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煌汉 > 第三十二章 论对求解策自新

第三十二章 论对求解策自新


  咣咣咣的声音响彻于耳,按照每户一丁的原则,各保甲的民兵在兵长的带领下,紧张而兴奋的向着军政府驻地进发。

  “是不是要打仗了?”

  “不知道,我们保里的田还没耕完呢!”

  “谁说不是,再过几天,我家娘子还要给我添丁呢,真不凑巧……”

  “不要说话,快跟上。”兵长王大力擦了擦额头的汗,冲自己甲里的队伍吼了一声。

  真是一群乌合之众啊,他心中想道。看看这队伍,衣服制式五花八门,武器除了破虏枪基本没有其他的,高矮胖瘦不一,至于训练,最近抓紧在准备春耕和给甲里的新户造房,只有早晚才有一些基本的队列和刺杀训练。真不知道兵部突然发布征召令干什么。

  兵部兵役法规定,在征召令下达之后,各保甲义务兵必须用最快的速度赶到当地政府驻地,违者严惩。同时,允许志愿兵报名参战。

  王大力的队伍里,此时就有五名志愿兵。其中有三个,还是被涮下来的黑水营新兵,特别是刘伟,止步于剿匪作战的见血战,实在是可惜。农村劳力是非常重要的,男丁是越多越好,即使养不活,因为缺乏避孕措施和重视男丁观念的普遍流行,多子多女其实是普遍存在的。因为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整个华夏的粮食其实不缺,关键是这些粮食分配不到农家人手里,而且苛捐杂税太多,这才造成了他们的贫弱。

  虽然才过了一个来月不一样的日子,但尝到甜头的农家人再也不愿回到以前那种日子,何况,不去,就会受到很严重的惩罚。很快,三个里的义务兵全都集合到了军政府驻地,连刚刚归附的王家寨和董家寨都来了不少义务兵。

  “令,以兵长为排长,麾下义务兵组成排,以里为单位组成连,志愿兵编组为一连,入黑水营营地,组织训练。”传令兵带来了兵部最新的军令,很快,4个连进入了空荡荡的黑水营营地,留守伤兵和裁汰下来的黑水营新兵作为教官,开始教授他们,进行军事训练。

  而在军政府驻地,一身男装英气勃勃的采薇正与暴跳如雷的各保长甲长理论。

  “壮劳力本来就少,黑水营选过一遍,好歹还剩了些,这次征召,又拉走了一大半,剩下的还跑去当了志愿兵。这样搞,春耕怎么办?”

  “是啊!保里就剩下些老弱病残幼,还有一帮女人,这能干什么?本来又缺少耕牛,又要开垦那么多田地,这事儿没法干了。”

  语言轰炸下的采薇很是平静,她平心静气的聆听着大家的抱怨与怒气,心中思索着解决方法。而在另一个房间,壶中子召集了十八名他早就选好的圣徒,正面授机宜。

  这十八人,有原本的巫师,有口齿伶俐的媒婆,有好黄老之术的书生,有辗转多省的乞丐,但他们现在都有统一的身份,那就是圣教首批皈依的教徒。

  “都听明白了么?”壶中子沉声道,“成败在此一举,诸位,务必努力。”

  “诺。”十八子换了一身道装,蒙了头,背了各自的小包,包里放着食物,清水,一本圣典,再无余物。他们很快分东南西北消失在莽莽群山之中。

  目送着他们的背影,壶中子挥了挥衣袖,一脸坚定。

  “立定!”急行军二十里后,王摩下了临时休整的命令,战士们都拿出各自的竹筒喝水,拿出备好的炊饼,就着水吞了下去。

  “噗,这什么东西,硬的跟石头似得。”吴文举咬了口王摩递给他的炊饼,差点没崩坏牙齿,顿时就恼了。看了看其他人,居然甘之如饴,他就无语了。“这都是些什么人啊,这也能吃的进去。”

  王摩默然,这是他工作没有做到位啊。军粮可是大事,他脑海中想起了许多,炒面,馒头,方便面。这些东西都不难做,当初自己为什么没想到呢?

  想到这里,他拿出纸笔,将这些东西的做法写了下来,叫来了一位传令兵,命他将东西送到王归农的手中,命人研制并组织生产。

  “王摩,问你个事。”吴文举一脸好奇的凑到王摩身边,“你到底是怎么想的,你的人很不错啊,很彪悍。不过这人也太多了。难不成,你们真要造反?”

  他也真是懵懂,他身边的四个伴当早就看出不对了,一路上什么话也不说,若不是旁边看得紧,说不定都直接逃跑了。看到自家少爷这么楞,他们都无语了,什么要造反,人家已经反了好么。

  王家寨离江口分州有八十多里,需要翻山越岭,跨江并河。再恢复了一阵体力之后,队伍再次前进。王摩看了看长长的队伍,这将近千号人的队伍,宛如一条长龙一般行进在巴山大地,为了华夏的复兴而战。他想起了后世的那支军队。

  “起军歌!”王摩突然下令,他感觉到队伍里那些新人的紧张与躁动。

  他们还没有融入这只队伍,他们还在忧惧自己的命运,迷茫,不知所措。甚至连服装和发式都没来得急变换过来。不过,此时此刻,哪里有时间给他们弄这些。那么,只有想一些小办法了。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预备,起!”王摩开口领唱。他将PAL的军歌改成了黑水营的军歌。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脚踏着华夏的大地,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我们是华夏的子弟,

  我们是人民的武装,

  从无畏惧,

  绝不屈服,

  英勇战斗,

  直到把反动奴消灭干净,

  华夏的旗帜高高飘扬。

  听!风在呼啸军号响,

  听!革命歌声多嘹亮!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解放的战场,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赴煌汉的边疆,

  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向最后的胜利,

  向全世界的解放!

  军歌嘹亮,响彻了巴山,雄浑豪壮,军旗飞扬,迎风高展,战士们火热的心同在,随身准备为了大业而浴血疆场。便是吴文举,眼中也闪起了点点泪光。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有点想哭。

  一路行军,还有十里就到江口分州,此刻已是下午,没有计时器也不知道具体几点,太阳火辣辣的挂在高空,偶尔又有山风吹拂着大地,带了一丝清爽。再翻过一个山头就可以看到江口分州,黑水营的先头部队在郭破虏的带领下,扛着军旗,已经到了山顶。

  郭破虏停下来观察了一下,隐隐约约已经可以看得见城市的轮廓,最让他惊喜的是,这边的半山腰居然有好大一片竹林。想起了剿匪之战时那些竹盾竹枪的奇功,他眼一热,挥了挥手,带着人径直朝着竹林走去。

  “把这的竹子,选可用的,全部砍下来,劈了编成竹盾。其他人,就地休整。”接到报告的王摩同意了他的请求,顺便也让疲惫的队伍休整一下,急行军八十余里,对于新生的队伍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考验。

  他召集了队伍里的连排长,让吴文举用石块在石头上堆出了江口分州的形势图。

  整个江口分州北高南低,沟谷纵横,溪流交错,光照适合,四季分明,素有川北重镇之称,乃是川东通向川北的要冲。此地通巴两河交汇,而江口分州便是坐落在河畔的一座小镇。此城无城墙,一面靠水,但河道狭窄,只有小舟可以通过,另外三面地势平坦,属于冲积平原。附近的村落要么被座山雕裹挟进了自己的队伍,在西边伐木造车,要么就逃入了深山老林。而座山雕的队伍分为四队,主力部队集中在西方,其他三面各有二十名左右的巡逻,一旦发现风吹草动,主力部队随时支援。

  青雕刀队,白雕枪队,黑雕箭队,红雕炮队,紫雕杀队,这次被座山雕全带出来了。红雕炮队里有抬枪,有火铳,还有各式火枪,而紫雕杀队里还有专门的骡马骑兵,专门负责掩杀追杀。这些都是积年悍匪,战斗经验很丰富,战斗意志也并不薄弱。

  听了敌人的布置,王摩就是一皱眉,这必将是一场恶战,黑水营唯一的优势,恐怕就是对方对黑水营的信息知之甚少这一点。战士们没有经历过炮火,能不能扛得住红雕炮队那乱七八糟的火器,王摩委实没有底。

  “你们说说,这仗怎么打?”王摩暗下心中的顾虑,看向了自己的连长们。他们也一脸严峻。

  “我们的目标不是击溃,而是歼灭。”石忆达拍了拍手,有些苦恼,“这样就比较麻烦,何况对面有骑兵和火器部队。我的意思呢,不能打正面,不要想着一时半刻就打完,而是用十天半个月来和他们打。但仔细一想,这样很不现实。那么,这次就不要想着小损失,而是考虑兑子,用田忌赛马的方式吃掉座山雕这个土匪。具体我是这样想的。”

  以一队善于奔袭的队伍攻东面,然后分成两队,一个逃入城内通消息,组织反抗,一个往东,采用蒙古莽古歹的方式吸引住敌人的紫雕杀队,甚至是更多。然后一队绕远堵住座山雕西归道路,黑水营剩下的正面攻打座山雕,最后再解决紫雕杀队。

  “不行,我们没远程部队,敌人可是有弓手和火器部队的。”王云飞摇了摇头,“但以一部引开敌人这个想法是对的。而且,可以做得更绝。多用几个小部队,多次挑衅,向不同的方向引人,并且,拿出城中的财物,往我们这边运。这样,座山雕不可能按兵不动,除非他不想要财物。而我们小部队吸引对方,一部堵住他西归道路,大部在此以逸待劳。此地居高临下,他的弓箭和火器部队作用不大,这样,我们的损伤会少一些,成功几率会大一些。”

  “说到底,就是要调动敌人,然后以优势打弱势,带动全局崩溃。”王摩点了点头,“这个思路是不错的。其实无论箭也罢,火器也罢,没有了弹药箭矢就没有用。我补充一点,除了吸引走敌人的机动部队并迟滞阻止回援之外,还要用部队去吸引敌人的弹药,草船借箭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对我们最有利的攻击时间是在天黑,敌人摸不清我们到底有多少人。我估摸着再有两个多时辰就该天黑了,我们不翻山,就在这休息,等待,反正这里隔了山头,敌人也看不到我们。”

  “我们与雕匪的人数差距不大,这次便是真正考验战斗力的时候了。诸君努力!”

  众人点头称是。

  “既然如此,那就这样,云飞你的连队选出三个排,一个时辰后,绕路进入此地,阻止敌人西归。忆达你的连队出两个排,分六队吸引敌人,引走敌人,越远越好。牢牢记住十六个字,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缠死了马队。做到这一点,就是首功!大虎你的连队负责主攻。其他连队剩下的队伍分两部,一部配给郭破虏,吸引敌人弹药,一部由我带领,伺机出动。都听明白了么?”

  “对了,新补充的兄弟……”王摩沉吟了一下,“尽量挑出来,配给云飞。这种战斗,不能让他们参与。”

  “诺。”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43/43233/2365388.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