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盛世新月 > 第十章 民以食为天

第十章 民以食为天


  “喔~喔~”公鸡在屋外打鸣,天空泛起了鱼肚白,谢翱还在梦里呢喃。

  小倩端着一盆水站在谢翱的旁边,“四郎,快起床啦,起来洗漱!”

  谢翱抱着被子眯着眼睛喊道,“谁这么讨人厌啊!这才几点,还让不让人睡了?我在睡会。”

  “再睡太阳都要晒屁股了。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赶紧起床啦!”

  谢翱就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任凭小倩怎么呼喊都不起来。

  小倩实在没办法,只好站在旁边等着,她心里有点奇怪。往常,四郎每天都是天蒙蒙亮就起来读书的啊?为何这次回来变得这么慵懒了,完全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

  这时候还没有牙刷和牙膏,谢翱就用盐水漱了漱口,洗漱完后就来到书房。其实从来到这个家以后,谢翱就发现家里只有4口人,他想把家里的情况了解清楚。

  于是,谢翱问小倩,“咱家就四口人吗?咱们一家的收入来源是什么呢?”

  “你还有二个姐姐已经出嫁了,家里就剩咱们四口人了。之前你失踪后,主家很着急,把一半的永业田都变卖出去了,现在家里的主要收入就是剩下的200百亩永业田和160亩口分田了,咱家还有个庄园在七星湖,那是主家当年隐退时候买的。”

  小倩继续说着,“这些年你读书,主家都是请最好的名师来教导你,所以家里的积蓄也不多了,主家就指望你有一天能高中状元,光耀门楣了。”

  “看来虽然是名门望族,却也已是家道中落了。不过以后我会让这个家越来越好的。”

  家里大致情况谢翱已经了解了,这才留心看了下书房。只见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诗》、《周礼》、《尚书》、《春秋公羊传》、《谷梁传》等。书桌上还有一本翻开的《齐民要素》,在这本书的旁边还有很多的密密麻麻的注释。这些书籍有很多都是手抄本,看来以前那个谢翱还真是个十足的书呆子。

  谢翱随便翻看着这些书籍,起初没发现什么奇怪的地方。后来,他发现这些书籍好像都印在自己脑海里似的,有些书籍自己甚至可以倒背如流。为何如此诡异,这些书籍我之前并未看过啊,他仔细思考着,他渐渐想起时空隧道里的那次碰撞了。

  谢翱这才恍然大悟,这些书籍都是原来的那个谢四郎看过的书,现在都一股脑的被我继承了。虽然这些书籍他都背下来了,但是有些内容并没有消化完,以后还得靠自己慢慢理解消化呢。

  谢翱也不着急,他从书房来到前院,伸了个懒腰,开始在小院里慢跑起来了。还是先锻炼锻炼身体重要,现在身体实在是太瘦弱了。我的八块腹肌,我的人鱼线,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他对小倩说“以后晨读的习惯改了,每天先起来跑跑步。”

  谢翱在院子跑着,他发现奶娘正在追赶一只大公鸡。

  奶娘全名连她自己也说不清楚,大家平时都称呼她为杨氏,当年他丈夫因为战乱去世了,那时,她肚里还怀着个孩子,主夫人看她可怜就收留了她。谢翱和小倩是同一天出生的,谢翱的母亲生产后,没过多久就去世了。杨氏就顺理成章地成了谢翱的奶娘。对于杨氏的丈夫,她从来只字不提,别人也不好提及。杨氏不仅手巧,而且烧菜也是非常拿手的。

  谢翱问道,“这公鸡不是留着它打鸣吗?”。

  “主家说把它宰了,给你调养身体。”

  “那等会杀鸡的时候,先给鸡灌两勺醋吧!。”

  “这是为什么啊?”

  “宰杀之前给鸡灌了醋,等下炖出的鸡肉香软酥脆,而且还比较容易褪毛呢。”

  “四郎,你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啊!”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些我都是从书上看来的。”

  其实谢翱的这个法子并不是什么书上看来的,因为前世他家是开酒楼的,所以对吃这一方面他很在行,可以说是一个合格的吃货。谢翱相信珍惜生命的人一定珍惜饮食,珍惜饮食的人,对烹饪技术、饮食文化一定很感兴趣。所以说作为一个合格的吃货,光是吃过很多的东西那还不算,你得懂得饮食文化,烹饪技艺这才是合格的吃货。

  奶娘继续在院子里抓着她的鸡,谢翱则偷偷溜进了厨房。

  “官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菜篮子,米袋子历来是老百姓的命根子。谢翱想去看看自家的菜篮子和米袋子都有些什么。这些天他一直都在四处漂泊,难得可以近距离看看。

  世界著名文学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看一个家庭是否幸福,只要看一下厨房的调料是否齐全。”

  谢翱走进厨房,发现厨房打扫的整洁干净,厨柜里摆了很多陶罐,里面放着各种调料油、盐、酱、醋都很齐全。不过盐巴色泽不够晶莹剔透,这时候的盐巴肯定是没有加碘的。味精、耗油和生抽这个时代也都是没有的。这个时候他们调味大多是靠食物本身的味道进行勾兑、调剂的。

  在橱柜的另一边摆着各色蔬菜、瓜果。谢翱看了看灶台,他看到一个平底的陶罐放在上面,陶罐里放着热水,难道这个就是唐朝的锅?怎么没有铁锅呢?

  其实铁锅出现得很早,冶铁技术出现之后很快就有了,但一直是以奢侈品的面目出现的。铁器坚硬、锋利,胜过石器和青铜器。但是铁器一方面很贵重,是上层社会才有的奢侈品;另一方面铁器作为战略物资,受到严格控制,据说游牧民族劫掠汉人最爱抢的不是金银财宝、绫罗绸缎而是铁锅。

  谢翱现在才知道为什么唐朝炒菜不盛行。首先,铁锅还没普及。这时候人们主要的烹饪方式:水煮,火烹,烧烤,曝晒,烟熏,风干,冰镇,发酵等手段。所以煮出来的食物口味比较单一。其次,像花生油、菜籽油等导热性较好的植物油没有普及,所以炒菜在唐朝并未盛行。

  这时奶娘走进来了,“四郎,你怎么来这个地方啊,君子远庖厨,你阿爹教你的你都忘了。”

  “没事,我就进来看看,阿爹不会知道的。”

  “你赶紧看书去吧,这有我看着呢。”

  “奶娘,你今天买的鸡蛋不新鲜啊。这挑鸡蛋可是有诀窍的:表面太光亮的不新鲜,手摇一摇,晃动大的说明里面蛋黄散了,得挑那些表面粗糙些,晃动不大的鸡蛋才新鲜。”

  “明天我就去找那卖鸡蛋的理论去,我千叮咛万嘱咐要新鲜的鸡蛋,他还给我这些坏掉的鸡蛋,气死我了。”

  “哦~对了,回头如果家里杀猪,那些猪内脏什么的给我留着啊。”谢翱刚在厨房的废弃物里还看到很多猪内脏,所以才嘱咐道。

  “你要那些又脏又腥的猪内脏干什么呢?蒸着、煮着吃味道臭死啦!”

  “你先别问,回头你就知道了。”

  猪内脏之所以不受欢迎,首先是烹饪方式的问题,这个时候铁锅不盛行,靠煮和蒸,猪内脏腥臭味太重;其次这时候的盐也比较贵,几乎跟粮食差不多价格了,所以人们基本上都把猪内脏扔了。

  世界著名饮食专家法国烹饪大师约翰·皮尔曾经说过“法国人吃菜用眼看,凭视觉,颜色好,干净卫生即可。日本人吃菜用鼻子闻,凭嗅觉,气味好即可。惟独中国人吃菜用舌头。舌头对味觉最敏感,说明中国人最会吃。

  谢翱就是那个最会吃的人,所以在谢翱的字典里“物无不堪吃,,惟在火候,善均五味罢了。”

  告别了厨房,谢翱觉得有必要给家里打口铁锅,天天吃蒸的、煮的菜,嘴里都淡出鸟来了。

  说起吃的,谢翱又想起另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来了,他那包裹里还有一根红辣椒,哈哈~~真是天助我也。先把辣椒种出来,然后打铁锅,以后在开一家碳烤鱼或者是火锅店,保准大卖。

  不过唐朝这个以商业为末等的时代,自己经商显然不合适,还得物色一位出色的合伙人。

  万丈高楼平地起,先把辣椒种下去,这个是关键。辣椒是明朝才传入中国的,对于唐朝贞观时期来说还是个新物种呢。辣椒不仅可以刺激胃口,促进消化,除去异味,使食物更美味,还可以抗潮湿,抵御风寒呢。俗语说:葱辣嘴,蒜辣心,辣椒辣到脚后跟。回头等我把辣椒种出来了,我得让他们一个个辣到脚后跟。

  谢翱记得以前吃过一种鸡脖子,叫精武鸭脖。有一种口味是变态辣的,可以把嘴唇辣的就跟香肠一样,但你还直呼过瘾。等第一批辣椒出来,就整点变态辣的试试。

  谢翱来到后院,把一块花地给翻起来。这时谢映登跑出来了,看着谢翱扛着锄头的样子,他很诧异,“你在种什么啊?这么好看的兰花你挖了干什么?真是败家子。”

  “我在种摇钱树呢?”

  “你开什么玩笑。”

  “我们打个赌,到时候要是我这地里长出真金白银来,你得教我七星连珠,当然我也不白让白教,到时候我顺便请你吃顿好的。”

  “那要是地里长不出来,该当如何?那我就入道门,当你的小道童怎么样?”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八匹马都难追。”

  其实在谢映登心里,无论这孩子是否能种出金银财宝来,他都会耐心辅导谢翱。一来是还当年叔父欠下的恩情;二来同为陈郡谢氏之后也必须相互扶持才是;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他确实喜欢这孩子。

  谢翱把这块花地整平、松土、把辣椒籽埋进土里半厘米到一厘米深处,然后浇水。往后只要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就可以等待种子发芽了。谢翱种下了辣椒,也种下了自己的希望。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79/79278/4349969.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