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竹林记 > 第十一章 李代桃僵乱生乱 下

第十一章 李代桃僵乱生乱 下


  <>.ntp*{:-:-;t:;}.ntp;n;}</>

  看到王戎仍然有些疑虑,董青拿出潘安和欧阳健留下的圣旨,打开给王戎看,“你看,这上面写的是,赐婚太子娶贾充女儿,既没有写出名号,也没有说明是长女次女,正好可以送贾南风进宫啊!”

  “也许这是天意吧。”王戎摇摇头,笑了笑,悠悠地说道。

  董青去把这件事情告诉贾午和陆机。贾午非常高兴,她了解自己的姐姐,姐姐从小就一直梦想着进入宫中,能一朝陪伴君王侧,成为太子妃对姐姐来说是最佳的选择了。

  贾午拉着陆机的手说:“太好了,我不用进宫了,可以永远陪着陆郎了!”

  陆机温柔地说:“嗯嗯!我们永远在一起!”

  董青干咳了两声,说道:“你们,继续,我先走了啊。”

  贾午脸上微微红了一下,连忙说道:“谢谢祝融夫人,您慢走!”

  各方商定已毕,董青先派人带信到洛阳通知贾充,信是由贾南风和贾午姊妹二人各执笔写一半,如实告知父亲她们二人的打算。贾充看了信,是两个女儿的笔记无误。她了解自己女儿的个性,权衡再三,觉得只能将计就计送大女儿进宫。这是他贾家再次扶摇直上的最佳时机,贾充必然不会放过。但一旦瞒天过海不成,就成了欺君之罪,贾充必须谨慎处理。

  青城山方面,贾午和陆机陪同贾南风回洛阳,算是送亲。

  因为并不着急赶路,三人一路上不紧不慢,晓行夜宿,遇到好山水好风景也不忘驻足缱绻。

  三人来到江边,刚巧迟了一步,一条船载了几个客人离岸而去,便只得等下一条船从对岸驶过来。好在江上风光旖旎,江岸绿树成荫,林间蝶舞莺啼,江上绿水清波,一群大白鹅悠然戏水。美景自然另少年人心旷神怡,个个心情大好。

  贾南风忘了进宫之前的忐忑不安,贾午更是像个小孩子一样欢跳着,追逐着花间的彩蝶。陆机站在一块青石之上,满眼不尽的怡人风光,又有佳人在侧,忍不住作诗一首,吟曰:

  大江东去腾细浪,

  苍山举出东临阁。

  向来孤帆画何处,

  接天白水一群鹅。

  贾午在陆机吟诗的时候痴痴地望着他,心里有说不尽的崇敬和爱慕。贾南风也在一旁听着,折服于陆机的诗情才华,为妹妹能找到这样一位俊逸才子依附终身,感到无比欣慰又好生羡慕。想起自己就要进宫嫁给一个痴痴呆呆的傻太子,不禁心下难过。

  陆机此时正和贾午手捧手拥在一起,听不清他们说些什么,大概是一些你侬我侬的情话。没有人注意独立在一旁的贾南风,并不是他们二人不顾姐姐的感受,少年人行事本就该随性,也不必预测什么后果。此时此景,天地间就只有他们两个人在。

  回到洛阳贾府,贾家上下都很高兴。贾充的两个女儿,老大贾南风就要嫁给当朝太子,老二贾午也把玉树临风的陆机带回了家中。贾母自然乐得合不拢嘴,特别是见了陆机就盯着看,真是丈母娘看女婿,越快越顺眼!

  贾充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毕竟女儿要嫁的是太子,各种礼节事务都有考虑周全。想想自己以后就是皇亲国戚,未来的国丈,贾充也忍不住喜上心头。然后,又亲自检查了一遍嫁妆和礼单。

  皇上司马炎一直为太子的事儿闹心,想早点给他完婚,也好定下大事。在将旨赐婚之前,司马炎曾经跟皇后杨芷有过一次详谈。

  杨芷:“皇上,臣妾多次请人为衷儿说媒,说了好几个品貌端庄,知书达理的姑娘,都没有通过皇上的考核。这一次,皇上钦点的太子妃是谁家姑娘,必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吧?”

  司马炎:“乃是贾充的女儿。”

  杨芷:“臣妾听说贾充有两个女儿,皇上赐婚的是哪一个?”

  司马炎一愣,说道:“朕只听潘爱卿说贾充的女儿容貌出众,正当妙龄,却不知所说的是哪一个?”

  杨芷皱了皱眉,“虽然贾家的两个姑娘都是贾充膝下所出,但是常言道,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还是应该先去贾家看看为好。这是衷儿的终身大事,臣妾以为应当谨慎。”

  司马炎有点儿尴尬的笑了笑:“呵呵,是朕大意了。潘爱卿看中的女子应该是花中翘楚,不会差的。如今大婚在即,朕也没有理由先去探看儿媳呀!”

  杨芷亦浅浅一笑:“皇上言之有理,如此便速速操办了罢!”

  当晚,杨芷正在屋中闲坐,突然听到有人敲打窗棱。身旁的丫环循声过去,拿回来一个字条交给杨芷。

  杨芷打开一看,上面写道:午后南风,李代桃僵。

  杨芷知道这是从青城山来的飞鸽传书,也知道了让贾南风代替贾午进宫是王戎等人的安排,乃是偷龙转凤之计。

  她把字条在烛火上烧了,双手合十,嘴里默念着什么。

  由于贾家和宫中早有准备,所以太子娶亲的筹备工作很快就完成了。

  杨芷一大早就去司马炎寝宫问安:“皇上安好!明日便是吉日,如今迎娶太子妃已万事俱备,臣妾以为可在明日为两个孩子操办婚事,拜堂成亲。皇上意下如何?”

  司马炎:“甚好,衷儿娶妻生子以后,朕心里便安生了许多。”随即传旨下去,明日成婚。

  太子大婚当日,满朝文武尽来道贺,所收礼金珠玉堆积成山。筵席场面当然极尽奢华,无论厅堂廊柱,珍馐美酒,杯盘碟箸,尽显皇家气派。洛阳的文武大臣,还有地方的官员府谷,都拿出自己压箱底的稀世珍宝前来进献。连一向见多识广的礼官都时不时地睁大了眼睛,他也没有想到皇宫以外就要如此多的奇珍异宝!

  携带如此厚礼之人,当然不是等闲之辈,其中有各个州郡的藩王和郡主,县令和以下的官吏则不在被邀请之列,但也都委托本郡郡主代为随礼。正所谓上行下效,没有哪个官员愿意放弃这个献媚的机会,送礼之气蔚然成风。

  就这样热热闹闹地,太子司马衷和贾家的长女贾南风的喜宴开始了。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阅读最新内容。当前用户ID:,当前用户名: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45/45457/2735123.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