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魔法眼镜 > 第一百六十章,冤魂西去

第一百六十章,冤魂西去


  “是的......”二师父的话还未说完,立即就被那西方的天主教的牧师打断。

  “那麻烦道长了,若能让所有信仰本教的灵魂归入上帝的怀抱,善莫大焉!只是这制作灯笼的事,还得道长和普贤大师帮忙。”约翰向我的二师父和普贤一股劲地行礼。

  二师父用手指着地上,口里念动咒语。

  翼王石达开散落在地上的那些皮肉立即飞了起来,在空中组合成了一个灯笼的模样。灯笼中,那翼王的灵魂发出了血红的光,在闪闪烁烁地跳跃。普贤和约翰看见,石达开那张刚毅的脸在灯笼里面微笑。

  二师父把挑着灯笼的竹子交到了约翰手里。

  “还得请教道长具体的用法!”约翰又向二师父深深地鞠躬。

  “这好办,到时只要挑选七个童子联袂而行,在前的一个提着这灯笼,所到之处那些天平军的冤魂就都会跟着行走!”

  西方约翰牧师千恩万谢,提了灯笼,破空而去。

  “道长怎么知道天平军将要以失败告终,知道这南京要出现五十万的冤魂?”普贤见西方约翰牧师走了,便来问我的二师父。

  二师父于是便讲起这南京城的事来--

  原来这南京,山水兼备,名堂宽阔,地连吴楚,势控三江。石城具虎踞之形,钟阜有龙盘之像。然而长江从右向左盘旋,茅山连接着紫荆山的宁镇山脉由左向右迎上,虽合太极形状,却是山水互逆。近望王气弥漫,远观则鬼影叠加。为州府祥瑞纷呈,做帝都灾祸不断。

  除了自然原因,楚威王紫荆山腰埋金,秦始皇凿方山断气,也跟着造就了这南京的帝王之家“兴也勃”、“亡也忽”。

  三国时东吴听信诸葛忽悠,最终王朝命短;明代里洪武不从刘基劝谏,几乎半途腰折。

  二师父掐指计算着,他告数普贤,一切都有天数,这洪秀全合当毁灭。

  二师父的话不久就应验了。

  天王洪秀全信奉西方天主,只是他毕竟是农人出生,不懂得中华文化的更深层次的内涵,哪里知道这世间五行相克相生阴阳变化之妙。

  洪秀全进南京,溢满六朝脂粉的秦淮河很快就熄灭了那一团从金田燃起的火焰。

  那一天,采用土工作业的湘军终于在太平门的墙根下完成了地道的挖掘,埋设了炸药。

  一声巨响,地动山摇,城墙轰然倒塌。太平军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湘军已经从二十多丈的豁口一拥而进。

  “我们对付的不是人,是西方过来的长毛,就是杀人不眨眼的魔鬼,对付魔鬼就要用魔鬼的手段!”开战前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的喊叫声在湘军的耳中响彻。他们见人就杀,见屋就烧。不一日就见秦淮河畔,尸横累累。秦淮河血波荡漾。

  南京被攻陷的第一天,湘军就基本控制了局势。天平军大部死于抵抗,少部分突围而出。

  湘军却把怒气全部撒在了百姓身上,他们把战争变成了屠杀。屠杀一直持续了十天,十里秦淮河流淌了无数载的音乐声变成了哀嚎。

  南京成了一座空城。夜幕降临,总见影影绰绰,鬼魅张牙舞爪;阴风刮过,每闻凄凄切切,冤魂哀啼哭诉。

  接手南京城防的官兵人人胆寒。曾国藩请了一些和尚道士,来到城中招魂驱鬼。只是信仰西方神祗的魂魄听不懂那些安慰和咒语,还是在秦淮河悲哀的伴奏里夜夜哭泣。有一些恶鬼还是常来街上游荡,有的甚至撞进官衙之中。

  二师父召集了大师父、三师父、四师父。四师父用千里传音,通知了西方约翰。

  一天夜里,我的师父们来到了南京的上空,月影朦胧,人声寂然。师父们听到这六朝金粉之地传来了悲声,接着见鬼影曈曈,街头那些树枝都在簌簌发抖。

  几个师父在云端里把拂尘轻摇。

  这时西天出现了一颗星,闪闪烁烁地往这边来。星光越来越近,师父们看到了二师父用意念制作出的那盏石达开的人皮灯笼在摇摇晃晃。灯光红红,里面隐隐现出的石达开那张脸红红。红红的灵魂露出了流淌着血液的微笑。

  约翰如期到来。他的身后是七个西方的教士,稚嫩的脸庞充满了神圣,身上披的是宽宽大大的黑色的大氅。

  约翰牧师带着这些西方僧侣到来,不声不响。到了我的几个师父面前,还都一样保持着庄重和肃静。

  约翰只把衣袖向脚下的南京挥了一挥,口里喃喃呐呐地祷告他的上帝。那些僧侣悄无声息地缓缓降落。

  南京城的街道上出现了一个红红的灯笼,七个身穿黑色天主教服饰的教士无声无息地更在跟在那红红的灯笼后边。

  灯笼闪闪烁烁,石达开灵魂的影子在灯笼之中闪闪烁烁。街道上游走的那些含冤或者不冤的魂魄见那灯笼走过,都停止了张牙舞爪,乖乖退到了街道两旁,等这七个被灯笼引领的神僧走过,就都乖乖地跟在了七个僧侣的后边。

  从太平门开始,然后是明皇宫,再接着是承天门、洪武门,又由正阳门,一路向通济门行走。

  那些僧侣的脚步无声,他们前面的灯笼红红,红红的灯笼里,那翼王石达开满脸通红地微笑。

  这微笑是对清庭的鄙夷,这微笑是对那些冤魂的慰安。

  一路有冤鬼跟着,男男女女,扶老携幼。灯笼的后面,那鬼魂的队伍越来越长。

  远处有更鼓亮亮地响。夜从一更走到了五更,那盏灯闪闪烁烁的灯笼,从天平们开始,从一更走到五更。魂魄的队伍一路悄无声息地向前,越来越长。长长的队伍最终走完了旧南京所有的街道,从钟阜门转到了凤仪门。

  三师父的拂尘一扬,一片白云飘飘。飘飘的白云从凤阳门升向了空中,搭出了一条从通往西方的路。

  石达开的人皮灯笼上了路,跟着灯笼后面的七个僧侣上了路,跟在七个僧侣后面的一队魂魄走上了白云.....

  我把血灯笼的故事讲完时,不知不觉便与二郎和英招一同来到了南京。

  日本人占据的南京城,倒也灯火辉煌。

  我们按约定降落在了鸡笼山的鸡鸣寺。八部和飞天这一对早就在那里等着了。

  大家还未坐定,英招就急急问我:“道长,那血灯笼怎么就又会到了日本僧人的手中?”

  “血灯笼?”八部和飞天同时惊异起来。

  ;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32/32050/2233615.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