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国势 > 第229章 大局走势 1

第229章 大局走势 1


  都可以恢复重建,南方只要稍微打几次败仗乃至消耗战都会一蹶不振。

  鄂木斯克政权在军事上另一个无法克服的问题是缺乏统一的领导与指挥。在苏维埃政权的各路敌人当中,有忠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克伦斯基,有妄图复辟诺曼洛夫王朝和沙皇的——高尔察克、邓尼金,有想趁着天下大『乱』借机恢复故国争取民族独立的——曼纳海姆、毕苏斯基,有想割据一方占地为王的——彼得留拉,有想换取自由和回家的机会的——捷克军团、有纯粹就是炕惯苏维埃『政府』的政策、方针和路线的——叛『乱』的哥萨克、甚至还有干脆就是打家劫舍过了今天不想明天的流寇——马赫诺。这些力量虽然都与苏维埃政权为敌,但他们的政治信仰和目标却千差万别,存在着无法调和的矛盾。即使高尔察克担任了最高执政,他原来在俄军中的地位并不高,也不能够统御所有军队。

  而布尔什维克一贯强调党的领导与政治路线,即便高层党的干部不懂军事,也依然能够掌握全部军事。这就保证了最大的凝聚力,因为作战经验可以在战斗中学习,团结和凝聚力然容易培养。在这个过程中,不得不承认契卡的厉害。

  作为布尔什维克的国家安全保卫机构,契卡全称全俄肃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员会,简称全俄肃反委员会,契卡是该委员会俄文缩写的音译。根据Ф.Э.捷尔任斯基的建议,彼得格勒军事革命委员会于1917年4月4日通过了《关于建立肃反委员会的决议》;4月20日,设立以捷尔任斯基为『主席』的契卡并在各级地方苏维埃成立肃反委员会。作为布尔什维克在生产、军队和地方上成立专门的肃反机构。它拥有很大权力 ,可以逮捕一切敌对分子,冤假错案自然免不了,但真正的敌人也会在这样“宁可错杀千人、不可放过一个”的氛围中折翼。

  虽然有工业生产、兵力动员和交通运输方面的优势,但苏维埃方面也面临着一个致命却难以解决的瓶颈问题——生活资料,特别是粮食的短缺。苏维埃政权和红军对上述核心区以外的广大农业区缺乏有效的控制,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匮乏成为整个内战过程中制约苏维埃『政府』的最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首发 国势229

  造成这种窘境固然有主要粮食产区大都属于敌占区或交战区或真空区的原因,但即使是在红军确实控制的地区,粮食的征集也是困难重重。『共产』主义纲领对自耕农占大多数的俄罗斯农民阶级缺乏吸引力,所以根本不可能指望他们有多高的革命热情像产业工人义务劳动、踊跃参军那样自动拿出粮食去支援苏维埃政权和红军;将全部力量都用于支援战争的『政府』也无力如农民所愿的提供大量他们需要的工业制成品来换取粮食。对于迫切需要粮食的『政府』而言,剩下的也就只有通过武力强行征集一条路了,于是“余粮征集制”便出台了,这是布尔什维克饮鸩止渴的战略,同样也最大限度地增强了自身力量。

  这却是可以利用的大好机会,在听取葛洪义有关俄国内部动向的情报分析后,秦时竹做出了决定。修改“逐鹿”行动第四阶段战略计划,从布尔什维克最难以解决的粮食问题入手,摧毁俄国的农业经济基础。国防军到俄国来,可不是为了和红军交战的,那样是本未到置,也不见得能够完成消灭红军的任务,但削弱俄国战争潜力,破坏俄国经济基础的目标却必须要完成——在民族利己时代,这样才能自保!!~!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84/84639/4557316.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