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煌汉 > 第五十六章 锦书难托世情薄

第五十六章 锦书难托世情薄


  圣贤虽好,不可人人做圣贤,人都是有私心的。

  所以,天朝历朝历代,都出过堪称圣贤的人才,良将良相,贤臣贤君。但始终是少数人,而且,人亡政息。

  王朝始终难以摆脱三百年左右的宿命,开国之初,励精图治,中期就开始腐败糜烂,即使有曹操李泌王安石张居正这样的人力王狂澜,到最后还是一败涂地。

  曹操之后主弱臣强,五胡乱华。李泌之后藩镇格局,五代十国。王安石之后靖康之辱。张居正之后南倭寇北逆贼,天灾人祸。

  所以,一开始王摩就认为,通过追求人人圣贤的方式来变革华夏,可以取一时,不足以长久。你看天朝,才不过数十年,已经初现端倪。

  唯有形成真正的利益集团,用不断完善的制度去维护,这样,才能让政府保持活力。最关键的就是监督和奖惩。

  谁来监督?谁来判定奖惩?谁来完成奖惩?

  答案是人民和军队。

  军队不可干政,但军队可以监督政府。由人民来监督军队,判定奖惩,完成奖惩。而人民是盲从的,可以诱导的,政府就是负责引导人民往好的方面引导。

  公开,公正,公平,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实际上很难很难。

  军政府目前还小,所以,最基础的东西就要从头开始做。

  每个人因为做了什么事承担了什么后果,被增加功勋点,还是被减少功勋点,都会公开出来。结合之前的功勋点政策,一目了然。没有人不服气。

  至于公平,军政府维护的,始终是相对公平,而不是绝对公平。而且,只有加入军政府,才有资格享有这相对公平。

  这就像后世五毛美分之争,不管怎样,这是内政,体制内的争端。至于那些外国人,哪里来的回哪里去,天朝人说话轮得到你插嘴?

  朝政得失不是你叛国的理由,狗不嫌母丑,儿不嫌家贫,这话需要多说?

  “府主,府主!”采薇连连叫了几声,才把王摩叫醒。

  回过神来的他,抬头就看见采薇那娇嗔薄怒的脸,白皙里透着红润,美人薄怒,煞是诱人。

  “发什么呆,你就没想过,如果挡不住他们怎么办?这话不是你说的,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万一敌军有个曾国藩李鸿章之类的,我们怎么办?”

  “额……”王摩悚然一惊,是啊,自己怎么差点忘了这个。

  没在历史长河里的仁人志士不知道有多少,夭折的英雄人物还少么?自己一不小心扭转了这么多人的命运,万一真突然蹦出个什么历史上没出现的人物突然爆发,那军政府还不惨了。

  就算没人爆种,蛮清数百年愚民教育,愚忠的遗老遗少还少了么,张勋的辫子军,后世的那些满遗……

  不应该,真是不应该。

  王摩提起手就着自己脸就是一巴掌拍了下去,清脆的发出一声响。

  “你干什么。”采薇惊道,连忙按住王摩的头,翻开被打的那边脸。

  “没什么,让自己长长记性。采薇,多谢你提醒。”王摩抓着采薇的手,眼神中满是歉意和感动。

  “干什么,放手!”采薇满脸通红,用力抽手,却没能从王摩的手中挣开。

  “嗯哼。”门外突然传来一声咳嗽。

  王摩抬头一看,张氏带着几个小丫头走了过来,正满脸玩味的看着他们俩呢。

  “我……我去处理军务去了。”采薇强自镇定,狠狠的一抽手,快步走了出去,那样子,就像落荒而逃似得。

  “娘,你怎么来了。”王摩脸皮厚,倒是一点不在乎。

  要说他对采薇没感觉,那倒真是假的,有这么一个蕙质兰心的大美女帮自己,他以前哪里敢想。只是,他和采薇的年纪都还小,而且,事务繁重,没空想那么多。

  “你好歹也是个头目,注意点影响。”张氏似笑非笑的看着王摩,“我还以为你真的在给你爹守孝呢。”

  “……”王摩委实说不过这张利嘴,唯有讪笑着请张氏坐下。

  “我来是告诉你,地牢里关的那批人物,熬不过,准备投效。我来找你拿个主意,怎么安排他们?”张氏如是说道。

  军政府的地牢里,关押了一大批人。

  最早是来参加王贤葬礼的姻亲故旧,拒不合作。只能关在地牢里养着,对外宣称染病,在王家养病。后来,就是各个镇子,各个村子里的乡绅,旧官僚文人。

  有劣迹的,当然是论罪,查抄家产,该杀的杀,该贬为奴的贬为奴。

  但他们都是一家子一家子的,并不是说,所有人都是罪人。军政府基本上是在每个保甲安排这样一户,又是监督,又是改造。这样做,还是免不了有轻度歧视,并且,他们的家人不少是干不管农活的。至少,有个活路。

  还有一批人就麻烦了,这些人本身就有乡贤名望。愿意投效的不少,不愿意投效的更多。

  他们就和王闿运一样,对蛮清朝廷非常不满,但是,他们还是忠于蛮清。给反贼效力,不可能。就算是投效的,也多有虚与委蛇的意思。

  这些人王摩可没放出去,直接关在了地牢,不时就派人去宣讲最新的军政府政策和时闻。

  比如在江口剿灭了雕匪,比如近日攻破什么寨,明日拿下什么镇,又有谁谁谁投效军政府,软硬兼施。

  陆陆续续就有人扛不住,用他们的说法是,忍辱负重,屈身事贼。但还有一批最顽固的,还是犟在里边,不依不饶。

  只是,前几天听说王闿运出任图书馆馆长,编纂孤本古籍,整理韵书一事,他们都坐不住了。

  张氏这么一说,王摩也头大了。

  这些脾气又丑又硬的家伙,说起来,就是政见不同而已,他们平日里,修路补桥,可没少个百姓做好事。杀是不可能的。那样真成了滥杀的屠夫。

  听着这些家伙给自己说什么人间自有正气在,什么留取丹心照汗青,王摩真的是哭笑不得。

  他们也不过是被蛮清愚弄的可怜人。

  他有心劳改他们,可他们的身体也不允许,只能关起来,好好养着,让他们家族开明的其他人加入军政府,然后不时来劝说照顾他们。

  现在他们终于答应了,不管是真是假,确实应该让他们出来看看,如今这乡间的变化。

  “如今地牢是谁在管理?”王摩一时真没想起主事人。

  “是这个丫头。凝雪,还不过来。”张氏将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牵了过来。

  王凝雪,算起来,算是王摩的姐姐。本来,今年六月就要出嫁,结果,王摩这一搞,原本谈好的新郎全家直接被关进了地牢。

  她是鼓起勇气找到张氏,要去照顾他们,然后成了地牢看押人员的一员。

  打江口的时候,人手特别紧缺,男人们耕田犁地,参军放哨,地牢里也只有一些老妈子和女孩能去帮忙。张氏干脆把王凝雪提拔成了地牢的管事。

  她做事认真,所有人都一视同仁,除了心有点软之外,其他都好。

  “府主。”王凝雪有些紧张,明明是往日里熟识的弟弟,这个时候却只能用仰视的目光,她一个传统女人,不紧张才怪。

  “怕什么,怕他吃了你?”张氏还是一如既往的泼辣,“你没看采薇那丫头。我说崖儿,你真要将采薇收房的话,可得好好管束,不然,这丫头不闹翻天才怪。”

  她还是对采薇有那么点成见。

  王摩无奈的摸了摸鼻子:“娘,这事先不说好么。凝雪姐,你说说,地牢里现在到底情况怎么样。”

  王凝雪这才将地牢的情况讲给王摩听。

  地牢里,现在关着九十八人,都是上了年纪或者有病的中老年。他们的饮食和军政府的其他人一样,病人还能得到特殊照顾。王凝雪还特意把每一期的《汉魂报》和印刷作坊印刷的那些书籍给他们弄了几份。

  因为供不应求的缘故,他们每次都是让声音最洪亮的那人当众就着火把宣读。那人就是王凝雪的夫君,一个准备今年乡试的生员。先生们都说,他肯定能高中。

  这人叫余震,字则诚。今年刚19岁,是江口六合那边的小户人家。从小就苦读诗书,研究八股,准备在仕途上闯出一番事业来。如果不是这样,他也不会对军政府这么抗拒。

  但对王凝雪,他倒是真心诚意的喜欢。而且出身小户人家,他也不是没有干过农活的人,民家疾苦他也明白。

  真说起来的话,他有点像戊戌变法那个时候,天真的杨锐刘光第一样,对蛮清虽然不满,但还抱着一丝希望。他正是希望自己高举得中,然后一展抱负,涤荡乾坤,做一个王安石张居正曾国藩一样的人物。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诵读时闻和传阅书刊之后,他们自己也进行了无数次辩论。

  无论在哪个时代,能出人头地的,始终是头脑灵活,心思聪慧的人物。他们都不是笨蛋,只是,潜意识的,被愚弄,没有想过另一种可能。而且,局限于见闻阅历,眼界和心胸比较有限。

  而万凡总结的那些知识,如世界形势,七大洲,五大洋等等,欧罗巴诸国历史,印第安人和华夏的渊源猜测,印第安人和非洲黑人的血泪史。现如今的世界局势,为什么会有中英战争和第二次。蛮清到底有哪些罪恶,到底签订了哪些丧权辱国的条约,丢失了多少领土。在不久的将来,可能的趋势。

  他们越讨论越是绝望。因为,王摩按照历史轨迹,把历史上蛮清和愚忠蛮清的人所做的努力全都写了出来。

  想要变法,那不就是戊戌变法,结果呢?想要宪政,这一套蛮清不是没玩过,还找了一批人去周游欧美,结果呢?想要效仿洋人闹武装革命,这不就是辛亥革命么。结果呢?

  无论哪一条,都不是真正的救国强国之路。

  如果继续真要走这些弯路,用无数人的性命和血泪来验证他们是如何失败的,要王摩作甚?

  ;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43/43233/2365412.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