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国势 > 第136章 针锋相对

第136章 针锋相对


  时候抵达都还是未知数……但有一点可以明确,鬼子在渤海湾的舰队已经往回缩了,对附近海面的封锁业已解除,可见,在心里上已经落了胆。  对我们而言,不能轻易相信鬼子这么快就从恶狼变成绵羊,但可以抓紧时间出海,各处海关滞留的货物,一定要抓紧清关。  ”

  说起这事,萨镇冰也笑了:“原本以为货物积压港口,各地商人肯定饱受损失,没想到欧战如此激烈,价格节节上涨,积压了几个月,非但没有损失,反而还要大涨一笔呢。”

  “欧战方殷啊!”众人也是一阵感慨,虽然日本动向到现在还是不明。  但起码没有狠话放出来,可见在心里上已经落了胆,在这个当口如果能抓住机会一举奠定优势,非但对局势大有裨益,便是对整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都是利好得不能再利好了……”

  “百里兄,胜利指日可待,你地总政打算如何宣传?如何鼓舞士气?”

  “不是已经在宣传了么?”[]  首发 国势136

  “哪有?”陆尚荣一愣。  “我没看见啊。  ”

  “刚才二庵兄不是说让滞留货物抓紧清关出港么……”蒋方震笑着道,“货物积压。  原本是因为日军封锁的缘故,现在既然可以出港,想必日军已经退了下去。  商人如此精明,中间的成败利钝想必不会炕懂,这就是商机呐……”

  众人大笑,开战数月来的紧张气氛一扫而光,便连缴获的日军装备价值多少都安排了参谋进行计算。  不要以为指挥部财『迷』,这可是将来和日军交涉的重大关键数据——只有定出了价格多少,到时候索赔也好,交涉条件也好,都有了着落点。

  中方如此开心,日本却是愁云满面,虽然满洲军团在大谷的带领下成功撤退,但毕竟还没有逃出生天。  算不上安然无恙,更要命地是,丢弃了全部的重型装备,再加上原来因为被歼灭而被缴获地部分,日军在山东攻略开始后整整丢弃了6个师团的装备。  消息传开,连素来镇定的山县元老也是坐立不安。  在长州派内部,已经展开了究竟该谁承担责任的争吵。

  冈市只是台前的卒子,他不可能承担整个责任,他也没有资格承担这个责任。  如果说,山东攻略失败后还有神尾能够承担责任的话,那么满洲攻略失败后,让冈市来承担责任已经力不从心了。

  长州派试图从内阁身上查找原因,但却被萨摩派毫不犹豫地推了回去:2个月的军令状也好,6个师团地动员兵力也好,都是冈市直接要求而获得内阁授权的。  没有一丝一毫与陆军为难的情况。  相反。  大藏省还在经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挤出了共计9700万日元的临时军费用于应付作战,应该说。  无论措施还是手段,都已经到位了。

  在战场上,海军也予以了大力支持,无论是封锁海面、运送物资、炮击登陆滩头,海军都能够服从大本营的统一协调指挥,期间,海军还支援了陆军一批急需的气球炮,甚至动用驱逐舰和巡洋舰运送人员,海军在这样繁重任务的约束下还是完成了南洋诸岛攻防战。  把责任退给海军,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

  争来争去,罪魁祸首还应该在长州派内部查找,当然,陆军地面子还是要维护的,因此双方议定,只追查到冈市这里,后面便不再深究了

  那么,如何挽回目前的颓势呢?内阁在山本的授意下提出了和谈的条款,西原寺公望元老亲自审查了有关和谈条款,认为大体是符合实际现状和要价的,而陆军也提出了自己地和谈条款,不消说,陆军的开价价码高得很。

  望着一脸龟相的众人,山本是一点都笑不起来。  今天清晨,内大臣已经将自己宣进宫去,山东战场和满洲战场的惨败势连大正天皇都知道,招进宫去便是询问有关情况,这一次,早就得到内大臣线报的山本可是一点都不敢隐瞒,一五一十将情况都禀告了事,甚至说得还比已经发生的要严重一些,只听见上面叹了口气,用奇怪的声音说道:“支那怎么短短几年便如此厉害?还是尔等太不够用心?”

  “臣惶恐?”山本鞠躬谢罪,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既有支那变强的原因,也有日本过于轻视而导致失败的原因,他不便做出合情合理的解释,因为,不管是什么解释,听上去都像是在推托责任。

  “卿打算如何处理?”

  “这个……”山本抬起头来,“打算与支那方面和谈,如果能达到目标,自然是最好,如果不能,那免不了还要继续进行战争。  ”

  “希望尔等明白,这不是打胜仗之后可以百般要求地时候了……”

  “陛下。  ”山本张张嘴。  想要问点什么。  但大正一点面子也不给,挥挥衣袖道:“朕乏了,有什么事情,尔等商量着办吧。  ”

  有关天皇得癔病地消息内外都知道,只是这一次没料到会这样,虽然还是寒风刺骨的天气,山本只感觉自己北上都冒出了冷汗。

  支那这块肉。  倒着实难吃了。  直到内大臣将天皇一家安顿好,山本已经在他地授意下悄然离开权力中枢而准备暂时躲一躲风头。  作为内阁要员,始终处于风口浪尖是非常不明智的,他就想不明白,人家怎么就愿意用各种各样的代价换取世人同意,这岂不是太傻了么?

  “和谈?”作为山本的心腹,斋藤实的意见特别受冈市地重视,陆相死后。  作为军方在内阁唯一的代表,海相地意见便举足轻重,陆相一时无法到位,长州派在进行责任清算之前也决定不了陆相的人选,山本便授意斋藤实临时兼任一下,等待新任陆相的选出。  但这里的玄机可就大了去了,原陆相冈市是死是活还不清楚,倘若是活。  则有一个责任追究的过程,倘若已经死了,那么便有一个各方争吵继任人选的过程。  弄来弄去,内阁这里已经把陆军的影响排除掉了。

  对了陆军地前程,斋藤实比山本还要不看好,大大方方地说道:“6个师团的皇军覆灭。  这是几乎难以想象的事情。  日俄战争如此惨烈,皇军也没有一口气丢掉6个师团的光荣历史,现在,根本就打不了了——如果支那军有对付6个师团的经验和能力,那么再派6个师团过去也还是于事无补,可是,如果派得再多,一方面无法抽调如此的兵力,另一方面各地都有不小的动静需要镇压,部队还有更重要的任务。  ”[]  首发 国势136

  “藏相地意思呢?”

  “这场战事绝对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目前欧战造成了货物紧缺的状态。  我国原本具有优势的钢铁、生丝本来可以抓住有利时机扩大出口,由于战争。  原料受到了巨大影响,各种生产力量也得到削弱,而目前有的地方已经出现‘米『骚』动’的迹象,急需关注。  ”

  “外相的意思呢?既然英日同盟,日本遭到如此惨烈地失败,英国方面不至于毫无建树吧?”

  加藤高明惶恐地站立起来,随即的神情便显得黯然,最后道:“英国方面并没有履行英日同盟的意思,他们认为,这场战事仅仅是帝国跳动起来的,结果自然也只能由帝国自己来承受。  他奉劝了一句,如果无法争取更多的资源那便会陷入可怕的后果——倒闭。  ”

  山本点点头,这些意见在私下沟通的时候都讲过了,现在旧话重提,无非就是郑重其事。

  经过激烈的争吵,终于内阁形成了意见,谈立即谈,同时该进行的军事行动一天也不要停止,但在战略上,要放弃与支那进行大规模战争的企图。

  当然,秦时竹也有这样那样地烦恼,他地烦恼便是,如何能实现最大的利益,特别是,如何兜住日方地残兵败将。  几乎每个小时,战区便会发回有关前线的情报,但到现在为止,仍然没有一个情报宣称已经堵住了日军南逃的路线。

  望着沙盘上不断改变位置的敌我态势,秦时竹依然难以放下:“如果放虎归山,会出现什么后果?”

  “关东州很可能拿不下来”。  敬舆是个实在人,第一句话便是如此。

  “关东州拿不拿无所谓,关键是有生力量一定要消灭。  ”秦时竹的担心不是完全没有得到的,而是已经可以拿到的部分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

  “可将士们不甘心啊,如果放跑了敌人,不知道会怎么懊悔呢。  ”张绍曾笑道,“现在面临两个困难,第一,鬼子先跑了,当初合围时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我们离开了至少有400里,短时间内这个困难不容易克服;第二,天气时好时坏,好天气时飞机可以轰炸,可以侦察,天气变差,我们便严重落后于信息的变化,几乎每时每刻都要调整。  ”

  “报!……”叶身怀旋风般地冲了进来,连门都忘了敲。

  一看他喜形于『色』的模样。  秦时竹也笑了起来,搓着手道:“安平,难道有消息了?”

  “卑职谨为总统贺,刚才收到电报,根据飞机侦察地结果,日军南逃大体沿着铁路线前进,有一座桥梁堪堪被空军炸断。  目前河水已经解冻,无法从上面过河。  鬼子一筹莫展……”

  “好!”秦时竹喜出望外,真是天助我也!本来桥梁炸断没有什么作用,日军照样能够从已经结冰的水面上跨过,现在一听说解冻,那日军就废了,哪怕临时假设浮桥,没有几个小时的时间都无法完成。  而且浮桥也十分容易受到空军的监视与打击……

  “11师到什么位置了?”

  “已经抵达了日军军列抛弃处,正全数下车,轻装追击……”

  这样便更有把握一些,“卫戍师呢?”

  “这个没有消息”

  秦时竹想了想,“我倒是糊涂了,昨天刚刚又调整了方向,还不可能这么快……唉,可惜飞机不够完善。  要是有个几架大型运输机,来个快速机动,多好?”

  “您的意思是,空投?”

  “对!以前用飞艇进行绳降,那是因为飞艇稳定而且载重量大,现在风力太大。  定位根本不准,更迥论运送突击队。  ”[]  首发 国势136

  “总统,接下来我们如何应对呢?我怕……”

  “你怕外交上的麻烦、”

  “是!”张绍曾得到了鼓励,又说了下去,“英日握有同盟,如果我们对日本『逼』迫太甚,则英国必然不肯善罢甘休,便是一直在暗中支持我们的美国或许都会改变策略。

  “先不要管美国怎么管,英国怎么管也不要介意,这两个都是纸老虎。  有什么好怕地?”

  第二个黑夜又即将过去了。

  大谷知道后面的追兵已经越来越近了。  他不但能从频频光顾地侦察机中推断出一些线索,也能根据事态发展毫不留情将分散的小股部队判了死刑。  令他特别沮丧的是,大本营已经发了援兵,同时又不肯解除满洲军的任务,这无疑让已经徘徊在低落边缘的士气陷入了濒临崩溃。  为了撤退,日军可是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光是架设浮桥,便是上千人同时动手伐木等使用,生怕别人知道他们不愿意做……

  物资、补给都在慢慢耗尽,冰天雪地里,什么吃的要找不到,一路走来,陆续有歇斯底里、无法在恢复平和地日军『自杀』,对此大谷丝毫不以为然,按照他的解释,这些人无非是自我成神去了。

  浮桥架设完毕的第二天清晨,日军正要冒着空袭危险渡河,忽然,一阵奇怪的轰鸣声从远处传来,接着,越来越响!

  没有人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大谷也浮现了狐疑的神『色』,但还是身先士卒,直接杀过去,颤颤巍巍渡过了用树干搭建的简易浮桥。

  晚了!等到日军弄明白这轰鸣的不是工厂机器而是陆兵之王——战车时,他们覆灭的命运已经被注定了。

  卫戍师长途奔袭600余里,仅仅只有三分之一,即32辆战车抢在日军面前堵住了撤退地必经之路,但这32辆战车已经足够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84/84639/4557221.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