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形山秘藏 > 第六三章:基道果

第六三章:基道果


  接窦姐的电话,胖哥驱车来到其办公室。宾主落座。窦姐的办公桌上摆放着刚刚打印好的《教法系统修道次第导引根本论》,造论:无垢净光。

  窦姐:“樊涛老师去山西了,短时间内不回北京了。”

  胖哥:“是吗?我还做准备要去北京拜访他呢。想请教请教观修方法与修学次第。”

  窦姐:“我叫你来,也是想与你探讨一下长期以来存在于汉地佛教修学者心中的诸多困惑,探讨一下如何正确而系统地修学佛法,并研究一下汉地佛教的现状与历史遗留问题。”

  胖哥:“窦姐,这么大的题目,您有什么高见就发表出来,小弟洗耳恭听。汉地佛教的现状是什么样子的呢?”

  窦姐:“汉地佛教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其宗派有小乘二宗与大乘八宗。即一俱舍宗、二成实宗、三律宗、四法相宗、五三论宗、六华严宗、七天台宗、八真言宗、九净土宗、十禅宗。现今作为汉地佛教广大学人所修学的宗派仅有禅宗、天台宗、净土宗。而此三大宗派各自与他宗和合而并修者为在多数,其修法次第皆依于个人偏好而自行编纂、设计,此等作法与各自宗派建立者之初衷相违,更与世尊教法系统传承相违。由此导致表面方便,实则久修不得验相。此为整体现状。再说近代新兴之宗派的个别现状,如唯识宗、圆觉宗、心中心密法等。彼等宗派皆为大成就者、大阿阇梨、大学者为开宗祖师,其见地高远,行不显于世。其法所接引者皆为上根利器之人,如唯识宗之见地与修法为五道之加行道所能修持;圆觉宗为五道见道修道之法;心中心密法为法报化三身庞大系统九乘次第的密三乘之瑜伽部所修之法。如是三大宗派等,对于中、下根人,若不渐备二资恐难契入。此为广大修学新兴宗派的学人久修无功的原因。”

  胖哥:“透彻,精辟!”

  窦姐:“再次,说一说藏地密宗在汉地广传的形式。藏地有五大宗派,十小宗派。于汉地广弘的宗派或深受汉地学人追捧的宗派有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等。从上世纪初的诺那活佛与贡嘎活佛前来汉地弘扬密宗教法至今已有一个世纪左右的历史了。汉地近百年来修学者不计其数,但真正成就者寥寥无几。究其主要原因略说有三:一者,藏地有着完整的教法系统的传承,但所传到汉地的法仅为一小部分,如前行引导,而且是不共前行,如不共的五加行、四加行等。汉地学人因文化差异与生活背景的不同,不理解此等不共法的殊胜之处与不共的针对人群,故而出现有久修无功之现象。若深入了解藏地教法史,就会了知藏地所有密法传承的开宗祖师皆为地上菩萨或班智达,彼等皆通达三藏以为基础。而汉地修学者所缘经典为几部或几十部而已,此为差异之一。二者,为无上瑜伽法的前行导引与修法,如宁玛派巴楚仁波切的《普贤上师言教》、与全知法王无垢光尊者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等,还有噶举派冈波巴大师的《解脱庄严宝大乘菩提道次第论》等诸多论著。此等法的修学是要有着对世尊基位法与道位法的修学,来作为基础才行,否则亦是久修不得验相。三者,是汉藏两地语言的差别,导致在修学上出现问题无人指导,加之汉地修学者的整体修学基础太差,导致能通达三量比对者极其稀少。而藏地本身的专业修学者,是要有着长期学习经典与各种祖师论著的严谨教学为基础的,而且有着严格的考核晋升制度的。其精通者皆掌握三量比对,即自检自查的自我印证方法。反之汉地学人盲目修学,渴望速成,因无基础而不能辨别见地上与修学上的诸多差别之相,此亦为久修无功之原因。归总而言,无论是本地宗派、亦或新兴宗派、还是藏传佛教,对于汉地学人来说,其共同之处即为成就者寥寥无几,更广大的人群是久修无功,仅以暇满人生作为一次结缘而已。究其原因,汉地佛教整体教学缺乏完整教法系统的教学支持,导致有三大无知:一为对化身佛,也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教法系统无知,乃至对法报化三身佛的教法系统无知。二为对道次第修学的无知与恐惧。三为对三量比对自我印证的证成道理的无知。如此来看,汉地修学者整体修学素质的提高是最根本要解决的问题,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就是建立完整的教法系统修学。”

  胖哥:“我非常同意您的观点。这正是我目前遇到的瓶颈:在修学上面无所适从。”

  窦姐:“我再说一说千年教法历史的遗留问题:此等话题广说太过繁杂,归总而言,原因有二:一者,汉地佛教宗派林立但无有统一的教法系统,由此导致道名言的混乱,由道名言的混乱导致修学者的认知就混乱,由认识混乱导致见地混乱。如“开悟”一词,各宗各持己见,众说纷纭,无有定论。二者,从历史传承上观察,古印度的大乘二宗,即中观派与瑜伽行派的两大教学系统没有完整传到汉地,只是传承了修学经典、论典、与观修方法,如中观、唯识观等观修方法。此二原因应属为一,归总上述所说汉地佛教的现状,皆为没有教法系统的修学以为基础所带来的过患。”

  胖哥:“佛学著作浩如烟海,我们应该怎样取舍呢?”

  窦姐:“那要看我们的发心如何了,作为修学者,我们应扪心自问,吾等是否是要学佛?最终是否要成佛?抑或是要学其他某人?或成为其他某人?此问即足够了。那么我们就要以修学世尊所说经典为主,而不要去涉猎修学各种论典,经律论三藏,以经藏为主,以免造成错误引导。至于说直接修学佛经难易与否?试问又有谁能象如来一般善解众生之意,以一妙音能令众生各各随类而解呢?更何况真修学者其志坚如金刚,只要方向导引正确,即能无坚不摧。为了避免宗派见地的干扰与道名言的混乱,我们以古印度瑜伽行派的教法系统为所依,统一道名言解释。乃至教法系统的论述皆依于弥勒菩萨所造《弥勒五论》、《瑜伽师地论》为根本所依。从而就避免各种宗派见地的影响。”

  胖哥:“如此,则善莫大焉。”

  窦姐:“这套教法是樊涛上师所造,所依无论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皆为佛说,无有错谬,可令修学者其心安隐。那么所积无论福、慧何等资粮,其方法皆为正确,其理论依据完备可靠。远离相似佛法的污染与宗派见地的片面影响。否则即使是修福,广大学人若不知正确所依,必于盲从中隐藏诸多过患而不自知。本教法之利益略说有四:一者,针对广大的修福众生,与初入门的修学者,可以学习佛说各种因缘果报方面的经典以为所依,从而无误的长期的、迅速的、积累福德资粮。二者,针对解脱道欲自利者,试明解脱道如何修学与所依经典,从而有针对性的找到正确所依,正确无误修学,得声闻乘、独觉乘即生不同层次之解脱。三者,针对发大心修学大乘欲自利利他者,标明修学次第与如何修学正确自利,如何修学正确利他的方法,从而渐增不退。避免相似佛法的错误自利利他的行为所带来的不必要的过患与果报。四者,针对发勇猛心欲即生成就佛果者,列明历史上真正大成就者的修学所依与共同基础,为自身制定严谨的修学计划,通过系统教法的修学,为诸多密乘法门的修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于理论上找到正确所依,以免上文所说的诸多过患与久修无功。”

  胖哥:“好,好好……”

  窦姐:“下面,我分说系统教法修学的内容所依与各项修学说明。首先是所依大藏经,现今汉地佛教大藏经流通最广者,为大正藏与龙藏,此二版本较全者为大正藏,此为教法系统所依大藏经。并将其作系统整理,将重复经典分辨出来,即不同译师所译同样经典辨别出来,以千年来大众喜好的流通版本为所依作为辨别保留版本,整理出一套无有重复且完整的大藏经目录,并将龙藏与其不共的经典辨别出来,以作为补充,从而构成汉地佛教在经典上所依最全的、且不重复的大藏经目录。这样可使修学者一目了然,方便修学,并减少对量大的恐惧,因为整理出来的真正没有重复的经典,其数量减少了许多,例如大正藏共有经论三千四百九十三部,一万三千五百二十卷。整理后的经典部分为五百三十六部,二千六百八十六卷。其次,是针对不同的有缘同修,尤其是喜好听闻的同修,作了部分经典的读诵与重要经典的讲解录音。以及针对教法系统有关的讲解录音。分述如下:读诵经典录音部分有:四阿含的《长阿含经》二十二卷;《中阿含经》六十卷;《杂阿含经》五十卷;以及八部阿含部其他经典。经集部的《正法念处经》七十卷的经文读诵录音mp3。共十二部经典。重要经典讲解录音部分:可分五个部分:如来藏经典系统解析:《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一卷、《大方等如来藏经》一卷、《金光明最胜王经》(部分1-4卷解析)、《佛说不增不减经》一卷、《大乘密严经》三卷、《大乘入楞伽经》七卷、《解深密经》五卷、《大法鼓经》二卷、共八部经典。佛说三昧经典系统解析:《金刚三昧经》二卷、《金刚三昧本性清净不坏不灭经》一卷、《金刚上味陀罗尼经》一卷、《首楞严三昧经》三卷、《佛说如来智印经》一卷、共五部经典。大乘方等系列经典系统解析:《贤劫经》八卷、《善思童子经》二卷、《维摩诘所说经》三卷、《大佛顶首楞严经》十卷、《大乘方广总持经》一卷、《佛说大方广师子吼经》一卷。共六部经典。大乘道位教理经典:《佛说身毛喜竖经》三卷、《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一卷、《佛说弥勒大成佛经》一卷、《佛说弥勒菩萨下生成佛经》一卷、《佛说稻秆经》一卷、《佛说四无所畏经》一卷、《佛说千佛因缘经》一卷、《佛说十力经》一卷、《佛说十号经》一卷、《佛说八无暇有暇经》一卷,共十部经典。大乘律部经典系统解析:《梵网经》二卷、《菩萨璎珞本业经》二卷、《菩萨优婆塞五戒威仪经》一卷、《大乘三聚忏悔经》一卷、《佛说戒消灾经》一卷、《佛说受十善戒经》一卷、《佛说十善业道经》一卷、《佛说净业障经》一卷、《佛说决定毗尼经》一卷,共九部经典。合计:三十八部系统解析经典。复次,以上录音仅为初学者以为方便而作,若能够按系统修学方法修学者,既不需听闻录音,何以故?听闻录音不便于思惟、称量、观察、拣择、推求,反之长时间听录音长养散乱心,久之失于专注,应当防护。听闻时以时间短,放下俗务,一心专注为上。”

  胖哥:“用心良苦啊,功德无量!”

  窦姐:“首先,何为基位教法?所谓基位教法者,即为世尊初转法轮所宣说的教法。何为初转法轮呢?世尊一生四十九年传法,总分三大阶段,即三转法轮。若依于时间来分布的话,那么世尊于波罗奈国鹿野苑为五比丘说四谛等法为开始,如是次第历经十五年为初转法轮。其教法所摄多为声闻缘觉乘基位教法,包括:四谛、四禅、因果、缘起、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等法。基位法的范围,即阿含部与本缘部的经典,数量分为阿含部十四部经典,一百九十三卷。本缘部四十部经典,二百零四卷。修学次第为先学四阿含经典,再学本缘部经典。何以故?由浅入深,由理及事。阿含部为教法道理,本缘部为故事。又据《大方便佛报恩经》中有云:‘增一阿含为诸天、世人随时说法。中阿含是劝化人所习,为利根众生说诸深法。杂阿含是学问者所习,说种种随禅法。长阿含坐禅人习,破诸外道。’又本缘部多为世尊说往昔为菩萨时所行行业之经文也,与诸弟子前世所造因缘之事,以及为人天讲述因缘果报真实不虚之理。再说基位法修学目的:修学目的每个人可能都不同,但依于修学本身来观察,应以总别来作分析。其总说者,即无论何乘修学者于道位修学,必须要积累福德资粮与智慧资粮。其分说者有二:一者单以福德资粮来观察,福德资粮以奢摩他为体,以受用圆满为所缘相,以供养、布施、持戒、忍辱为因心之作用。二者再以智慧资粮来观察,智慧资粮以毗婆舍那为体,以闻思修所成慧为所缘,以善知识导引入十二分教为因心之作用处。复次,四阿含经典为世尊全面解读世间、以及世间真实之相。令一切有缘弟子由了知世间运作之因果道理,而随顺之,能得人天果报。由了知三界真相,可选择上二界为投生去处。由修学五阴、十二处、四谛,中下根学人可渐次契入声闻四果,命终往生五净居天入有余涅槃或无余涅槃。由修学十二缘起、三十七道品,上根学人可直证独觉果位。若发大愿者,且上上根之人,由修学基位法可断除遍计无明,为下一步修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复次,于三智来说,基位法的修学即为证得一切智的修学、认知、与证悟。基位法的观修方法:从闻思修三慧来观察,基位法的观修就是在反复训练闻达量与思达量的过程。如世尊于《杂阿含经》有云:‘若比丘于空处、树下、闲房思惟,当以何法专精思维?答言:修习于止,终成成于观;修习观已,亦成于止;止观俱修,得诸解脱。’基位法修学次第验相与证量如何呢:首先,何为验相?总说为由修持所生的功德;别说为某一法的修持所生起的特定征兆与殊胜的觉受等。但此验相不同于证量,验相犹如空中浮云时有时无,修则有不修则无。而证量则不然,那么何为证量呢?证量为依于圣教量与比量的反复闻思,再由反复观修而证悟的真实相或真实性,如人无我空性。而且如是境界一旦证悟不复退转,若有退转即为验相,由未达量所致。基位法验相与证量实为一浅一深,一如浮云、一如磐石。若广说无量,今总说有二:一者因果通达之验相与证量,有三,一、了知今生以是果,得时不喜、失时不忧,少欲知足。二、依于对因缘果的通达而深信,从而乐于持戒。三、以因果律为拣择与推求之方法,为道果位通达五比量打下坚实基础。二者通达基位法的验相与证量,有三,一、于所缘对境之我、人、众生、寿者与器世间一切所缘欲爱干枯,发起独一出离心。二、身口业已自然随于因果律或戒律,意业贪嗔痴微薄。三、于人无我空性,即五蕴身中的四大无我得决定见。”

  胖哥:“如此说来,我真是对阿含部经典没有足够的认识,我是应该补课的。”

  窦姐:“我说说上中下根的修学差别:若从根本自性如来藏来观察,无有上中下根之差别。若于发心来观察,修学者于因位发心有心量广狭之差异。如是差异就会带来,对于所缘法的选择出现差异,又会导致所得阶段性果的差异。世尊於此了如指掌,所以所传教法犹如大海,大中小乘于中皆得满足,又如显现之盛宴,令各色食者皆得饱满。复次,学人应知,发心有别、择法有别,缘正确修学方法契入、训练、得验相与证量皆无别。如是差别当善分别。再补充一下修与不修的功德与过患:如果于破除三无明的角度来观察,基位法为破除三无明之中的遍计无明,同时为在道果位破除俱生无明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若不修学者,遍计无明无从破除,此为汉地学人之死穴。复次,如果于四种道理的角度来观察,基位法为观待道理所通达业因缘的完美诠释与悟入,为证成道理的五比量打下坚实基础。若不修学者,于证成道理真见道时不能用三量比对自检自查,反求他人印证,失本真心反成就心外求法,自误误他。复次,如果立足于转识成智的角度来观察,那么基位法的修学完全是为了转识成智做的准备训练,同时又能以声闻四果为阶段性解脱平台而自成系统,独立于大乘之外。实为自心一体。若不修学者,于道位与果位法修学时如天马行空,成就一步登天梦中佛事。复次,如果从心意识来观察,基位法的修学为所缘一切境相的解读与彻底的舍离或出离。若不修学者,无独一出离心为依托所发的菩提心,如无油箱无水箱的汽车模型,不能前行。复次,如果从三乘或九乘次第来观察,基位法的圆满修学是为一切乘门之总基。若不修学者,如无地基之大厦,随时坍塌。”

  胖哥:“这也好比金字塔的基础,其大小决定了金字塔最后的总高度。”

  窦姐:“我再说道位法的修学次第计划:初转法轮之后,世尊于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耆阇崛山始说《大方等大集经》如经有云:‘佛在耆阇崛山,往古佛住大塔之中,与六万八千比丘,无量诸菩萨俱。时成正觉,始十六年,知众大集,堪任受持菩萨法藏。’如是次第历经二十二年为二转法轮。其教法所摄多为菩萨藏大方等系列经典,为道位教法。包括:六波罗密多、四摄、八解脱、三解脱门、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诸陀罗尼门、甚深伏藏法门、不二法门等法。道位法修学范围,般若部七部六百二十二卷;法华部八部十七卷;华严部六部一百零六卷;宝积部八部一百五十二卷;涅槃部十六部八十二卷;大集部九部八十七卷;经集部三百零三部,六百三十二卷;大乘律部,二十部二十九卷;龙藏大乘律部七部二十六卷。共计四百七十八部二千二百八十九卷。再有就是瑜伽行派的根本论典,《瑜伽师地论》一百卷,《大乘庄严经论》《辩中边论》《辨法法性论》《现观庄严论》《究竟一乘宝性论》,此为弥勒菩萨对世尊教法全面系统的总结,以及系统化的形成,所以要放在最后再学为好。道位修学目的有四:一者修学者于菩萨藏广大闻思,为欲发起独一菩提心,依于基位法之通达,修学者了知一旦发起独一菩提心就必定成就佛果。二者为圆满自利利他广积资粮,为果位修学奠定坚实的台阶。三者契入转识成智的观修,反复训练达量。四者掌握通达三量比对,为圆满证悟做好准备。复次,于三智来说,是对道相智的修学、认知与证悟。道位法观修即思惟、称量、观察、拣择、推求。略解其义:其思惟者,次第增上有三:一者,据《瑜伽师地论》三十七卷云:“思惟者:谓居远离,乐思惟法,推度其义,解了决定。”这是在字面意思上运用“名句文身”来展开思惟。二者,据《瑜伽师地论》八十三卷云:“言思惟者,随所受持究竟法义,审谛观察。”这是展开后发起观察。三者,据《瑜伽师地论》八十三卷云:“现量为依而起寻求,说名思惟。”此为现观现证之观修。其称量者,即依于圣教量观察比对自心所缘之事。如依于《佛藏经》观察比对善知识与恶知识的差别。其观察者,据《瑜伽师地论》八十三卷云:“言观察者,谓由无倒观察作意,审谛观察已断、未断、有余、无余。”此为观察要依于十二分教的教言为依托来作意,依于作意发起观察。其拣择者,有挑选;挑拣、选择之义。且有三次第,即拣择、极拣择、最极简择。其推求者,即依于圣教量观察比量,探索、寻求现量。如是方法,逐一掌握,逐一训练,再和合掌握,和合训练,一旦娴熟,即可于所缘经典如理解读、乃至通达究竟。道位法验相与证量,今总说有二:一者为人、法二无我的证悟,即成就般若慧观。二者即唯识观与唯心观的顿渐证悟。如果于破除三无明的角度来观察,道位法为破除三无明之中的俱生无明,同时为在果位破除一味自因无明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若不修学者,不能通达般若慧观,于俱生无明不能了知,故无从破除,此俱生无明为八地菩萨所断除。复次,如果于四种道理的角度来观察,道位法为作用道理所通达业因缘之体相用的完美诠释与悟入,为证成道理的五比量进行修学与训练。若不修学者,于证成道理真见道时不能用三量比对自检自查,反求他人印证,失本真心反成就心外求法,自误误他。复次,如果立足于转识成智的角度来观察,那么道位法的修学完全是转识成智的开始,即总摄基位法于唯识所变得现观现证,由此可渐次入顺抉择位,即契入加行道之暖、顶、忍、世第一义谛。若不修学,不能成就胜解行地,谈何见道、修道。复次,如果从心意识观修的角度来观察,道位法的修学,为所缘一切境相总摄于心意识来观修的学习。若不修学者,不入心地法门,于唯心所现无能证悟。复次,如果从三乘或九乘次第来观察,道位法的圆满修学是为依于尽所有性的通达,契入如所有性的过程。若不修学者,如建大厦,已经打好地基,却不知道准备什么样的原材料,只能停工待料一般。”

  胖哥:“卑职惶恐啊。”

  窦姐:“于二转法轮后历经十二年至拘尸那城说《大般涅槃经》后入般涅槃,为世尊教法之结束,此期间为第三转法轮,此十二年中所说教法多为如来藏经典,此中涉及到阿赖耶识,体相用之差别为果位教法。包括:心意识运作原理与结构、五法三自性总摄八识二无我、以及广说不二法门转不退之法轮。果位法修学范围,为如来藏经典,现于大藏经仅有十部:《大般涅槃经》四十二卷,《佛说不增不减经》一卷《大乘入楞伽经》七卷,《大乘密严经》三卷,《解深密经》五卷,《胜鬘狮子吼经》一卷,《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一卷,《圣入无分别总持经》一卷,《央掘摩罗经》四卷,《大方等大云经》四卷,《思益梵天所问经》四卷等。共十二部一百五十三卷。复次,若修学者将世尊十二分教全部学完,略说有三种差别相:一者为下根者,于闻已然达量,未能多思维、称量、观察、拣择、推求,于所学法未能通达意趣,未能发起现观现证,未能领受成解脱义。此等学人可于阿兰若处或闲静室潜心相续思维、称量、观察、拣择、推求直到究竟,再进入下一步修学。在历史上的大成就者有阅藏二十遍者;有修学一套教学系统二十五遍者,此等工夫不足为奇。二者为中根者,于闻、思已然达量,亦能通达意趣,未能发起现观现证,未能领受成解脱义。此等学人要于阿兰若处潜心修学转识成智所依经典,于思所成慧与修所成慧反复拣择,通达心意识结构、原理;通达四种道理之运用;通达三量比对。将所修十二分教聚为一团融汇于心意识发起现观,反复观修乃至千百万次之量,直到于三自性无自性无有些许迷惑,于法界体性圆满触证,无有疑惑。再进入下一步修学。三者为上根者,于闻思修已然达量,亦能通达意趣,亦能发起现观现证,亦能领受成解脱义。此等学人,再修有缘之藏传密法,即可达到即生成就佛果之愿。复次,若于自心所证悟无有半分疑惑,且有强烈闭关愿望者,同时愿依于教法系统再继续深入修学三身系统得即身成就者。可参考修学现有藏传佛教的报身佛所传之大手印与法身佛所传之大圆满的教法。为系统的完整性、严谨性,本着为修学者负责的态度,推荐报身佛与法身佛之教法,此教法的持有者皆为已经成就者。果位法修学目地有二:一者为证悟法界体性智。二者为修学报身佛与法身佛的法做准备。于三智来说,是对一切种智的修学、认知与证悟。果位法观修,即依于基位与道位法闻、思、修的训练,依于通达心意识结构、原理、四种道理、三量比对等圣教量,针对转识成智,即转第六识成妙观察智反复训练,直至圆满现证五智。果位法验相与证量,今总说有三:一者于唯心所现圆满证悟。二者于四无碍辩以显一、二,或三、四。三者虽未出神通但于一切相、一切法无有疑惑,于一微尘能转大法轮。如果于破除三无明的角度来观察,果位法为破除三无明之中的一味自因无明,在反复训练。这种训练一般要进入半闭关或闭关之中才能完成,且年限不确定,在历史上有穷尽一生的闭关,有十二年的闭关、有七年的闭关等等。若不修学者,不能破除根本无明,不能圆满佛道。如果于四种道理的角度来观察,果位法为证成道理的反复训练,为法尔道理的圆满证悟菩提心在做准备。若不修学者,难以解了、通达法尔道理的真实意趣,于本净如来藏的证悟不能彻了。如果立足于转识成智的角度来观察,那么果位法的修学完全是转识成智圆满证成五智的训练,即总摄基道果一切法于心意识通达五法三自性,通达五智。若不修学,即生成就恐难实现。如果从心意识的观修来观察,果位法的修学为所缘一切境相、一切法总摄于心意识来观修的学习。若不修学者,不能转八识成五智。如果从三乘或九乘次第来观察,果位法的圆满修学是通达尽所有性,如所有性的过程。若不修学者,如建了一半大厦不能封顶完工一般。”

  胖哥:“转八识成五智,这即是转识成智了。”

  窦姐:“所谓转识成智完全是心理活动,不在身语,那么何为转识成智?即由转变第六识成为妙观察智,依于十二分教的圣教量,聚为一团总摄在心,观破一切所缘境界,回转六识先证入唯识所变,顺势内观,渐次破除唯识之见,证入唯心所现,于阿赖耶体性见无所见,触证法界体性智。渐次转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由大圆镜智照了内外皆为平等,从而转七识为平等性智,渐次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由此圆满转八识成就五智的过程,故名转识成智。据亲光菩萨造《佛地经论》三卷云:‘转识蕴依,得四无漏智相应心。谓大圆镜心,广说乃至成所作心。转第八识,得大圆镜智相应心。能持一切功德种子,能现能生一切身土智影像故。转第七识,得平等性智相应心。远离二执自他差别,证得一切平等性故。转第六识,得妙观察智相应心。能观一切,皆无碍故。转五现识,得成所作智相应心。能现成办外所作故。’首先,要了解心意识的结构,所谓心者即八识,也叫阿赖耶识;意者即七识,也叫末那识;识者即六识,包括前五识,但前五根只为第六识所缘时才名为识。结构者,就五、六、七、八识连接构成的组织形式;包括各自的功用;与彼此之间的关系。据《大乘入楞伽经》第一卷云:‘大慧。识广说有八。略则唯二。谓现识及分别事识。大慧。如明镜中现诸色像。现识亦尔。大慧。现识与分别事识。此二识无异相互为因。大慧。现识以不思议熏变为因。分别事识。以分别境界及无始戏论习气为因。’所谓现识,即如明镜现诸影像,只现不作分别。我们可以逐一观察我们自己的眼、耳、鼻、舌、身,如果于色、声、香、味、触之间要没有意识去作分别产生触的话,那么就像明镜上的影像一样能现而不作分别。由此,前五识即可判定为现识。所谓分别事识,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是分别境界,即分别前五根所现的色、声、香、味、触;二是以无始以来的戏论习气作为所分别的对象,从而成为执着的因心或动机或执着的概念等。总体来观察,分别事识是以取著前五根所现色、声、香、味、触作为分别的对境,而真正所分别的却不是对境本身,而是藏识里的习气种子,那么由此来看分别事识,只是以一种作用的方式来出现的。据世亲菩萨造《大乘广五蕴论》云:‘云何识蕴。谓于所缘境了别为性。亦名心意。由采集故。意所摄故。’以此可知分别事识为第六识与第七识,又同论云:‘最胜意者。谓缘阿赖耶识为境。恒与我痴我见我慢及我爱等相应之识。’而第八识,即阿赖耶识,为能现之识,且摄前五根以为身分,摄第六、第七识为作用。据同论云:‘最胜心者。谓阿赖耶识。何以故。由此识中诸行种子皆采集故。又此行缘不可分别。前后一类相续随转。又由此故从灭尽等至无想等至无想所有起者。了别境名转识还生。待所缘缘差别转故。数数间断还复转故。又令生死流转旋还故。阿赖耶识者。谓能摄藏一切种子故。又能摄藏我慢相故。又复缘身为境界故。即此亦名阿陀那识。能执持身故。’综上所述八识各自功用已然明了,所谓现识者,即为阿赖耶识与前五识(五根);分别事识者,即第六识与第七识,而第七识只对内不对外,第六识是即对内又对外。以此为依,即可了知轮回之根本即为第六识攀缘之心。据《大佛顶首楞严经》中世尊对阿难说过修学者首先要了知二种根本,即轮回的根本,涅槃的根本。其轮回的根本就是攀缘的心。那么转识成智需要转依的就是第六识转为妙观察智。修学者真正下功夫的地方就是如何转变第六识,整个八万四千法门从根本上说就是在训练第六识,转变第六识的所依。如果修学者明白这一点的话,那么修学的下手处就找对了,有针对性的修学,有针对性的训练,修学者就不会盲修瞎练了。其次,再从《大乘入楞伽经》中世尊所教授的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的微妙法门,藏识海浪法身境界,来观察转识成智观修的处所、范围与证量。所谓五法者,即相、名、分别、正智、真如。其中相者,为色蕴所摄,即四大与四大所造色,其体性为坚湿暖动,观察彼四大体性的安立处所实际在觉受上所安立,而觉受又归属于心理活动,非为外界,由此可知相者为一切名言之所依处。其中名者,为其它四蕴,即受想行识所摄,如缘眼耳鼻舌身意所生六受、六想、六思、六识,彼中所觉受的为名字;所想的也是名字;所思惟的还是名字;所分别的也是名字;此受想行识即为心理活动,依于诸相所安立的名字。其中分别者,即为分别事识的心里活动,所分别的即为名字与名字所生起的概念。能分别者,即为分别即为第六识攀缘的心。其中正智者,即为出世间智,在此即指妙观察智,和妙观察智所证之五智。其中真如者,即为如来藏,或法性、佛性等。由此可见,妙观察智观修的处所即在心意识中观修,非在外境。其观修范围即为三自性,所谓依他起性即为五法中的相。所谓遍计所执性即为名与分别。圆成实性即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之后,见到相、名、分别与心意识的真实相为无所得,而入于无分别大平等之无生法性。其证量者,现见八识真实体性为大空性,究竟无所得,但彼觉性不灭,于人法二无我得决定见。以上为理解心意识的结构,以便更好地修学转识成智。至于转识成智的原理,就是第六识运作与转依的规律。同时也是修学者转依六识的下手处与观修的次第关系,依于世尊在《解深密经》如来成所作事品第九中所宣说的四种道理,此为世尊所用接引众生的方法,也是一切契经宣说所依的法则。如果从四种道理的观待道理到法尔道理的次序来观察,世尊是由外在表相所发生的事物为契机,导引有缘弟子观察所缘境界之因缘果的真相或次第关系,从而反转六识观察内心,由现见彼心理活动之本末究竟而了知其作用,从而现证真实相;由此完成转识成智,此时六识心寂息于本来清净之真实法性中。反之如果从法尔道理到观待道理的次序来观察,即是从无到有的过程,亦即从清净法界现起如幻诸相的过程。从众生角度来观察,为不了知自心体性,即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的过程;反转则是识离名色、观察行之体相,不可得,在观破无明,现见法界体性智的过程。此即为转识成智运作所依的原理。”

  胖哥:“嗯……”

  窦姐:“转识成智不是初学者入门即能修学的观修方法。从闻思修来观察,转识成智在思所成慧与修所成慧,是十法行中的第九法行与第十法行。据《显扬圣教论》二卷云:‘九、独处闲静,极善研寻,称理观察思惟法行。十、如所思惟,修行奢摩他毗钵舍那;为欲趣入,乃至为令诸所求义成就法行。’如果从五道中的位置来观察,真正契入转识成智在加行道,兼摄见道、修道。在菩萨阶位之中,若是渐悟渐修者,从胜解行地的四加行一直到十地菩萨都在修学与运用转识成智。彼六识心若转为妙观察智者,需要有足够的耐心进行大量的训练。训练六识的方法即为娴熟掌握奢摩他、毗婆舍那的应用与次第。何以故?六、七、八识为同一体性,彼无相无形难以把持,故而修奢摩他令其止息,修毗婆舍那令其发挥作用,即令其转依。此为转识成智之圆满证悟之道。据《解深密经》第六品有云:‘善男子。汝今善能依止圆满最极清净妙瑜伽道。请问如来。汝于瑜伽已得决定最极善巧。吾已为汝宣说圆满最极清净妙瑜伽道。所有一切过去未来正等觉者。已说当说皆亦如是。诸善男子若善女人。皆应依此勇猛精进当正修学。’复次,修学者当发起疑问,以作为修学时、所观察时解决问题之发心,或动机。即奢摩他到底修的是谁?毗婆舍那要观察什么才为究竟?针对奢摩他、毗婆舍那的修法世尊在许多经典都有宣说,如《大般涅槃经》、《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大佛顶首楞严经》、《瑜伽师地论》等都在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宣说,这些经典中唯属《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第六讲述最详尽。下面从四个层次来认识奢摩他与毗婆舍那:一者修学之发心,此为因心。修学者修学奢摩他毗婆舍那所依为十二分教,所住为不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以此为依为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何以故?若无大心者,则得少为足,不愿广学多闻;若如是者,则失菩提之心与大悲之心,于自利则无能证广大之法身,于利他无能树立不动之法幢与无尽之方便。故以此为所依所住。据《解深密经》第六品云:‘善男子当知。菩萨法假安立。及不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为依为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二者奢摩他毗婆舍那的修学次第。修学奢摩他有三个次第,第一修学者要先依于世尊所宣十二分教,运用正确方法如理做到闻达量,成就闻所成慧。第二修学者选择阿兰若处独处闲居,依于闻所成慧发起如理思维。第三依于如理思维,成熟相续思惟,由相续思维生起身、心轻安之验相,此为奢摩他修学次第。据《解深密经》第六品云:‘善男子。如我为诸菩萨所说法假安立。所谓契经应诵记别讽诵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论议。菩萨于此善听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寻思。见善通达。即于如所善思惟法。独处空闲作意思惟。复即于此能思惟心。内心相续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是名奢摩他。如是菩萨能求奢摩他。’修学毗婆舍那有三个次第,第一依于奢摩他所得验相,于寂止心中观察所思维法于内三摩地所行影像,由观察能得胜解,明了取舍。第二于内心所观之法义,作极拣择最极简择,于心所现,法所行境,通达本末究竟。第三依于毗婆舍那所观察的法所行境,能通达已,能生起法忍、无生法忍、解脱之乐、善妙观行、得见真实之相、成就妙观察智。据《解深密经》第六品云:‘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即于如所善思惟法。内三摩地所行影像。观察胜解舍离心相。即于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义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若忍若乐若慧若见若观。是名毗钵舍那。如是菩萨能善毗钵舍那。’三者修学奢摩他毗婆舍那的障碍。修学奢摩他毗婆舍那的障碍有三大障碍,第一大障碍,即为修学者于基位法不能通达,导致于对五蕴身及财物不能舍离。此等未能观破者,于对应之所缘出现时不能生起正见故,障碍修学奢摩他。复次,修学者由各种原因导致于修学十二分教未能达量,如没有正确发心;没有掌握正确方法;没有系统修学概念等。此等未能达量者,不能将十二分教总摄于心故,障碍修学毗婆舍那。复次,修学者于世法贪著不舍,无有广大发心,于所修学得少为足,此三者为奢摩他毗婆舍那之共同障碍。据《解深密经》第六品云:‘世尊。如佛所说五种系中。几是奢摩他障。几是毗钵舍那障。几是俱障。善男子。顾恋身财是奢摩他障。于诸圣教不得随欲。是毗钵舍那障。乐相杂住于少喜足。当知俱障。由第一故不能造修。由第二故所修加行不到究竟。世尊。于五盖中几是奢摩他障。几是毗钵舍那障。几是俱障。善男子。掉举恶作是奢摩他障。惛沉睡眠疑是毗钵舍那障。贪欲嗔恚当知俱障。’四者修学奢摩他毗婆舍那圆满后的验相。修奢摩他为寂止之道,于修学时最易昏沉或睡眠,若修学奢摩他道圆满者,即能除遣昏沉与睡眠。修毗婆舍那为现观之道,于修学时初为最易掉举或恶作,若修学毗婆舍那道圆满者,即能除遣掉举与恶作。据《解深密经》第六品云:‘世尊。齐何名得奢摩他道圆满清净。善男子。乃至所有惛沉睡眠正善除遣齐是名得奢摩他道圆满清净。世尊。齐何名得毗钵舍那道圆满清净。善男子。乃至所有掉举恶作正善除遣。齐是名得毗钵舍那道圆满清净。’以上略说奢摩他毗婆舍那发心所依,修学所缘与圆满后之验相。若广说无际,可于阅藏时自行披读、观修体验。”

  胖哥:“《解深密经》、《大般涅槃经》、《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大佛顶首楞严经》、《瑜伽师地论》这些经典,我得再细读,并做笔记,整理思路。”

  窦姐:“又,五比量为思维、称量、观察、拣择、推求所依托的方法。可单项作比,如相与相比。可次第作比,为自心由果寻因之观察。修学达量时可转变为菩萨所行的,取果行因,即事前于因位抉择,从而于身语意无有过患。此处所依为《瑜伽师地论》闻所成地所宣说,下面略解其义。复次,比量者,即相比量、体比量、业比量、法比量、因果比量。这五比量是人们思惟事物、抉择判断、形成概念、应用思惟所依托的境界与心理活动的范围。把如是比量分为五类的用意在于,能令修学者单项认知与总体观察。若依于修习奢摩他毗婆舍那的观修来说,五比量的相比量、体比量、业比量,三比量即为自身所缘境界后,发起心理活动的运作规律;法比量即为检测外在境界与内在心理活动之间合理关系与不合理关系的工具;因果比量即为当下业、因、缘之间因果次第关系的辨别与确定相邻、相属关系的工具;展开则为三时与三世因果,即可由现在果推求过去因,或由现在因推求未来果,此中所用即为因果比量。修学者由此可达到,由最初的事后观修,即由果寻因,找到自身的原因,从而成为已思境界;随着观修的达量,继而达到事前的取果行因,即不再犯错。若能如是即可成就无有过失之验相与证量。据《瑜伽师地论》闻所成地云:‘比量者。谓与思择俱已思应思所有境思。此复五种。一相比量。二体比量。三业比量。四法比量。五因果比量。’下面依于心意识的观察来逐一解读五比量,故只引用比量定义,不引用全文,恐篇幅太长故。据同论云:‘相比量者。谓随所有相状相属。’其中‘随’者,即对应相状的六识心。其中‘所有相状’者,总说有六,略说有三,即事相状、言说相状、所识相状。其中‘相属’者,据《瑜伽师地论》十三卷云:‘相属,谓内六处,于一身中,当知展转互相系属。又若此法,能引彼法,当知此彼互相系属。又诸根境,当知能取所取互相系属。’由此可知,相比量即为六识心所缘六尘境界,且对外在与内在有关联的相状作比对的心理活动。据同论云:‘体比量者。谓现见彼自体性故。比类彼物不现见体。或现见彼一分自体。比类余分。’其中‘现见’者据《瑜伽师地论》八十四卷云:‘云现见者:于现法中可证得故。’其中‘体性’者,指实体,即事物的实质为体,而体之不变易的本质为性,故体即性。其中‘一分’者,因明用语。与‘全分’对称。指一名相或事物的一部分,或指多种名相之中的一部分名相或事物,称为一分。综上道名言解读,由此可知,此为依于所缘事相,在心里针对此相发起与其相关联的比对,此比对与外在的相本身已经没什么关系了,但相似有关系。在这体比量中,或心理活动中,又存在两部分,一为遇所缘境后,在心理上迅速生起的,各种比对,二为遇所缘境后,经过比对,生起的动机,或已经思惟成熟的概念瞬间生起。这就是最初形成的意业,由意业的形成,导致语业、身业的行为。若从自心上观察,为六识心遇缘后,生起动机为因心,实际上是六识分别的习气种子;此因心的动机与所缘境事和合,就导致生起语业、身业,然后直接导致善、不善果现前。据同论云:‘业比量者。谓以作用比业所依。’其中‘作用’者,据《瑜伽师地论》七十八卷云:‘作用道理者:谓若因、若缘、能得诸法;或能成办;或复生已,作诸业用。如是名为作用道理。’其中‘业’者,据《大毗婆沙论》一百十三卷云:‘三业者:谓身业、语业、意业。’综上道名言所示,所谓业比量即为支持动机的藏识习气种子,延伸为因缘和合时的语业、身业。反向观察身业、语业、意业的来源即为是藏识习气种子。据同论云:‘法比量者。谓以相邻相属之法。比余相邻相属之法。’其中‘相属’者,据《瑜伽师地论》十三卷云:‘相属,谓内六处,于一身中,当知展转互相系属。又若此法,能引彼法,当知此彼互相系属。又诸根境,当知能取所取互相系属。’由此可知,修学者运用法比量的相邻相属,来观察相比量、体比量、业比量之间的直接关系与间接关系。如果不运用此法来观察心意识的运作规律,修学者就无法了知自己心理活动的结构与次第关系,就无法观察到自心现流的运作,也就无法斩断自心现流,也就无法解脱轮回。据同论云:‘因果比量者。谓以因果展转相比。’其中‘因’者,据《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云:‘诸能引发后生种子,是其因义。’又据《瑜伽师地论》九十五卷云:‘又即此爱,集谛摄故;说名为因。’其中‘果’者,据《瑜伽师地论》三十八卷云:‘于此相中,云何为果?谓略有五。一者、异熟果。二者、等流果。三者、离系果。四者、士用果。五者、增上果。诸不善法于诸恶趣,受异熟果。善有漏法,于诸善趣,受异熟果。是名异熟果。习不善故;乐住不善,不善法增。修习善故;乐住善法,善法增长。或似先业,后果随转。是名等流果。八支圣道,灭诸烦恼,名离系果。若诸异生,以世俗道,灭诸烦恼,不究竟故;非离系果。诸有一类,于现法中,依止随一工巧业处,起士夫用。所谓农作商贾事王书画算数占卜等事。由此成办诸稼穑(se)等财利等果。是名士用果。若眼识等,是眼根增上果;乃至意识等,是意根增上果。众生身分不散不坏,是命根增上果。二十二根,各各能起自增上果;当知一切名增上果。二十二根增上作用,如摄事分,应知其相。’综上所述,若于观察心意识的角度来看,因者即为六识心所持之动机,延伸为身业、语业、意业。修学者依于因果的规律即可层层推求,同时依于所观察的身业、语业、意业,籍由经典所示五种果报作比对,或观想,如对地狱果报的观想。如是可令修学者成熟已思境界,从而拔除所知障。若在事前观修即为取果行因,由此可达到无有过失。综上所述,五比量实为修学者转识成智不可缺少的必备之法。若娴熟者与圣教量为所依即可证得现量境界。反之运用三量比对可自检自查,所悟境界是否正确,无需他人印证。”

  胖哥:“可自检自查,这实在是妙极了。找已成就者来印证是没错的,可是难度大,因为我们怎样判定他是在成就者之列呢?以识心来揣测是不行的。而且越到末法时期,大成就者越不容易遇到,即使遇到,也往往会对面不识观世音,失之交臂。”

  ;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45/45270/2587571.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