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竹林记 > 第二十三章 千古江山败一谋 下

第二十三章 千古江山败一谋 下


  <>.ntp*{:-:-;t:;}.ntp;n;}</>

  王戎万万想不到这皇后娘娘竟然是曹氏宗亲,一时惊得说不出话来。

  杨艳接着说道:“我最初进宫的目的,是想刺杀司马炎。但是当时皇上刚刚立足,如果除掉他,势必群雄并起,瓜分晋家江山。后来皇上分封司马氏宗亲为各地藩王,如果皇上驾崩,各处藩王会推举新的国君,政权仍然掌握在司马氏手中。”

  王戎仍然没有说话,只是看着皇后,想从她的眼睛里读出点儿什么。

  杨艳也不解释,继续说道:“我知道,你们竹林兄弟中只有山涛和你在朝为官,也是我能够接近的人。山涛不与其他大臣同流合污,以一己之力帮助朝廷用贤任能,也不失为一种大局为重、造福苍生的做法。而你,王戎,我知道你一直在隐忍负重,表面迎合,实际上跟司马氏不是一条心。”

  王戎听到这里心头一紧,看了宋祎一眼,又看着皇后,还是没有说话。

  杨艳知道他已经默认了,紧接着说道:“你在等机会,你囤积财富就是为了在机会到来的时候能派上用场。而在外人看来,你是一个十足的守财奴。但是琅琊王氏势力日盛,皇上已经听到一些风言风语,所以借鸳鸯楼一事变相没收了你的财产,实际上是对王家有所提防。”

  王戎听杨艳说得如此透彻,也不再隐瞒,直截了当地问道:“皇后娘娘今天找我来,想必不是为了说这些旧事吧?”

  杨艳道:“如今司马氏权力强盛,各地军政大权都由族人掌控,异己被诛杀殆尽,再无人可以反叛。唯有、、、、、、内乱!”

  王戎身体稍向前倾,说道:“请娘娘明示!”

  杨艳道:“这些年来,我力保太子司马衷的嗣位,并不是为了一己之私想做皇太后。司马衷智力昏聩,如果他在司马炎之后当上皇帝,司马氏各地藩王心里不服,必然有人反叛以取而代之,此篡位之举又会招致其他藩王的讨伐。如此司马氏内部将互相残杀,必然自取灭亡。”

  王戎长出一口气,点头自言自语道:“好!好啊!原来娘娘用心为皇上选妃纳妾,是别有用意呀!但是,王戎还是不明白,我夫妇二人能做些什么呢?”

  杨艳道:“我受过很重的内伤,自知大去之期不远。我死以后,担心司马衷太子之位不保。”说完看着宋祎道:“我需要一个人进宫帮我,在我身后继续辅佐太子,直到登上皇位。”

  宋祎问:“娘娘说的这个人,是我?”

  杨艳点头说道:“正是,你美貌出众、才艺过人,而且心智成熟,非常适合接替我的角色。”

  宋祎一时不知所措,拉住王戎的一只手,问道:“相公意下如何?”

  王戎脑子里一下子闪过绿珠的身影,他低眉不看宋祎和杨艳,平静地说道:“好吧,委屈夫人了。”

  从宫里出来的时候,来时的两个人只剩下王戎一个。他让车马掉头,自己步行缓缓往家走去。

  一路上不断地在问自己:王戎啊,你有什么用,连自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一个惨死,一个送入深宫的不归之路!不知不觉中下起了秋雨,他回到家中浑身已经湿透,马筠赶紧为他披上衣服。王戎说了今天在宫里发生的事情,夫妻俩执手相对,泪流不止。

  马筠道:“为什么要把江山命运成败都系在一个弱女子身上?依我之见,早就应该反了司马氏的天下!”

  马筠是习武之人,素来只相信马上江山。而在王朝的转折点上,起关键作用的是阴谋阳谋,还是长缨在手?谁又能说得清楚。

  王戎一只手搂住马筠的肩膀,安慰她道:“乱世之中,能够自保已经不易。事已至此,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马筠点点头:“我听你的。”二人相拥良久,窗外,雨越下越大。

  过了几天,皇上把皇后杨艳的妹妹招进宫里,封为贵妃。贵妃名叫杨芷,有倾城之貌,并且舞乐双绝,非常受皇上宠幸。没过多久,皇后再一次重病不起,而且比上一次更加危重。司马炎万分着急,叫人立即宣潘安进宫,命他速去再请神医皇普谧。

  杨艳用最后的力气断断续续地说道:“不要去了,没有,没有用的。”

  司马炎带着哭腔说道:“不,我一定要请来神医治好你的病!”

  “来不及,来不及了。皇上,我,我还有最后几、几句话、、、、、、”杨艳说话时已气若游丝。

  司马炎示意其他人都回避,只有他和杨芷留在病榻旁边。

  杨艳看着司马炎道:“照顾、照顾衷儿,保护他、保护。”

  司马炎道:“放心吧,我一定好好保护衷儿,让他将来登基做皇帝。”

  “嗯!”杨艳又把目光移向杨芷,无力地拉住她的手说道:“妹、妹妹,要小、小、小心!”说完双眼一闭,与世长辞了。

  司马炎顾不得什么九五之尊,抱着杨艳的身体失声痛哭,旁边杨芷早哭成了泪人。守在外面的人听到哭声都围拢过来,众皆恸哭,整个皇宫都沉浸在深深的悲伤之中。

  七日之后,待皇后魂魄归来,入殓师准备为尸体化妆,装殓。打开棺盖之时,几位入殓师都大吃一惊,只见杨艳的面容与平常无异,血色光泽不减,毫无褶皱干枯的痕迹。这几位都是五六十岁的老者,一辈子从事殡葬之业,却从未见过如此死后依然鲜活的面容。未知吉凶,几人默契地省去了化妆的工序,给皇后的身体穿戴一番,匆匆盖棺出殡,施以国葬之礼,入土为安。

  不久,司马炎封杨芷为皇后,同时举行封嗣仪式,正式确立了司马衷的太子之位。

  这一天,杨芷坐车出行,在洛阳城东的大街上看见一个独自行走的少年,这少年目若朗星,外形俊朗,年纪虽小却英气逼人。

  杨芷命车停下,下车问少年:“小英雄,你可是嵇康的儿子?”

  那少年看着杨芷,没有承认也不否认,行礼说道:“夫人有何事?”

  杨芷转身从车上拿出一个狭长的盒子,捧在手上对少年说道:“这是有人托我转交给你的东西,你拿回去让山涛伯父看过,他自然知道是何人所送。”

  那少年看了盒子一眼,又看看杨芷,问道:“请问夫人尊姓大名?”

  “这就是当今皇后娘娘!”旁边一位宫女说道。

  那少年似乎并不吃惊,深深行了一个礼,接过盒子说道:“谢过娘娘!”

  这少年正是嵇康的儿子嵇绍,曹璺临终前将他托付给山涛抚养,山涛对他视如己出,亲自悉心教导。嵇绍小小年纪就显得卓尔不群,颇具父亲嵇康的风采。

  山涛接过嵇绍带回来的盒子,轻轻扣动机簧打开,里面是一柄长剑。山涛看罢突然情绪有些激动,对嵇绍说:“快去请王戎叔父过来!”

  王戎来到以后,山涛拿出长剑让他看。“这把剑你可认得?”山涛问王戎。

  “这是当年嵇康为董青所铸的青锋宝剑。”王戎答道。问其来历,嵇绍说是皇后娘娘转交,王戎听罢若有所思。

  山涛道:“董青进宫多年杳无音讯,如今托人送出随身宝剑,恐怕多有不测。只是,为什么送剑之人却是皇后娘娘?”

  王戎不无伤感地说道:“宫闱之事向来隐秘,外人不宜妄加猜测。如今这把宝剑落入嵇绍手中,也算是物归原主,好好珍藏吧。”

  回家的路上,王戎想起阮籍临终前将青锋剑交于董青的那一幕,又想起关于杨艳死后容颜不变的传言。“董青,杨艳?杨艳,董青?”他心里默念着,突然明白了什么,向着皇宫的位置拜了三拜,大步而去。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阅读最新内容。当前用户ID:,当前用户名: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45/45457/2616700.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