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国势 > 第231章 大局走势 3

第231章 大局走势 3


  协约国的支持,不会将农民是否支持自己放在眼里。换句话说,农民本来就是被压榨的对象,根本就不需要征求他们的意见,考虑他们的感受。

  在俄国力量对比的判断上,秦时竹一针见血地指出。布尔什维克依kao的是工人阶级,有工业基础,不仅组织『性』纪律『性』要强于鄂木斯克政权,而且处于内线作战的局面,局面危险,但不会崩溃,随着时间的推移,力量会越来越强;高尔察克政权依kao的是协约国集团,没有任何基础,而且渗透了各方面利益,组织『性』和纪律『性』都无法与布尔什维克相比,更要命的是,这个政权是建立在进攻至上基础上的,他经不起僵持和长期对立——这个政权是没有任何内部动力的。上百万的军队死一点少一点,外界的输血更不能改变其造血机能极其羸弱的特征。

  从长期来看,布尔什维克获得胜利是可以预期的。

  照理说,中国应该尽可能地站在胜利者一边,但是,基于中国发展内部、积蓄力量的原则,中国不仅不能站在胜利者一边,反而要在不亏损自身实力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站在失败者一边,用失败者的垂死挣扎来减缓胜利者前进的步伐,来让胜利者付出更大的代价。来削弱胜利者的力量。

  在欧战根本形势上,德国也是注定要失败的,但是,帮助德国比帮助英法意义更为重大,同理,在俄罗斯战场上,高尔察克注定是要悲剧的,但帮助鄂木斯克政权比帮助布尔什维克意义更为重大。[]  首发 国势231

  另外,在国际关系上,由于中国和德国之间的密切关系,协约国并不是非常满意,但是这种不满意与对布尔什维克的敌视比较起来而言,那就是根本不值得一提。如果中国能够成功地扮演芳尔什维克的角『色』,那么,英法美就会放心地扶持中国的力量,在高尔察克政权失败之后将尽可能多的资源和国土划给中国,以便中国能成为一线的防御力量。列强深信,将俄国的土地划给中国越多,付出的代价越大,布尔什维克和中国之间的矛盾就越加不可调和。

  至于日本,充其量会考虑让他发挥牵制中国的角『色』作用,而不会对中国的地位取而代之。

  事态发展果真如秦时竹分析和判断的那样,9月以后,得到各方面支援的高尔察克政权对布尔什维克政权发动了全面进攻,苏维埃政权不止一次被『逼』到看似山穷水尽的境地,12月,社会革命党人在莫斯科叛『乱』,统帅主力野战军的东方面军司令随即叛变,几乎联合捷克军团攻占莫斯科。1918年1月,白军一度攻入列宁格勒郊区,攻占库尔斯克,威胁莫斯科。

  就在同一时期,布尔什维克成立了最高军事委员会,统一指挥全国武装力量,统帅由托洛茨基担任;4随即成立地方军事机构,全国实行普及军训制;10月,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关于实行普遍兵役制的法令。俄共(布)中央和苏维埃『政府』还决定动员全国的人力、物力,将全部工作转入战时轨道。为统一领导在东线作战的部队。11月宣布国家为统一军营,并成立由l.d.托洛茨基任『主席』的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i.i.瓦采季斯被任命为共和国武装力量总司令。12月,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下令扩充部队编制,除东方面军外,组建南方面军、北方面军及西部防区(次年2月改编为西方面军)。12月30日成立以列宁为『主席』的工农国防委员会,协调和领导军事机关和民政机关的活动,确保前线和后方的统一。

  这些措施的推进,布尔什维克的整体军事布局已经完善了。!~!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84/84639/4557318.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