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郎在江湖 > 第八十一节 血衣求见

第八十一节 血衣求见


  .read-contentp*{font-style:normal;font-weight:100;text-decoration:none;line-height:inherit;}.read-contentpcite{display:none;visibility:hidden;}

  赵指挥咳嗽一声,手一挥,士兵们立刻朝着元红拂围了上去。元红拂丝毫不惧,反倒是一声娇笑,道:“这位大人,您不去铲除奸佞,反而来欺负我这弱女子,您就不怕天下人耻笑吗?”赵指挥焉敢接她这话茬,说不得冷门斥责道:“尔虽女流,却也是胆大妄为,竟敢谋刺朝廷命官,现在还不打自招,哼!本官职责所在,只好将你拿办。你若识趣些,赶快束手就擒!若是胆敢负隅反抗,刀剑无眼,兄弟们不小心失了手,伤了姑娘反为不美。”这话说得正气凛然,可细心的人也能听出赵指挥还是存了一丝的心慈手软,哦,或者说是怜香惜玉?

  可惜元红拂并不领他的情,只是呵呵娇笑几声,也不答赵指挥的话,竟是理也不理地转身一跃而起。赵指挥见她似要逃走,急忙施展轻功追去,一众士兵却是干站在地面上,望着两个人在夜空中纵来纵去,竟似逐渐远去。

  士兵中一个头领壮着胆子朝赵指挥喊道:“赵大人,穷寇勿追!”这一声喊正合了赵指挥的心意,暗想出声的这厮果然是个挑眉通眼的,不枉自己提拔他一场,能琢磨透上官的心思,而且还和上官站在同一立场,敢于王振为敌,说不得回头还要再提拔一番。

  这想法只是一瞬间的事情,赵指挥闻言立刻停住身影,很快回转过来,朝着李之郎拱手施礼,道:“这女子轻功竟是如此高明,下官着实不是对手,还请昭贤伯恕罪!”

  李之郎两世为人也看得通透,只是没想到王振权势滔天,这赵指挥竟然不买王公公的账,不由得高看了他一眼。可是转念一想,呀,这女子来历不明,起码也是和李府刺客有了牵扯不是?你就这样轻轻放过了他?

  这份怨气只是淡淡的一点,虽然李之郎并不知道这淡淡的怨气正好猜中了事实。之所以造成这样的结果,有很多种原因,元红拂能够大大方方地现身,并给出一套说辞,不管大家相不相信王振就是这场刺杀的主谋,起码基本洗脱了她自己的嫌疑。一个和李府无冤无仇的小女子,派人袭击李府,袭击失败后居然还胆大包天地来到现场,谈笑嫣嫣,这不符合大家对人性的认知。还有一点也很关键,王振和李府有仇,在大家眼里,王振就像是“中午的烈日”,太扎眼了!

  可饶是如此,李之郎也不得不冷哼一声,表示出自己的不满了。你赵指挥到底是个什么想法,与我无关;但俗话说得好,宁错杀不放过,眼下李府还躺着三具尸体呢,你就这样轻轻松松地把人放走了?真以为现在的李府已经没落,好欺负了不是?

  赵指挥也明白这一点,可他心里也是憋屈得很。这女子的武功也的确是非常高强,敢深入皇宫,琢磨刺杀王振的主儿,武功又岂能低到哪里去?眼下还有几位武当大侠呢,他们都不能拿元红拂怎么样,你让我上前拼命,凭什么?就算我敬重李大人,可也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不管怎么说,人都已经跑了,再计较也没啥意思了。李之郎也只是表示一下不满,维护一下李府的尊严,但并不想无理取闹,逼人太甚。他本想让人将杜广和杜小丫的尸体拖出去扔到乱坟岗喂狗,可却被赵指挥拦住了。毕竟这是凶手,说不定能从尸身上找到一些线索不是?

  跟着赵指挥一起来的,还有顺天府的差役,府尹和通判还没有来,差头也解释了一番,事发突然,我们听说是昭贤伯府中有刺客袭击,一边差人向府尹禀报,一边召集人手,也没等上官就急忙赶过来了等等。

  说了没多久,府尹和通判也就赶过来了,天子脚下居然有刺客袭击伯爵府邸,这已经可以说是谋反了。此中干系非同一般,谁又岂敢怠慢?人到齐之后,大家便合力一起勘察刺杀现场,间或询问一下在场的众人,刺客什么时候来的?你们怎么发觉的?战斗情况如何如何……而李之郎也有很多事,命人妥善安排茗烟的后事,还有南岩真人受伤也需要看望,期间又有一些官员深夜起床,前来探望,一通事忙下来,天色竟然渐渐亮了。

  官府的人早已告辞离去,几位大人走得时候自然是忧心忡忡。不管案子能不能破,自己的治下居然发生这种事情,说不得要吃些排头了,只要有人稍微推波助澜一下,更有可能的是乌纱帽难保。赵指挥倒不是很怕,一来他平日里行的端坐的正,二来五城兵马司虽然也负责治安,但他毕竟级别太低,就算大棒子抡下来,先砸到的显然是个高的人。

  李之郎可不管他们怎么想,他现在还是愤怒满胸呢。看看时间,应该正是上早朝的时候,他便吩咐人如此如此,准备了一番,便独自一人向宫城走去。

  此时的朝堂哄哄嚷嚷,简直跟菜市场一般,皇帝一脸铁青,王振恼得一副要吃人的模样。昨夜发生这么大的事情,没人敢隐瞒不报。顺天府尹去了现场,初步探查了一番,便将自己探查的结果一五一十地汇报了详细。等到王振听说有人污蔑自己派人谋刺,那是一个又惊又怒,急忙跪在皇帝面前赌咒发誓,甚至泪如雨下,一副凄凄惶惶的样子,试图博取皇帝的同情。

  堂上的诸位大臣看着王振的表演,不由得个个瞠目结舌。这可是朝堂,你王公公虽然可能是“被污蔑”的,但也不用这般丢人现眼吧?一向与王振不合的官员,说不得眼观鼻,鼻观心,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心中暗暗偷笑;而那些平日里与王振来往甚密的官员,却是个个忧心忡忡了。

  这王公公是要倒了?可就算最后查明真相,证实王振是冤枉的,那还是无法完全消除负面影响的。现在的王公公,太有失体统了!任谁想到自己居然是跟着这样一个|“领导”,心里也磕碜不是?

  就在这个当口,外面的人前来禀报:昭贤伯跪在宫门外,血衣求见!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www.zhulang.com阅读最新内容。当前用户ID:,当前用户名: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37/37958/2139695.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