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赤卿 > 192小琴 五

192小琴 五


  “诶,我真是多事,就不该在刚刚说自己见到这双鞋子,我以为有什么赏赐,现在想想真是惹祸上身。”

  凤川看着老人无奈的打转,安慰不会有事,若是每个说实话的人都遭到报应,那岂不是没人敢说实话了。

  衙门一旁摆着一盆花,她解释,花开的一瞬间最美,可花落却无人顾忌,人就不同了,人与人互相帮助,做了好事,终有人回来帮助你的。

  做了坏事的人就如同花瓣一样,终须掉落。

  “老伯,您知道这康家在哪里住?”凤川转身目光灼灼。

  老伯更加害怕,说出这些本就是惹来麻烦,若是……

  “我们不会让他知道你说的,若是老伯担心可到衙门住上几日。只要我们破了案,你就不必担心了。”

  老伯自圆其说,按理说只是吵架,也不至于杀人,那姑娘怕与康公子无关。

  凤川勉强扭着嘴角,或许无关,毕竟自己只是调查,不必担心,当日看到的人那么多,若是不说,固然不会有人知道是他说的,老伯想想也是,这才安心的说着,具体位置他不知,不过大概的位置他倒是知道。

  他说出了一个地址,李大人派人前去询问。

  凤川让老汉先离开,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若是需要还会再联系他。

  随后派人去问问小琴的娘亲,那日她穿的是否是新鞋?

  小琴娘想了想,是新的,那日正是要找凤川出去,她乐坏了,说新鞋子漂亮极了,自己还说她臭美<=".。

  小琴娘说到这里又哭了起来,孩子走的太突然了,她当真冤枉啊!

  派去的人回来报告,康家大少爷承认那日撞了一个女子,而且她蛮不讲理。但好男不跟女斗,最后他给了银子消灾。

  确实在小琴的上衣袖子里发现了一块儿银子。

  “你们没有问他之后去了哪里吗?”

  派去的人确实问了,他说自己去了地方与几个有钱人家的公子赌了几把。

  “李大人,我去问过,那几个人口供一致,说的大概时间都是那个时辰左右,相差不大。”

  李大人细细算了一番。从城东到哪里的时间大致一刻左右,而那些人说的时间与案发的时间相差不过一刻钟。若是康公子作案,时间不足。

  “他是否看到小琴后来去了哪里?或走向了哪个方向?”

  他说打发了姑娘便没留意她的去向,应该是东边。

  东边?

  那正是河的位置,她去那里做什么?

  凤川从不相信小琴是自尽而死,男子说的话她将信将疑,只好再一次去了河边。

  那里杨柳已开始飘落柳絮,远远看着好是漂亮,河面上一层层的柳絮,如同白雾笼罩静默的大地。

  脚印已经浅了些许。附近仍旧没有任何线索。

  这个人为何要杀小琴,为何要特意留下这串脚印?

  凤川看着那串脚印,按照大致位置走了一遍。

  她鬼使神差,顺着那串脚印走了过去,轻轻的闭着眼睛,感受当时凶手心里的想法。

  一步,两步。三步……

  扑通,凤川掉到了河里,她会游泳,可一时腿抽筋了,便在水中挣扎。

  正巧一个男儿经过,将其救起。关切的问为何想不开。

  她吐了一口水,略带幽怨,“我哪里想不开,刚刚不小心掉了下去。”

  男子撇撇嘴吧,还逞能,若不是自己,恐怕她小命也就没了。

  “多谢公子救命之恩。大恩大德凤川永世难忘。”

  男子看着缓缓起身的凤川,“你这么就完了。”

  “我都说了谢谢您了,还要什么,银子我身上没带多少。”“你不用告诉我你的名字,你的住址和年龄吗?”

  凤川看着男子有些难堪,嘴里不住的念叨,虽然救了自己的命,但并不代表可以无理取闹,自己身上没多少银子,这本是助人为乐,为何要索求这么多?

  男子略带坏笑的看着凤川,问她的名字。

  “我……”

  她最后只是淡淡的说着,自己名字叫凤川。

  男子突然笑了起来,这个名字有趣。

  有趣?凤川觉得叫了这么多年没什么问题,为何她要嘲笑?

  ‘你够了,我知道你救了我,我感谢你的大恩大德,可你不能不尊重人啊,这个名字是我娘给我取的,有什么好笑?‘

  那个人抖抖身上的衣服,他浑身湿透,却毫不介意,只是想着拿凤川打趣。

  “没什么就是觉得这个名字略微俗气。”他目光真挚,却又怀疑凤川为何想不开。

  凤川辩解,自己都说了不是因为想不开,而是十足。

  他摆摆手,刚刚自己看得很清楚,凤川正是闭着眼睛向前走,最后掉到河里的。

  “今日若是没有我,你死定了。”男子再一次提醒,生命是父母给的,不可以随意的放弃,无论发生什么都要坚持,都要好好的。

  凤川说不通了,说着谢谢便离开了。

  男子在身后拼命的呼唤,改日自己去找她。

  她嘴上不说,心里却念叨着这个人这是过分,若是要找她随便,反正他又不知自家的地址。

  刚刚落入河中,凤川倒是想明白一件事情。

  小琴若是闭着眼睛走,入了河离呢?

  那几个距离相差很大的脚印,固然是证据。

  倘若她闭着眼睛挎着大步,最终不幸落在了河里。

  可她为什么要闭着眼睛,她自然知道那是危险的。

  柳絮?

  这个柳絮飘着也有几日了。

  为何尸体上却没有,若是从河中打捞尸体之后放到岸上,固然会沾满柳絮的。

  来得时候尸体已经在岸上了,却没人看到她是否真的从河里打捞出来。

  李大人只好再次劳烦刘大人,这个案子最先打捞起尸体是哪个捕快?

  刘大人直截了当,他们带人赶到的时候,尸体已经被人给打捞到岸上。

  这么说就是没人看到尸体是在河里。

  她很有可能在其他的地方被害死,转移到那个河边。

  她转身去问福伯,福伯检查,发现确实她的肺部里有积水与河里取得水提取的物质完全不同。

  死亡与案发之处固然是两个地点。(未完待续。)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40/40583/2423396.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