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煌汉 > 第九十八章 寓其巧智应机心

第九十八章 寓其巧智应机心


  谈妥了烈日吹冰和木雅人的事,王摩准备去王闿运和六部的人开个小会,交代一下政务的主要任务。不过,这个时候,有个不速之客不请自来。

  是唐不平。

  “府主,听说你甄选亲兵,只准身体健康的人入内,是不是瞧不起我们这些天聋地哑的人?”唐不平在唐小五的搀扶下,拄着拐棍,快步走了进来,他的声音,很不快。

  “唐大人。”肖扬和烈日吹冰连忙和唐不平见礼。

  这次,第一功臣非得说是唐不平不可,若不是他出谋划策,即使是挟持了李天霞,胜负也依然悬得很。

  唐不平虽然是个盲人,但是,行动自如,丝毫看不出异样来。他仔细问过军政府对于残疾人的待遇,知道是由军政府全盘奉养。

  老弱孤寡,吾将奉之。这是德政,更是仁政。

  但,这是不是有点看不起他们这些有缺陷的人?

  “唐先生,你想哪里去了。这天生我才必有用,残疾人在某些方面不如人,可是,在某些方面远甚于人,我怎么会瞧不起呢。”王摩上前几步,握住唐不平的手,“快请坐。”

  唐不平鼻中轻轻一哼,这样说,他倒想得通。

  残疾人在很多方面都有出人意料的表现。例如,聋哑人观察力好,瞎子听力好,那些脚有毛病的,手没有问题啊。那些手有问题的,脚没有问题啊。

  凭什么让他们吃饭不干活?这究竟是可怜还是施舍?他们犯得着么?

  “不是我说你,府主,你要是真瞧得起我们,让我们能自食其力的,自食其力。不食嗟来之食,不饮盗泉之水,难道,我们就不是华夏人?我们不需要这样的可怜!”

  唐不平激动的整张脸都有些颤抖。

  “这……”王摩犹豫了下,这话还真不好怎么接口,“那唐先生您的意思是?”

  “我没有其他意思,只盼府主在亲兵中,给我们残疾人留那么几个位置,在这军政府中,也给我们留一席之地。让我们愿意自食其力的,自食其力。这要求,不过分吧。”

  “不过分,当然不过分。”王摩心头敞亮,有些哽咽,“唐先生,是我没有考虑周到,这事儿怨我,怨我。”

  他想到了后世的很多残疾人,他们需要的是关爱和帮助么?恐怕未必,他们需要的,首先是不歧视。

  心理上的残疾比身体上的残疾要严重的多。身体残疾怎么了?凭什么就要遭人白眼,被人歧视?

  那残疾人做起正事来,难道比你正常人差了?

  杨谅隋朝聋皇子;

  杨信宋朝聋人将军;

  杨义宋仁宗的聋人护卫;

  杨正南宋崖山唯一幸存的聋人武士;

  杨仲开杨正的孙子,是大明绝声卫创始人第一任指挥使。为朱元璋无情杀功臣;

  杨茂正德时期的绝声卫指挥使,王阳明的聋人学生;

  杨启聪崇祯时期的绝声卫最后一任指挥使,是郑成功麾下的聋将……

  就说后世,那些福利院,那些自食其力的残疾人少了么?

  关键是,有没有真正平等正视他们诉求的环境,而不是一味主观的去可怜他们,施舍他们。他们难道是叫花子啊!

  王摩恨不得抽自己几个大耳巴子,没想到自己也会犯这种错误。该被骂,该被狠狠的骂。

  “这事儿,师傅,唐先生,我就委托你们两位协同处理了。我看,这六部之中,应该专门对残疾人事务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愿意自食其力的,我们要帮。不愿自食其力的,我们要养。”

  唐不平这才满意的点点头。

  一旁的烈日吹冰听了,更加深了几分对王摩的认同,以及对木雅人加入军政府的认同。

  对残疾人都能这样,对他们木雅人能差了?至少,烈日吹冰自问,在他的部落,莫说残疾人,便是娃子(即奴隶)都过的是猪狗不如。甚至主动去喂狼喂牧犬的老人和娃子,那比比皆是。这一对比,不是显得他们有些野蛮么。可他有什么办法,养不活啊!

  此事解决,王摩就继续寻人开会,商讨他出城之后的政务要点。

  大方向不能错,否则,被他们瞎乱搞,王摩就得花费更多的力气去调整。

  那么,军政府现阶段政务的大方向是什么呢?

  看着拿着毛笔书册准备记录的大家,王摩详细的道出了一番话。

  这第一要务,就是编户齐民。

  一定深入乡里,务必将绝大多数人登记照册,将物资统筹在一起。

  统一物资,统一分配。想要享受特权,那就去学习,去进步,去立功。不允许某些人好逸恶劳,也不允许好吃懒做。

  近现代文明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组织能力、统筹能力、动员能力。

  华夏早在商周甚至秦汉之时,就能做到组织能力深入乡里。秦人甚至靠着自己冠绝天下,古今第一的组织动员能力,硬生生打造出一个终结分裂的大秦帝国。

  大秦帝国的组织能力到了什么地步?一声令下,全帝国七八成的男人自备武器粮秣,直接上战场。秦人血不流干死不休战的的呼喊响彻了整个大秦的历史。若不是末期他们丧失了这种组织动员能力,历史必然被改写。

  作为反面教材,明朝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种组织动员能力的丧失而灭国。官府的力量莫说下乡,县都未必政令通达。基层败坏,完全被地主乡绅控制,形成了各种利益网络。

  所以说,基层建设,一定要牢牢把握,不能有丝毫疏忽,否则,会出大问题。

  编户齐民,两个要点,第一个是民户的划分,第二个是管理。

  要知道,乡间宗族势力、乡党的势力,非常强。小的,几家几户是一家人。大的,几千几万人是一家人。这还是五服之内,要算是姻亲、门生故旧、同宗等等,天知道有多少人。

  他们贫富不均,又有近亲、姻亲、外来者等等,各种矛盾。

  闹不好,一个乡一个县全是一家人,或者即使是一个小小的保甲,也因为陈年旧怨打的个头破血流。

  如何划分他们,如何管理他们呢?

  参考后世的一些经验,王摩给了他们一些启发。

  农村的归农村,城市的归城市。

  官僚、土豪、劣绅、富农、行商、工人、等,尽量在城镇给编户,农民等,尽量在农村给编户。在保证基本生活条件的基础下,让他们自己去创造自己的未来。吃饱靠政府,吃好靠自己,就这个意思。至于功过,功勋点上慢慢清算。

  举贤任能,基层推选。

  先划定基层编组,然后,召集人,让他们自己推举管理,统一接受军政府的培训和考核。实行能者上,无能者下的竞争机制,群众和官府共同监督的监察机制。

  而在乡以上的官吏管理层,则主要以考试考核为主举荐为辅,同样实行群众和官府共同监督的监察机制。并不一定要有类似的经验,关键是,上岗以后,肯学肯干能进步。

  无论什么矛盾,统统抓大放小。某些东西,民不究,官不举,比如之前争水、赋税等蛮清体制造成的旧怨。某些东西,民不究,官也要举,譬如偷盗、造反、贪污受贿等等。

  当然,具体的事情和规则就让军政府的政务人员自己去想办法。王摩不管。

  第二要务,文化方面,主要是教育、舆论宣传、思想改造等方面。

  蛮清的奴化教育还是比较成功的,民众不知华夏、不知煌汉的比比皆是。若不能彻底扭转他们,那么,他们终究只能是任人宰割的玩具,而不是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工具。

  这其中的几个要点就是《汉魂报》的普及,新韵书、新教育制度的普及。

  要让军政府上下,讲煌汉文明,树华夏新风,从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各个方面进行长期化全面化的宣传教育和改造。

  第三个要务,就是工商业。

  工矿厂、商铺、货栈、钱庄,这些地方如何接管,如何发展。如何让军票彻底取代银票和金银铜钱,这是他们要考虑的事情。

  王摩给他们交了几个硬性的任务。

  士兵军服夏装十万套,士官军服五千套,行军帐篷两万顶,雨具十万,武器,新式百辟刀六万把、三菱军刺、红缨枪、绣春刀若干。火枪、火炮,其他火器的研制,各种机械和器物的研制,等等。

  “这只是军中需要,至于民间束发易服需要的服装,编户齐民需要的农具等,工矿需要的设备、人力、技术也要你们筹备。”王摩呷了一口热茶,擦了擦汗,“大家任务很重啊。”

  王泽眯了眯绿豆眼,心头默默的算计开来,保守估计,这得是数百万两的生意,丫丫个呸的,自己什么时候经手过这么大的生意。

  王摩示意采薇拿出了军服的图纸。

  他设计的,士兵军服,新兵为麻色裋褐、网巾、草鞋、腰带、绑腿各两套。战兵为红色裋褐、红色头巾、千层底布鞋、腰带、绑腿各两套。士官为比战兵多了件窄袖黑色圆领袍,头上戴黑色幞头。而营级以上主官将穿各种补子各种的飞鱼服。医官统一穿白色短褙子加中衣裤。

  这是夏装,还有冬装。不过现在才四月,冬季还早,所以可以暂缓一步。

  当然,这样做,军人会很显眼,但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因为,要让士兵们一眼就看见他们的主官在干什么。

  而军政府的官僚统一佩汉剑,按品级配四面、六面、八面汉剑。官服公服统一为白色中衣中裤,红色团领衫、皮质束带、黑色幞头,暂时不用加任何装饰。这样,以显示官民一体,文武相宜。

  还有三菱军刺、绣春刀的图纸。

  选用三菱军刺,是因为这种武器给新手用非常适合,而且,不择钢铁,用破铜烂铁就能造。要的就是又大又粗又硬又狠的效果。军中格斗勇士,一把刀根本不够,三菱军刺,就是给格斗技术最好的那批人使用。需要这些战斗精英,在关键时候打破僵局。

  绣春刀是作为营级指挥刀使用的。勋民以上,可以配金属武器,如顺刀、窝刀、札刀、朴刀、斩马刀等,但必须在军政府登记造册。

  而红缨枪则是配备给乡间做安保用。毕竟,枪头,任何铁匠都能打造出来,随便找个竿子一插,一杆红缨枪就出炉了,多省事。

  ;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43/43233/2365454.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