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形山秘藏 > 第一五章:圆通石

第一五章:圆通石


  胖哥与左轮二人下得山来,胖哥问道:“怎么样?感觉怎么样?”

  左轮:“我都听不懂啊。”

  胖哥:“你谦虚吧?”

  左轮:“不是谦虚,也许以后我会听得懂,或者说,你们写出来我能看个大概。对了胖哥,刚才我见寺内有一块比我还高的大石头,上面刻着‘圆通’两个大字并用红漆漆红。不知道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胖哥:“圆通:性体周遍为圆,妙用无碍为通。实相理体,真如妙性,其存在之本质圆满周遍,其作用自在,且周行于一切,故称为圆通。首楞严经卷五谓,二十五位菩萨各具圆通,共有六尘、六根、六识、七大等二十五圣,其中,按娑婆世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而言,以观世音之耳根圆通最为契机,故称观音菩萨为圆通尊、圆通大士。”

  左轮:“哦?这是怎么回事呢?”

  胖哥:“首先,你要明白什么是世界,什么是众生,然后明白六根功德。”

  左轮:“嗯,愿闻其详……”

  胖哥:“世为迁流,界为方位。这就是现代所说的四维时空。按古人所说呢:东、西、南、北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三四壹拾贰,然后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这么一乘,六根之中,各个功德就是一千二百。但是在眼、耳、鼻、舌、身、意之中,就有优有劣。在你看来,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孰优孰劣?”

  左轮:“要我看,我们获取信息绝大多数是靠眼睛,眼睛肯定是最优秀的了。”

  胖哥:“不不不……眼睛,只能看前边,不能看后边,往左观、往右观,也只可以看三分之二,不能完全看见。不如耳根是周圆的,动若迩遥,静无边际。无论前后、左右、上下,什么地方有声音,都可以听得见的。我们的鼻子,鼻根的嗅闻性,在我们通过不停地呼吸之时,有出、有入。出去的时候和入的时候,这中间有一段就停息了,就不连贯,不周遍。它也是三分缺一,所以鼻也就只有八百功德。我们的舌头,中国话,外国话都能说,世间法,出世间法都能讲。所以舌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身体这种触觉,必须身体和外来的这种触在合到一起的时候,才能有所觉;在离开的时候,就无所觉了。这也是三分之中,就缺一分。不如意根虽然不出声,但是它可能容纳这个世间,和出世间的法,都由意来分别。也不管他是圣人、是凡夫,都在这意念里边包容着,没有个边际。所以意根也是圆满的,它也具足一千二百个功德。”

  左轮:“这有什么用呢?”

  胖哥:“这用处可大了,你现在如果想要不顺着生死的流转,而做一个逆流的功夫,要回去找一找,穷尽这个生死源流的根本,到达‘不生灭’这种的程度上,那么你就应该检验一下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受用根。哪一个浅,哪一个深!谁是一个最圆通无碍的根,谁是一个不圆满的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应该先把它审察选择一下!因为选择不生灭的圆通根依之修行,你修行一天,就比你没有明白这个圆根以前修一个大劫那么样长远的时间还管用。”

  左轮:“那我应该选择哪一根呢?”

  胖哥:“事实上,在这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里边,没有哪一界是优越、哪一界是是陋劣。没有的!十方如来在十八界法门里边的每一界修行,都能得到无上的圆满菩提。但是我们在入手时候,好像习练书法之初选择毛笔一样,选择一个性能优越的提斗,一提一顿、一撇一捺都能让你升起无限信心,反之,你用一支分叉的烂笔,照着描红本子都写不出像样的文字,就会让你很容易退失初心。你说是不是!当然,你若是书法大家,任何一款笔到了手中都能够发挥其极致,绘出旁人望尘莫及的艺术品,但是我们现在不是,所以我们必须选择一根深入,入到极点,妄尽真存了,那么眼、耳、鼻、舌、身、意六知根,才能一时均得清净自在!”

  左轮:“怎么?入一无妄,能令这六根同时都得到清净?这是一个什么道理呢?”

  胖哥:“问得好,要想明白这个道理,首先你要观察自己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这是一、还是六?是六、还是一,你现在仔细观察观察!”

  左轮摇摇头。

  胖哥:“你若说是眼、耳、鼻、舌、身、意,都是属于一体,是一个的;那么既然是一体,耳朵为什么就不能看呢?眼睛怎么就不能听东西呢?头为什么不可以走路呢?脚为什么不会说话呢?再假设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一定是六,这是没有一点疑问的。那么你的六根既然分开六个了,六根之中又是谁来领纳而接受我跟你所说的这些话呢?”

  左轮:“不知道。”

  胖哥:“不知道的是谁?是谁不知道?”

  左轮:“哈……”

  胖哥:“即使你不入色、声、香、味、触、法。就是不被色、声、香、味、触、法这种六尘的境界所转动了,已经断了八十八品见惑。可是你还未必知道:在这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里边,从无始劫以来,生生世世所积累的这种虚妄的习气,这种积习是很多的。只有通过不断地修行,才能断掉。”

  左轮:“你所说的这些虚妄的习气指的是什么?”

  胖哥:“舍智依识。这就是我们无始劫来的习气。‘智’就是大圆镜智,‘识’就是第六意识心,识心是生灭心,你只有弃舍了生灭心,不用你分别的识心,而用你真实的、妙常的心性来修道,久而久之,你才会生出一种常光来,这种常寂光也就是你自性的光明,想相为尘,识情为垢。第八识有见分、有相分,想相为尘,这是着住到相分上了;识情为垢,又着住到见分上了。如果情、想这两种你都能远离开,你的法眼即刻就会开了,你自性的光明现前了,这时候,六根、六尘、六识这种的心,同时也都没有了、同时就都消灭了。你心里就不胡涂、就有真正的智慧了。”

  左轮:“刚才你问我,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这是一、还是六?我现在请教你:是一、还是六?”

  胖哥:“非一、非六!也不是一,也不是六。怎么讲呢?你比如说我们在这里谈话,我跟你讲话,你用耳朵听到了,对吧?那与你的身、口又有什么关联呢?你的耳朵是自己听见的,与你的身、你的口都没有关系啊!你或者听明白了、或者没听明白,当你不明白的时候你耳朵自己的事情,为什么你又通过你的口来问这个道理呢?你这个身体也表现出诸多动作,比如肢体上、表情上,生出种种的疑惑来。所以,一,不对,因为六根之间不能互相替代,六,不对,六根之间可以相互合作。那你就应该知道了: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也不是一,也不是六。因为由无始劫以来到现在,你依真起妄,在自性里生出一种颠倒的无明,所以就在这圆湛的如来藏性、常住真心里边,也有一的意思生出来、也有六的意思生出来了。”

  左轮:“那到底是几呢?”

  胖哥:“根本一个也没有!”

  左轮:“?”

  胖哥:“我现在举一个比喻来给你证明一下。我们这个如来藏性就好像太虚空一样:在这太虚空里头,做一个方的器皿,再做一个圆的器皿、三角形的器皿……这种种的器皿,很多很多的,放到虚空里头。是不是这个虚空就变成了三角的虚空、四棱的虚空、六角的虚空、八角的虚空,圆的虚空呢?究竟这个虚空变没变呢?虚空没有变的。不能因为器皿不同,所以就认为这虚空也变成不同了。现在你把这些形状的器皿都不要了,就观空,说这个虚空还是一个。根本一个也没有!若有一个,就不是虚空了,如来藏性亦复如是!所以安上这一些个器皿,就有了眼、耳、鼻、舌、身、意了。‘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所以呢,你说它是‘一’也不可以、说它是‘六’又不可以,也没有一、也没有六,就是仿佛和太虚空一样的。虚空里本来什么都没有的,所谓‘自性如虚空,真妄在其中。’依真就起妄,妄尽就真现。所以我们人要修行,也就是止妄、去妄!到最后,‘悟彻本来法,一通一切通。’你一样通了,样样都通了;所以这也就是和一门深入一样,‘一入无妄,六根清净’了。”

  左轮:“这六根是怎么出来的?”

  胖哥:“咱一个一个说,先说眼睛,好像显示器一样,显示器凭什么显示图像?凭的是明和暗才显现的,对不对?如果没有明暗差别,就不称之为图像了,黑板用白

  粉笔写字,白板用黑色碳素笔来写字,有对比才有图形图像是不是?好,因为明和暗这二种的色,还有其它种种有形、有相的色,互相来影响。在这种相形之下,在你这妙圆的心里边,和这湛圆的性相黏,就发出来一种的见精。由这个见精掩映到颜色上,和颜色相结到一起了,于是乎就变成了根。这个根,就是这清净四大:地、水、火、风。为什么说清净四大?因为这种四大的形象非常的微细,不是我们肉眼所能看得见的,我们现在知道原子、电子、夸克等等微粒子,微粒子是无限可分的吧?更微细,更微细……就只有佛眼、法眼、慧眼才能够看得见的了。因为互相都有连带的关系,就给它的体起名叫眼睛,好像葡萄粒。眼睛有三种意思:第一,叫‘见精’,第二,按着修道来讲,你若是修好了,这个眼睛叫‘胜义根’,你若是不修行呢,它的名称就叫‘浮尘根’。浮根四尘,流逸奔色。四尘,就是色、声、香、味这四种的尘,好像急流和火烧似地各处奔跑,都着住到眼色上,这是眼睛。耳朵呢,浮根四尘,流逸奔声。由这个浮根四尘,它这种的流逸,就和声尘相混合了。耳朵就像新卷的荷叶、莲华叶子似的,因为动和静这两种的形相相击,所以在这个妙圆的真心里边,黏这圆湛觉性,就发出一种听觉的作用。听觉的作用和声尘结成到一起,这个声就有了根的作用了。也和那个前边那个‘结色成根’眼睛的道理是一个样的,也就是四大里发生出来的这个功能。鼻子是好像双垂两个爪的样子,浮根四尘,流逸奔香。在浮尘根上,这色、香、见、闻是趋向香尘的,和香尘结成一起,所以这个鼻闻就贪香味。由通达和壅塞这两种的体相互相发生了作用。在这妙圆心里边,就发生一种嗅觉。这嗅精和香尘映照着,它纳这个香,所以就有了根的作用了。舌头是由恬、变等二种相参:什么叫‘恬’呢?就是恬淡没有味。舌平常什么滋味也没有的,因为遇着味了,它就发生作用,会知道是什么味道,这叫‘变’。所以由这个‘恬’和‘变’成知道‘味’,这两种的关系相参杂着。在这妙圆心里边,和这圆湛的觉性就发生一种作用,就是尝觉。尝精映味,绞味成根:尝觉和味相掩映,和这个味好像绞成一条绳一样分不开,所以就有一个根。因此给它起名叫舌体,这个舌头形状好像那个偃月似的。在空中那个月亮,没有圆满的时候,有一个时候就好像那个弯弯月,舌头的形状。浮根四尘,流逸奔味。这色、香、见、闻,它是趋向味道。身体的触觉,由离和合这两种相摩擦。在这个妙圆心里边,就发生一种触的感觉。这种觉精的作用和触相掩映,和触抟到一起,成了一个身根。然后其浮根四尘,都趋向到触尘这个地方。最后意根,意根就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有生、有灭,前念灭、后念生,后念生、前念灭。由生和灭这两种,好像水波浪似的,相续不断地一个跟着一个跑。于是,在你妙圆的心里边,和这湛圆觉性黏到一起,就发出一种知精。这个知是个意,意有知的功能。这知的功能和法尘相掩映,和法搅到一起,就成为意根。意根本来的名目,也就叫清净四大。浮根四尘,流逸奔法。就是趋向法尘这一方面。”

  左轮:“想不到有这么多的名堂……”

  胖哥:“像上边所说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它本来就是如来藏性,就好像如意珠似的,如意珠本来是有光的,并不需要再给它加上一种光才说明其发光,又似火烛本明本亮,无需说成明烛才显得烛光明亮。现在这如来藏性,这个觉的本体就是明的,不需要再加上一个明。假如在‘觉’上又加上一个明,就成了一个妄明、妄觉。那样的话,明也不是究竟真实的、觉也不是究竟真实的。就把它本有那种的精(见精、闻精、嗅精、尝精)和了知(知触、知法)都失去本来的样子、失去本来的功能了。即‘无明’!从真起妄:因为和这个妄明、妄觉相混合、相黏到一起了,所以失其本真,失彼精了,就把它本来那种精神都失去了。然后发生了一种的妄的光:见分的光,就看见、听见的见,就是属于第八识见分的光了。因为这个,所以你离开暗、离开明,明、暗二相都离开了,见体就不存在了。为什么你有个见呢?就因为有明、暗这种的因缘帮助你,你才可以见,你若没有明、暗了,见体就也没有了。你离开动、离开静的景象,听的体质也没有了。没有通达和壅塞,也没有嗅觉了,也不会知道是香、是臭了。然后若没有变、没有恬,在不变、不恬这期间,尝觉也没有了。那么假若也不用离开、也不用合起来,你觉触也就没有了。你若没有生、也没有灭,你了知性又存在什么地方呢?也根本就没有了!在前边所说的道理,觉上不必加明。因为生了一种妄念,加明在觉的上边,所以就变成妄明和妄觉,这种明和觉就都不是真的了。怎么办呢?你只要不顺着动静、合离、恬变、通塞、生灭、明暗这样子有为的十二种因缘去转,你就可以逆流了。这六尘的境界、这十二种的情形,你不要随着这有为法转!我们为什么有生死?就是因为顺着妄尘去跑、跟着妄尘转,没有把妄尘转过来!那么怎么才能把妄尘转过来呢?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里边这种黏湛的情形,随拔一根,脱黏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耀。耀性发明,诸余五黏,应拔圆脱。不由前尘所起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

  左轮:“什么意思?后面这几句话我没听懂。”

  胖哥:“说明我给你的《首楞严经》你没看。这也怨不得你,我也是读了四五遍才隐隐约约明白了个大概。现在,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里边,任由你选拔一根,不让其和妄尘交黏,而使其潜伏于内,伏归本元一真妙性,就能发挥本有明耀。此明耀之性一经发出,则通天彻地,耀古烁今。既不为外尘所滞碍,亦不被内根所局限。那其余五根也就都同时会离开这种黏湛发见、黏湛发觉的功能,就得到解脱了。这也是六根互用的基本条件,你不随着前边所对六尘这种境界所起的知见所转,你就见如不见、闻如不闻,不跟着六尘境界跑,这个明就不是妄了。这个明,不是因为见着尘就有了明、有了知觉,这个明、观照,就是自己这种觉明。我们本有的觉明也寄存到六根的门头上,这种是自己本有的明发出来,不用妄明、妄觉,而用真明、真觉。因此这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就可以有互相通用的功能。这也就是六根互用的境界。”

  左轮:“这种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的境界,有吗?可能吗?”

  胖哥:“我给你举例子,都是经典上面的例子:释迦牟尼佛有个堂弟叫阿那律陀,是白饭王的儿子。阿那律陀,翻到中文就叫‘不贫’,他是无目而见。他怎么没有眼睛了呢?就因为他喜欢睡懒觉,释迦牟尼佛一讲经他就睡着了,每次都是,于是佛就骂他说:「咄咄胡为寐,螺蛳蛤蚌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你就像那一个海里的蚌和螺蛳之类的,一天到晚睡觉,一睡睡一千年,闻不见佛的名字。这么样一讲,阿那律陀就发了奋了,七天七宿也没睡觉,用功修行,可是得不到休息,眼睛就累瞎了。释迦牟尼佛于是就生一种怜悯的心,教他「乐见照明金刚三昧」,教他修这种的法。他修这个法的时候,就得天眼通;他的肉眼已经坏了,但是他是天眼最究竟的,天眼第一,什么他看得都清楚。再说跋难陀龙,无耳而听。跋难陀,翻译过中文,就叫「善欢喜」,跋难陀龙是个龙神,牠保护着摩竭陀国的风雨、衣食,一般老百姓都非常欢喜牠,所以就叫「善欢喜」。可是这龙是个聋子,牠耳朵聋了,是聋龙。牠这聋龙用什么听呢?龙有一条须,牠用那条须可以来听东西。印度有一条殑伽河在雪山发源出来,这个殑伽河神女没有鼻子,但是她可以闻香。她用什么闻香呢?用眼睛。还有「骄梵钵提,异舌知味」:骄梵钵提,是梵语,翻到中文,叫「牛呞」。牛呞,就是牛喘气的声音;牛喘气就那么很大的声音。骄梵钵提他出入气像牛喘气那么粗,他的舌头也像牛舌头一样,但是他也可知道味道。骄梵钵提在因地做小沙弥的时候,和一个老和尚在一起;这老和尚证罗汉果了,但是他老得牙都掉了,吃东西吃得很慢,就要慢慢地嚼。你说这小沙弥怎么说?他说这阿罗汉:「你啊!真像牛吃东西似的!」就因为说这么一句话,所以他就生生世世得这果报,喘气和牛一个样的。但是他也证阿罗汉果了,所以佛叫他常住在天上住,不要在人间住。为什么呢?恐怕人看见他,也生毁谤心,又说:「嘿!你这个人像个牛喘气似的!」如果有人这么来说他,这个人将来生生世世都要做牛的;佛怕众生见着他堕落,所以叫他到天上去住去,不在人间住。在佛教里头,你不是随随便便就乱讲话的;你讲错一句话,就有因果的。一般不学佛法的人,他随便乱讲话尚且不可以;学佛法的人,就更不能随便乱讲话。有人问你问题,你知道,就依照佛法答复他;如果你不知道,切记不要将不知以为知。你如果讲错话了,这因果是很厉害的!当年百丈禅师在JX那个地方讲经的时候,天天都有一个长头发、长胡子的老年人来听经,谁也不认识这个老年人;人家走了,他也走了;人家来听经,他也来听经。有一天,百丈禅师讲完了经,回到寮房去;这长胡子的老年人就跟着到寮房里去,就请开示。请什么开示呢?他问:「大修行人落不落因果?」百丈禅师对他讲:「大修行人不昧因果!」昧,就是不明白;不昧因果,就是说不会不明白因果的。这老年人一听,当下开悟了:「喔!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他就对百丈禅师讲:「我是后山上的一只狐狸,我天天来听你讲经,我总不明白这个道理。我就因为以前答复人家错了!我那时候是一个高僧大德,也讲经说法;有人就问我:大修行人,落不落因果?我答复:大修行不落因果的!就因为这一句话说错了,所以就堕了五百世做狐狸。今生我这狐狸来听你讲经,现在我明白了,我明天就往生了!你可以到后边那个山洞里,把我尸首给我埋上,结结缘!」于是乎第二天,百丈禅师带着所有庙上的和尚到那儿看,一看,果然有一只老狐狸在那儿已经死了;百丈禅师用和尚的葬礼来把牠埋葬了,就超度牠。”

  左轮深深舌头:“可不敢乱讲话。”

  胖哥:“对呀,「舜若多神,无身觉触」:舜若多,就是空神。这空神根本没有身体,可是他能感觉有触。怎么样子呢?「如来光中,映令暂现;既为风质,其体元无」:这是如来以佛光令他显现出来的,所以光中暂时现出他的身体;因为他是一个空神,空又像风似的,没有什么形象的。他那个身体本来没有的,可是由佛的神力令他现出来,也有一种触觉;所以舜若多神就非常之高兴,说:「我没有身体,现在又有了身体了!」人家有身体,怕没有身体;他没有身体,等到有身体的时候,他觉得高兴了!再有「诸灭尽定,得寂声闻,如此会中摩诃迦叶,久灭意根」:灭尽定,这就又叫「灭受想定」,就是把五蕴这受、想都没有了,也没有受了、也没有想了;在这个时候,这是「九次第定」的一个定。在会的,有的人把受、想都灭尽了,就得证阿罗汉果;好像这个会中的摩诃迦叶,他很久很久已经把意根这个分别心、生灭心都灭了。「圆明了知,不因心念」:可是他是一种圆明的了知,这种是从根本上的智慧知道的,不是借着生灭的心和念来知道的。摩诃,是大。迦叶原来是一个事火的外道;在佛教里叫「金色头陀」的,也就是这个迦叶。现在他在中国YN鸡足山那个地方还入定呢!摩诃迦叶到现在还没有死、也没有往生,在鸡足山那儿入灭尽定;等将来弥勒菩萨出世,他负责把释迦牟尼佛的衣钵就交给弥勒佛。”

  左轮:“胖哥,你说的这些,当真好一比‘天方夜谭’,不可思议呀!”

  胖哥:“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时方得知。又:鼻里音声耳里香,眼中咸淡舌玄黄。意能觉触身分别,冰室如春九夏凉。这都是古代禅师的自证境界。抛开这些,古代文人诗词歌赋之中其实也流露出许多六根互用的端倪,现代学者钱钟书先生总结为‘通感’:比如‘佳人抚琴瑟,纤手清且闲。芳气随风结,哀响馥若兰。’即‘非鼻闻香’。再比如‘昂鼻嗅音乐’、‘剪剪轻风未是轻,犹吹花片作红声。’、‘风随柳转声皆绿,麦受尘欺色易黄。’皆是‘耳中见色’。而‘三更萤火闹,万里天河横。’、‘隔竹卷珠帘,几个明星,切切如私语。’、‘天色昏黑中,黄鸣者虫,朱响者钟。’岂非眼里闻声!你现在眼、耳、鼻、舌、身、意这诸根,若一根圆成,一入无妄,那么彼六知根同时清净,你就把你所有这些个根的习气都拔除了。在你自性里边,内莹发光,就好像美玉洁白发光那个样子。如是浮尘及器世间诸变化相,如汤销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像这种浮根六尘和山河大地、房廊屋舍,所有这器世间一切的变化相,就好像滚汤销冰一样,很快的就都没了,就都化成无上知觉。应念,是很快的,没有好久的时间。你妄尽,真就存了;真存了,所以就应念现出来无上的知觉。这个知觉,就不是以前那个妄知、妄觉、妄明。而是真正的知、真正的觉。”

  左轮:“那我应该从哪一根入手呢?”

  胖哥:“当然是耳根圆通了。虽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加起来二十五圣,皆能以其方便,入三摩地,但是大智文殊师利法王子替我们拣择圆通,选的是耳根圆通: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

  左轮:“我不明白。”

  胖哥:“我们听闻声音是用耳朵的吧?”双手击掌,“啪”地一声脆响。问道:“你听闻到没有?”

  左轮:“听到了。”

  胖哥又将手掌拍了两下,啪啪两声,“听到没有?”

  左轮:“听到了。”

  胖哥再将双掌作双击状,但是双手并没有碰到一起,胖哥问道:“这次听到没有?”

  左轮:“你又没拍,当然没有声音了。”

  胖哥:“我问你听闻到没有,没问你有声没声。”

  左轮:“没有声音我怎么能听得到呢?这难道不一样吗?”

  胖哥:“那你说我刚才这一下击掌有没有声音呢?”

  左轮:“我刚才不是说了没有声音!”

  胖哥:“那你听到没有?”

  左轮:“没听到。”

  胖哥摇摇头:“不对,你好好想想,想好了再说。”

  左轮:“我听到了个没有声音。可是这跟我听不见有区别吗?”

  胖哥:“当然有区别!听不见的话,不但没声音你听不见,即使有声音你也听不见,反过来,你听到了个没有声音不正好证明你的耳朵没有毛病?你想想,如果耳朵聋了的话,无论有声音、没声音都是不能听到的。是不是?什么是**?这就是闻性不失的道理。其实知道「没有闻」,这个本身就是个闻嘛!你若是没有闻,根本你就不知道闻、不闻了!我们众生的毛病,就在「无闻」这个地方;以为没有声,就没有闻了。”

  左轮:“哥,你刚才说什么‘闻性不失’的道理?”

  胖哥:“闻性是不生不灭的,声尘是有生、有灭的,有声音它就有声了,没有响它声也就没有了。这个闻性,有声它也有闻、没有声也是有闻,闻性并不是生灭的,可不会为你又有、又无。不但你清醒的时候闻性不失,就是在梦的时候,闻性亦不断,是永常的。不单梦的时候不断,就是到死的时候,它也不断。”

  左轮:“胖哥,你这玩笑开大了吧!你能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任吗?”

  胖哥:“我先举一个例子来证明闻性是不生灭的。好像我们睡得很重的时候,在床枕上睡得什么事情也不知道了,然后就开始做梦,嘿!乱七八糟的,在梦里面昏天黑地的,却煞有其事,甚至热热闹闹,但是醒了未必能记得住,这个时候,往往会遇到一个什么声响就醒过来,而这个外界的声响恰巧与梦中的一件事情合拍!你有没有这种经历呢?比如说,你在梦中梦到千军万马,或是波涛奔腾,好像击鼓,又好像撞钟的声音。醒过来却发觉,原来是舂米的声音,又或者是捶衣服的声音。”

  左轮:“不瞒你说,还真有!哈……但是为什么梦中的声音与外界那个声音会不同呢?这其中为什么会有错觉呢?”

  胖哥:“梦中虽然迷糊不醒,闻性还是存在的。不然就不会遇到一个什么声响就能够醒过来,可是对声音判断的偏差,或者像你所说的错觉,这个错误并不是闻性的错误,而是第六意识这个独头意识发生一种错误的感觉。我们每一个人做什么梦,都是这个第六意识在作怪,它来支配我们所做一切的梦。所以我们在白天遇着什么境界、遇着什么事,晚间就会做什么梦。不单做梦的时候闻性是存在的,就是到死的时候,闻性也还是存在的。不然修道还有什么意义呢?”

  左轮:“不知道死亡之时是什么样子的情形?”

  胖哥:“死的时候,四大分散,犹如生龟剥壳,苦不堪言。我们人的身体,是以地、水、火、风四大相聚而成的。死的时候,先是地大分散。地大分散时,象泰山压到身上一样,沉重气闷得透不出气来,并且家人搬其身体都搬不动的;水大分散时,象整个人浸到水里面一样,潮湿得难受;火大分散时,人浑身发烧,甚至两个颧骨都烧得通红,这是火大分散的征兆;风大分散就更苦了,好比大风把地皮一层层地吹掉了一样,病人的感觉就象用刀把皮肉一层层削掉一样的痛苦,到后来呼吸要断时,只有出气,没有进气,而且有一口海底痰闷在喉咙里,呼吸不得,直到最后这口痰一落才断气,痛苦的很。四大分解之后,灵识或者说第八识离体,进入中阴期,其体即是中阴身。灵识于离体后便陷昏迷,一般经三日半至四日之久,方能苏醒,这便是中阴身的第一天。中阴身乃系一种极微薄之四大和合体,有九倍生前之记忆力,身高约三尺。中阴期按四十九天计算,不是由命终那一天起算,而是命终后三日半至四天方算是第一日。首七日之中阴身光明灵通。当一苏醒之际,多数不知自己已死,因此每自纳闷。如果亲属为其举丧出殡,哀呼其名,则可以立即去到其尸体旁,方确知自己已死。又或自照镜前,不见影像,才知已死。于是便会觉得十分哀伤。那知伤感一起,马上便觉得有如下油镬般的灼痛。及至见到家人因他之死而悲哭,便上前安慰,但因不同流故,没法令人听到他的说话。中阴身便觉得十分苦闷,结果经过几次都是这样之后,便会怏怏而去。但因为执著故,不久又回来,重新欲令人听他说话,结果当然又是失意,便又离去。这来回来离去多次之后,每次都更觉困苦,无法解决问题,急极之余,便不再留心观察眼前善恶境相,但求有以托生,不论何种身体,或那一法界,都愿投生,以终止此飘忽之苦。于是就好像人住旅馆似地,这个旅馆的房子坏了,又搬到另外一个旅馆去。那么显然,纵然我们的身体死了,此期生命没有了,我们这个能闻的闻性,是不会跟随着我们前面的身体就都没有了的,而是又迁到旁的地方去了,所以说,这个‘自性’是不会没有的,就是死了都不会断灭的。”

  左轮:“那要是这样的话,我岂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反正自性是不灭的。嗯?我的胖哥。”

  胖哥:“哎哟,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你能做到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吗?你能保证自己任意往生诸佛净土吗?你能念起不随吗?你能做到从觉起念吗?你能随顺觉性吗?你若真的明心见性了,是绝对不会说这样的话的。固然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作佛,然而妄想执着却能令其认假为真,顺着色尘跑,顺着声尘跑,随着念头的流转,在生死间转来转去的,尽是为这个假的,而把真的就耽误了。也不明白这种本性清净、微妙而真常的道理。你说这世界上什么不是生灭法呢?有形、有相,都是生灭法;而无生灭法,是无形、无相的。可是一般人,都是着住到这有形、有相的,而把真正妙常的道理就忘了,就跟这生灭跑了!这绝不是口头禅!所谓: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你得真正证得才算呐……”

  左轮:“我该怎么办才能证得‘寂灭为乐’呢?”

  胖哥:“不是告诉你了吗,从耳根入手,从闻思修入三摩地:最初在这个闻性中,向里回来闻这自性,入圣人的法性流,把所有外边这六根、六尘的境界都忘了它。这六根、六尘的来源已没有了,断了,就入自己自性的流。入自己自性流,自己的自性也就寂静了,就非常之静;在这寂静到了极点,动、静这两种相,很明了地它不生了。动有动相,静有静相。但是现在静也没有了,动也没有了。像这种静的清净境界,一天比一天就增加,一天比一天就圆满,乃至于闻自性这种闻的能力尽了,所闻的境界也空了!这能闻和所闻都没有了,也没有一个能闻的,也没有个所闻的;能闻的是耳根,所闻的是闻自性:能闻和所闻都尽了,都没有了。这个时候,闻性既然尽了,也无所著住了;任何地方也没有了,就连有所感觉这个觉悟的心,和所感觉的境界都空了,都没有了。这个时候,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了。这个空和觉性,都到最圆满的境界上;这能空的心和所空的境都灭了,没有了,就连一个空也没有了!你有一个空的存在,你还执着空呢!但是现在空也没有了。生、灭这种的心既然灭了,这时候,真正的寂灭之乐就现前了。哦!那种境界真是乐不可言。在这寂灭现前的时候,你忽然间就能超过这个有情世间和器世间这个世间了;这时候,和十方的世界都互相融通而圆融无碍了,就获得两种殊胜的境界。第一,就是向上可以和十方诸佛的这个本妙觉心相合了,和十方如来的慈悲心是一样的。第二种的殊胜,就是向下可以和十方一切的六道众生都相合了,和这一切的众生也一样的有这种慈悲的心。观世音菩萨即是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地成就菩提。”

  左轮:“是吗?”

  胖哥:“当然。现在是末法时期,为此,大势至菩萨的念佛圆通法门与我们当下最为契机。大势至菩萨就是由这念佛的法门,而得到圆通。我们若是依照这种方法去修行,我们也可以得到圆通,所有一切众生依照这种方法修行,都可以得到圆通。”

  左轮:“那是怎么回事呢?我对念佛没什么概念。”

  胖哥:“有四种念佛方法:持名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实相念佛。”

  左轮:“哦?”

  胖哥:“持名念佛就是专持‘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左轮:“哈,我念佛还不如念念我自己:左轮,左轮,左轮……”

  胖哥:“那也一样,你念你自己,若能念成佛,得到圆通,也可以的。不过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是因为阿弥陀佛在过去因地时,发了四十八愿。他在所发的大愿之中说,十方世界所有的众生,若是称其名号,他一定会成佛。如果他不成佛,则誓不取正觉:我阿弥陀也不成佛的。那借着阿弥陀佛这种大弘誓愿,我们就好像能够乘着一艘船到对岸去一样。阿弥陀佛的愿力,是他过去和我们所有十方众生签的条约。所以,我们如果念佛不生极乐世界的话,阿弥陀佛也没有成佛的资格。因为这种关系,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深信切愿来实行念佛法门。念佛是最简单、最圆融,最快捷方式的一个法门。也不需要很多时间,又不需要金钱。老年人可以,青年人可以,壮年人也可以念佛,有病的人可以念佛,无病的人也可以念佛。这念佛法门是:三根普被,利钝兼收。三根,就是上、中、下,无论有智慧的人、还是普通人或是愚痴的人,都可以念佛生到极乐世界去。利钝兼收,无论你是最聪明的,犹如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他们也一起发愿,愿意求生净土。还有最愚痴的人,乃至于畜生类的鹦鹉、八哥,牠们念佛也都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况我们人为万物之灵,每一个人念佛都有希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有阿弥陀佛和我们签的合同,他不能不算。所以我们借着这承诺的力量,决定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

  左轮:“哦,后面那几种念佛方法?”

  胖哥:“观像念佛,就是请一尊阿弥陀佛的像,一面念南无阿弥陀佛,一面观想阿弥陀佛相好庄严,尤其两目中间的白毫相光。这也很容易就得到念佛三昧,得到一心不乱。你若是得到念佛三昧了,那时候风也吹不透,雨也打不漏。行也弥陀,坐也弥陀;行也佛,坐也佛。无论行、住、坐、卧,都在三昧之中。那么智慧水就来灌溉你。你一定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观想念佛,就是单单那么来观想,不需要佛像。观想‘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观想这一首赞佛的偈颂,也会得到念佛三昧。再有就是实相念佛,即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这时候就是参禅。所以真正明白念佛的人,不会反对参禅;真正明白参禅的人,也不会反对念佛。不但不会反对念佛,也不会反对教宗、密宗、律宗。我跟你说呀,禅、教、律、密、净,这是分而言之,有五宗;合而言之,一宗也不立,一宗也没有,都是大家互相帮助的,哪一宗和哪一宗都有相当的关系。《大宝积经》上说,在末法时期,一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在末法时代修行,不容易得到道,唯独依照这念佛法门,就容易成就道业。”

  左轮:“我们应该怎样念佛呢?”

  胖哥:“大势至法王子又名「无边光炽身菩萨」,他在无量劫前初发心的时候,在相继一个大劫这么长的时间内,遇着十二位如来:无量光、无边光、无碍光、无对光、焰王光、清净光、欢喜光、智能光、难思光、不断光、无称光,和超日月光这十二位如来。他们都教大势至菩萨修习念佛的法门,即念佛三昧的法门。三昧是梵语,翻译成中文就是「正定」和「正受」。经过一个劫这么长的时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

  左轮:“嗯。什么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

  胖哥:“你以念佛的心来求生净土,把其它的妄想、杂念都停止了,就是都摄六根。你能用一念的念佛心来都摄六根,这六根就都听话,六根就都不造反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对着色、声、香、味、触、法这种境界,都不被这种境界所摇动了。不会再着住到染污法上。所以都摄六根,这就是一个总持的法门,也就是总一切法,持无量义。净念相继:什么叫净呢?没有杂念,没有其它的妄想,这就是净。什么叫念呢?你一念佛念念佛,念念佛就是一念佛,你一念不间断,就这一念,一定会生到极乐世界去。所以净念相继,这「相继」是很要紧的,相继就是继续不断。继续不断地这样念下去,天天念佛、月月念佛、年年念佛、生生世世都念佛,没有停止的时候。你能发这样的心,这就叫净念相继。得三摩地:三摩地就是「等持」,又翻译为「等治」。有的人以为它还是那个三昧,这个三摩地就是定慧圆融,定慧不二了,这是得到这种的三摩地了。”

  左轮:“这么做,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胖哥:“举个譬喻:譬如说有两个人,这两个人或者是朋友,或者是父子,或者是夫妻关系。其中一个人就专心记忆另外一个人,譬如说甲他记忆这乙;可是乙呢?乙人专忘,他就不记忆这事情,专门忘记这事情。那么这两个人就是遇着了,也等于遇不着一样,因为甲虽记忆,乙就专门忘记。这能记忆的甲,若是看见善于忘记的乙,当然他会记得,可惜甲看不见乙。这既已忘记的人,就算见到记着他的这个人,他也忘了,不记得他或者是自己的父亲,或者是自己的朋友,或者是自己的妻子、丈夫。因为他善于忘,专忘,他不记得。不记得,所以就若逢不逢。即使相逢还同不逢。或见非见:即使见着也等于见不着一样的。因为虽然有一个人记得,但是另一个人不记得,这也好像一个巴掌在虚空里拍不响,必须要两种因缘和合才可以,所以他们就是见着也等于不见一样的。反过来,如果有两个人彼此互相记忆,互相不忘。你记得我,我记得你,互相这么牵挂着,互相都这么想念着。甲也想乙,乙也想甲,这两人记忆很深刻的。像这样的两个人,彼此互相记忆着,这就譬如佛也想众生,众生也想佛。前面的一人专忆,那就是佛想念众生;一人专忘,就是众生不想着佛。佛虽然想念众生,众生不想佛,所以这光也就合不上。不合光,就不能有感应。那么现在这两个人互相想念,佛也想念众生,众生也想念佛,这彼此想念都是很深刻、很诚挚的。如是二人相忆的这种情形,从今生到来生,或者生生世世,或者几个大劫也不相舍离,就好像我们人的身形和影子一样。身形也离不开影子,影子也离不开身形,互相不舍离,就像这样子。那么不用说,大家也不会见不着的。十方诸佛怜悯、顾念众生,就好像母亲记忆儿子似的,假如是做儿子的不记忆父母而逃逝他方,虽然就是母亲总想他,又有什么益处呢?反之做儿子的若也忆念母亲,好像母亲忆念儿子那样的情形,那么这母子两个人生生世世都不会离开的。同样的道理,假若众生的心记着佛,又念佛,或者今生,或者是来生,一定会见着佛的。因为你忆佛、念佛,去佛也就不远了,不用假藉其它的方便法门,你就会开悟的。大势至菩萨在因地的时候以念佛的心得到无生法忍。现在在这个娑婆世界,好像吸铁石吸铁一样,他就摄受这一般的念佛人生到极乐世界去。”

  左轮:“前提是,我们得念佛?”

  胖哥:“其实,你念佛就是反念念自性,跟耳根圆通反闻闻自性是一样的。什么是佛?什么你的本来面目?你什么时候明白了,什么时候你也就离圆通不远了……那个时候,你就会明白什么呢: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惟汝六根,更无他物。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所谓根尘同源,缚脱无二。你还是好好去读《首楞严经》吧。”

  左轮:“好吧。”

  胖哥:“若论念佛之法,必须当念佛时,即念返观。专注一境,毋使外驰。念念照顾心源,心心契合佛体。返念自念,返观自观。即念即观,即观即念。务使全念即观,念外无观。全观即念,观外无念。观念虽同水乳,尚未鞫到根源。须向者一念南无阿弥陀佛上,重重体究,切切提撕。越究越切,愈提愈亲。及至力极功纯,豁然和念脱落,证入无念无不念境界。所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念,即如如佛者。此之谓也。工夫至此,念佛法得。感应道交,正好著力。其相如云散长空,青天彻露。亲见本来,本无所见。无见是真见,有见即随尘。到此则山色溪声,咸是第一义谛。鸦鸣鹊噪,无非最上真乘。活泼泼应诸法,而不住一法。光皎皎照诸境,而了无一物。语其用,如旭日之东升,圆明朗照。语其体,犹皓月之西落,清净寂灭。即照即寂,即寂即照。双存双泯,绝待圆融。譬若雪覆千山,海吞万派。唯是一色,了无异味。无挂无碍,自在自如。论其利益,现在则未离娑婆,常预海会。临终则一登上品,顿证佛乘。唯有家里人,方知家里事。语于门外汉,遭谤定无疑。我适才所说的,是大势至菩萨再来的印光大师所著《念佛三昧摸象记》中一段,人如何能于日用,普应诸缘。何能触目菩提,头头是道乎。印光大师说了: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万境不出一心,一心融通万境。若了心体本空,何妨该罗万象。须知万象如幻,生灭唯是一心。诸缘无缚,本自解脱。六尘不恶,还同正觉。心境一如,有何挂碍。不见华严事事无碍法界。所谓一一尘中一切刹,一一心中一切心。一一心尘复互周,重重无尽无障碍。以故器界毛尘,云台宝网。咸宣性海,悉演真乘。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觅一毛头许不是道者,亦不可得。则法法头头,无非大寂灭场。心心念念,悉契萨婆若海。唯心妙境,唯境妙心。离四句,绝百非,绝待圆融,何可得而思议也哉。总之:佛号一举,妄念全消。透体清凉,中怀悦豫。直同甘露灌顶,醍醐沃心。其为乐也,莫能喻焉……”

  左轮:“哥,我看法师禅房内挂着一圈水墨画,大概十幅左右,均似出自一人手笔,有童子,有水牛,挺好看的。”

  胖哥:“那是禅宗以牧牛行为喻,摄心为戒。牧牛就是放牛,鞭子高高举起,牛鼻绳抓得紧紧的,它只要犯人家禾稼,就把鞭子抽上去。禾稼就是动念,念头一动,就把它扭转过来,直至‘皮肤脱落尽,唯露一真实。’不是一悟就成道了,就发神通了。真的是要一切放下,一切能舍才行啊。”

  左轮:“给我讲讲呗?”

  胖哥:“你先看《楞严经》,我不是给了你一本宣化上人的浅释?你先看那个,差不多了的时候,我们再一起探讨牧牛图,你这么聪明,肯定一点就透……”

  ;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45/45270/2587523.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