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道境中成 > 第001章 地震前的宁静

第001章 地震前的宁静


  以下是:为你提供的《道境中成》小说(道境中成 第001章 地震前的宁静)正文,敬请欣赏!公元前780年,周幽王二年,渭水100公里外。(ww.)

  寒冬腊月,四季有阴。极物之边,春去方华。

  山间小村,人口数千,三百六十一户家家灯火通明。

  张家大院,人语喧哗,两个麻衣裹身的家奴架起扶梯,手提大红灯笼依次挂在庭院门口最显眼的位置。正对大门的通道上铺有数丈长,一丈宽的兽皮毛毯,直通院中主桌。彩灯无数,被整齐的悬挂两侧,人行其中豁然起劲。

  厅堂正中贴了一个大大的寿字,给这个百岁厅平添了几份喜气。

  客厅内早已是人满为患,有来自十里八乡的亲朋,也有当地的权贵,层次的不同被管家安排在不同的客席位。越是靠近正中的红布大桌,越显身份的特殊。靠后坐着的都是村里的临乡亲友。

  彩礼成堆,塞满偏房,百十号家奴,各各面带喜色,麻利的忙活着。

  一声吆喝,打破了喜闹中宾客的雅兴。

  “这里哪个是张清扬?”一个壮汉踏门而入,露出深沉的脸孔,无趣的嚷嚷着。

  “在下,张风月,不知阁下何人,找我父亲大人有何要事?”一个自称张清扬之子的青年,张风月,很有礼貌的弓身施礼道。

  谁知那壮汉,二话不说,上前便是一脚,正入青年的小腹,疼的他抱腹而跪。

  一旁,十多个家奴见二少爷被打,一冲而上,想要把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汉子拿下。哪知,十多人还没靠近壮汉,便被一一打倒,重重的摔在地上,哀嚎声不断。

  “哪个是张清扬。”又是一声吆喝,声响如雷,仿佛能穿透人心,把胆小的直接吓的躲在桌椅下。

  “你是何许人,胆敢在此放肆!”一个年纪稍大点的长者,站起身来,朝着那壮汉缓缓走来。

  壮汉见来者是个比自己年纪大的,倒是收敛了刚才的鲁莽。憨厚一笑道:“我是齐云山下的屠夫,前些日子有个长须老头给了我一绽银子,让我今日前来送份礼物给张清扬。”

  说着,从怀中拿出一个木制盒子,看上去有些粗糙,不知里面装的是什么。

  长者,接过木盒,微微一笑,“不送。”便是朝着内堂走去。壮汉的鲁莽在场的人可都是看到了,所以巴不得他早点离开。

  来到张清扬的书房,轻轻敲门后,出来一个头发胡子全白的慈祥老者。

  “村长,哎呀,,,真是折煞老夫了,,,怎可叫您亲自登门拜访。”张清扬须眉紧皱,有些受宠若惊。

  被张清扬称呼为村长的年老者,是这个村上的大善人,赵满贵。

  赵满贵“哈哈”一笑道。“论年纪你可比我大一圈,今日登门给老寿星拜寿,那是因该的,无须计较那些俗礼。”

  “村长真是大人有大量,老夫年事已高,也不知道还能见几次日月。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我那小儿。”张清扬不知为何,既然有些伤感,总觉得有事要发生,今日虽然是他七十大寿,但是那股死亡的气息越来越近。

  所以他才会突然间,一反常态,向赵村长托孤。

  张清扬口中所说的,小儿,是他的二儿子。今年才16岁。而之前在院中被壮汉踢了一脚的是张清扬的大儿子,张风月。张风月今年二十有八,比张清扬足足小42岁。

  赵满贵心中一颤,不会是老糊涂了吧,这么大喜的日子说这种不吉利的话。于是,呵呵一笑,“清扬兄定能长命百岁,家中小儿,年青有为,也会给清扬兄你争光的。”

  “对了,刚才有个大汉,说是受人之托要送清扬兄一份礼物。”说完,赵满贵神情淡定,从袖中掏出一个木制盒子,木盒不大,正好握于手心。

  张清扬心中意会,会是何人送礼给自己而不留下名讳?

  伸手接过木盒,仔细端详,并无特别之处。

  “真是有劳村长了,改日定当登门拜谢!”张清扬拱手抱拳感谢道。

  几句客套话后赵满贵便离开了。

  内堂,张清扬手中攥着木盒,在书房里来回跺着步子,脸色显的有些难看,因为他始络都未能打开这个看似简单的木制盒子。

  按理说,今日大寿因由寿星坐堂,接受晚辈的跪拜。但张清扬却是独自一人静坐内室,不闻喜闹。

  像他这样活了一大把年纪的老人,什么市井繁华,烟雨纷香,俗事云欲,锁碎杂理,全都是过眼云烟,瞬间即失。

  要不是大儿子,张风月执意张罗,张清扬宁可落得清静,也不想过什么大寿。所以这个老寿星才会闲居内室不分干扰。

  正当修心养性之时,赵村长突然到访,拿一木盒转赠,而这木盒到底有什么玄机,却是让张清扬没有一点头绪。

  夜色降临,寒风刺骨任由去,谁挡前锋尽数伤。刮在人脸上如同利刀绞过,留下深深的割痕。

  张家二少爷,张逸仙。踏雪百里终于寻得一件称心的礼物。

  随行的几个家奴,人高马大,虽是单衣素裹,却是坚毅挺拔,脸上带有喜色,为二少爷有此孝心而垂泪效仿。

  “大家辛苦了,还有二里山路就到家了,到时一人赏你们一坛好酒!”张逸仙心情有些激动,迫不及待的想要将寻之不易的礼物献给他的父亲。

  众人一听有好酒赏赐,个个都露出贪婪的神色,加快了步伐,跟在二少爷的白马后疾速奔驰。

  一盏茶的功夫,一行人便是来到了赵家村。赵家村并不大,不过是几个山头围在其中的小村庄。

  之所以叫赵家村,是因为村长姓赵,几代人都受村民爱戴,因而受此殊荣。张家是赵家村有名的大户人家,虽然是外来户,却是备受村民的尊敬。

  张家之主,张清扬为人光明磊落,从不做愧对良心的事。行医治病,救死扶伤,被看作是张先人的祖训。

  在张家二少爷刚踏入赵家村,就有家奴前来相迎,“二少爷,你可算是回来了,老爷都派出三波人打听消息了,外面天寒地冻,要是冻坏了可咋办。”说这话的家奴是个年龄与张逸仙差不多大的少年,因做事麻利,处事严谨,张清扬特赐他姓张,名洛。

  至于其他家奴就没这么好命了,主子骑马,他们只能在泥地上奔跑。

  张洛骑着骡子,在前面带路,一边还大声吆喝,二少爷回来罗,二少爷回来罗。。。

  远远的就能听到,大管家,老刘急忙带着几个随从出门迎接。

  “二少爷,老爷在内堂等着呢,方才赵大善人拿着一奇怪木盒进了老爷的书房,之后老爷便命下人四处寻找二少爷。此时,老爷怕是正坐在堂前发呆呢,二少爷快去看看吧!”大管家,老刘一口气道出了事情的缘由。

  一个木盒怎会让父亲大人如此忧郁,张逸仙怀中揣着神秘礼物未做任何停留,便向着内堂飞奔而去。

  几步随影便是来到了张清扬的书房,隔着屏风,只听内室传来一个男子的声音。

  “老爷,小的打听过了,那个屠夫叫刘老二,此人空有一身蛮力,脑袋却是不够使唤,前些日子受人一绽银子,拿着块实心木就闹了过来,还伤了大少爷。后来赵村长出面,那刘老二才有所收敛。只是,,,”给张清扬汇报消息的家奴说了一半却是止而不进,没有继续说下去。

  张清扬**着胡须,半眯着老眼,也没有追问,而是示意家奴退下。

  “进来吧,跑哪儿疯去了,不知道今天是你老子过大寿吗!”张清扬有些责备的向着屏风后的张逸仙喝斥道。

  “儿,未能急时给父亲大人行跪拜大礼,还望父亲大人莫要动气。听说渭水河畔常有万年神龟出没,儿便是寻了去过,想给父亲大人一个惊喜。”说着,从怀中掏出一枚龟丹,双手奉上。

  张清扬一听,龟丹,原本下拉的老脸也为之动容,呵呵一笑道:“我儿真是孝顺,知道为父需要什么。”

  这龟丹可是好东西,俗话说的好,千年王八万年鳖。这万年的神龟,怕是早已通了灵性,暂且不说它有何神奇之处,就说它的价值,纵有江山万里也难换到。张清扬活了大半辈子也是头一次见到实物。怎能不开心。

  要说这药效,就更加神奇,延年益寿那是肯定的,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争着抢着去寻找。

  据说当今天子,也在四处派人寻找此物,却不想被张逸仙寻到。要是此事传出去,又将是一场腥风血雨。

  所以张清扬随即带着小儿子张逸仙,进了一间密室。

  龟丹,又名龟丹舍利。仍万年神龟体内自行生出的精华。普通人要是得到它,修个真身,能活百岁;要是懂得药理,本就修道之人得到它,更能大大的提升其之药性。

  密室内,一只苍劲的老手,拿捏起指甲盖大小的龟丹舍利,细心的端详着。此时的张清扬全然忘记了那个粗糙的木盒,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既然是他修行得道的莫大机缘。

  然而,命运的格局早已随着当初的点滴灌输在每个人的命格里。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17/17709/2908458.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