里面的就要换个新家。第六女沙门密言:人死卧床间,穿着无缺减。一切如生者,头脚并庄严。呼其名与姓,不动亦不言。问伊何所至,六道有循环。第七女僧大萨耽言:一灵独居室,外出空其宅,魂既不守舍,身房随败坏。与前面偈颂的意思基本是一样的。这个时候忉利天王‘释提桓因’的宝座即为之动摇起来。为什么?因为他在天上听闻七女说经,说的这么透彻,坐不住了,如壮士伸臂缩手这么短的时间,就从天上来下了,到七位端正智慧女面前赞叹道:‘汝等所说大善,欲愿得何等所愿者,我能为汝得之。’就是说,你们几位说的太好了,有什么愿望吗?我能满足你们。”

  左轮:“七女子会有什么要求呢?”

  胖哥:“羞耽言:我愿欲得无根无枝无叶之树于其中生,是我所愿也。须耽摩言:我欲得地上无形之处无阴阳之端。愿欲于其中生。比丘尼言:人于深山中大呼,音响四闻,耳不知所在,我愿于其中生。这是天地人三才了吧?还没等比丘罗辎、沙门尼、沙门密、僧大萨耽四大美女开口,释提桓因赶紧打住:且止,我不能得是愿,诸女欲得作释梵四天王日月中尊,是则可得,今女所愿,实我所不知。”

  左轮:“这是怎么回事?无根无枝无叶之树,无形之处无阴阳之端,深山大呼,音响四闻,不知所在?这是什么哑谜?”

  胖哥:“别着急,七女答言:卿是天上独尊,有威神,何以不能得此愿?卿譬如老牛不能挽车,亦复不能耕犁,无益于主。我给你翻译一下:释提桓因乃是忉利天主,民间传说玉皇大帝一般的角色,你既然答应了满我们的愿,却出尔反尔,说做不到。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儿,您老人家还是省省吧……释提桓因报言:我闻说经,故来听之,非我所知。即便辞谢。释提桓因回答七女:我从天上下来你处,是来听你们讲经说法的,你们所要求的若是权力、地位、财宝等等有形有相的东西,我能满足你们,但是你们所求的,我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又怎么能满足你们呢?这时,天空中有天人说话了:今迦叶佛近在惟于陵聚中,何不往问迦叶佛?迦叶佛又作迦叶波佛、迦摄波佛、迦摄佛。意译作饮光佛。乃过去七佛中之第六佛,又为现在贤劫千佛中之第三佛。传说为释迦牟尼前世之师,曾授记释迦牟尼将来必定成佛。依长阿含卷一大本经载,迦叶佛出世于贤劫中,其时人寿二万岁,迦叶为婆罗门种姓,于尼拘律树下成佛,有弟子二万人,而以提舍及萨波罗二人为高足,执事之弟子名善友。父名梵德,母名财主。有子名集军。其时之王名汲毗,所治之城名波罗奈。又四分律比丘戒本所载:‘一切恶莫作,当奉行诸善;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即迦叶佛所说之戒经。天人的声音既告知大家:天人师迦叶佛正在附近说法,七女闻之,生大欢喜。即与五百婇女随来观者、冢间丧亡悲哀啼哭者、复有五百人俱发意往。时,迦叶佛为无数千人说法。悉各前为迦叶佛作礼,却坐一面。释提桓因白佛言:我向者闻国王七女说经,故来听之。七女便从我索是愿言:我欲得无根无枝无叶之树;无形之处,无阴阳之端;深山大呼音响四闻不知所在。我时不能报答,愿佛为七女解说其意。”

  左轮:“迦叶佛怎么答复的?”

  胖哥:“迦叶佛言:善哉发问,是事罗汉、辟支佛尚不能知,何况于汝?是时迦叶佛便笑,五色光从口出,照满佛刹还绕身从顶上入。侍者前长跪问迦叶佛言:佛不妄笑,愿闻其意。迦叶佛告萨波罗:汝见是女否?此国王七女共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来供养五百佛已,当复万佛,却后十劫悉当作佛,皆同一字号名‘复多罗贲’。刹土名‘首陀波’。其佛寿三万岁,是时人民被服饮食譬如忉利天上所有。佛般泥洹后,经道留止八千岁乃尽,是佛时说法,当度七十五亿万人令得菩萨及罗汉道。直接给七女授记了!七女即踊跃欢喜,便住虚空中,离地二十丈,从上来下悉化成男子,即得阿惟越致。‘阿惟越致’即‘阿鞞跋致’、又作阿毗跋致,或作阿惟越致,译曰不退转。不退转成佛进路之义。是人不为诸魔所动,更无退转。五百婇女及千五百天与人,见七女化成男身,踊跃欢喜,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一千人远离尘垢,于诸法中,得法眼净。在佛法里边得「法眼净」,能知道一切世间法的因缘。”

  左轮:“这还是没有回答前面的问题呀。什么是无根无枝无叶之树?什么是无形之处无阴阳之端?为什么深山大呼,音响四闻,不知所在?”

  胖哥:“这三者说的都是‘体取无生’之意。我们中国有一位祖师,名字是玄觉。这位祖师出自永嘉,‘永嘉’是地名,在中国温州永嘉县,今ZJ省境内。温州话和福州话、宁波话、GD话一样有他们自己的方言,其他地方的人听了很不易懂。这位大师四岁时,父母便送他到庙上出家,因为四岁就出家,所以庙上特别请专人教他读书,于是他的学问非常有基础,底子非常好。之后,他博览群书,又专门用功修道,于是就开悟了。他听说曹溪命脉:南华寺的六祖大师,是禀承释迦如来以心印心、耳提面命、口授心会,如此传承下来的衣钵心法,于是不远千里来亲近六祖大师,以求印证自己的见地。到达南华寺时,六祖大师正在上堂说法。于是永嘉大师穿袍搭衣,手里拿著锡杖,向法座右绕三匝,然后停在六祖大师的前面,也不叩头顶礼,大吼一声,振威一喝。‘啊!’这么一声,震得房梁上的尘土都噗噗下落,你说多大威力。六祖慧能大师对他说:‘出家人叫沙门,沙门必须有礼貌,所谓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你为甚么到这儿来?粗里粗气的,一点礼貌都没有?’永嘉大师说:‘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意思是说,用功要紧,哪有时间行礼呢?哪有时间管细节呢?没有时间讲究这些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因为生死这桩事比甚么事情都大,无常鬼不知甚么时候就来了,我哪有时间来行礼呢?六祖大师就说:‘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说你为甚么不研究无生法呢?你为甚么不去明白无常迅速的道理呢?前面七女去冢间观尸,即亲历其境,体悟无常迅速,成就无生法忍。”

  左轮:“然后,怎么样?”

  胖哥:“六祖大师说了:‘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之后,永嘉大师接着说:‘体即无生,了本无速。’你不用说研究,研究也没有一个生死,明白也没有一个快慢,没有一个无常。六祖大师:‘你既然说体即无生,了本无速,谁当分别?’谁有这个意思来分别呢?永嘉大师:‘分别也非意。’分别也没有一个心念在。六祖大师就给他印证说:‘如是!如是!’永嘉大师听到已给他印证,于是展大具向他顶礼谢法,准备告辞。六祖大师看他到这里来只说了几句话就要走,于是说:‘你为甚么这么快就要走?’永嘉大师答道:‘本自非动,岂有速耶?’本来就没有来,没有去,有甚么快慢的?六祖大师说:‘你真得到无生的真意了。’永嘉大师说:‘无生岂有意耶?’意思是说无生怎么还有个意呢?六祖大师说:‘没有意,谁当分别呢?’谁又在这儿分别呢?永嘉大师:‘分别亦非意。’六祖大师:‘你是可以了,但是不要走。’永嘉大师真正明白六祖大师给他印证,于是在南华寺住了一宿,一般人称这个经过为‘一宿觉’—住一宿就开悟了。这是永嘉大师去见六祖,六祖为他印证的一个公案。迦叶佛当然明白七女索要‘无根无枝无叶之树;无形之处,无阴阳之端;深山大呼音响四闻不知所在’之真义,于是给她们授记:却后十劫悉当作佛,皆号‘复多罗贲佛’。”

  左轮:“噢,原来是这样。”

  胖哥:“讲完上面迦叶佛时代七女授记的事迹,释迦牟尼佛告婆罗门摩诃蜜:此国王七女富乐端正豪贵,尚不恃身作绮好。所以者何?用念非常。是身不可久得故,一切世间人但坐愚痴故,堕十二因缘便有生死。人生苦皆由恩爱,从生致老,从老致病,从病致死,从死致啼哭得苦痛。人生苦皆从恩爱,当自观身,亦当观他人身,坐起当念身中恶露涕唾寒热臭处不净。如是,无论何等类,身一坏时,还化作虫自食其肉,骨节支解消为灰土。还自念我身死亦当如是,不当恃身作绮好。当念非常,若人施行善不自贡高绮语者,死后皆生天上。若施行恶者,当入地狱中。女人所以堕地狱中多者何?但坐嫉妒姿态多故。经过释迦牟尼佛的这一番开示,‘喜自贡高、恃怙端正憍慢众人、倚于富贵谓呼有常’的七位婆罗门女善根成熟了,即踊跃欢喜,解身上珠宝,用散释迦牟尼佛上。佛威神令所散珠宝,住虚空中,化作宝盖。虚空中有天人声言:善哉,如佛所言无有异也。尔时,佛便于座上以足指按地,三千大千刹土皆为大动,光明照十方,百岁枯树皆生华果,诸空沟涧皆自然有水,箜篌乐器不鼓自鸣,妇女珠环皆自作声,盲者得视,聋者得听,哑者得语,伛者得伸,拘躄者得愈,手足病者得愈,狂者得正,被毒者毒不为行,拘闭者悉得解脱,百鸟狸兽皆相和悲鸣。尔时拘留国中人民,无论男女皆大欢喜,和心相向若得禅定。佛作是变化时‘拘留国王捐珠踊跃欢喜,及百大臣婆罗门女,与其眷属及五百婆罗门,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有五百比丘得罗汉道,国中五百人悉须陀洹道。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是证初果的阿罗汉,这是小乘里头的初果,破八十八品的见惑,能以十六心来断惑证真,叫见道位。佛说完此七女经已,菩萨比丘僧优婆塞优婆夷,国王大臣长者人民,诸天龙鬼神,皆大欢喜,头面著地,为佛作礼而去。”

  左轮:“佛说完经典之后,一般都是听经闻法者信受奉行,作礼而去。”

  胖哥:“释迦牟尼佛是非常慈悲的,不仅仅教化古印度最高贵的婆罗门种姓,吠舍、首陀罗等低微卑贱种姓,他也不舍弃。比如佛陀时代,在舍卫国有个‘给孤独长者’,给自己的儿子娶媳妇,古印度婚配是很讲究门当户对的,所以娶过门来的也是长者之女,名曰‘玉耶’,绝对是花容月貌,嫦娥舒袖,有似曹植曹子建笔下之洛神: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总之是出水芙蓉,天生丽质,端正殊特赛西施。不过,你注意没有,左轮?曹植描写的是‘形’,不是‘心’。其形也……其态也……怎么样的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怎么样的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不是?其心如何,他没有办法描述。现在我问你一个问题:为什么自古红颜多薄命?”

  左轮:“让我想想……是不是因为红颜祸水?或者说,天妒红颜?”

  胖哥:“第一,红颜不是祸水,灭六国者非秦也,亡秦者非楚汉也。殷纣王如果不是在女娲庙进香时一念邪淫,怎么可能感召来千年狐狸精乱他江山?道家是很讲究内招外感的。你自己没有定力,就不要向外面找托词。第二,上天不是小心眼儿,上天有好生之德,怎么会因为妒忌红颜优秀而取其性命呢?这是以人心测天心,以己之心度人,是不对的。”

  左轮:“那你说为什么红粉佳人多薄命呢?”

  胖哥:“红粉佳人四个字有两层含义:第一,月亮般的容貌,长得好,身材也肯定不错。第二,才思敏捷,善解人意,不论琴棋书画,还是刺绣女工,或是持家理财,都得是一流的。可是问题也就出在这里,恃才傲慢,也是两条:第一,配不上自己的呢,不肯嫁。第二,岁数大了,不得不委身下嫁了,看不起老公,容不得婆婆。结果是怎么样子呢?抱怨终生,苦恼无尽。你老拿着自己丈夫的短处比对人家男人的长处,怎么比的过来呢?然后不但不思反省,反而成天的自怜自叹,多愁善感,所以说苦海无边说的就是她们,不回头是不行的。这位‘玉耶女’即是这种薄命人:不以妇礼敬公婆,轻慢姑嫂及夫婿。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弄得给孤独长者夫妇议言:是妇不顺,当云何教?若加杖捶,非善法也。设不教诃,其罪日增。长者议曰:惟佛能化。”

  左轮:“舍不得打,舍不得骂,一脚把皮球踢到佛陀那儿去了。”

  胖哥:“哈……明旦严服往诣佛所,稽首礼足,前白佛言:我为子娶妇,得长者女,甚大憍慢,不以妇礼。惟愿世尊哀愍我等并诸弟子,明日劝请,到舍说经,令心开解。佛即受请,于次日来到长者精舍。给孤独长者早就鲜花水果庄严床座,广设调度,虚位以待了。众坐已定,皆各礼佛,却住一面。可是虽然所有人都出来礼佛,却惟有这玉耶女憍慢不出。你说她的业障深重不深重!这时,佛念愍之,放大神力,变长者家皆化作水精色,内外相照无有障碍。玉耶见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衣毛为竖,战栗惶怖,即出礼佛,却住一面,合掌低头,默无所说。释迦牟尼佛这是以神通善巧方便来度人。”

  左轮:“把墙壁都变透明了。”

  胖哥:“佛语玉耶:女人不以面貌端正,不顺夫婿非为端正,心端行正是为端正。女人身中有十恶事不自觉知。何等十恶:一者托生父母甚难养育。二者怀妊忧愁。三者初生父母不喜。四者养育无味。五者父母随逐不离时宜。六者处处畏人。七者常忧嫁之。八者生已父母离别。九者常畏夫婿。十者不得自在。是名十恶也。玉耶惶怖白佛言:世尊,愿佛教我妇人之礼其事云何。”

  左轮:“孺子可教也。”

  胖哥:“佛语玉耶:妇事夫婿公姑大长,有五善三恶。何等五善:一者后卧早起美食先进。二者挝骂不得怀恚。三者一心向夫不得邪淫。四者愿夫长寿以身奉使。五者夫婿远行整理家中无有二心。是为五善。何等三恶:一者轻慢夫婿不顺大长,美食自啖。未冥早卧日出不起。夫婿教诃嗔目怒应。二者见夫不欢心常败坏,念他男子好。三者愿夫早死更嫁。是为三恶。玉耶默然无言可答。”

  左轮:“哑口无言了。”

  胖哥:“佛语玉耶:世间下有七辈妇,为汝说之,一心善听。七辈就是七种的意思。一者母妇、二者妹妇、三者知识妇、四者妇妇、五者婢妇、六者怨家妇、七者夺命妇。汝今解否?你明白吗?玉耶答言:不及此义。不懂!佛言:善听,吾今解之。何等母妇:爱念夫主如母爱子,昼夜长养不失时宜,心常怜念无有厌患,念夫如子,是为母妇。何等妹妇:承事夫壻尽其敬诚,如兄如弟同气分形,骨血至亲无有二情,尊之重之如妹事兄,是为妹妇。何等知识妇:奉事夫婿敬顺恳至,依依恋恋不能相远,私密之事常相告示,行无违失善事相教,使益明慧相亲相爱,欲令度世如善知识,是为知识妇。何等妇妇:供养大人竭情尽行无有怠慢。净修妇礼终不废阙,进不犯义退不失礼常和为贵,是名妇妇。何等婢妇:心常畏忌不敢自慢忠孝尽节,口不粗言身不放逸,以礼自防如民奉王,夫婿敬幸不得憍慢,若得杖捶敬承奉受,及见骂辱默然无辞,甘身苦乐无有二心,募修妇道不择衣食,事夫如事大家,是名婢妇。何等怨家妇:见夫不欢恒怀嗔恚,昼夜求愿欲得远离,虽为夫妇心常如寄,乱头勤卧无有畏避,不作生活养育儿子,身行**不知羞耻,陷入罪法毁辱亲里,夫婿相憎咒欲令死。是名怨家妇。何等夺命妇:昼夜不眠毒心伺之,作何方便得远离之,欲与毒药恐人觉之,心外情通雇人害之,复遣傍夫伺而贼之,夫死更嫁适我愿之,是名夺命妇。”

  左轮:“摊上个怨家妇或者夺命妇可不好玩儿。”

  胖哥:“佛语玉耶:其有善妇者当有显名,宗亲九族并蒙其荣,天龙鬼神拥护其形,使不枉横,财宝日生。舍报之后,愿愿不违,上生天上,宫殿浴池在所自然,天人乐之,天上寿尽还生世间,常为富贵侯王子孙,端正姝好人所奉尊。其恶妇者当得恶名,今现在身不得安宁,数为鬼神在于家庭,起病发祸求及神明,会当归死不得长生,恶梦恐怖所愿不成,多逢灾横水火日惊,身死之后魂神受形,疾入地狱饿鬼畜生,其身矬短咽如针钉,身卧铁床数千万劫,受罪毕讫还生恶家,贫穷裸露无丝无麻,孜孜急急共相鞭挝,从生至死无有荣华。佛语玉耶:作善得善作恶自遮。善恶如此非是虚也。此是七辈妇,汝用何行?佛问玉耶女:你是上述七种妇人之中的哪一种?”

  左轮:“原来不但害人,更是害己!内招外感自作孽,因果报应不饶人。”

  胖哥:“玉耶流泪,前白佛言:我本愚痴不顺夫尊,自今已后当如婢妇,尽我命寿不敢憍慢。即前长跪,求受十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佚、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恶口、七不绮语、八不嫉妒、九不嗔恚,十者信善得善。是名十戒。此优婆夷所行。又三自皈命:皈依佛、皈依法、皈依比丘僧。佛说经竟,给孤独长者眷属欢喜无量,礼佛而退。这正是:傲霜欺雪性刚强,目无余子避法王。威德感召生惭愧,慈悲摄受换心肠。谨遵佛敕守妇道,皈依如来孝萱堂。玉耶夙植菩提种,勇于改过为善良。”

  左轮:“好,这算是把她给度了……世上有两种人最为稀有:一种是从来没有犯过错误的人,一种是知错即改的人。玉耶女绝对是一个稀有品种……”

  ;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45/45270/2587540.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