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国势 > 第022章 时机来临 10

第022章 时机来临 10


  清晰的画面。

  无论是最开始的鄂木斯克休整,然后是后面的主动出击,再后面的包围作战,托洛茨基并没有认为有何不妥,前一天说战况顺利,队已被分割包围,第三天夜里就发来电报准备全军撤离,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大事?托洛茨基是军事领导人,自然会从军事角度来理解问题,无论谁处于这样的战场情况,都不可能轻言撤离,只有一个注释——布琼尼前面汇报的所有消息都是假的。

  如果这个推断为真,那后果远比打了败仗更为严峻,那就意味着军队的高级将领公然说假话,他想来想去,觉得很难理解,无论是布琼尼还是伏罗希洛夫都已是位高权重的将领了,这么做对他们没好处。如果说布琼尼马匪身上还有一点匪气,说不定会动什么歪脑筋,那伏罗希洛夫可是标准的布尔什维克,绝不可能跟着犯糊涂。所有电报上面,可是标标准准地两人联合签署。即便骑一军的领导层动摇背叛,那还有10多个步兵、骑兵师呢,难道他们的长官全都是叛徒?

  斯大林的想法他能知道,就是要借着这个机会树立权威,在处理图哈切夫斯基上,斯大林已显示了一次,但考虑到微妙的政治平衡效果,这次决不能再让他占得上风,更不必说,布琼尼还是托洛茨基一手从马匪中带出来的,打击布琼尼本人,更是在**『裸』地打击托洛茨基的威信。

  如果换个角度,消息属实,那一定是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虽然让人非常惊讶,但托洛茨基在两相权衡中,还是做出了倾向于第二种因素,唯一合理的注释就是——前面的消息都属实,但战场情况突变,布琼尼猝不及防,只能采取全军撤离。[]  首发 国势22

  想到这里,托洛茨基反而定下心来,用他标志『性』的眼神扫视了会场一圈,说道:“我同意斯大林同志的看法,追查白卫军、沙皇残余分子永远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希望大家提高警惕……”

  托洛茨基这席话说的冠冕堂皇之极,“永远是”三个字,看起来是斩钉截铁,不容动摇,实际上是高高举起,悄然落下,他扫了一眼那个格鲁吉亚矮子,继续用不疾不徐的语气说道:“同志们,远东战场目前面临很大的困难,希望大家能提出办法来……”

  斯大林有些愤怒,但强忍着没开口,老资格布尔什维克,时任契卡『主席』的捷尔任斯基重重点了下头,算是对托洛茨基的回应。立场中立、时任劳动和国防委员会『主席』的李可夫深知肃反的能力,虽然他对骑一军的行动表示万分诧异,但在发言中,还是提到:“我建议,能够听取前方指挥员同志的意见,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布琼尼和伏罗希洛夫同志不一定掌握全面情况,但下面的师长、团长,一定能够了解到更多的消息。现在党最迫切地不是追究责任,而是要讨论如何稳定远东的局面。”

  在兵败华沙以后,红军已恢复了元气,在各条战线上都取得了进展,无论是放第聂伯河左岸的乌克兰、顿河州、还是南乌拉尔、申库尔斯克都取得了胜利,法军和希腊军队被迫从敖德萨、赫尔松、尼古拉耶夫、塞瓦斯托波尔等城市撤走,除了弗兰格尔和邓尼金的部分军队还占领着伏尔加河流域,欧洲战区的中心地区已连成一片。这也是托洛茨基当时放心大胆将骑一军派往西伯利亚的出发点,但现在看来,形势远比想象要复杂得多。

  会场陷入了寂静,所有人都在思考应该怎么办。红军的战斗力自然不必怀疑,但后勤保障和军械装备却是短板,如果在欧洲部分还处于内线作战的有利地位,那么在亚洲战场上,红军的有利因素被不断缩小,不利因素却急剧扩大。这些困难和挑战,所有人不会挑明了说,但不见得每个人都是白痴,不会考虑不到这个问题。

  要处理远东问题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和中国人谈判,把中国人要求的领土归还;另一条,就只能打到底了,第一条绝不令人甘心,而第二条却又很难实现——人,红军是不缺的,但相应的装备与后勤保障能力却是极度匮乏,不然也不会让布琼尼只带了15万人马前往,不是派不出更多的军队,而是补给只能承受这个压力。

  在犹豫不决的当口,前线的电报终究来了……

  ……

  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小说 /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84/84639/4557355.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