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大汉帝国雄风录 > 大航海时代 第五节

大航海时代 第五节


  刘彻向李云伸出双手牵着他走在未央宫的花园中。

  “李卿那匈奴人果真上当了?”年轻的天子轻轻的笑着在帝国的历史上还从未有过像他这么自信的天子。

  “是的陛下匈奴人自也不是傻瓜在现如今的情况下他们只能依靠帝国!”李云轻声作答。

  刘彻抚掌大笑道:“如此甚好甚好!”

  又道:“卿快当爸爸了吧感觉怎么样?有没有一点激动一点兴奋?”

  李云笑道:“陛下人皆如此谁不会紧张?说实在的臣真的很紧张啊!”

  刘彻哈哈一笑“卿看上去不像胆子小的人嘛!”

  李云搓着手心嘿嘿的笑着说“臣本来胆子就很小但是自从遇见陛下后胆子就渐渐大了!”

  刘彻想起两人初见面时那时候他还是太子作为皇家使者和侄子去唯阳安抚粱王那时候刘彻见李云这样一个白面无须的家伙也还曾心生捉弄之意。到后来两人居然慢慢的成了知己世事之奇莫过于此啊。

  此刻听了李云这比马屁还舒服的话顿时心怀大开笑道:“当年朕见卿白面无须曾暗想此人莫不是皇叔内侍谁知道……哈哈!”

  李云自也跟着一笑摸了摸头暗想‘我真有那么像太监吗?’

  “不我绝不做太监!死也不做好男儿宁可站着死也绝不跪着生更何况去当没有小万的太监了!”

  刘彻嘿嘿的笑着问道:“卿可曾想过朕的皇妹肚子里怀的是男是女?”

  李云笑道:“回陛下臣倒也想过事实上臣非常希望内子生一个女儿臣喜欢女儿!”

  刘彻眼珠子溜溜一转盯着李云瞧了半天才道:“卿喜欢女儿?莫不是想和朕做亲家了。”

  这个年轻的天子说完立刻哈笑起来。

  李云尴尬的笑道:“臣不敢奢望臣只是觉的。女儿比儿子听话孝顺而且更可爱一些而儿子小时候肯定会调皮的要命臣怕啊!”

  刘彻想了半天也不得不赞同李云的说法是啊自己那个太子。整天的调皮捣蛋路都不会走父皇都还不会喊这小家伙就成天在摇篮起调皮起来。

  打又舍不得打再说打了也没用他堂堂帝国天子万兆黎民的主心骨一怒就可灭万国的皇帝。却对儿子没有半点办法。而女儿就听话多了又知道孝顺又那么可爱。要是皇后生的之女儿该多好啊!

  “咳咳!”刘彻也不免有点尴尬“如此吧李卿。若卿果真生了个女儿那么朕的太子妃就是她了!”

  李云听了赶紧拒绝道:“不可啊陛下!”

  刘彻糊涂了问道:“怎么?难道朕的儿子还配不上卿的女儿?”

  李云赶紧摆手道:“陛下不是这样的臣觉的这男女之间还是该讲究一个两情相愿这姓姓亲臣不敢自作主张怕误了太子啊!”

  刘彻想起阿娇也尴尬的摸了摸头说起来他还是这娃姓亲的受害人可这一转眼他又将自己的宝贝儿子也推上去这上辈人的悲剧是绝不能生在下一代之中了。

  他清了清嗓子道:“如此还是卿考虑周全啊!”

  两人沿着花园一直走到了宫殿中那里主父偃早侯着了。

  刘彻见了主父偃眼中明显露出温情不过动作却粗鲁的很他一脚踹向主父偃问道:“卿的朝服可有了?”

  主父偃行了跪礼老实的回答道:“回陛下臣已领到新朝服!”

  刘彻摇了摇头叹着气说“主父偃啊主父偃你堂堂一个帝国内阁高官朕的弘股之臣怎么会沦落连朝服都穿不起的地步?”

  主父偃那里敢说是俸禄的问题只好连声称罪。(bsp;  刘彻坐在龙椅上接着说道:“你看看人家李卿穿的光鲜吃的好住的更好走在长安的大街上天下人见了自然会知道效忠大汉的臣子朕是绝对不会亏待的可卿……唉……这事若传出去别人还以为朕是刻薄之主呢!”

  李云听了忍不住插嘴道:“秉陛下臣有话说!”

  刘彻点头道:“卿直说无妨这里不是朝堂没那么罗嗦的规矩!”

  李云奏道:“臣以为主父大人的例子并非个别事实上我大汉自龙兴以来俸禄的标准一直未有改动在高祖年间一千石粮食可换钱十万可是现在一千石粮食只能换钱几万。高祖年间一百钱足够一家三口一年之用而今天一百钱却连一个人半年的正常用度也维持也了此消彼长之下我大汉国官员的俸禄至少已减少七成在许多郡县一般官员若无门阀文持恐怕早连饭都吃不起了。

  刘彻闻言脸色微变道:“果真?”

  李云点头道:“臣不敢欺瞒陛下!”

  刘彻在龙椅上急的团团转道:“那依卿之见这官员俸禄是该涨了?”

  李云点头同意道:“回陛下此事确实该立刻着手以免地方廉吏因此受苦臣建议陛下可将俸禄改为金钱与粮食的双重放当粮价贵时粮贱时钱如此就可避免官员因此受害!”

  刘彻又问道:“那么卿觉的这个俸禄该调到什么程度?”

  李云想了想还是决定应该将心中的想法说出来便道:“臣以为可参照高祖时物价的标准再向上调高一定的尺度具体如何去做这自有丞相操劳臣不敢逾越不过臣却还有一策可最大程度的避免贪黔以及庸才误民!”

  “卿快快说来!”刘彻高兴的道每次李云主动说话时总能带给他意想不到的东西。

  “臣之计无他耳唯能者上庸者下唯贤是举高薪养廉八字而已”李云絮絮而谈“所谓能者臣觉的在县令县丞这一层以及更下的一层这些官员的政绩考核以及品行不应该只由丞相及内阁决定更应该分权与民!”

  “怎么个分权法?”刘彻有点不高兴了。事实上没有哪个皇帝会愿意这样干不过出于对李云的信任他还是没直接驳李云的面子。

  李云轻轻一笑他可没那么傻去动什么民主民权之类的红线他想的是另外一种统治方法即所谓精英统治法。

  他接口道:“陛下臣以为我大汉国的乡老制度委实不错孝者天下大道也乡老者一乡之长宗族望也虽时有愚昧之人抵触帝国但是总体上乡老是帝国的磐石是教化天下的基础!”

  刘彻听了大为点头他本是孝子而且帝国的传统一直就是标榜孝顺上下有别这是他的统治基础和核心利益便道:“接着说!”

  李云话锋一转道:“但是陛下您也应该要看到在帝国大多数乡老本是门阀之人门阀者何也只知有家而不知有国只知自己而不知陛下此帝国之患累年之积此患不除大汉难有辉煌之日!”

  刘彻赞同道:“是极!卿真朕知己也门阀国之大蜷朕只恐无下手之地!”

  李云笑道:“陛下缪赞了臣之计乃在于改革乡老制度。每七年于长安召开天下乡老大会陛下亲临会场选忠孝之人赋其以代天督察之责倘若现地方有贪污者乡老可直书陛下而若现地方官员贪污舞弊而乡老不告者问其督察不力之责若有同污者罪加一等处理!”

  这已经是李云所能做的极限了不过末了他又加上一句道:“而地方官员每三年由乡老会同丞相内吏考其地方政绩再由朝廷制定一个具体的奖罚标准譬如说某地官员在某年上任时其时地有人口三万土地数万顷亩产粮食一石若其在三年任内人口每增长一万升之赏之土地每增加半成再升再赏若连粮食也增产臣请陛下诏其于御前问答执政之法并赐其玉带金腰使史官为其著书立传明告天下我大汉国只认才不认亲!”

  刘彻连连点头他哪里不知道这样做的好处这样一来中央对地方的指挥能力就大大增强了这样一来就不需要干什么科举就可以直接从地方上现人才更可利用文人学者的爱名心理激他们的工作热情如此大汉国何愁不兴?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42/42298/2246658.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