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弃妇卷土重来 > 112第一百一十二章

112第一百一十二章


  让李浩辰转交给郑世轩,剩下的若梅就不再管了。

  尽管如此,她还是被家人轮番劝诫了一番。尤其是崔荷,她最为关心女儿的安全。

  “傻孩子,这事还是小心点的好。”

  崔荷有些忧愁,都活了两辈子,这孩子怎么还不长点心眼。世界上聪明人多了去了,万一被瞧出些什么,那可怎么办?

  “妈妈。”

  若梅将头靠在妈妈胸前,一顿撒娇卖乖。

  看着怀中的女儿,虽然身量高了不少,但她只长个子不长肉。现在抱在怀里,小小的一团,眉眼间比她做的那些娃娃都精致,实在让人舍不得对她发脾气。

  “以后不能再这样了,最起码要跟大人商量下。”

  若梅五指并拢,掌心朝外贴到脸前面:“好的,我保证。”

  说完她在书包里掏啊掏,掏出一张成绩单:“这是我们期中考试的,要签字。”

  瞅着那几乎全满分的成绩,她最后的那点不悦也不见了。

  罢了,孩子喜欢做,就让她做去吧。

  **

  军区大院,环境依旧清幽。

  虽然升了大学,但郑世轩还是走读。接到李浩辰电话,他停下脚步,在池子边等着。

  李浩辰跟童家兄妹分别,走上前将建议交给他。

  打招呼目送女孩子走远,郑世轩终于认真起来。

  “哦,分成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边念着郑世轩边点头,“的确不错,林家兄妹每次都有些独特的点子。只是这,提高汉语在高考中的比重,相对的降低英语分数?”

  李浩辰大吃一惊,如今他们学校多重视英语,他可是一清二楚。而且小梅子英文成绩不差啊,想起这是她的主意,他必须无条件支持。

  “她说的的确有道理啊,现在咱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英语的确是一门负担。

  世轩你应该知道,实验高中同学家境好,日后一般有体面的工作。但是在中国的大多数地方,现在的学生十之八|九,会在未来十年内会变成一线工作者。他们或者下车间工作、或者回乡种田。

  我去过小梅子家的工厂,有个带着眼镜打包的年轻工人。但凡碰上点灰尘或者天冷,他眼镜就会模糊,手上脏就没办法及时擦,工作生活非常不方便。而且你想想,只要是体力活,就得有一双清晰的眼睛。

  但是现在的教育,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人变成近视。虽然不完全是英语的关系,对于那部分人来说,它完全没有用处。我觉得还不如多学点语文,最起码可以提高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对他们以后的生活还有帮助。”

  两人沉默着向前走去,郑世轩脑子里飞快的合计着。李浩辰说的有道理,但是这是国家的教育政策,不是一时半刻一两个人可以改变的。

  李浩辰越说,越觉得自己有道理:“而且那些人,占我们国家的大多数。中国十二亿人口,能有几千万可以安稳的坐在办公室里。大多数人,还是在基层一线。”

  “学好英语,最起码出国旅游方便啊。”

  难得郑世轩开玩笑,李浩辰却觉得好冷。

  “就咱们这个国情,有多少人能支付起那部分费用。能支付起的,也不差那份子导游钱。”

  “先别纠结这个了,主意都挺好的,我回去跟爷爷说。”

  李浩辰松了一口气,小梅子交给他的事算完成了。只是看郑世轩的意思,似乎非常有用处?

  这样的话,会不会太打眼了。他可是自小在这个圈子里长大的,知道规矩。外面那些高调的衙内,几乎都是没什么本事的。而真正有本事的,一般隐藏在幕后与同等级的人操控着一切。

  虽然小梅子不在他们这个圈,但无论何时,做人还是低调些的好。

  “这个,最好不要过分声张。”

  郑世轩将纸卷起来,双手插回裤兜里:“你放心,我明白该怎么做。”

  **

  愉快的交流后,两人各自回家。一踏进大门,李浩辰明显感觉气氛有些不对。

  换下鞋子,看着客厅内坐着的家人,各个神色都不好看。

  以他的直觉,肯定是出事了!

  “爷爷,我回来了!”

  看到孙子,李老爷子紧绷着的面容稍稍舒展。

  “浩辰先洗个脸,等下楼咱们开饭。”

  “好。”

  从客厅旁边走过去,李浩辰打眼一扫。不对劲,怎么少了一个人?这个时候爸爸应该在家,现在他去哪里了?

  “妈妈,我爸出去了,是不是又出什么事了?”

  钟然再也绷不住脸色,李浩辰忙坐到她旁边,伸长手臂扶着她的肩。

  “你爸他,被军事法庭的人带去调查了。”

  李浩辰脸上的笑容不见了,他还没那么天真。军事法庭那是个什么地方,简直比童叔叔的局子还要严厉。

  他还没那么天真,以为会跟上次一样不疼不痒。他知道妈妈的性格多坚强,如今她这样忧心,事情肯定是很严重了。

  “究竟是怎么回事,大伯母,你知道么?”

  黄杏的眼神有一丝闪躲。这段时间,她明显感觉家人对她冷淡不少。公公善于隐藏情绪,她瞧不出来,但丈夫对着她的疏远,她却是察觉的一清二楚。

  对此,她心虚的同时又有些愤怒。不都说家人是应该相互信任的么,如今他们又没什么确切的证据,就先对她拉下脸。

  她嫁进李家二十五年,任劳任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他们就这么防备着她?这一家子人,简直从没把她当自己人。

  所以,她没有做错。是他们先不仁的,这只是她的一种自我保护。只要明举完蛋了,李家的一切就都是明方的,将来也是浩申和浩午的。

  “大伯母?”

  李明方没有看妻子,爹劝告他要忍住,可他实在没那么好的休养。所以对黄杏,他只能选择视而不见。

  面对疑惑的侄子,他脸上跟火烧似得。明举可是他的亲弟弟,竟然被媳妇给算计了去,这让他这个做哥的如何不愤怒!

  “国家如今搞文化建设,军队出人负责追回一批文物,可惜行动不成功。浩辰,那边说你父亲把这次国家行动的核心内容透露了出去。查出来的传真中,有他的私人印鉴。”

  又是这样!李浩辰心里一松,爷爷可是跟他解释过上件事情的原委。再看爷爷如今的神色,他倒是没了最初的紧张。

  “妈你放心,身正不怕影子斜。该害怕的,是那些出卖国家和诬陷爸爸的人。”

  说到最后,李浩辰直瞅着黄杏。虽然她神色镇定、笑容一如往常,但那一闪而过的瑟缩,还是被他看的一清二楚。

  嘴角勾出一抹嘲讽,人心不足,这事怕是与这位大伯母脱不了干系。

  握紧拳头,五指依次松开,他脑中回想起爷爷的话,心中默默算了下日子,离收网不远了。想起远在大洋彼岸的大堂哥和二堂哥,不知道到时他们作何感想。

  看看大伯的神色,他也多少有数。

  **

  若梅只是提了个头,郑世轩却深受启发。自幼博览群书,这些年他更是从未放弃过阅读。

  所以虽然年轻,但他的知识面很广,通常可以举一反三。仅仅一个晚上,一份详细的计划再次新鲜出炉。

  “非常不错,估计文化部那些人,也没什么可以添加的了。”

  郑世轩揉了揉发黑的眼眶,这东西太费脑子了。此时他格外想念萌萌,她的生活总是那么简单而鲜活,让人单是想想,就能感觉到一股由内而外的轻松和惬意。

  “你先去睡会,学校那边我让老王给你请假。”

  回忆了下课程表,第一节课似乎是英语?想起昨天傍晚,李浩辰倒是说得对,那玩意……似乎连他也用不着!

  寒暑假他在外国呆过,英语早就到了母语水平,如今不去倒也没什么。

  “好。”

  这倒是让郑怀远一阵惊奇,自律的孙子,竟然头一回翘课了?

  摸摸不存在的胡子,这,是个让他欣慰的现象。世轩平日太过刻板,他得学会如何享受人生。

  “对了冯家那边的人,不用再准备第二批了。”

  郑世轩上楼的脚步顿了顿,爷爷都知道了。心中涌起一股感动,虽然看似每次爷爷都把事情扔给他,可他总在暗中关注着他,关键时刻帮他一把,最后给他善后。

  “是我一时冲动了,不过这也是他们应得的。”

  顿了顿,他补充道:“好,不会再有了。”

  打了个呵欠,他该睡一会了。

  **

  冯家山上的大宅,迎着朝阳,来了一位熟悉的访客。

  “冯兄受苦了,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朱书记对这一脸笑褶,亲切的握着冯老爷子的手。

  冯致高客气的陪着,至于冯宗年轻,还不懂得怎样彻底掩饰住心思,此刻他板着脸老大不情愿。

  冯老爷子开口:“啊……”

  他是病人,并不需要多说话。攒着力气,将自己的打算进行好才是正经。

  “哎,我知道冯兄在生气,但是我也有心无力。”

  朱书记摊手,一脸无奈。眼角耷拉下来,要不是熟悉事情的全过程,冯家几人绝对会相信他有多么可惜和难过。

  不过现在,他们也不会质疑。想起爹的嘱咐,冯致高忙拉着儿子开口:“朱书记不必如此,爹知道你的辛苦,这份情我们一直记在心底。”

  冯老爷子也点头,只能睁开一条缝的眼睛,适时流露出一丝感激。

  朱书记心中暗喜,他明白冯家人有多偏执。听说李童二人去医院时,他还有一丝紧张。

  只是后来听说,他们进去没多久就出来了,而且童家那老家伙还骂骂咧咧的,他就稍微放心了。如今看冯亨的态度,他肯定还不知道当年的事。

  这些年冯家和李家斗着,连上童家三家子一直停滞不前,朱家才得了机会发展起来。只是没想到,一时不防竟然让郑家钻了空子。

  不过没关系,朱家还有机会,谁能笑到最后,才能笑的最好。

  心中得意,他面上又温和了三分:“有什么困难和需要,就差人来隔壁告诉我。”

  这只是句客气话,朱书记都等着拒绝了,冯老爷子却突然握住了他的手,眼中带有恳求。

  心里咯噔一下,他这样,不会让他帮着冯致高和冯宗继续从政吧。虽然他费心思点,几年之内可以办到,但又不是多亲密的人,他可不想给自己留下这种把柄,也不乐意费那么多功夫。

  “刘……刘家!”

  冯老爷子说话不方便,冯致高做着翻译工作。

  “朱叔叔,我爹一直不放心二弟和冯耀。他们的事你也知道,都是刘明珠办的。如今我和冯宗这样,肯定拿李家护着的刘家母女没办法。”

  特意加重了“李家”二字,果然朱书记眼睛亮了。

  “这种违法犯罪行为,绝对不能姑息!”

  冯老爷子松了一口气,这是他最想做的事。先前投鼠忌器,如今冯家什么都没有了,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他必然让刘家那对贱|人血债血偿。

  还有朱家,一样不能放过!

  被子下的拳头握紧,冯老爷子面色却丝毫未变。

  “冯家……照拂……一二。”

  “您放心,冯家的事就是朱家的事。如今香港回归,那边比较自由。我给他们办好身份证么,等风声过去,你们一家就可以坐在维多利亚港边上看海景了。”

  “麻烦你了。”

  送走朱书记,冯老爷子将冯致高叫过来。

  “我留了一手,朱家的一些隐私之事,证据全在银行的保险柜里。密码是19491001,去香港对你们是最好的选择,等刘家事一完,你们就过去吧。”

  这句话断断续续的,冯老爷子足足用了差不多两分钟才说完。

  冯致高听完,直接跪在了病床前:“可是爹,您……”

  “我怕是活不了几天了,这几天我总想起过去的事。昨晚梦到你们大伯,他一声声的在呼唤我过去。

  人老了就是糊涂,我这一辈子犯过很多错。为了意气之争,我滥用着权力,伤害了许多家庭。当年投身革命时,初衷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只是为什么会走到今天?

  到现在我才想明白这点,可已经没多少时间了。致高,我知道你天生对经济敏感,所以才能神不知鬼不觉的藏下那么多钱。但你要记住,不管在哪里,你都是中国人。无论任何时候,你都不要背叛这个民族!”

  断断续续的说到最后,冯老爷子甚至直接坐了起来。满是横肉的手,如今有些枯瘦,上面青筋暴起。

  “爹,我记住了!”

  “这个,你拿好,就当我赔偿李家的。”

  冯致高低头,上面的签名有些发抖,竟然将冯家联合朱家,陷害李明举一事完全交代清楚。

  “可是爹……”

  “我欠他们的,错的不是李家。这些年,够了……”

  捏着那张纤薄的纸,冯致高却感觉有千钧重。爹的用意他怎么不清楚,人生四十多年,他第一次不顾形象的痛哭流涕。

  趴在他的膝头,冯致高的泪水透过薄衫,渗在冯老爷子的皮肤上。

  用尽全力,他抚摸着儿子的发顶。

  冯李两家斗了半个世纪,从致高一出生,到现在冯宗都可以结婚了。

  这其中有朱家挑拨的原因,最主要的还是他的刚愎自用。前些年致高贪污了不少钱,这次查处了不少。但狡兔三窟,他还是留下了不少。冯家的子孙后代,生活绝对不会有问题。

  这份证明,是他为了拿捏朱家提前准备的。没想到,最后却是用在了这地方。

  如今跳出局外,他算是看清楚了,朱家这样的人家,气数绝对长不了。如此能让新上任的郑家,对着冯家人网开一面吧?

  脑袋越来越沉,是时候了。他活了太久,他的手上早已沾满血腥。

  他多羡慕大哥,在最好的年纪死在了朝鲜。他的一生干干净净,虽然有杀戮,但他手上是敌人的鲜血。

  富贵催人堕落,如他这般沾满同胞血背负满身冤魂之人,死后会沦入畜生道吧。

  意识越来越模糊,正打算睡过去,突然门外传来一声尖叫。

  “冯宗少爷,你们在做什么?”

  冯致高被惊醒,推开门跑了出去。客厅里的情景让他惊呆了,冯宗浑身赤裸,在追逐着那些年轻的服务人员。

  “宝贝,过来让大爷摸一把。”

  “畜生!”

  让他生气的不是冯宗玩男人,而是如今他爷爷病重,一墙之隔他就如此肆无忌惮。

  看到冯致高,冯宗眼前花了下。

  “爹爹来一发?你不是男女不忌么,那我们做吧!”

  冯致高整个人如遭雷击,问着他那身酒气。酒后吐真言,难道他的儿子,竟是这样一个玩意?

  “你……”

  抬起脚他正想踹过去,后面的警报器却发出尖锐的响声。

  “爹!”

  冯老爷子的房间,是整个别墅最大位置最好的一间。通过敞开的房门,他刚好看到了这一切。而刚才的动静,他听得清清楚楚。

  这就是冯家的后代?冯耀彻底完了,冯宗本性却是如此。

  果然,这是他的报应啊!

  一口气没喘上来,他剧烈的咳嗽着。感受到生命的流逝,他反而感觉到一丝解脱。

  死了也好,儿孙自有儿孙福,儿孙亦有儿孙债。最起码以后,他再也不用看这一幕了。

  “记住,李家,中国人!”

  “我知道爹,我不会背叛国家,我会把证据交给李家。爹你坚持住,医生快过来。”

  霸王渣攻下的药,是最新研究出来的。优点是无色无味,缺点是作用时间极短。今天是他第一次用,本想着慢慢让冯宗习惯这种感觉,从心里认为自己是喜欢男人的。

  但是看着眼前的场景,他突然感觉自己没机会再用了。果然就这一会冯宗也有些清醒,踉跄着冲过去,他只看到了心电图上那条直线。

  房内的医生紧急抢救着,冯致高将儿子拖出来,拿起茶几上的红酒瓶,直接朝他头顶倒去。

  半个小时后,在宅子中待命的医务人员当场宣布,冯老爷子因抢救无效死亡。

  扑通一声,冯宗跪在了地上。是他害死了爷爷,是他!摸了一把红酒,那颜色红中带紫,像极了爷爷嘴角流出的鲜血。

  “鬼啊!”

  在这个秋日明媚的清晨,朱书记走后没多久,冯老爷子病逝。刚安定下来两天的冯家,彻底乱了套。

  **

  冯老爷子的讣告,并没有如一般高级将领那样在新闻联播中播出。这是几方商议后的结果,毕竟冯宗出事没多久,此时播出只会让死去的灵魂不得安宁。

  虽然没有向民众公开,但他的葬礼依旧宏大而隆重。作为共和国的高级将领,他受过迫害走过长征,砍过鬼子赶过洋人。

  就如发起“文革”的那位伟人一样,不论他晚年是否犯过错误,总归是他领导了民族的解放。单凭这份功绩,足以抵偿他们的错误。盛|大的葬礼,也算是一份补偿。

  “人活一世,到最后不过是一把骨灰。”

  崔姥爷感慨着,两家人陷入了沉默。

  若梅也是无限感慨,前世李家如何发生变故,想来她永远都不会知道了。从很久前开始,她就不再纠结这一点。

  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这辈子好好地,才是最重要的。

  这辈子,除了童萌萌那次,两家没有正面交锋过。虽然是敌对关系,但比起刘明珠母女,总少了那么几分让人咬牙切齿的感觉。

  如今他们落到这步田地,她没有快意也没有同情,只有一种冥冥之中天道昭昭的感觉。

  回到自家四合院,她第一时间查阅了捐助孤儿院的账册。

  自从面粉厂危机解决起,十年间林家从未停止过慈善。期间崔家也加进来,甚至这几年窦老板也参与了一份。

  以林家带头,京中大企业纷纷或多或少慷慨解囊。捐助过的企业老板自成一个圈子,互相帮扶,生意自然越来越好。

  正是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这一套。甚至有些人认为,这是积德行善后的福报。所以现在,京中几乎所有上规模的大厂子,或多或少都涉及慈善这一块。

  这几年他们资助的数目越来越大,不仅辐射京津唐地区,甚至还往辽宁河北等边缘省份延伸。

  一页页的翻着,看着上面巨大的数字,若梅松了口气。冯家倒台、冯老爷子身亡,危机终于解除,她也能彻底放松下来。

  重生之事如今她还不知道缘由,对此她只能解释为上天的眷顾。所以她只能加倍去做好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不管以后的路如何,她已经获得了比前世多的要多的幸福。而她要做的,是将这份幸福传递下去,传递给更多的人,让他们的生活更美好。

  积善行德,不负重来一次。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71/71366/3867844.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