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狂想之三国 > 125 洛阳变

125 洛阳变


  祝好友们中秋快乐,幸福团圆!!

  ---

  由于经过书信联系,徐璆作为代表拜访了太尉张温,送上礼物,表示尊敬之意,毕竟蒋武能当上荆州刺史,这个姑父发动人脉,可是出了大力的,这算是回访,再次感谢,

  两人相谈甚欢,张温是详细询问后、得知了荆州的情况,非常的满意,虽然身为太尉,但也是需要地方强力的支持,而通过蔡家,毕竟乃是亲族,自然是更加的关心亲密,得到的效果也更加的实在,如此,定期拜访,也有利于传递消息。

  公元189年二月,传回了洛阳的情报,主要有几点,

  首先,灵帝想立幼子刘协为太子,于是在朝堂上征求大臣的意见,结果自然使得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众臣的一致反对,面对群臣威逼,十常侍立即从旁帮衬对峙,场面一片混乱,双方差点爆发争斗,终于灵帝大怒,威慑群臣,负气而走,事情不了了之,

  如此,灵帝病情恶化,已经卧病在床,不能理政了,而朝中虽然表面都是关心,但私底下暗流涌动,形势诡异,

  在这样的情况下,太常刘焉想逃离是非窝、出镇地方,乘机向灵帝提出设立州牧的建议,认为外人不可信,还是派出中央的可靠之人去掌管地方,所谓可靠之人乃是暗示,从而加强中央的权威,提高威信,灵帝表示同意,如此,立即任命了一些刘氏宗族,做各州的最高长官,其中,刘虞为幽州牧,刘表为扬州牧,刘焉为益州牧,刘岱为兖州牧,刘繇为豫州牧。

  蒋武与戏杰两人看过之后,立即开始商量,蒋武是松了口气,看到结果,很是满意,而刘表做了扬州牧,而刘繇却做了豫州牧,只是稍微改变,

  不过再一想,孙坚已经被击杀,那么孙吴就不一定还会出现了,不过,宛城之战还是逃出了数百孙氏家丁,一定是回归了,预计孙策还是继承了父辈的遗产,就看他是否还有本事崛起了,拭目以待,

  “志才,如何看待洛阳局势?”

  “主公,皇上已经病危,而两个皇子都是年幼,按照礼法,当然是皇长子继位,即使顺利,也是一个主少国疑的局面,何况目前天下分崩离析,乃是末世,如此,可以预见,要想中兴是几乎不可能了,”

  “有理。”

  “再者,朝中为了皇位还在争斗,这是无法妥协的矛盾,必然是一场你死我活的角逐,恐怕祸起萧墙已经不远啦。”

  “军师高见。”

  “不过,主公,经过了动乱,胜负难料,结局不同,那么我方采取的措施也是不同,毕竟影响太大,还是等时局明朗之后,再做对策,也是不晚。”

  “嗯,有理,不过,不管哪一方主政,朝廷威势已经荡然无存,总是对我荆州有利,我们稳坐钓台,静观其变。”

  “善。不过,一些准备还是要做的,所谓有备无患。”

  “这是必然。”

  如此,荆州维持平静,只是加强了物资储备与军备制造,情报继续传来,

  三月,朱隽率边军大败马腾韩遂联军,马韩撤退后,又引起内部争斗,分裂了,如此,朱隽放心的退兵,交出了兵权,回归洛阳,

  四月中旬,灵帝卒,少帝刘辩内有何太后保护,外有大将军何进为代表的群臣支持,终于压服十常侍,登上皇帝宝座,

  五月,大将军何进放逐保护刘协的灵帝刘宏生母董太后于河间(今河北献县),骠骑将军董重自杀。

  六月,董太后忧怖而死。

  七月,何进与支持他的袁绍等商量,欲诛宦官,结果十常侍逃到何太后.宫中哭求,何太后心生同情,没有同意,如此,何进想召外军进京,借别人之手诛杀宦官,以此来避免与何太后破脸,于是,招破虏将军董卓入洛阳,然而事情泄露,被十常侍得知,众人立即商量后,设计反击。

  八月,宦官张让假传何太后旨意,招何进入宫,袁绍劝谏要多带护卫,何进没有在意,于是一进入宫门,立即被埋伏在侧的宫内侍卫所杀。

  消息很快传回了将军府,面对如此激变,袁绍与众人商议,认为必须反击,否则死无葬身之地,于是紧急调动西园军,开始猛攻皇宫,突入宫内,开始四处搜捕宦官,无论老幼悉数杀之,顿时混乱一片,

  士卒顿时大开杀戒,加上乱中抢夺宝物钱财,已经毫无秩序,那是鲜血洒溅,尸横遍地,见人就杀,死了数千人,

  十常侍多数被杀,只有张让反应很快,立即胁迫少帝刘辩与陈留王刘协突围向北而逃,逃入了北邙山,准备渡过小平津躲避,结果,被追兵围在河滩,算是穷途末路,张让举刀自杀。

  袁绍在一个草丛找到少帝,看见少帝安然无恙,松了一口气,顿时带领麾下跪拜道,“中军校尉袁绍见过陛下,陛下受惊了,请随在下回宫。”

  刘辩看着满脸血红的众人大惊,脸色惶恐,不敢言语,身旁刘协也是吓的不轻,呆在当场。

  袁绍会意,知道此时不可太拘泥小节,于是上前抱起少帝与陈留王,分别坐在马上,自己执缰牵着,如此,一行数百人马,浩浩荡荡而回,

  路上遇到司徒王允,太尉杨彪、左军校尉淳于琼、右军校尉赵萌、后军校尉鲍信等,前来接驾,

  此时众人都是狼狈,加上宫变导致了洛阳大乱,内心都是悲凉,纷纷哭泣。

  王允一看,为了稳住局势,立即派人将张让首级发往京师,这是一个信号,表示乱局已经结束,并派人下令约束军队,维持治安,然后簇拥着少帝及陈留王还京。

  车驾行不到数里,忽见旌旗蔽日,尘土遮天,一枝人马到来。百官失色,帝亦大惊。

  袁绍骤马出问:“何人?”

  绣旗影里,一将飞出,厉声问:“天子何在?”少帝仍旧战栗不能言。

  陈留王刘协心里素质较好,加上身旁有了众臣,已经缓过来,于是勒马向前,叱曰:“来者何人?”

  卓曰:“西凉刺史董卓也。”

  陈留王曰:“汝来保驾耶,汝来劫驾耶?”

  卓应曰:“特来保驾。”

  陈留王曰:“既来保驾,天子在此,何不下马?”

  卓大惊,慌忙下马,拜于道左。陈留王以言抚慰董卓,自初至终,并无失语。卓暗奇之,已怀废立之意。

  是日还宫,见何太后,俱各痛哭。

  检点宫中,不见了传国玉玺。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136/136805/7160941.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