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郎在江湖 > 第二十三节 意外婚约

第二十三节 意外婚约


  .read-contentp*{font-style:normal;font-weight:100;text-decoration:none;line-height:inherit;}.read-contentpcite{display:none;visibility:hidden;}

  其实,早在李之郎伸手抚韩嫣嫣头发的时候,齐舒和方晴就已经色变,一时也是反应不及,茫然失措。又听二人旁若无人地聊着,晓得都是孩子无心之举,见他们聊得高兴,便也没有出言打断。谁知道两个人越说越离谱,不由得令两个大人慌了手脚。

  那方晴对着韩嫣嫣怒斥道:“你瞧你,一个女孩子竟不知礼义廉耻!平日里教你的规矩都哪里去了!与其坏了名节,不如以死守贞!”

  这话着实骇了李之郎一跳,虽然前世也看过一些贞妇烈女的故事,比如海瑞的女儿因为吃了男仆递来的一个馒头,便被逼绝食而死。再如清初寡妇李氏,与家人避难回到杭州,当时清军刚刚进入这一地区,检查很严,有车入城,男子须下车,女子也要打开帘子。李氏的车入城时,她有病初愈,守门的军卒远远地看见,调笑了几句,李氏在车中也多少听到一些。回到家后,李氏恸哭,说自己不幸被几个门卒所辱,终日涕泣,二十多天不吃东西,绝食而死。此女只是被门卒远远看了几眼,大约说了几句不干不净的话,也就死了,可叹可悲!

  此时此刻,李之郎不但抚了韩嫣嫣的头发,就连韩嫣嫣也送了礼物给他。前者有了肌肤之亲,而后者甚至比前者更严重,因为这是一个女孩子的主动行为。这让方晴如何能够接受?

  以死殉节,这样的事情似乎就要发生在自己的眼前,李之郎如何能够允许?虽然来到这个世界之后,他一直在努力地适应着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但有些底线却是万万不能突破的。

  “方姨说哪里话!”他强自镇定,肃容道:“嫣嫣就像我的亲妹妹一般,兄妹本是一体,岂能用寻常之礼来衡量?就算错了,也是郎儿的错。千错万错,还是郎儿太过年幼,举止轻浮,如何怨得了妹妹?”

  齐舒也急忙劝道:“是啊,妹妹言重了。今日之事,不过是小孩子无心之失,当不得真。”

  方晴道:“韩家虽是江湖人家,却也知道男女大礼,授受不亲。”说着,又哽咽起来,道:“怪也只怪平日里妹妹管教不严,没得辱了夫家的门楣。罢了,我这可怜的孩子,莫怪娘亲心狠,只盼来世你能投个富贵人家,一生尊荣。”

  韩嫣嫣初听母亲训斥,已是吓得有些发抖,此刻见母亲哽咽,也不由地啼哭起来。她一边啼哭,一边喊着母亲,身边诸人听得皆是心酸不已。

  齐舒无奈,也只拿些好言相劝。李之郎此刻虽是气愤,却知道发火争辩解决不了问题,也只能温言劝慰。方晴虽是一时羞怒,听了二人相劝,慢慢缓和下来,只是沉默不语,脸上却是神色坚定。齐舒无奈,叹了一声道:“妹妹可曾记得,原来我们在闺中之时,曾相约将来若是生子,就结为兄弟;若是生女,就结为姐妹;若是一子一女……便结为夫妻;他二人既有婚约在先,便也不是失了礼数。正如方才嫣嫣所言,郎儿已是他的夫君,两人又……又情投意合,有了定情信物,这或是前世的一份缘分。只是这婚姻大事,还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父亲目前远在京师,待来日我写了书信,将此事告知夫君,一切自有安排。眼下妹妹且请宽心,莫让别人看了笑话。”说着,她朝着两位侍女看了一眼,那小桃和灵儿也是聪慧机灵之人,连忙保证不会将此事宣扬出去,又极尽温言,劝慰方晴。

  方晴收拾心情,起身离座,朝着齐舒施了一礼。齐舒连忙起身扶住,道:“妹妹这是作甚?你我情同姐妹,何必如此多礼,莫非妹妹不同意么?”方晴道:“妹妹感激姐姐恩情,成全小女名节。婚约之事,妹妹本以为只是一时戏言,从来不曾当真;便是昨日见贤侄高中案首,也知道这嫣嫣是万万配不上的。今日承蒙姐姐不弃,愿为两人订下婚约,妹妹高兴还来不及,又岂会不同意?贤侄将来必定位尊身贵,妹妹也不敢为小女求什么正位,只盼着郎儿将来对我家嫣嫣好一些罢了。”

  方晴这样说,却也是无奈。所谓男女大防,授受不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真要她逼死女儿,又如何能够忍心?她也知道齐舒的提议不过是权宜之计,就算将来真的成了亲,还有一个夫为妻纲的伦常,自己的女儿能否幸福,全在李家一念之间。那李之郎七岁能中案首,显然是前程似锦的人物。将来显贵了,又哪个不会妻妾成群?至于正妻之位,就算不是贵族世家的千金小姐,也必定是士绅名门的大家闺秀。自己若想为女儿谋取正妻之位,怕是翰林公万万不会答应的。就算被逼着答应了,自己的女儿也会被处处刁难,又如何能够幸福?还不如退而求其次,为两家留得一份情谊,也帮孩子博得夫家的几分怜惜,这一生能够平安就行了。

  齐舒道:“妹妹说哪里话着?罢了,这等大事,自有你我夫君做主。或许将来孩子大了,彼此喜欢的深了,也由不得我们了呢。”方晴道:“是了,此事到底如何,妹妹回去后还要告知夫君,看他是什么主意。”

  一场风波暂且过去。齐舒和方晴都不免有些兴致低沉,又聊了一会儿,方晴便起身告辞。齐舒稍作挽留,便由她去了。

  待客人离去,三叔也回了自己家中,临走时留了话,说明日会有书信送往京师,嫂夫人若有事情,也请写了书信,一并捎去。李之郎喜中案首的报喜书信,在昨天就已送出;此番书信,却是三叔向李应庚汇报李家近况的书信,其中最重要的是弄清楚李之郎学武的事情。

  当然,齐舒并不知道三叔汇报的事情,她还以为是族中其他人与京师书信来往,可以顺便捎带过去。她思量着下笔,将今天的婚约之事写了个清清楚楚,封好之后,吩咐小桃让管家给三叔送去。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www.zhulang.com阅读最新内容。当前用户ID:,当前用户名: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37/37958/2139637.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