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道境中成 > 第002章 弑父夺丹,栽赃家奴

第002章 弑父夺丹,栽赃家奴


  以下是:为你提供的《道境中成》小说(道境中成 第002章 弑父夺丹,栽赃家奴)正文,敬请欣赏!父子二人,一阵神秘交谈过后便是悄悄离开了密室。

  这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也不知是哪张嘴巴道出了二少爷为尽孝心冒死寻得万年神龟的消息。

  没过几天,镐京政权大诏天下,凡提供神龟去向者,赏黄金千量,良田百亩,马匹一百,美人十名。

  若有进贡神龟舍利者,赏黄金万量,良田万亩,马匹三千,美人数百。

  知情不报者,灭族。

  消息一出,原本安逸祥和的赵家村,一下子成了众人的焦点。尤其是那几个跟随二少爷踏雪百里寻找神龟的家奴,吃不好,睡不暖。想想镐京政权的大手笔,再想想自己不甘的身份。

  终于,其中一个家奴耐不住性子,首先提出,卖主求荣之大计,以讨后半生无忧生活之富贵。

  开始,另外三个家奴还有些拘谨,但最终在稍有智慧的另一家奴的鼓动下,达成了共识,决定今夜盗出龟丹献给当今坒下。

  傍晚,夜色蒙黑,寒风依旧,张家大院与往常一样,用膳过后,各忙各的。张清扬看上去神色光彩,飘逸如仙,有种仙家下凡体验民间疾苦的闲散。

  通过几日的研究,把本有的祖传丹药尽数取出,通过药理的比对,与实际临床的经验,张清扬总觉的只要加入龟丹舍利的药性,便能研究出使人脱胎换骨,飘然游尘的真正灵药。

  这也是张先人家族一直追求的升仙之境。只是张先人穷其一生,也未成寻到万年神龟的下落,更是无缘见到龟丹舍利的真面目。

  张家数代单传,直到张清扬才生有二子,一子,张风月,一子,张逸仙。可谓是祖上积德,才保大树分枝。

  数百年以来,张家名义上是医行郎中,开设药铺,实际上在暗中一直研究生死之秘,修仙之法,踏界之尊。

  到了张清扬这一代,已是第九代。数代人的心血成果眼看就要成为现实,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厄运的降临带走了张家的一切。

  “走水啦,走水啦,,,”不知哪个奴才厮声呐喊着。

  眨眼间,材房处已是火光冲天,大火随风而势,很快烘着了边上的厢房,紧接着两旁边的古树,便穿戴了一身红艳的火衣,在寒风中急速扭曲着,把长青的松叶献给了火红的夜色。

  家奴们打来桶水,无情的挥洒着救命的汗珠,只是这一切,都是徒劳。片刻间,整个张家大院就这么静静的斜躺在炙热的火焰下化为了灰炭。

  与此同时,赵家村也受到了影响,张家周边的村民,死伤数人,哀嚎声不断。

  张逸仙正巧外出,侥幸躲过了这一劫。其余人除了张风月与张清扬消失外,另有几个奴才不见踪影,剩余的人全部遇难。

  在这一次密谋中,跟随二少爷张逸仙的四个家奴里,有个叫王五的奴才,此人颇有智慧,这场走水秀,就是他一手策划的。

  先是买通几个外乡人,到张家药铺闹事,他深知张清扬最疼小儿子,张逸仙。

  断定张清扬定会派出张逸仙去调查此事,因为事件紧急,张逸仙临走前只是带上了家奴张洛,并无其它随从。

  然后,再把矛头指向大少爷张风月,张风月虽然生的眉目清秀,处事也颇有大家之风,却是庶出,并非姬氏所生,也就是张清扬的结发妻子,姬幺妹。

  姬幺妹直到张清扬54岁那年才怀上,也就是张家二少爷,张逸仙。

  本来是以长子继承家业,奈何张风月不是正室所生,所以张逸仙才是理所当然的接班人。

  分析了这一点,王五便巧妙的把龟丹一事向其禀明,张风月本来就对其弟张逸仙怀恨在心,正思量着出招对付他,没想到其弟身边的奴才既然找上门来,起了卖主之心。这龟丹可是修仙秘宝,自然想要占为己有。

  虽然张风月痛恨张逸仙,但他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奴才要杀主子的事实。但为了自己的野心,故,以顺水推舟,来个将计就计。

  待事成之后,来个栽赃陷害,光是奴才动了杀主之心便是死罪。

  所以张风月趁大火燃起之际,悄悄潜入密室,亲手弑父,盗走了龟丹舍利以及祖传秘方,只是他忽略了那个粗糙的木盒。

  一只沾满黑烟的大手伸出烧焦的木碳,艰难的从密室中爬出,在他爬出的那一刻,哭的已是魂不守身。

  此人,正是亲手杀了自己父亲的张风月。

  附近的村民一见是张家大少爷还活着,个个都是感涕热流,老天不绝张家。随即想到了张家老爷,张清扬。

  众人一阵呼长问暖,张老爷可安好?

  张风月含泪痛哭,“父亲大人他,,,招人杀害了,,,”说完,撕心裂肺,哭的是上气不接下气。

  “什么,是何人即如此大胆,敢杀张老爷,真是太可恶了。”

  “张老爷可是个大好人呐,这以后看病找谁啊,整个镇上就数张老爷的医术最高。”

  “哎,好人不长命啊,张老爷一路走好,,,”

  “张家上上下下几百号人,怎会无缘无故遭受如此灾难,定然有人陷害张家。”一个麻衣青年,在一旁煽风点火,借此统一众人的思绪,这样一来,计划就能顺理成章的发展下去。

  “就是,定然有人陷害,我们要为张家老爷报仇。。。”果真有人在一旁附和。

  麻衣青年见气氛已经高涨,达到了理想的程度,便是悄悄退下。

  张风月,见状使了个眼色,命其在前面的小树林等候指示。

  就这样情绪高涨的村民,一口气找出了张家上下所有的尸体,并且一一合对,拿出兽皮记录死者的姓名,好在尸体还能勉强辨认。

  结果很快出来了,二少爷张逸仙,以及身边的四个家奴,另有张洛一人,不在现场。

  于是,众多村民又是七嘴八舌纷纷议论。

  突然,村长赵满贵开口道,今日早晨我去河边给牛仔取水像是看到四个下人,围在石椿前说着什么,当时我没在意,现在想想,那四个下人很可能就是张家的四个奴才。

  “即有这事,事不宜迟,还望众乡亲帮忙寻找,只要找到此四人,相信走水一事自然水落石出。”一个张家的族亲长老,立即带人去搜寻。

  很快,不过几盏茶的功夫,就在前方小树林中逮住了王五几人。几人被绑的严严实实,口中塞了块麻布条,众人见后,不分三七二十一就是一阵毒打,人多手杂,也不知是谁,将早已准备好的尖刀,捅进了四人的胸膛,众人见状这才收手,但已为时过晚,四人一并呜呼归西了。

  经过这么一闹,张家老爷的仇算是报了,王五几人死的不明不白,赵村长带头随便找了块地将此等人埋了,也算是对得起他们。

  此事,就这样糊里糊涂的告一段落。

  话说,张逸仙带着张洛来到镐京处理完药铺上的事后,正准备回去,却是听到了一些风言风语,说是渭水赵家村,张家老爷全家上上下下百十号人,一夜间化为灰烬。只有张家大少爷一人生还,至于张家二少爷和一家奴神秘失踪了。

  声音虽小,听在张逸仙的耳朵里却是晴天霹雳。

  张洛也听到了,急忙转头凝视二少爷,怕二少爷承受不了此等打击。

  “要是传闻是真的,那可怎么办。”张洛心思焦虑,表面却故作正定。

  “二少爷,别听他们胡说,这完全就是天方夜谭,杞人忧天,张老爷神清气爽,处事从来谦虚谨慎,又会有谁与张家过不去,再说了,家里还有王五他们几个呢,普通百姓根本靠近不了张家。”张洛将深思所言,一吐为快。

  张逸仙没有多说什么,一股莫名的危机感瞬间席卷全身,有种大难临头的意境。自从听了那些话以后,不知为什么,他整个人魂不守身,思绪全完,神游天外,只留下那具少时的肉身骑在白马上,左右摇摆着。

  突然,他脑海中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正是父亲大人的禁言,“我的儿,休要回去,,,速去南方,,,那个木盒。”

  他整个人随之一阵,这才从睡梦中惊醒,而后说了两个字:“速回。”

  张洛深知,二少爷一反常态一定想到了什么,一个好奴才最基本的就是执行命令,不可有任何的反驳。像王五四人,死有余辜,如此草芥之命,即死不遗。

  西周王朝的都城,镐京与渭水相离甚远,来回少说也要个把月的时间。

  在连夜的赶路后,张逸仙身疲力竭,再也无法支撑起弱小的身子,毕竟他才十六岁,虽然许多人家的孩子像他这个年龄已是谈婚落叶,娶妻生子,但张清扬不这么认为,尽管例来传宗接待是生为子女尽其孝心的头等大事,却还是任由着小儿子,自由自在,因为他相信,张家的命运会因为张逸仙的出生而改变。

  脱离了长辈的关怀,再强的少年也会有摔倒的时候。张洛常年为张家办事,里外奔波,练就了一副坚实的身骨。驱赶严寒,病异流感,都能轻松躲过,然而,二少爷张逸仙却是生在金窝,躺在凤床,又如何承受得起个把月连夜的风寒交迫。

  就在张洛急的团团转,无计可施的时候,一个白须老者,倒骑毛驴,手提细长葫芦踏雪而来。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17/17709/2908459.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