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国势 > 第021章 接任总统

第021章 接任总统


  “因为日本缺盐。  ”金正泰笑了,“我在日本呆了好几年,日本特别喜欢腌制的食品,食盐用量比我们要大多了。  日本虽然是个岛国,四面是海,却没有多少合适地方可以开辟盐场,而用煎熬法,日本又缺木柴,成本太大。  因此日本国的食盐产量并不能满足需要,日本控制下的朝鲜、台湾,同样也不盛产食盐,因此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外汇去国外购买。  ”

  “日本食盐用量大我已经知道了,那你知道他们一般从哪里进口呢?美国吗?”海岛国家居然缺盐,这倒是有些奇怪。

  “不,非洲。  主要是从英、法两国的殖民地购买,然后千里迢迢地用海船运回来,费用很高。  ”金正泰解释道,“因为家里的原因,我比较关注各国的盐业,发现了这个问题,恳请『主席』批准。  ”

  秦时竹没有急着答应,反而问郑昊:“盐政我不太懂,你说朝廷为什没批准食盐出口?”

  “说来话长,朝廷为了确保盐税,巩固引岸制度,不管怎么样都不肯在盐政上让步,盐不能出口,更不能进口。  日本要买盐,提议了不知道多少次,就是没成功。  卑职倒以为,卖给日本也无妨,互通有无嘛。  ”[]  首发 国势21

  “可如果要出口,各国就肯定要求我们也开放进口,万一冲击管理统一怎么办?”王永江在旁边听了半天话,一cha嘴就是关键。

  “这好办。  进口要缴纳特别关税,要想在北疆销售,必须按章缴纳盐税。  其实日本盐本来就不足,它根本就没有办法出口。  而盐是不值钱的大宗货物,西方各国就是想出口,也因为路途遥远,运输不便不会有多少利润。  ”郑昊解释道。  “关键是外国地精盐要来销售却有些棘手。  ”

  “销售精盐?”秦时竹大惊,难道现在吃的都是粗盐?就是那种大颗粒。  带点黄『色』的类似于工业盐的东西?他把征询的目光投向了何峰。

  何峰悄悄告诉他:“不要大惊小怪,都是这样,现在国内能产精盐的,只有范旭东的厂子里有,而且产量不大。  这十多年来,咱们哥几个吃地可都是粗盐……我知道你不下厨房,肯定不知道这事。  ”

  晕!秦时竹感到一阵恶心。  那黄乎乎的东西对人体有害吗?

  其他人并不知道秦时竹在想什么,倒是郑昊解释道:“所谓精盐,是在粗盐基础上精制而成地,『色』泽白,颗粒细小,杂质少,口感比粗盐要好,氯化钠成分很高。  西欧各国通行食用精盐,日本虽然也有粗盐,但精盐所占比重已越来越大。  ”

  金实保眼巴巴地等着秦时竹表态,希望能听到什么好消息。  秦时竹还是没有表态,只是问:“既然不能出口,又不能自由贸易。  只能在引岸地销售,那么盐生产出来若是多了怎么办?中国化工也不发达,不能消耗这么多盐吧?”

  “您说得没错,盐确实不能多生产,作为专卖商,引票都有固定的生产额度,超过额度是不能销售的,这叫以销定产。  若是违反,引票会被没收。  ”金实保终于逮住了说话的机会。

  “所以我在改革方案里也说,要遵循以销定产的方针。  裁并高成本盐场。  ”郑昊肯定了金实保的说法。

  以销定产?怎么这么熟悉?这不是计划经济的一套嘛。  秦时竹突然哈哈大笑起来:“老伯。  我要恭喜你了,发财地机会到了。  ”

  “怎么?”金实保愣是没看出发财的可能『性』。

  “以销定产必须打破。  改革后,你们爱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只要按章纳税,盐政处就不来干涉你们。  ”

  “话这么说倒简单,但若是大家都开足马力生产,岂不很快就要过剩?” 金实保『摸』了『摸』自己的光头,“吃盐的人就那么多,南方又不能卖,日本还不知道好不好卖,若是一窝蜂地开盐场,导致盐产量过剩,会有更大的麻烦。  别的不说,光是我开的盐场,如果抓紧点,产量翻一番也有可能。  ”

  “这是好事情。  一来,鼓励大家生产,可以充分竞争,发挥低成本的优势,进一步降低盐价,像山西、内蒙那些内陆地高成本盐就可以不用生产了;二来,从长期来看,工业特别是化工要大力发展,盐的用量是会逐渐上升的,不愁找不到销路;三来,对日本的出口不是不可以,我会让郑处长再仔细调查、核实,确定多少关税合适,到时候可以方便你们出口到日本,原则就是成本加盐税加关税再加你们的合理利润要低于日本从非洲进口的成本,只要做到了这样,肯定不用为销路发愁。  ”秦时竹想了想,对着左雨农说,“左兄,麻烦你辛苦一趟把吴秘书叫进来。  ”

  不一会,一个眉清目秀地年轻人从楼下走了上来。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秘书处的吴继麟,现任三等秘书,字云麒,成都人,祖籍浙江。  ”

  吴继麟朝周围点点头:“继麟见过各位,请多多指教。  ”

  “吴秘书今年22岁,原在美国读商科,学习贸易和海关,革命成功后回了国,很不错的小伙子。  我这次带他来,就是想让他襄助郑处长办理盐务,锻炼锻炼。  ”秦时竹乐呵呵地说,“小吴,我知道你平日做人有时闲散,但关键时候能拼命干,希望这次的机会你能好好把握住。  ”

  “是,我一定不辜负巡阅使的期望。  ” 吴继麟明白这是把自己下放锻炼了,说明还是很看重自己的。[]  首发 国势21

  “盐政这事,改革起来麻烦不小。  ”秦时竹把头转向金实保。  “老伯,我想向你借个人。  ”

  “借人?”

  “对,我看正泰对盐政很精通,又留过洋,我想让他参与进来,共同把盐政改革处理好。  这盐场地事情,他就暂时不能帮忙了。  还得您老多担待点。  ”

  “盐政改革,责任重大。  犬子能行吗?” 金实保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儿子参加了这个小组,那肯定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太有利不过了,但面子上还是要表示谦虚。

  “我觉得他没问题的。  年轻人嘛,就是要历练历练,说不定他能做得比您更好呢。  ”

  金正泰激动得站起来:“谢谢『主席』夸奖。  我一定尽力而为。  ”

  “好好!”秦时竹拍拍他的肩膀,“都坐下吧。  我让你参加这项改革,主要是考虑到盐商地利益也要保证,你至少在盐场干过,而且你家就是盐商,明白自己地利益所在,可以有效防止失衡。  我刚才说过了,盐政改革。  要三方面得益,没有均衡和通盘考虑,是不行的。  ”

  “吴秘书,你和正泰年纪相仿,又都留过洋,学地还是商科。  可谓风华正茂、前途不可限量,我交待给你们俩一个特别的任务,就是把日本方面地情况『摸』清楚,定一个合理的关税,既要最大程度地增加税收,又要控制住盐商成本,使得食盐能顺利出口。  ”

  此时的金实保已经要乐翻天了,巡阅使口口声声说保证盐商利益,估计前景看好。

  “老伯,我还有句话告诉您。  将来专卖制度废除。  生产放开,大家肯定都会投资这个赚钱的营生。  盐田工人的需求肯定会上升,你现在万不可怠慢他们,工钱什么的要稍微宽厚些,不然竞争一激烈,即使你扩大了规模,也无人给你生产,你会亏本的。  与其将来大幅度提高工资,还不如现在就着手。  ”

  “『主席』地教诲我会铭记在心的。  ”金实保心想,北疆巡阅使果然名不虚传,一下子看得这么远。

  “还有,革命后谁在盐税上勒索、威『逼』过你,你给谁送过钱,你要一一跟左秘书长说明,事情我会让内务厅去查,你若是隐瞒不报,将篱实,一个贿赂『政府』官员的罪名就坐实了,我有言在先,请你三思。  ”秦时竹看似不经意的这番话,可把金实保吓得不轻,巡阅使果然是菩萨心肠、雷霆手段啊!

  “实不相瞒。  ” 金实保从口袋里哆哆嗦嗦地掏出信封,“今天我其实早就知道了巡阅使前来视察的消息,之所以迟来就是和一班同行在商量对策,大家凑齐了这份钱,本来是想孝敬给『主席』和各位的,算是我们的报效。  但既然您这么说,我就拿出来算是我们捐助给『政府』财政……”

  看到自己老爹拿了出来,金正泰也将自己手中的一堆拿了出来,饭桌变成了信封地展览地。

  “看来你们也是早有准备,这里一共多少?”

  “总数是25万人民币。  ”

  “这样吧,这钱我做主,由你们捐给北方高等工业学校,算是你们各盐商关心、资助教育的心意,我给范校长打个招呼,用这笔钱每年的利息设立奖学金,就叫‘盐政奖学金’,用来褒奖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特别是主修化工的学生。  将来你们的事业要发展,还要大力依kao化工业。  ”

  “就按『主席』说地办。  ”

  “另外,根据北疆廉政条例,在外就餐,如果涉及请客,只准上级宴请下级,今天在望海楼里就餐的所有人员当中,我级别最高,饭钱应该我付……”

  “这怎么能行呢……怎么……”金实保一听就急了。

  “涉及廉政条例,我也不能例外,老伯就不用争了。  ”秦时竹笑着说,“您的心意,我们都领了,还祝您多发财!”

  金实保感慨良多,对大家说:“我活了这么大一把年纪,像『主席』这么勤政爱民,又两袖清风,连顿饭都不让我请的大官,还是第一次看见,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啊。  ”[]  首发 国势21

  “老伯言重了,我只是做了应该做到的,如果每个人都做到了应该做的,中国就治理好了。  ”秦时竹笑着说,“诸位赶紧吃饭,等会下午还得去化工厂参观。  ”

  下午参观化工厂时,金实保也跟着去了,既然化工厂蕴藏了盐场发展的勃勃生机,那是非掌握信息和动态不可,自己不懂不要紧,有儿子在呢。  想到这里,他有些后悔,范旭东开办化工厂曾经向他买过不少盐,自己愣是没给什么优惠和好处,若是因小失大,可就太不划算了。  想到此处,他恨不得自己也年轻20岁,去东洋、西洋扔他几万块钱去学西学,这投资值了。  他甚至进一步推论:之所以12年前家业还不如他大的沈麒昌能有今天这种举足轻重的地位,肯定全是kao了这个懂西学的女婿。

  想到此处,他深深地后悔,为什没给自己地女儿们找一个懂西学地丈夫?哪怕一个也好啊。  当时为了巴结权贵,女儿们不少都嫁给了官宦人家,受气不说,还贴上了一大笔嫁妆。  他不是心疼钱,而是心疼这么多钱扔下去的投资效益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84/84639/4556869.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