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煌汉 > 第九章 冥冥自有天助汉

第九章 冥冥自有天助汉


  “来嘞!”

  一声苍老的声音响起,一个老人伸出头颅来,将梯子放了下来,然后,石忆达率先抓住梯子,慢慢爬了上去,等王摩上去的时候,他的腿都还有些发软。太刺激了!在后世,这地方梯子已经被烧了,根本进不去,或许专业登山装备行,只是谁会无聊到这个地方来呢?

  老苍头便是守洞人,当年他带着一干子石匠日夜在里面劳动,将洞开凿的更大,更安全。只是这石头确实太硬了,不好对付。王贤当族长之后,更是撤掉了那些石匠,只留下老苍头和几个孩子守洞。采薇便是老苍头的孙女。

  “少爷好!”老苍头满是沟壑的脸上笑得一片灿烂,“石头,果儿,出来见过少爷!”

  石头和果儿便是陪他守洞的两个孩子,平日里,没事儿也能出洞去玩。

  “少爷好!”两个光屁股的孩子从洞内冒了出来。

  王摩摊开手中的油纸包:“苍头爷爷,新鲜的肉包子,还有三个鸡翅膀,趁热吃吧!”

  “哦,肉包子!”石头和果儿顿时欢呼起来。

  苍头也很是高兴,非常局促的擦了擦手:“那怎么好意思!来,石头,果儿,快谢过少爷!”

  “谢谢少爷!”

  老苍头一脸慈祥的看着石头和果儿吃,他自己却丝毫不动,脸上犹疑了一下,迟疑的问道:“少爷,采薇那孩子……”

  “没事儿,放心吧,有我在没事儿!”王摩拍了拍胸膛,“我已经托芙蓉去请先生照顾她了,娘那里我去说,她也是刀子嘴豆腐心,这阵气过就没事儿了!”

  “谢谢!谢谢!”老苍头擦了擦眼睛,“采薇这孩子,还好有少爷,不然不知道要吃多少苦!”

  安慰了一会儿,王摩让他们在这里等着,然后自己按照指示来到了洞中某处乱石。扭动石头附近的机关。这个机关也真是精巧,周围全是什么龙啊凤的图案,可是,唯有里面最不起眼,啥图案没有的小石头才是真机关。机关一打开,里面显出一个石窟。

  拿出火把,凑到一旁的油灯点着,然后,王摩小心翼翼的探头走了进去。

  里面是两个不大的房间,一间房间里堆了盔甲,刀剑,枪头,锈迹斑斑,不少木头柄却仍然是完好的。这一屋子,全是这些东西。里面的屋子,一旁堆放了整整齐齐的金元宝,银元宝,珍珠,玛瑙,翡翠,玉石,另一旁则是一盒盒堆放整齐的木盒,都是用上好的楠木,黄花梨等制成的。

  打开一个盒子,里面用红绸包了一摞书,第一本便是《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淡淡的墨香萦绕鼻尖,王摩感动的想哭。

  这里,全是无价之宝啊!

  “搬出去,全都搬出去!瑞生,你去叫人!让族老们和各房主事,各房男人,留守的家丁全来,将这些宝贝全都搬出去!”王摩快步转出来,吩咐人手开始搬运。

  接到消息的人全都傻了,王家还有这等辛秘?

  “好多的金子银子,好多的刀剑!”瑞生眉飞色舞的说道,“还有那些小木箱子,少爷说里面全是咱们汉人的典籍,无价的宝贝。”

  “在哪儿,在哪儿!快带我去!”彭显均激动的两眼发红。

  浩浩荡荡的人群行了五里多的山路,然后一个接一个的看着武装家丁们从白崖洞搬出让人眼花缭乱的宝贝。

  大砍刀六百柄,剑三百柄,枪头七百,完整木枪一百,铁枪八十,铁甲六十八具。不过,这些东西大多都已经锈了,需要重新打磨或者回炉重练。

  金一百六十锭,一锭十两,银一锭五两,一共六百锭,珠宝若干。这便是一笔横财!

  最宝贵的,便是藏书的木箱,一共四十八个,里面到底有多少书,谁也说不定,但是,一个木箱里至少能放二三十本书。

  让王摩又惊又喜的是,里面居然还有《天工开物》、《算经十书》、《营造法式》、《本草纲目》、《农政全书》等等书籍。

  这可是号称华夏科技百科全书的一些书籍!

  每一本,都是华夏先民智慧的结晶。其中一些理论方法,至今依旧领先当世的欧美。

  可惜的是,蛮清熟视无睹,非但没有传播这些,反而封禁毁灭。例如《天工开物》,后世竟然只有日本才有。

  蛮清的罪恶,真真是罄竹难书!难道,真的是冥冥之中,自有天助!

  当世之人,不是没人知道科技的重要性。

  魏源不就是在开始开眼看世界么,可他看到了世界,却没有看到华夏。

  搞什么西体中用,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是体制的问题!

  搞懂了华夏的科技体系,沿着这条道路钻研下去,一切都还来得及。

  否则,便只有吃欧美的残羹剩饭,经历更惨重的磨难,变成一个中不中,洋不洋的怪胎!

  王摩感动的想哭,有了这些,他建立华夏科技体系的心愿便有了更大的成功几率。

  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些,刚刚在众人心中有了一丝萌芽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再度爆棚,王摩更是借机宣传,这便是上天和列祖列宗对他们的恩赐。

  这确实是神迹啊!

  对于这里的人们来说,这更加坚定了他们跟着王摩干的心思。一时之间,打造兵器,编练人员,大家搞的是热火朝天。

  彭显均也显现出来自己的能力,帮助王摩编册造籍,统计人口,计算钱粮。非但如此,他还给王摩建议了几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第一个便是号召乡野。十里八乡,对潘人贵不满的人多了去了,受欺压的百姓也不可胜数。没理由只发动王家自己的力量。所以,彭显均建议王摩散步留言,同时,在王贤的葬礼上胁迫前来观礼的人一起参与进这伟大的事业来。

  第二个,便是定名分,建军立府。名不正则言不顺,这造反也得有个章程,叫什么名头,用什么制度,这些东西都得定下来。便是军队,也得定下制度与规矩,总不可能上阵的就王家的武装家丁吧!更何况,王摩需要给那些有野心的人一些盼头。

  彭显均有才学,附近和他这般情况的人不多,但是,也有十来位。这些人,不说饱读诗书,至少粗通文笔,能识字,能写文章,平日里喜庆事儿,都少不了要请他们帮忙。但是,这些人却连一个童生都没有。

  清朝延续明朝的科举制度,童生便是习举业而未考取秀才的读书人。只是,这些人却有些不一样,他们不是未考取,而是根本不去考!便是彭显均,现在的脚都还有些跛,这是当年他想去参加科举的时候,他父亲行家法,生生打成这样的!当然,也有屈从的,比如廖家和吴家就是。

  满清当道,宁可飘荡江湖,也不可与之同流合污。明里暗里,他们透着的便是这个意思。反正巴州穷乡僻壤,也没人愿管,乐的清闲。但论起真才实学,这些人真的不差。

  王摩大为赞同,当即请彭显均出面,延请这些人前来议事,又派家丁将这些人的家小暗中一起请了过来,不愿的,那便绑也给绑来。

  就这么,王摩勉强组建起自己的第一个班底。

  而陆陆续续赶来的王家子弟和那些得到消息的佃户,也被王摩他们或是威逼或是利诱的给弄进了新成立的军队。

  这支军队,以武装家丁和王家子弟为骨干,王摩给编制,他们自己去招人,目前给出去的编制是一千人的编制。十人为一班,三班为一排,三排为一连,三连为一营,还有一百人则是三个十人的连长警卫班,三十人的营长警卫排,还有二十人的军法官和和二十人的军中文书。

  只是,编制是一千人的编制,现在才找到三百来人,而且只有一百五十来人勉强算得上是精壮,真正的精锐只有那五十名武装家丁。还是太弱了啊!

  这只军队唤做黑水营,因为这个地方叫做黑水,因一条黑水河而得名,主要兵员也是黑水人。营长便是王摩,第一连连长石忆达,第二连连长王大虎,第三连连长是王泽的大儿子,叫做王云飞。

  基本的架子是搭起来了,以连为单位进行自行训练。一方面,努力补齐兵员,另一方面,还得解决军备不齐的问题。武器,军装,旗帜,号令等等全都是大问题。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43/43233/2365365.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