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形山秘藏 > 第七〇章:不吃饭

第七〇章:不吃饭


  左轮:“胖哥,我最近在看徐恒志阿阇黎的诗词。”

  胖哥:“念几句听听。”

  左轮:“赞大愚阿阇黎:精修三昧,至诚感通。广弘正法,神用天纵。高山仰止,巍巍道风。猗欤宗师,法门象龙。”

  胖哥:“祖下山度生,求法者五六万人,入室弟子近二百人。为弘法故,所到之处略显神通。嗣因广大信众,重神通不重悟证,乃易装归隐于四川成都,嘱托心髓弟子王骧陆老居士接法传道。”

  左轮:“赞王骧陆上师:大法崛起,印心是宗。承先启后,威德靡穷!利乐含识,德业綦丰。祝师再来,广济迷蒙。”

  胖哥:“王骧陆阿阇黎讳宰基,字骧陆,号仁知居士,父因守正而去官。母蒋氏笃信佛教,乐善好施,善国画,尤擅兰花,号称砚香老人。阿阇黎天资聪颖,孩提时即能读《金刚经》。及长,发奋读书,熟于经史,十八岁中晚清秀才,后皈依霞光和尚,布施济贫,广结善缘。又离川,拜庐山东林寺高僧大愚阿阇黎为师,虔修无相密乘心中心大法,得悟心要,为大愚祖师入室弟子。在天津、上海创办印心精舍,灌顶传法,大悲利生。学法同仁,得悟本体者不可胜数。阿阇黎著述甚丰,写有《金刚经分段贯释》、《圆觉经抉隐》、《大鉴禅师法宝坛经述旨》、《佛说阿弥陀经分段正义》、《乙亥讲演录》、《入佛明宗答问》、《六字大明咒修法》、《印心语录》等,数百万字。一九五八年,阿阇黎现病相于沪寓,谆谆开示学人:‘要弘扬大法,济世度人。’热泪盈眶,再三叮嘱。病笃,手结随心陀罗尼印契数日,右侧吉祥卧,安然而终。”

  左轮:“赞元音老人:定慧圆明,悲智双融。劝世导俗,宗说兼通。应病与药,弘化无穷。大地狮吼,同仰高风!”

  胖哥:“元音阿阇黎,讳姓李名钟鼎,一九零五年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二零零零年二月五日(农历正月初一)下午八时十五分于上海住所坐脱立亡,享年九十六岁。圆寂后数天,异香满室。法体于二零零零年四月六日(农历三月初二)在浙江普陀山荼毗,荼毗时天现七彩光环,瑞相昭著。后喜获舍利数以万计,供奉各方。阿阇黎少年学佛,本意出家,为奉养老母,虽在家,但终身未娶,孑然一生。阿阇黎依无相密心中心法第二祖王骧陆阿阇黎修心中心密法,彻悟心要,即身修证得大成就,于一九五八年接任心中心密法第三祖。后隐居沪滨数十年,弃绝名利,融通净密,随机施教,默默耕耘,毁誉不动。心中心密法源自于大藏经秘密仪轨《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唐菩提流志译),此法以禅为体,以密为用,以净土为归,是融禅净密于一体的大法。元音阿阇黎不辞辛劳,竭力弘扬,并指归净土,足迹几走遍全国。受法弟子遍及全国各地及美国、法国、加拿大、日本等国。修有成就者略有其人,明心见性者为数极多,往生净土及已经具足往生资格者更是不可胜数。”

  左轮:“徐老的‘观心’偈颂,有四首。其一:惭愧凡夫业力牵,升沉六道事堪怜!回光照处根尘寂,一角青山证道缘。”

  胖哥:“六道漂流,有人有我。根尘脱落,不见能所。一角青山,非去非来。流水无心,随处自在。”

  左轮:“观心偈之二:刹那分别魔军炽,直下观心业识清。且道当前何所似,非空非有一孤明。”

  胖哥:“分别识心事,当依圆镜智。何寻真实际?一念不生时。”

  左轮:“观心偈之三:无明忽起急留神,三毒牵缠众苦因。却喜心君招抚后,纷纷流寇作良民。”

  胖哥:“八万四千,烦恼无边。六粗三细,不觉一念:‘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识即不冤,整顿江山。”

  左轮:“观心偈之四:何须舍妄与求真,歇下狂心识主人。生死涅槃同一梦,山河大地法王身。”

  胖哥:“真不离妄,妄即是真。狂心不起,法王无身。”

  左轮:“一九三二年九月所作《秋怀》:漫步江村有所思,悠悠天地欲何之?不禁人世飘零感,最是秋深叶落时。”

  胖哥:“人非草木,深秋漫步。浮云悠悠,归根何处?”

  左轮:“一九三四年,《二十述怀》:一念无明失本真,茫茫业海永沉沦。廿年蝶梦惊弹指,回首沧桑悟夙因。”

  胖哥:“无量佛前,久种善根。直视无明,不忘夙因。”

  左轮:“又一首:世事纷纭何所依?随波逐浪计终非。此心已与寒梅约,不作杨花到处飞!”

  胖哥:“独立无侣,不还不取。舍识依智,安心守寂。”

  左轮:“一九三五年秋,《弔古》:似水韶光去不留,画楼断井两悠悠。渔舟歌罢吴江冷,牧笛声重楚草秋。泽畔行吟亡国恨,胡边守节老臣忧。英豪多少今何在,残月荒凉照古丘!”

  胖哥:“我给你背一遍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沟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爱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惭。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小磊:“哈,二者还真有相似之处!”

  左轮:“一九三七年十月,抗战初随厂迁蜀感赋:巴山蜀水此长征,自笑身如柳絮轻。千里归帆游子梦,三秋明月故乡情。不堪春色年年老,况复兵戈处处惊!清夜不胜离乱感,静翻贝叶悟无生。”

  胖哥:“举厂西迁,以避战乱。共业所感,同分妄见。秋夜无眠,深入经典。了悟无生,石破惊天。”

  左轮:“一九四二年至一九四三年期间的几首《旅渝(重庆)杂吟》,其一:水色山光万象舒,高楼寂寂独悠居。比来自笑更疏淡,亲友经年来寄书。”

  胖哥:“山高月小,无人打扰。高楼独居,灯下有宝。”

  左轮:“其二:淡淡秋光点晚庭,新凉闲望远山青。心情弥觉乡居好,四壁虫声趺坐听。”

  胖哥:“乡居夜深,独坐观心。虫鸣鸦噪,迦陵仙音。即是此物,非曰他物,绵绵保任,善自持护。”

  左轮:“其三:活水源头认故吾,太虚云海月模糊。课余独坐真堪笑,天下本来一事无。”

  胖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头上一安头,葛藤乱攀枝。”

  左轮:“其四:拈花一脉静中参,趺坐山门对夕岚。平淡生涯还自得,寒灯深夜共僧谈。”

  胖哥:“禅门究竟,不从外得。对床夜语,说而无说。”

  左轮:“其五:阎浮漂泊黯伤神,愿作如来座下人。净友相逢同礼忏,禅堂香火话前因。”

  胖哥:“业风恒吹,何处是归?礼敬三宝,弥陀手垂。执持名号,忏悔业障。夙世因缘,禅堂阐微。”

  左轮:“其六:一片青黄绕古关,松窗茅屋近江湾。心空境寂春光好,茶罢林阴静看山。”

  胖哥:“浮图古关,芳草连天。四野空寂,水静山安。见与所见,非因非缘。法尔如是,非关自然。”

  左轮:“一九四三年十月,《旅怀》:遥望乡关月,索居烟雾城。安贫怀故旧,乐道仰群英。久客忘身独,无求觉梦清。色空原不二,何处着迷情?”

  胖哥:“异乡为客,离群索居。安贫乐道,见贤思齐。壁立千仞,无求无欲。海纳百川,边中如一。”

  左轮:“一九四三年冬,赠恬园老人四首,其一:才气纵横志节清,果然不作等闲鸣。十年枉识红尘客,此日逢君眼始明。”

  胖哥:“雕龙十载,蒙君点睛。以水注水,将空印空。”

  左轮:“其二:一席清谈胜十年,长安寺内拜高贤。只因识得苍生苦,共结如来香火缘。”

  胖哥:“宿世同参,指点江山。含元宝殿,未离长安。”

  左轮:“其三:狂心歇处悟无生,太息谁能破执情?难得先生高着眼,诗书尽作大悲声。”

  胖哥:“执即泥犁,歇即菩提。冰水不二,冥阳本一。无缘大慈,通体大悲。运用之妙,在乎对机。”

  左轮:“其四:翰墨有缘亲讲席,江山无恙佐清吟。风雷激荡龙蛇舞,尽是空王度世心。”

  胖哥:“口若悬河释空有,笔走龙蛇泄天机。诗文慷慨神鬼泣,指标心月度津迷。”

  左轮:“一九四五年冬,《思母》二首,其一:亲恩罔极恨终天,游子天涯一念牵。十载未酬迎养志,伤心万事付前缘!”

  胖哥:“南无地藏王菩萨。”

  左轮:“其二:陟屺拳拳每自哀,墓门归去满苍苔。乱平争欲还乡日,曾见慈容入梦来。”

  胖哥:“南无密栗多哆婆曳莎诃。”

  左轮:“一九四七年秋抗战胜利后,重游渝城,访大忍精舍述怀:国破山河沦,八年留巴蜀。今日客重来,风物兴感触。青山静无言,浑似伴幽独;大江流无穷,吾生抑何速!梵僧喜客临,茶饭欣相属,礼失求诸野,古意何敦穆!怡然话无生,禅房共剪烛。人生果何为,名利苦征逐。百忧长煎烹,生死如转毂。缅怀诸圣贤,辛勤拯流俗,超然绝物累,不随世荣辱;更有大觉尊,福慧皆具足,悲愿度群生,旷劫舍头目。念此振懦顽,丈夫甘雌伏?悟入不二门,智光长煦育。忧患炼身心,吾生岂局促?顶礼阿弥陀,莲邦求归宿。济苦报四恩,宏誓永相续!”

  胖哥:“三界无安,国土危脆。无情说法,真实不悖。佛者大觉,穷劫度迷。欲求出离,见贤思齐。又,禅房道友,鸿门机锋。体无顺逆,用不着踪。将冰淬铁,以火炼金。甜苦一味,无碍虚空。”

  左轮:“一九四七年秋,《龙华养病》二首,其一:萧索秋庭夜气增,披巾独坐伴青灯。驱车来访亲朋笑,笑我闲情似野僧。”

  胖哥:“秋深夜寒,独坐不眠。执持名号,密密绵绵。”

  左轮:“其二:乡居日日放新晴,晨坐茶窗听鸟鸣。更喜病来尘累少,绿阴深处独经行。”

  胖哥:“四大不调,闭关无扰。经行当下,明明了了。”

  左轮:“一九五二年十月《述怀》:樗材无所用,唯与道相亲。处世甘安分,论交爱率真。湖山留胜迹,定慧度迷津。寂寞菩提路,同行几故人?”

  胖哥:“樗材无用,不夭斤斧。闲云野鹤,远离汤炉。”

  左轮:“一九七八年春,偕慧云老居士朝礼龙华古寺:直下本来一物无,迷云散尽日流天。昙花贝叶醒尘梦,古塔琳宫证道缘。”

  胖哥:“无明忽起,阴云密布。知是空花,即无一物。古塔馨香,玉宫清凉。昙花贝叶,妙味醍醐。”

  左轮:“一九八三年六月,赠俞德荫居士歌:老居士,婆心切,不弃愚蒙根性劣,笔舌兼施传妙法,悲愿宏深济沈溺。相神交,忘形迹,两心同映秋江月,穷通得失原无论,凡情圣解复何说。哀无始,缠惑业,六趣流转几曾息,自从闻道契无生,粉身碎骨何足惜!古稀翁,鬓如雪,心通妙谛人不识,境风浩浩随缘过,业尽情空忘顺逆。五十年,如一日,坚持洪名度岁月,造次颠沛总不离,呆日当空群魔息。理事融,性修彻,超凡入圣何勇决,清风皓月契妙心,翠竹苍松励晚节。净土法,最径捷,千经万论炽然说,确信弹指十万程,业海茫茫共超越。开秘藏,传妙诀,清珠浊水喻何切,一句绵绵密密持,福德因缘难尽述。年华通,生死逼,天涯游子归思切,命终祈感诸圣迎,宝池华开赴前约。”

  胖哥:“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三十二应身,应以居士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居士身度化之。”

  左轮:“一九八四年冬,七十自策:行藏无似愧前贤,尘世悲欢事且捐。习气留连勤忏悔,心源寂照细参研。浩茫碧汉怀先德,绵密洪名净识田。老去莫违宏誓愿,杜鹃声里策归鞭。”

  胖哥:“待人宽松律己严,起心动念照绵绵。从体启用常无住,归而不归寂光恬。”

  左轮:“一九八四年冬,《念佛》四首,其一:弱冠欣闻贝叶书,自心光寿本如如。斯身暂作娑婆客,愿向莲华国里居。”

  胖哥:“信奉经典,识得自性。念念相应,光光常寂。”

  左轮:“其二:妙有真空不二门,洪名一句课晨昏。三根共趣西方路,觉岸同登沐佛恩。”

  胖哥:“真空妙有,未离当下。耳根圆通,不二法门。”

  左轮:“其三:三界横超奏异功,至诚念佛学斋公。何须拣择求玄妙,一句弥陀万法融。”

  胖哥:“一求玄妙,便落邪道。六字洪名,甘草丹药。”

  左轮:“其四:赛直持名百虑捐,是心作佛佛心圆。灵明广大周沙界,十万亿程弹指迁。”

  胖哥:“思虑妄念,凌乱不堪。本心如如,何动何迁?”

  小磊:“我这里有几首元音老人的诗词偈颂,我们也来欣赏学习如何?”

  左轮:“好啊,听小磊念诗了……”

  小磊:“佛性天真事,谁云别有师。謦欬掉臂处,穿衣吃饭时。不费纤毫力,何曾动所思。众生皆平等,日用自多疑。(注:謦欬:咳嗽、欬为咳的异体字,引申为言笑;掉臂,游行的样子。)”

  胖哥:“自证境界,不从师得。如来圣智,密在汝边。”

  小磊:“有相有求俱是妄,无形无见堕偏枯。堂堂密密何曾间,一道寒光烁太虚。”

  胖哥:“有无双遣,不落断灭。诸佛心体,无欠无缺。”

  小磊:“见色非干色,闻声不是声。色声不到处,亲到法王城。”

  胖哥:“色声不到处,见性无还时。一明孤沥沥,开口道不得。”

  小磊:“禅河随浪静,定水逐波清。澄清生觉性,亡虑灭迷情。”

  胖哥:“说到‘定’,实在说来,就在于能舍不能舍,知道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都不粘著,那就是‘定’,假如你样样都作为真的,不能放,怎么能定啊?定不下来。比如,有钞票的人,很苦哦,苦在什么地方呢?苦在他要想方设法怎么样保护这些钞票,保值啊!很多人就是这样:‘我现在有五十万,物价这么涨,再下去就只成五万了,再过些日子,连五万也不值了。哦,买金子,可金子不生利息啊,而且,现在的金子,只出不收进。烦心,买美钞?美钞也会贬值的,干脆!把钱存到国外去……’阿弥陀佛!其实财产是流通的,要保是保不住的。之所以保不住,其一,兵荒马乱的兵灾,遇到这种情况,连命都保不往,何况财产;其二,国家的法令,法一变,或被抄家抄了去,那些想把财产存到国外去的人,恐怕就是这个心理;其三,火灾、水灾,所谓水火无情是也;其四,盗贼刀枪,遭绑票;其五,留给子孙,若子孙后代不孝,花天酒地,不但害了子孙,其结果仍然是倾家荡产……你们看,保不住财产的因素太多了。哎!人就是想不开,免不了要做守财奴,死了以后,还要做个守财鬼。”元音老人曾经讲过一件真实的故事:以前有位银行家姓徐,是位大居士,当时是和印光大师在一块弘扬净土宗的,因为有钱,做了很多的好事,在他的金库里,都是锭器啊、有价证券啊、什么钻石、美钞、法郎、英镑,都是这些东西。他死了之后,就守在这个金库边上。怎么知道的呢?因为他和元音老人的师父王骧公还有亲戚关系,又是净土宗的学人,大家心想他一定是往生了。在密宗有个法,能把中阴身勾来,为他说法,送他到西方去,如果已经生西了,就没有中阴身。王骧公就查找,一看,没有中阴身。好!那一定是往生了。不过又一转念,他是银行的总经理呀,金库都是他的家产啊,再看看,就到金库边上去寻,一找,找来了,哎呀!你还守在金库边上啊,太可怜了!你怎么不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呢!这个样子,你不成了个守财鬼了吗?这是位蛮有名气的大居士。还有,在江苏镇江,有三大寺庙,就是金山寺、甘露寺、还有焦山的宝慧寺。禅宗师父庄慈老法师讲,就是当时定慧寺的方丈,讲经说法能得到天人雨花的供养,那是了不起的一位大法师,非常有名气,所以四面八方都供养他老人家。他的金子多得不得了,都是一箱一箱的金条,都存放在库房里,库房的钥匙,总是攥在手里不放。他圆寂了后,那些弟子们可乱了套,都说,库房的金子,师父在时不好去拿,现在可以去拿了,一看,库房的钥匙还紧紧地攥在师父的手里,掰也掰不开。是啊,人死了以后,尸体都僵硬了,掰不动了。有的人说:‘现在不好掰,还是先给师父做做佛事……’有的说:‘时间越长,越掰不动。’有的说:‘不要紧,可以用热手巾捂,捂软了就掰开了。’七嘴八舌,大约了过了三个‘七’,等不及了,赶快用热手巾来捂,捂著捂著,总算把攥在手里的钥匙拿出来了,急急忙忙到库房去,门一打开,‘轰’地一下,从库房里窜出一条大蟒蛇。可怜,这位能讲经说法的大法师,竟堕落到畜牲道里去了。为什么?因为掰他的手,一时起了嗔心,嗔心一起,就聚集成毒性,于是就堕落成一条大蟒蛇。哎!贪、嗔、痴三毒,是学佛人的大忌。我们平常总是说,要除‘五盖’即财、色、名、食、睡。第一个就是‘财’,要舍,要放,看来也是蛮难的。所以我们时时刻刻要在这些地方用功、做工夫。座上,要心念耳闻;座下,要紧密观照。我们禅宗有两句话,叫做:‘生处放叫熟,熟处放叫生。’生处,就是我们做工夫,很生疏,常常忘掉了,这要熟起来,时时刻刻不忘记保护,心空无住。熟处,就是我们著相,顶熟,一下子就碰上去了,就粘著了,这个爱著相的习气,要在做工夫的过程中,让它生疏下去。其实做工夫,只要知道诀窍,肯做,大家都能成就,人人都是佛,哪个不能成就啊,所以说学佛、成道、没有难处!”

  小磊:“初悟始到法身边,勤除旧习把功添。证到无为的的处,顺逆无拘神通现。”

  胖哥:“我们学法,有三大难:第一就是肯定本性不疑难。要真的体认到当下一念断处,那了了觉知的本性,‘这就是!’要承当、要肯定,要不疑,蛮难!难就难在疑。疑在什么地方呢?疑在不发神通。人们往往都有个‘先见’,先入之见,以为发神通才叫见性,不发神通,不是见性,见性就是要发大神通,你没有发神通,你就没有见性。这样,就自误误他,太可惜了。实际上历代大祖师,都没有先发大神通,都是先证悟,然后再通,都是先悟后通。先通后悟有没有?也有,那是极少数,是夙世带来的,叫‘报通’。通是通,但不是开悟。神通和开悟是两码事。在四川成都‘双桂堂’开山的,叫破山祖师,他是在宁波‘天童寺’跟密云圆悟禅师修法的,那是明代,正是闹张献忠的时候。他在宁波天童寺修法,他没有开悟,虽未开悟,但他能出‘意生身’,自以为了不起了,‘哦!我都有神通了’。他年轻啊,到外面去玩耍,看见一群鸭子,就抓个鸭子偷偷玩。今天偷一只、明天偷一只,偷了四五只之后,乡下人发现:‘哎呀!我的鸭子怎么少了?一定是有人偷了。那好,我今天不出去赶河,把鸭子放到河塘去,躲在一边,看看谁来偷,就把他抓住。’果然,破山又来偷了。‘抓贼啊,赶快抓贼啊!’破山拿起鸭子就跑,他‘意生身’跑的多快呀,怎么能追得上他。可乡下人看见破山跑到庙子里去了,那好,于是就在天童寺门口,破口大骂,这才真叫‘骂山门’:‘唉,你们这些秃驴,说的好听啊,都是修道的,不吃荤的,守戒的,哪里知道,非但吃荤,还偷,还做贼!’就在山门这么骂,把个知客师骂出来了:‘哎呀,你这个乡里人在这里骂,太罪过了,我们寺里的清规是很严的,没有犯戒的人。(是啊,这个天童寺戒律是很严的。)你这样污辱我们,不得了啊,是要下地狱的呀!’‘哦哟!还下地狱呢,还是你们先下地狱去吧!是你们和尚偷了我的鸭子,我看著他逃到庙里去的。这还会错吗?’‘哦,真有这种事情吗?’‘当然了,难道我还会冤枉你们吗?’知客师听乡里人这么说,就说:‘真要是这样,那我得查出来,是谁破坏了戒律。来吧,我领你去查。’天童寺的房间很多,说有九百多间,就带他一间一间地查,连厕所都查到了,没有。‘没有吧,你这个乡下人真是罪过哟。瞎说哟,我们这里都是修道的人,不会有这种事的。’乡里人说:‘你们这么多的房间,转来转去都转糊涂了,一定还有哪一间,我没有走到……’‘都走到了,哪里还有没走到的呀。只剩下一间禅堂是反锁的,人家正在「打七」,不好去!「打七」的人也不好出来,都在用功……’乡里人又喊叫吵著说:‘好,你不让我进去看……’‘哎呀,不是不让你看,「打七」用功的时候,不好去叫人家,破坏人家的慧命,那你的罪更大……’‘你不让我去,你理亏了吧。你心里有鬼……’吵著吵著,把个圆悟方丈给吵出来了。‘你们吵什么?’知客师把事情的本来,一五一十地禀报了,方丈说:‘那好,你把钥匙拿来,我领你进去看。’禅堂里光线很暗,‘打七’的人,沿著四壁坐著,禅堂当中空著,可以‘经行’、兜圈子、跑香。这乡里人一个一个都看了,没有,他呆住了。‘我说没有吧!’知客师小声地说。方丈说:‘你找不到,还是我帮你找吧!’方丈走到破山的面前:‘你拿出来吧,你袖子里的鸭子!’‘嘎、嘎’鸭子叫著从破山的袖子里出来了。圆悟禅师指著破山说:‘神通是有啊,佛法未梦见在,赶出山门!’破山原以为自己已经成道了,原来佛法还未梦见在,就祈求方丈:‘请和尚慈悲,为弟子开示。’圆悟说:‘你破坏清规,庙不能住了,出去参「父母未生你之前是什么样子!」到外面去参,像你现在这个样子,还出阳神!不相干,不相干!’破山有神通吗?有!开悟了吗?哦!不相干!开悟是悟到本体本性。本体本性是没有东西,但又能显现一切东西。大家知道,本体是本空的,是‘体若虚空勿涯岸,不离当处常湛然。’破山搞的是邪法神通,著相哦,所以说著相的人,有神通也不算开悟。现在,人们都把悟、通摆在一块,混为一道,你说你开悟了,见性了,你要发神通,你没发神通,那你就是没有开悟。人们不知道,这是两码事。悟者,是醒悟了,不再著相了,一切都是我自己,根就是境,就是尘,都是我们法身自己。所谓神通,就是一切时、一切处能起用,都是我的本性起用,叫‘神’,也就是神用无边。通,就是通达无阻,没有妨碍,你住境,就是有妨碍,有阻。所以吃饭睡觉、运水搬柴,这都是神通,哪样不是神通啊!人就是执著,大家都能的,不算神通,我能人家不能的,才算神通。哎!众生众生者,就是不从根本上著力,愚昧贪执,讨便宜。我们禅宗祖师骂这种追求神通的人:‘偷(贼)心不死。’真是一针见血。你修道是为了追求所谓的神通,这就障碍了自己,不承认当下一念断处就是自性,不肯承当,不敢承当,所以第一难,就难在肯承当而不疑。”

  左轮:“第二难呢?”

  胖哥:“第二难,就难在保护它,不忘记,时时刻刻,行、住、坐、卧都不要忘记保护自己。保护的方法,八个字,即:内,不随念转;外,不为境迁。我们的念头,都是从内心里,咕噜咕噜翻出来的,所以我们常说‘家贼难防’,是家贼,不是外来的,是防不胜防。有一首偈子这么说:‘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中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自太平。’这‘六贼’说的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中军主帅’指的是我们的‘主人翁’,念头一起,不随它转。外不为境迁,如八风不动,无论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四顺四违,我自如如不动。像苏东坡,他自认为已经八风不动了,于是写诗偈给佛印禅师,而佛印在他的诗偈上批了两个大字:‘放屁’,苏东坡不服,过江找佛印理论。佛印见苏东坡怒气冲冲来了,‘呵!好一个八风不动!一屁却把你打过江来!’所以说,保护,不忘记,蛮难的。第三难,难在绵密保护之后,保护不死难。要保护,但不能死掉。人们往往保护保护,不要动、不要动,就死掉了。学佛是要活泼泼地,要活泼起妙用啊!不能死掉不动,若死掉不动,就成了死水不藏龙了。透过这三难,就成大道了。也就是说,一,认识本性不疑惑;二,绵密保护不忘记;三,在不忘记保护中,不死,要活泼泼地。三难能透过,一定成就大道。人人都能成道,哪个不能成道啊!个个都能成道。之所以不能成道,第一,不认识本性,执著外相。迷住不放,就完了。我们坏就坏在一天到晚,妄心颠倒,那怎么成道啊;第二,不知道诀窍,修法怎么个修法,不得诀窍。修道不难,要有决窍。第三,晓得诀窍不去做。王阳明先生说:‘知而不行,是为不知。’你知道了不去行,不去做,等于不知道。若行而不知,还可以致知。所以行非常重要。我们要在行住坐卧、时时刻刻地保护它,看住它,经常要提醒自己:‘主人翁,惺惺著’,不是打坐一个时光,别的时间都忘记了,放野马了,那怎么能成道啊。历代祖师都是保护,绵密保护,都是这样子的。就是六祖大师自已,悟道之后,隐藏在打猎的队伍中保护自己,做工夫呵!六祖以后,都是保护啊。后来的‘牧牛行’,也都是这样子。‘牧牛’,就是放牛,鞭子高高举起,牛鼻绳抓得紧紧的,它只要犯人家禾稼,就把鞭子抽上去。‘禾稼’就是动念。念头一动,就把它扭转过来。都是这样子的。所以祖师们常向弟子:‘你怎么样了?’有的说:‘我三年之后,一切都做得了主了。’又有的说:‘三年之后,有如蚊子叮铁牛。’都是这样做工夫。所以古德说:‘皮肤脱落尽,唯露一真实。’都脱光了,时时刻刻显出真心。这都是保护成道。不是一悟就成道了,就发神通了。学道人要知道先后,要先悟后通,不是一悟马上就通。‘但得本,不愁末。’祖师们都这么说,你只要悟到根本,不愁神通不发生。你现在求,求不到,求到了也是假的,所以求神通是很害人的。坏就坏在我们放不下,真要一切放下,一切能舍,决定成道。学佛,是大丈夫事业。大丈夫,慷慨豪放,能舍、能放。小根小器不行,他执著的很,所以难成道。其实,越是那些被人看不起的人,比如**、戏子,在这些人当中,倒有些慷慨之士(当然不是个个都是呵),而越是达官贵人,哦哟!越是执著得利害,一点都碰不得的样子。所以莲池大师说:‘下等人有上上智。’人品都不是一样的,有的人慷慨豪放,大方的很,有的人却小气的不得了,根器都不是一样的。”

  小磊:“着有不解空,昧却主人翁。空有皆不住,即是大神通。住空不知有,死水黒山中。若人会此意,面向西看东。”

  胖哥:“执有昧空,凡愚迷蒙。抓空弃有,枯井草绳。两边不着,中亦不立。指上指下,无顺无逆。四川有个‘极乐大家园’道场,仁德上人在那里讲法。一天早上,一位法名‘慧玉’的弟子起阳了,慧玉跟仁德上人解释说这是生理现象,很平常。这是什么意义?什么用心?为什么要解释?难道师父不明白是生理的正常反应吗?慧玉有心有念是凡夫一个,无心无念是死人一个。是应该有心呢,还是应该无心呢?应该说话还是不应该说话呢?慧玉心中的意境应该怎么想呢?‘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冷风冬有雪。无慧无玉常灵知,是谁动心谁思想。无身无心无一物,是谁起阳谁抬头。’仁德师父发给慧觉一个短信,内容是‘慧觉是个大马子老缺,是万人做的’,慧觉不回短信是执空,欺师灭道。如果发来短信的内容是‘师父骂的好,骂的妙,师父骂我能成道。恩师骂我是考验我,看我知道不知道。恩师从没骂过我,对我加持对我好。我要知恩要报恩,感谢恩师对我好。’这是世智情见,只是一点世智理论而已,与道不相应。若能这样回发一个短信‘天上掉下一个虚空球,砸死一堆马流猴。马猴飞到虚空去,跑的无影无尽头。’这个短信不落空不落有,不住有为不住无为,无说无不说,体用不二,理事圆融,体验吧。”

  小磊:“毁誉赞谤过耳风,不识荣辱耄耋(mao-die)翁。置身世故人情外,舍命一切无住中。茶饭丰俭随缘过,斗室宴坐泯西东。无言可向人前发,都缘经论读未通。”

  胖哥:“说通即非通,无通却是通。何名为不动?幻云住虚空。”

  小磊:“执着物境事偏枯,守定空寂理亦殊。若欲不枯亦不殊,虚舟载月泛五湖。”

  胖哥:“事无碍,理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小磊:“说尽云山海月情,唇吻未动心勿行,玉兔怀胎蚌含月,泥牛入海木龙吟!”

  胖哥:“随说随扫,羚羊挂角。玉壶冰心,知音甚少。”

  小磊:“写满宇宙利生情,笔划未开字未形。有法可说事边倒,无法可说万里云。可怜一般探玄客,梦中佛事论不停。一心不乱非难事,念念弥陀字字明。”

  胖哥:“梦中佛事,将雪填井。为而不为,太上忘情。”

  小磊:“心地法门诞生王,岂假气功助锋芒!心外取法求有得,徒自辛劳落空亡。根尘脱处自性现,绵密保任莫轻忘;立定脚跟毋偏颇,一无所求道真常。这首诗还有另一版本:心地法门诞生王,岂假气功称豪强。心外取法求有得,徒自辛劳落空亡。卒断暴折能所尽,绵密保任不可忘。立定脚跟不动摇,心空无住通自降。”

  胖哥:“心外取法,缘木求鱼。梦中黄粱,醒后悲啼。反躬自照,解六亡一。从体启用,无甚稀奇。”

  小磊:“寂灭天真体,从来无得人。须依二空理,当证法王身。有心俱是妄,无执乃名真。若悟非非法,逍遥出六尘。”

  胖哥:“人空与法空,说空即非空。无得亦无失,出尘不离尘。”

  小磊:“要尽心花开,方明无情示,本来不迷悟,识智何出入!”

  胖哥:“镜影一如,何出何入?花开见佛,无生了悟。”

  小磊:“率履不越周行,就中坎窞须防。任他抵毁诽谤,巍然不动称王。”

  胖哥:“何名禅定?孰动孰静?一真不立,廓然无圣。”

  小磊:“海底金乌天上日,眼中瞳子面前人。若人信得家中宝,啼鸟山花一样春。”

  胖哥:“对境生心,捏目空华。周沙佛刹,不离当下。”

  小磊:“开出无形面,示作十界身,悟在迷未了,入魔亦无碍!”

  胖哥:“馒头大饼皆是面,发糕粽子糯米馅。锅内是迷还是悟?老僧今天不吃饭。”

  小磊:“无情说法无可议,眼处闻声亦非奇,穿衣吃饭寻常事,皆我神用莫狐疑,无说有闻皆不着,随缘任运自得宜。”

  胖哥:“情与无情,直指见性。老婆心切,诲汝谆谆。”

  小磊:“元音老人还有一首《踏莎行》:雾失楼台,绿漫溪渡,桃源不离寻常处!境无好恶心有别,任运休将知见树!桥跃长虹,鱼传尺素,风光本自无穷数!随缘放旷任沉浮,甘作春泥群芳护。”

  胖哥:“秦观有一首词: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这让我想起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当然,这又让人想起了毛主席主席一九六一年十二月反其意而用之,所写的另一首词: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境界就是不一样!”

  小磊:“我这里还有王骧陆老居士墨宝,也欣赏一下?”

  胖哥:“好啊。”

  小磊:“劝学佛勿分门户偈言:佛法是整体。方便而分立。法法都归元。门门皆般若。三世一切佛。依之波罗密。痛彼分宗者。妄树门庭见。”

  胖哥:“门庭之见,画地自限。众水朝东,路路归元。”

  小磊:“念佛不放下。如何而老实?第一秘密持。终归无相法。破相勿执相。戒体应先立。教外虽别传。不传于有别。”

  胖哥:“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达摩祖师为二祖慧可说法)”

  小磊:“教内无文字。立者为谤佛。佛为劣慧者。兼存有相说。纷争何日已。药病几时释。唯依般若宗。无垢不荡涤。”

  胖哥:“没病别吃药,发烧莫洗澡。凡事取中道,画蛇勿添脚。”

  小磊:“昏昏千百年。大梦应先觉。倘得心地明。自可融归一。直至归元地。一且不可得。如是而行修。斯是真净业。”

  胖哥:“管子内如有杂物,则不通水。除去杂物后,就畅通无阻。可是,根本就没有管子,所以更不存在通或不通的问题。”

  小磊:“欲修最上乘,尘劳为资粮;冤家一起到,庄严此道场!”

  胖哥:“脚踏实地,掷地有声。当仁不让,舍我其谁!”

  小磊:“《观心偈》:万事缘空,何苦作真。一切放下,惟有观心。心本不有,烦恼何起。即此一转,便是妙诀。求佛得一,求己得七。此虽世道,即是佛法。烦恼若息,顿得清凉。能自觉者,无上威光。”

  胖哥:“三国时期,诸葛亮舌战群儒时,曾经打过比喻:譬如人染沉疴,当先用糜粥以饮之,和药以服之;待其腑脏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以补之,猛药以治之:则病根尽去,人得全生也。若不待气脉和缓,便投以猛药厚味,欲求安保,诚为难矣。对我们大多数的末法学人来说,观心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深谙因果,忏悔业障。求佛加持,读诵大乘。发菩提心,严持戒律。耳根圆通,福至心灵。依善知识,通教通宗。止观双运,舍有弃空。三密熏修,打破漆桶。摩尼显现,受用无穷……王骧陆上师还有一首偈颂说的不错:诸法皆空相。破见即破执。明知无法法。且说不可说。冷暖各自知。证者不能惑。当仁则不让。无心乃为佛。”

  小磊:“妙哉心中心。顿可转八识。密法通禅净。圆照清净觉。神通非外求。通慧斯通佛。证此无边身。入月不见月。”

  胖哥:“心中心法看是密宗,但它是以禅为体、以密为用、以净土为归、融三宗为一体的大法。不同其他有相密法,须从有相过渡到无相而后才能亲证本真,它是直下见性不须绕弯的,而且它和禅宗一样,都是从第八识下手修行的,所以它实质就是禅宗。禅宗行人先要通教义,然后抱定一则话头精心参究,才能有个入处,否则盲修瞎炼,宛如无首苍蝇钻纸窗,无有出处。密宗也不例外,要修密法,先要通显教,所以密宗有九乘次第之分,这九乘次第就是通常说的外三乘、内三乘和密三乘。外三乘就是先学习罗汉、辟支佛与菩萨、佛等乘的教义。内三乘是进入实修的阶段,它分事业部、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一、事业部。这是随和众生的愿望与要求为之修除病、息灾与增加收益的起用密法,也是‘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引大众进入佛门的方便接引法。现在学佛修行的人大都为了治病、发财和得神通,真为明心见性、了生死的,百不得一,这真太可悲了。治病固无可非议,想发财未免太愚蠢,这在港台人和华侨尤甚,他们来学法,都想学财神法,以满足他们享乐的欲望。殊不知这色、声、香、味、触、法等等法尘都是空花水月,可望而不可即,任你使尽计谋,费尽心力,得到的所谓‘乐受’都是梦、幻、泡、影,而无一丝一毫真实受用。临命终时,非但一点也带不走,生前所造的恶业倒紧跟着你,甩也甩不掉,而随它受恶报去。经云:‘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吾人于此岂可不深加警惕!说到神通,真是没一个人不想要,但是这要妄想消尽,旧习除光后,由真如自性中自然挥发出来的才是不退转的真神通。若从法修来或依靠外物求来的,非但不是真神通,得不到真实受用,还要闯大祸,受恶报。所以在妄念未息,妄心未空时,千万不要妄求,以免莽莽荡荡遭殃而受恶报于未来。二、生起次第。到这里才真正开始进入实修的途程。了生死,出苦海,密宗的修持法门很多,由浅入深,先修生起次第如:颇哇法,气脉明点等等,从观想入手,由无至有地生起气脉与明点等的作用。所谓明点即第八识,以之从会阴至梵穴,随呼吸升降,炼成后,临命终时,即能迁识往生净土。这些修成的都是有相功夫,还不能成道,再要进一步修圆满次第。三、圆满次第。将观想修成的气脉、明点等有相东西化空,与法身相应,进入圆满次第,以资即生成佛。法身无相。它一法不立、一丝不挂、一尘不染。如电无相可见,一切作用都由它生起,离电灯不能亮,机器亦无由运转。法身亦如是,我们之所以能说、能听、能行、能动都是它的作用,离开它这肉体即如石板、木块,非但不能动弹,还要腐臭霉烂。我们现在修行,就是要亲证这无相的法身,才能不着于相而了生死,出轮回。进入圆满次第分三乘,就是密三乘:第一、嘛哈约嘎,即大圆满相应。将观想修成的气脉等有相东西完全化空,以与法身相应。相应即是瑜伽,瑜伽者,‘相应’也。第二、阿努约嘎,即无上圆满相应,用界智为趣入门,进一步把种种显现都化为一实相。第三、阿底约嘎,即无比圆满相应。合三乘为大密咒乘。密三乘中以阿底约嘎为最高,亦称为无二大圆满。它的意义是一切染净诸法统统在现前离垢、明空、豁朗的本觉中完全具足。这就是从有化空,空亦不可得,复从空显有的层层入深的心中心法。所以王骧陆上师所传的心中心法是无相可得,直下见性的大法,有缘得此法者,真是无上的大福报,若非前生广植善根,何能得此?!”

  ;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45/45270/2587578.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