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陆离记 > 第一百一十五章 宫城内外

第一百一十五章 宫城内外


  兵马披星戴月,趁着夜浓潜行,向落雁城行军。

  按计划,李巽领一队人马通过落雁城,隔日黎明前抵达边境树林,便是落中府与承阳府交界处。在距离目的地尚有十里时,起了一阵风,大风由西面向东,承阳府在逆风处,而他们正好趁着树叶的杂声背风下营,乃天时之利,士气大振。

  帅帐中,漪涟来找李巽,“阿巽,我要先行一步往临江府方向接应我哥,一有消息,马上传书给你。”

  “现在?”天色未亮,变数重重,李巽不放心,“地点何处,我让人替你去。”

  漪涟推脱,“哪有让旁人替我受罪的道理。况且陆华庄的暗号,不能泄露。”

  李巽道,“那我陪你去。”

  “你陪我去,是准备放着上万人马不管?”漪涟微笑着拍他肩膀,故作轻松,“多少人指望着你,你责任重大,不能永远陪着我满山跑,我也不能永远依赖你们。”

  李巽喉咙苦涩,“我倒希望你多赖我一些,偏是你不肯。”

  漪涟玩笑道,“祸害了你多少年,你不怕,我还不好意思。”话毕,她别开脸,柳文若的死在心里留了很重的阴影,怎么笑都不自然,“事情已经闹得这么大,再糟一点,不止牵连你我,阿爹他们都会遭殃,或许还会死很多人。你不想,我也不想,所以你做你该做的,我做我能做的,彼此多加小心,好不好?”

  李巽叹气,轻护住她肩膀,爱惜道,“我是不放心你。”不止是前路凶险,他有预感,此刻留不住,就永远没机会了。

  漪涟发誓,“不会有事的,我保证。”

  “非去不可?”

  “非去不可。”

  其实漪涟是对的,当前局势混乱,李巽需顾全大局,没理由阻拦,犹豫道,“好,以防万一,你拿着这个,落中府境内可畅行无阻。在见到大师兄前,务必照顾好自己。”

  漪涟接过,是襄王的名符,心里百感交集,“……保重。”她有好多话想说,能说的只有两字。将打算悄悄藏在心里,不敢多看,着急转身离开。

  这一程路是秘密,要瞒过李巽,要瞒过所有人。持有皇令,承阳可入,在落中却举步维艰,所以她随军而来,越是临近承阳关,掩人耳目就越是方便。她本来打算在趁机偷走柳文若,结果却……

  眼下目的没有变,只是亏欠了李巽心里不好受,如手里名符沉甸甸,可她势在必行。

  回到临时的帐篷中,漪涟翻出包袱,包袱看似简单,实际内藏玄机。关键便是两支笔,一支从柳文若处所得的青花瓷笔,另一支是君珑所赠的檀香木笔。君珑曾经说过,青花瓷笔是仿织贤堂的良品,事实却是他为甄墨特地从织贤堂定制。

  为何要说谎?为何要另找借口送一支笔?经柳文若提醒,漪涟才明白关窍所在,檀香木笔另有洞天。

  她将檀香木笔的笔头用银针撬出来,果然比较容易,里头被事前掏成空心,塞了一小卷纸张。纸张是极薄的宣纸,隐隐透红,打开一看,朱砂尘泥鲜明纸上,微微露香,正是一张空白皇令,欲求何事,随意书写。

  漪涟深呼吸,一手拿着皇令,一手拿着襄王名符,有此两样,便可越境由承阳府入京。

  落中府兵力不足,处于被动,在后备力量赶来之前,李巽不能贸然发兵,所以主动权还在君珑。趁着天时眷顾,局势还算稳定,她得亲自走一趟京城,不论私心还是大义,总要问上一问,或许能有转机。

  她始终感觉,这场战,是冤战,千万不能打!

  帅帐中,众人议事。

  李巽送走漪涟后一直坐立不安,时常凝视帐帘,落目便是半晌。忽有桃色袖角一飘而过,掠起丝丝香气,在黄土色的军帐中尤其夺目。他回过神,身旁立一女子,眉黛如远山,双唇若桃瓣,眼波似秋水,水波倾动,带着一丝生涩,几分娇羞,端茶奉上,“……喝茶。”

  李巽蹙起眉头,这女子略眼熟。

  座下的周胥和董世也看出端倪,“你是——”

  苏曜不满,义正言辞的责备道,“战场的规矩你知道,律人律己,不容许丝毫怠慢。何况如今局势不安稳,随时准备提枪上阵,你好端端的换女装做什么,穿成这样在军营里晃,成何体统!”

  董世差点以为自己看错了,这女子,还真是苏意!

  “我,我……”苏意红了脸,有词欲驳,无意撞上李巽的眼神,却是低了头不再说话。

  李巽虽感意外,但烦事锁心,看了两眼也没多理会。

  半个时辰后,陆宸风尘仆仆赶来汇合,“阿巽,临江府给话了,随时听候调遣。庄里也准备妥当,就等你一句话,你看着要怎么办?”他一路快马加鞭,撩开帐帘一口气交代清楚。

  这是个振奋人心的大好消息,座下几人甚是欣慰,李巽则愁容未舒,“阿涟呢?”陆宸来了,不见漪涟,他着急问。

  陆宸茫然,“那丫头不是和你一起吗?”

  李巽加以明言,“她说往临江府方向接应你,半时辰前离开。”

  “接应我?不可能,我根本没去临江府。”陆宸旋即否定,“他们对陆华庄弟子查的严,我从寻川城找了一位开镖局的世伯帮忙传信,他与陆华庄明面上没来往,与官府有交情,比较走得通。”

  李巽心一沉,不详的预感真的应验了,一拳垂在桌案上,五味杂陈。

  “到底怎么回事?”陆宸懵了。

  苏曜幽幽飘来一句,“显而易见,她是去见君珑。”

  话毕,有人不约而同倒吸一口凉气。

  周胥习惯做最坏的预算,“此地离承阳府不远,半时辰大概已经入关。陆姑娘知道我们的部署,她如果投靠君珑,就是置我们于险地。王爷,我们得早做应对之策啊。”

  帐篷里的气氛顿时惶惶不安,仿佛能听见外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陆宸知晓漪涟心性,不会做坏事,但不能保证她不会做傻事,一时急得来回走。反是李巽安静深沉,仔细回想之前的话,句句意味深长。他阖了下眼,笃定道,“依原计划办,阿涟不会出卖我们。”

  苏意不痛快,“她出卖你,你还信她?”

  李巽道,“信。”

  苏意愤愤强调,“她骗了你!”

  李巽的视线泛在地面,眉梢挂愁,“是她不信我。”

  陆宸憋得一拍脑门,感叹情字为毒,好端端的少男少女,一经折腾,各个痴痴傻傻,蒙头就往里钻。不过李巽的信任还是让他很感动,也很愧疚,“阿巽,别这样想。你既然信她就该知道,她是不想你担心。不过,信归信,我们还是需要做点准备。”

  李巽缓了一阵,转眼正视,不见悲观,“或许不是坏事。”

  众人不解。

  周胥反应最快,“王爷睿智。这道关口既然陆姑娘能进,必然有独到法门,如何利用其转变战机,才是最该计较之处。”

  陆宸道,“要怎么办?”

  “等。”李巽底蕴深沉,高深莫测道,“自有转机。”

  宫墙之内,望台之上,君珑白衣独立,俯瞰京区。

  宫墙以外,望台以下,五条大道分割出如棋盘般的都城,繁花似锦,车水马龙,何等气派,何等高傲,又如何?战事一起,血泪成河,到头来不过偌大废墟。君珑双瞳深邃,思绪渐浓。

  “沈中丞总喜欢不声不响站在人后。”他将责问说的轻描淡写,分量却不轻。

  沈序漫不经心笑了笑,“许久不见太师穿的如此素雅,乍一看,惊为天人。”

  君珑疑色一瞥,“沈中丞这是好话?”

  “傲然独立君颜色,羞煞尘世白雪衣。下官说的是真心话。”沈序右手覆在心口,以表忠诚,“凡间每逢乱世,总要有不凡者脱颖而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君太师当仁不让。”

  君珑不屑恭维话,转身直面,盛气凌人,“乍一看,惊为天人,细看又是哪种模样?别是笑本师画虎不成反类犬。”此话若有所指。

  “太师误会,下官怎会有不敬之语。”沈序辩解。

  “口蜜腹剑不如直言。”君珑瞪着他,迈一小步子,顺势转入话题,“沈中丞在承阳府逗留许久,所为何事?”

  沈序道,“下官一举一动何曾逃过您的耳目,自会有忠诚之人向您禀报。”

  “你看,你很清楚。”君珑加以肯定,再踩着风逼近两步,衣角翻飞,“可知每人回来都是一套说辞,说沈中丞对本师忠心耿耿,忙里忙外废寝忘食,梦里还不忘夸几句好话。本师偏是不信,你当真没有一句怨言?巧的很,朝堂里论左右逢源之道,无人出你左右。”

  君珑行事向来嚣张,沈序惯了,可如此明目张胆的威胁还是头一回。他微微倾身道,“您真是冤了下官。”

  “呵,冤了你?”君珑冷笑。

  风起云舒,沈序却看眼前雪色一掠,带起京城的繁花清香。香味入鼻,撩拨须臾,翩翩散去后反将他的呼吸凝滞,回神才发现君珑的手已锁在他喉咙,“挖墙脚的老鼠最防不胜防,比起日后麻烦,本师更愿意先冤死几个。”他一使劲,沈序呼吸愈发困难,腕上的砗磲串跟着晃了几下。

  君珑的疑心不是一两日,冤死的人不计其数,沈序能留到现在,是因为还有价值利用。他很清楚,君珑肯定会动手,但不是现在。尽管憋红了脸,他仍是尽力保持笑容,扯出声音道,“落中兵马一夜乍现,包围在承阳关口十里外,下官久留,正是为了观察其动向。”

  君珑从容道,“不是热乎消息,早有人来报。”

  沈序道,“人人都可能惹麻烦,信他们,不如信下官。下官为了妻儿性命,自当全力效忠。”他尚有余力玩笑,“至少那些跑腿的喽啰不会陪您聊天解闷。”

  君珑失笑,“沈中丞好能耐。”他不紧不慢的松开手,笑意一凝,“说。”

  空气冲入肺部,沈序一下子不适应,猛烈咳了几声,“他们是趁夜行军,于交界树林中扎营。看阵势,粗略估计兵马不下三万,下官猜测有虚张声势之嫌。”

  君珑道,“落中没这么多兵力,时间太短,亦不足以召齐。”

  “不错,可他们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是想联手邻府势力。”沈序分析,“之前为了叶离,我们没少与苍梧府起冲突,若要反,他们肯定乐意,但距离太远,只能断后,不适合先锋。最有可能的是临江府,陆华庄是李巽的主要助力之一,再者临江府与落中府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46/46199/2436330.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