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国势 > 第129章 困守库伦

第129章 困守库伦


  妥雠桑粕芤蔷屯耆豢赡芨昧成础?

  “少川既然铁了心,那就随便他吧。  ”袁世凯阴沉着脸说,“我看秦时竹也未必能信得过他。  他堂堂一个巡抚跑去给巡防营统领当高参,丢人不丢人?”

  听得袁世凯寒碜唐绍仪,众人都是一脸默然,唐绍仪这事其实还是袁世凯自己造成的。  冯国璋和段祺瑞都是出国留洋过地,对唐绍仪多少敬重,梁士诒是稳健派,对唐也颇为友好。  唐绍仪是个人才,却因为一些民主思想而不见容于老袁。  有时候梁士诒往往会思考,为什么同样是这个人。  在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的时候那么开明,那么接受新事务,到了做总统反而不能容忍了呢……这种思考既不能和别人交流,又闷在心里,搅得他满心难受。  他有时大着胆子想,眼前这人是不是过气了,已跟不上这个形势还是本『性』使然?这次暗杀宋教仁。  他心里清楚地很,不管袁世凯、赵秉钧怎么造谣生事。  总逃不了他们俩的干系。

  “大总统,我的意思倒不妨在这件事上卖北疆和秦时竹一个面子。  ”段祺瑞小眼睛一转,又有了新看法,“倘若日后真的和国民党刀枪相见,北疆便成为举足轻重地势力,现在归秦时竹统属的军队已达到了28万之多,倘若他偏向对方。  我们……”

  “芝泉所言甚是,从军事布局来看,我们北洋的部队正好夹在南军和北疆军地中央,倘若这两家联手,我们腹背受敌,大为不利。  ”冯国璋的意见和段祺瑞一致,“现在北疆到底是什么态度?”[]  首发 国势129

  “电报我已经发给秦时竹了,这家伙老jian巨猾。  没有个准信,只是含含糊糊地说深为痛心、遗憾云云,谁知道他怎么想地?”老袁愤愤地说,“他还跟我说不仅宋案的责任要查,陶成章的案子、章太炎的案子都要仔细查找,分明是落井下石……”

  赵秉钧这时的脑子突然一机灵。  开口道:“大总统,此事尚且不能过早下定论,人民党和国民党多有过节,秦时竹此举多是敷衍而已。  眼下宋案正闹得激烈,他却提出要查这俩人地案子,分明是想冲淡别人地注意力,分散舆论……”

  “你说地倒也有几分道理。  人民党和国民党之间矛盾确实不小,看来我得好好把握,实在不行,还得请老相国出面。  他地面子。  秦时竹还是要给的。  ”

  “大总统,还有一事也可以利用。  国会已经召开,国民党在国会里占有优势,但内部并不统一,人民党力量虽逊于国民党,但凝聚力相对要强,我们可以抓住他们急于出头,控制议会这个心态而利用之。  ”

  “此话有理,但搞政党你我都不在行,还得让梁卓如跑一趟……”袁世凯对着手下两员大将,“政治上的事我会关注,军事上你们俩人要多费心,华甫,直隶的政务你可以稍微放一放,反正大选已经落幕,不会牵扯太多。  ”

  袁世凯用拳头一锤桌子,“这次我是下定决心了,一定要彻底粉碎南方这些革命党……”

  “是!”

  宋教仁被刺后,全国舆论集矢袁世凯,梁启超也备受责难,日子很不好过。  原本打算合并的三党又变得迟疑起来,部分党员为避免国民党之忌,急于摆拖和袁世凯的关系。  三党内部对合并后的组织形式与干部配置仍纷争不已,共和党主张总理制,由黎元洪任总理,梁启超任协理,汤化龙和孙武分任政务部长和党务部长,而民主党为提高汤化龙地位起见,仍主理事制,由黎任理事长,梁、汤、孙并列为理事。  为了本党地私利,各方争吵不休,使刚有“定议”的三党合并计划重又搁浅。

  袁世凯为减轻国民党对三党合并的压力,一面宣布他暂不入党,一面通知梁启超暂缓入京。  梁启超很不满民主党诸人所为,愤愤不平地对女儿说:“民主鬼吾恨之刺骨”,并欲公开宣布“不复与闻党事”,以要挟民主党人。  但面对国人的反袁情绪,也不得不改采“半消极半积极”的态度,准备辞去“协理”之职,别设进退自如的“参议长”以自任。

  这一天,他又收到了袁世凯地电报,内容居然是希望他跑一趟沈阳,去和秦时竹当面面谈一次,询问国会开始后究竟如何正常运作,『政府』框架究竟如何组建?梁启超是明白人,一看就知道了袁世凯的用意,希望三党和人民党合作,在将来的国会中把握大局。  至于为什么要去沈阳,理由很明显,虽然人民党在议会中成立了议团,而且由现任议长吴景濂任团长,张謇任副团长,但真正的幕后大佬却是远在沈阳的秦时竹。  从运作上看,人民党议员明显和别处的议员不一样,特别是东北来的议员,非常抱团,而且流lou出一种骄傲,为有一个好的领袖而骄傲。

  这种骄傲情绪,毫无疑问是来自秦时竹的能力和威信,东北三省是秦时竹一手光复的,人民党是他一手打造地,现在北疆尤其是东北地新局面是他一手缔造的,就连最近刚刚和俄国人打地仗也是秦时竹指挥的。  秦时竹是将实力和民主政治结合得最好的人,虽然只是一个地区『性』强人,但所流lou出来的气势和做派,绝不是甘愿屈居人下的模样。  秦时竹不仅有地盘,有充裕的财政,还有厉害的枪杆子、卓有成效的舆论队伍和党派,他做成了袁世凯和孙中山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  梁启超隐隐约约感到,袁世凯、孙中山甚至包括自己在内,是不是都老了?该让出舞台让年轻新锐上来施展拳脚了?看看张謇、汤寿潜、程德全甚至唐绍仪这些赫赫有名的人物都如此推崇秦时竹,梁启超有时也动了心思,加入人民党如何?

  当时在沈阳曾经和秦时竹有过一番交谈,虽然有逢场作戏的成分,但秦时竹提出的建议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倘不如意,便来相投……”梁启超深信,在三党合并后,自己最好也是个协理,位居黎元洪之下,但黎元洪是个什么东西?一个已经过气、差点被打倒的老官僚罢了,只是庙中泥菩萨,供人烧香倒还可以,若是真的显灵,恐怕是太阳要从西边出来。  若是投奔秦时竹,按照秦时竹不愿意直接出面的秉『性』,应该大有可为,况且秦时竹本人比袁世凯要开明,做事也不跋扈,有自己大显身手的机会,只是眼下三党合并未成,拿什么给秦时竹做见面礼呢?

  现在自己的立场还是在老袁这边,一时间难以转向,再说宋案到底如何了结,让人关注,梁启超打定主意,沈阳这一趟必须是要去的,『摸』清了对方的底牌,自己就从容的多。  无论袁派、秦派,多少还是要给自己一点面子。  自己最得意的弟子,云南都督蔡锷也一再来书信,劝自己多和别的党派,尤其是人民党保持接触,不要一味陷在袁世凯的泥坑里拔不出来,将来后悔都阑及……!~!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84/84639/4556979.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