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煌汉 > 第十五章 圣贤虽远有遗经

第十五章 圣贤虽远有遗经


  “参见府主。”一干人弯腰拱手,心里有些舒坦,不用下跪。

  壶中子是第一次见所谓的军政府府主,关于他的描述千奇百怪。

  恨他的人说他是妖魔转世,专吃人心喝人血。敬他的人说他是神人附体,恨不得为他生,为他死,甚至比自己的衣食父母还要用心。

  不少人都开始考虑,要不要给他建生祠供奉起来。军政府的那些人就认为府主是天生大智慧的大英雄大豪杰,天文地理无一不通。

  壶中子看到的王摩,是一位英武的少年,穿一身粗布直裾,虎背熊腰的身子不丁不八的站着,脸上一副平和的表情,方面大耳,面如冠玉,一字眉,头上用黑色发带加根木簪挽了个发髻。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眼睛,那眼神深邃得看不见底,乍一看仿佛洞彻了一切,再看又平静如波澜不惊的镜面,仿佛什么也撼动不了。

  看他的面相,分明是早就阳寿已尽的格局,可偏偏天降奇缘,阻断了命宫,变成了命途多舛的命格,隐隐之间又有朱紫红黑之气。这说明此人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已不可妄测。光是这一点,都已经说明他的不凡。壶中子微微点了点头,心中计较更甚。

  “诸位先生来了,快请。”王摩将他们延请入内,保持自己的风格,没有多余的客套话,直接问起了事情的进展。

  邱辉不敢怠慢,上前丰上了他们议好的新教章程,在王摩仔细阅读时,他们心头如同猫抓似得,用眼神互相致意。

  “万物有灵,神与道同?知行合一,天下大同?”王摩有些奇怪的看着眼前这和仙风道骨完全沾不上边的胖道士,“诸位,你们能不能解释下这几句总纲的意思?细则倒没什么问题,而且可以补充,但是你们这个总纲,我不是太懂。对了,还有一部分,人员的遴选,这个稍后再议。”

  众人见王摩没有反驳,心头都放下一颗大石,按照事前约定,他们推出了壶中子,让他解释。壶中子也没有耽搁,赶紧为王摩解释起来。

  万物有灵,其实很简单,它是沿用盘古创世说,认为盘古的肉身化为世界,而盘古的精神逸散于天地,化为天地万灵。而天地万物,正是由于结合了这些灵性,由此才有各种形态的变化,生老病死,四季无常,一切皆是源于此间。一花一草,一虫一鱼,无论生老病死,都是有灵性的存在,而人只是万物其中的一部分,不可自矜,也不可自卑。而人与人之间也是这样,皇帝和乞丐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

  万物有灵,其实讲的是平等。不仅仅是人与人,国与国,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平等。

  神与道同,乃是原始道门一句广为流传的话语。道,其实可以视为宇宙之间不变的真理,用唯物主义的话来说,就是物质,是盘古肉身。而神,不是指的神灵,而是人的精神,是心,是盘古之灵。而神与道同,指的其实是,不唯物,不唯心,心外无物,物外无心。精神和物质必须一体出现,同等重要。这也解释了远古传说中的各种神异。华夏传统哲学观点普遍认为,道恒一,天地万物自道出,道无名,无始,无终。神与道同首先承认了这种说法,然后,发展出了新意。

  无神不知道,无神不行道。

  知行合一,乃是心学真传,也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和实践不可分割,思想和行为也是这样。壶中子非常痛恨道门中人妄谈行气服丹,还有各种江湖骗子,儒门小人之儒也是这样。说经谈玄不是本事,小到长寿长生,大到救国救民,全然不是凭口说,也全然不是凭手作。《传习录》里,先贤阳明先生已经将此事讲得透彻无比。

  天下大同指的是世界应该成为一个大同社会,平等,互助,友爱,没有剥削,没有压迫。首先这个天下的定义就是盘古世界,不单单指神州大地,还有朝鲜,日本等等地方,乃至于天上星辰。在大同世界里,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如同《礼记》里描写的那样的和谐社会。

  按照壶中子的意思,若是修行,其实万法皆通,倒也不必拘泥于释道佛,只是,修行只能超脱自己,若想开解他人,还得大道。而如今的世道,大道隐世不传太久,群妖为乱,白莲教,**,基督教,等等,蛊惑人心,祸乱纲常。要拨乱反正,也只有去芜存真,改善风气才能见效了。而儒释道三教中人及外道之人,各有偏见,各有所长,所以新教当去其糟粕,取齐精华。

  这浓缩的十六字真言,便是他壶中子走南闯北领悟的大道真谛,万法根本。可惜,与他论道的,真正能说到一起的少之又少,要么呵斥他离经叛道,要么就讥笑他异想天开,甚至还害他被除了道籍,成了假道士。还好他对这些外物已经不放在心思上了,他的心中只有道,他的道,他认为的天下正道。

  而除了这十六字真言之外,他还认为,新教当有教规,教门中人当持守戒律,知行合一,布施天下,大显于世,而不是遁隐于避世之地,只求个人逍遥。

  “好!”王摩赞道,他对这个躺枪路过的假道士是真的服了,至少这些话是说到他的心坎里去了,看来是捡着宝了。“看来这信仰之事交给道长真是找对人了,於我心有戚戚焉。对了,这新的宗教有没有名字?”

  “没有,正要请教府主你呢。”壶中子笑呵呵的捋了捋塞下胡须。

  “此事容我想想。道长,你我投缘,不知道长可有兴趣称一声主公,为我军政府效力?我拟在礼部新成立一宗教局,专门负责此事,我看道长正是礼部宗教局局长的不二人选啊。”王摩大有深意的看了壶中子一眼,不容壶中子拒绝,又道:“有了,我看这新教博采众家之长,本来道教是最合适的称呼,但已经有了这名,再取就不合适了,我看不如叫做圣教。道长意下如何?”

  “圣?好,好名字,主公大才。”壶中子顺坡下驴的赞道,“神而明之谓之圣,如此,这新教便叫做圣教吧。”

  他本来东奔西走,就是想推行自己的道,可惜到处受挫,既然现下有了这番机缘,岂能错过。

  “我圣教新立,要尊奉祖,灵,圣。”王摩用笔写出了这三个字,“祖便是祖宗,灵便是神,圣便是人族诸贤。这方面道长你要拿出个章程来。对了,既然已经是圣教,再称呼道长巫师也就不妥,我看,不如称圣徒吧。圣徒,便是行圣道的人,圣师便是引人行圣道的人,你觉得呢?我倒觉得圣教颇有和其他宗教吻合之处。海纳百川,兼收并畜,这一点很好。不过这十六字真言就不必动了,关键是后面的细则。教规如何定,受持什么戒,此事很是重要,还忘壶中子圣师你多多琢磨。”

  “诺!”壶中子眼神一挑,他几乎可以预见,那看得见看不见的刀光剑影。他有信心,这圣教在自己的带领下,必然席卷天下。

  “道有识,断,行三法,行圣道的可称圣徒,引导人成圣徒的称圣师,到了至性至真境界的就合该称圣人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妙哉,妙哉!”想到美处,壶中子嘴角不由得微微翘起。

  他走南闯北,也见识过不少人物,自家又是个有灵性的,胸中自有丘壑,能有机会参与这场盛事,哪里能不拿出全部手段。不仅如此,他还给自己的故旧写了些信,延请他们一起来参与这场盛事。

  王摩又言,儒有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西方骑士有八德,谦卑,荣誉,牺牲,英勇,诚实,公正,怜悯,精神。其他教门也各有戒律。但戒律不在芜杂,而在简练,重点不是嘴里对戒律如何熟悉,而是知行合一,受而持之。

  壶中子深以为然,他也见过太多沽名钓誉之辈,说起来是天花乱坠,做起来是一事无成。譬如练武,若没有数十年如一日的苦功,怎么能练出真功夫呢。

  聊到最后,王摩越说越兴奋,干脆屏退众人,和壶中子说起一番体己话来。

  王摩心中一直有一道隐忧,那就是如何收集外界情报以及同外界外来。此时,电报,电话,网络,全都是高级得没边的玩意。便是从王家寨到巴州几百里的路程,靠脚板走路都得两天多的路程。这是利,也是弊。造反大业,不寻找志同道合的人如何能行,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又如何能行。

  他知道王大虎在派人联络哥老会,洪门等实力,但这些会党,说老实话,不经过一番改造,最终也将成为自己的敌人。成立什么党什么党,那更不是他的选择。立一新教,坚定治下百姓的信仰,同时,也是用间的一种方式。他希望壶中子能利用新教的渠道,将军政府的种种向外界传播,同时,为军政府建立一些必要的掩护。

  巫婆神汉,道士和尚,媒婆乞丐,还有会党流民,这些人,王摩是有大用的。而这步棋能不能下好,关键是看这圣教堪不堪用。

  “府主,你的意思是圣徒不仅仅是圣徒。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容我想想……”壶中子沉吟道,他没有同意也没有拒绝

  “报告。礼部部长邓先生求见。军部军械局局长王为民求见。”门卫打断了壶中子的思考,他知道自己离开的时候到了。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43/43233/2365371.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