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煌汉 > 第四十八章 夸功授赏似秦方

第四十八章 夸功授赏似秦方


  王摩走到了早就准备好的高台,这里原本是戏班子搭台唱戏的地方。

  “全体都有,听我命令。”王摩喝道,“集合!”

  原本正在吃吃喝喝,或是苦思王摩说的那些事情,那些道理的军人,听到这一声,顿时就反应过来,雷厉风行的冲了出来。除开看押俘虏和安抚新丁的团部直属,其他老兵全在这了。

  不到三十个呼吸,他们就按照自己以前的训练,整齐划一的站成了三个方阵,将原本宽敞的街道堵了个严严实实。事实上,原本安排流水席的时候,王摩就特意吩咐,空出了场地。

  “甲营就位!”

  “乙营就位!”

  “丙营就位!”

  “令行禁止,其疾如风,其阵如林……”廖平有些失神,“先生,朝廷有这样的兵么?”

  这些空着手,穿着破破烂烂的汉子,区区数百人,竟然如同一人一样,整齐划一的做着动作,整齐划一的喊着口号。虽然是空手,虽然还有些瘦弱,却发散出无比强悍勇武的气势。

  他想起了成都府的那些兵,下意识的比了一下。结果很可怕。那些一手大烟枪一手红缨枪的双枪遛鸟兵,哪里能和这样的兵打。就是新练的火器部队,装备虽好,也没有如此的行动力和震慑力。

  若是这些人再多一些,装备整齐,那……整个天下,何人能制?

  原本对王摩颇有成见的王闿运也呆了。

  他见过天下诸军,湘军,淮军,长毛,捻匪,等等。无论马军步军水军,在他一生中,他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让人震撼的反贼。

  当年长毛要是有这样……他甚至不敢想下去。

  王摩看着自己的队伍,也很欣慰。这就是火种。

  过一会,其他人也押着俘虏和新丁赶到了这里,黑压压的一片,静静的用眼神互相打脸。

  原本的盗匪在恐惧是不是要被斩首,原本的民壮在忐忑军人是怎么样,原本的乡绅在忐忑自己将被怎样压榨。而王闿运则带着他的学生们,劳神在上,边吃边看,仿佛在看唱大戏。

  “昨天,大家一起戮力同心,打败了号称川北无敌的川北第一寨,川北第一匪,保护了江口的百姓。我,为你们感到骄傲。所以,今日,我在这里,为大家授旗!”

  王摩挥了挥手,几个兵士捧上了绣娘赶制的几面红旗。王摩拿出一面,迎风一展,亮出了“不负”两个大字。

  “甲营,在营长石忆达的带领下,狡猾如狐,凶猛如鹰,出战以来,战果最多,战损最小。所以,我授予甲营不负营的称号!石忆达,上来领旗!”王摩大喝道。

  “谨受命!”石忆达越众而出,迈开步子走上了高台,高举着属于自己和战友的荣誉,“扬我军威,百战不负!”

  他的兵都激动得要死,声嘶力竭的大吼起来。王闿运则默默的想到,石忆达么?石达开,你倒是条真汉子,死了这么多年都有人记住你,我呢?

  百年之后,谁能记住我?立功,立德,立言,我王闿运做到了几样?

  “乙营,在营长王大虎的带领下,攻坚拔寨,无坚不摧,出战以来,从来都是全军先锋,受损最重。所以,我授予乙营无当营的称号!王大虎!”

  “在!”王大虎哈哈大笑。

  便是第一次见到王大虎,都会下意识的看清楚此人的凶恶强汉,特别是脸上那疤。

  “听府主说,咱们巴蜀曾经有个无当飞军。兄弟们,都给我记住,我们要比无当飞军更配得起这无当的称号!”

  “丙营,在营长王云飞的带领下,查漏补缺,任劳任怨,出战以来,多次担任救火队,哪里需要去哪里,韧性最强。所以,我授予丙营神策营的称号!”

  王云飞一脸儒雅,走上前去。

  他马上就要卸任营长,去团部新成立的部门担任参谋长一职。这他也理解,战斗部队有战斗部队的任务,后勤有后勤的任务。他本身就不是攻营拔寨的人。反而这种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更讨他的喜欢。

  “兄弟们,这打仗,不是谁能打就谁能赢的问题。神策营的意思,就是要如同神仙一般策应我们的友军,查漏补缺。胜利属于所有人,光荣属于华夏!”

  王摩暗暗点了点头,他还怕自己这个本家兄弟放不下呢,没想到,他还真开得开。不过,丙营营长的位置,找谁比较好呢?

  “郭破虏,战功彪炳,授予破敌锐士的荣誉称呼,调任不负营一连连长……雄阔海,斩将夺旗,壮我军威,身受二十三处伤口尤在死战,授予撼山锐士的称号……”

  王摩当场宣读了他对此次江口之战的奖励,当众提拔了一批表现优秀的战士,又宣布了战功奖励标准。

  集体功九等,九等功,每人五亩勋田待遇,然后,五十亩,五百亩的十倍叠加。个人功九等,九等一亩勋田待遇,然后,五亩,二十五亩的五倍叠加。

  战死者按战功双倍待遇,发给妻儿老小,则每年按人口提供抚恤金,没有则代为领养孤儿,收为义子,将待遇作为抚养费。

  伤残者按战功同等待遇,并视情况加一成到五成,不能继续从军则安排工作或退役,并每月发放生活费。

  而后勤等部门则算在集体功里面。

  这一下宣布,整个人群全都欢声雷动。便是新加入的都瞪圆了双眼,一脸火热。

  我滴个亲娘唉,一个功就是五亩勋田的待遇。一亩田最少也要十几两银子,也就是拿个功,起码就是五六十两银子到手!

  他们虽然还搞不懂什么叫做勋田待遇,但是,五亩这个数字,他们是听得清清楚楚的,更不用说后面的五十亩,五百亩了!

  何况,集体功和个人功是叠加的,还不是重复的!

  就算是伤残死了,就算是混个后勤,那也大占便宜!

  这这这,普天之下,哪里找得到如此优渥的待遇!

  廖平悚然而惊,嘴张成了圆形,他和其他几位学子互视了一眼,心照不宣。

  这不是秦人的战时制度么?

  当年老秦人一手仗剑,一手扶犁,硬是用八百里秦川,以弱胜强,一统天下。难不成,这王摩是要效仿老秦?

  可是火器凶猛,岂是人数可以战胜的,他拿什么来保证这些战功?

  他哪来的这么多田地来封赏?

  王闿运却是一拍大腿,直立了起来。

  “先生!”廖平连忙扶住他,不由得奇怪的问道,“先生为何惊起?”

  王闿运长叹:“这等魄力,如何不惊起?自晚唐藩镇乱国以来,轻视武人成了举国共识。终宋一朝,武人都被压制,狄青等人的悲哀,甚至还导致了金人,蒙古人入主中原……”

  蒙古以武起家,不明文事,这也就罢了,前明还不是这样。以兵为奴的制度,害的兵制大坏。若不是一个于谦,一个戚继光,恐怕早就亡了。至于本朝的兵制,不说也罢。王摩说的已经够多了。

  “敢有魄力公布这种战功制度,说明此人真的有几分雄主风范,但至于真的是唐太宗明太祖一样的真龙,还是陈胜吴广一样的蛟龙,那就不一定了。此人一出,天下必乱!你没有看这里的小民,全都为之疯魔了么?”

  “那先生,我们怎么办?”杨锐吞了吞口水,喉咙有些发干。

  “我们?”王闿运叹了口气,“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我们当然还是有用的。但这争天下之事,一选错,就是身死族灭的下场。你我家族远在他方,此刻,还是观望为好。”

  想想家中的儿女,家中的亲人,大家都沉默了。

  “不。”刘光第突然出声。

  刘光第是自贡市富顺县赵化人,祖籍福建省武平县,客家人,系清初湖广填四川客家后人第七代。家贫,勤读,于光绪九年(1883年)中癸未科殿试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授刑部候补主事。任京官期间,虽生活清贫,但廉洁自律,一尘不染。敬业勤慎,政绩甚佳。

  他平日里就闭门读书,不事权贵。尽管自己官声颇好,升迁无碍,但见国难当头,常自忧虑,以致缺眠少食。看他那样子就知道,一脸清减,就是因为想救国救民之策,忧国忧民给折腾出来的。

  这一次,是他特意奉旨出京公干,特意随行湘绮先生,回京交差。他和杨锐,和湘绮先生探讨,就觉得,救国救民,非得改革弊政,兴新学、行新政不可。

  但新学应该怎么搞,新政怎么做,他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章程。

  结果,就撞上了这么群反贼。

  天可怜见,王摩说的那些,都是他平日里没有想通没有想透甚至根本就不敢想的。王摩说的那些,说到他的心坎里去了。

  他本来就是个一片赤子之心的人,治学严谨,要不然,也不会和杨锐成为至交好友。

  杨锐和杨聪被张之洞比为四川的苏轼苏澈兄弟,刘光第去张之洞府上宣旨的时候,和他一见如故。杨锐甚至求了张之洞,专程回乡,顺便与刘光第同行。

  去年,法军侵犯谅山和滇桂边境,杨锐力主援越抗法,并促成张之洞起用退职爱国老将冯子材为广西军关外军务帮办,率军出关,奋起反击,打败法军三路进攻,重伤法军司令尼格里,并攻占凉山。捷报传来,杨锐满怀激情,代张之洞草拟了《广军援桂奏稿》。刘光第也来宣旨,命张之洞协派兵员粮秣,输送黑旗军。又来四川宣旨,名川省加派饷银。就在这时,杨锐祖父去世,他必须回乡守孝。所以,才同张之洞请辞,与刘光第同行入川。

  大家不知道刘光第是什么意思。

  杨锐却已经有几分明白。

  “不!我要加入这支队伍,我要劝说他们招安!”

  ;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43/43233/2365404.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