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魔法眼镜 > 第三章,落洞花女

第三章,落洞花女


  “几位不必惊慌,”我师父看出那些赶尸匠惶恐不安的样子,极力安慰,“我知道你们在肢解尸体,不过你们肢解的,都是大奸大恶之辈。苍天有好生之德,平道山野懵夫和小徒云里散人既然没有能力解救倒悬于水火的干人,还不至于就忍心断了这一行业的生计。”

  “仙长明察!但凡有其他门路可以混一口饱饭吃,谁还愿意干这种龌龊不堪的事?”走在前面那个领尸的赶忙一遍遍的作揖。

  “我可不可以问一声,你们行业有什么忌讳没有?”

  “有,‘三可赶,三不可赶’”

  “何为三可赶,何为三不可赶?”

  “被杀头的,受绞刑的,站笼死的三种可以赶;凡病死的,投河吊颈自愿死亡的,尸体已经腐烂不全的不可赶。”

  “哦,”师父点了一下头,又问,“对了,这里离湘西的地界还有多远?”

  “就是四五十里路。”

  “有没有听说过落洞花女的事?”

  “有的,前方六十来里路有一个地方叫做太平山,周围被龙潭河水环绕着,这其中就有好几个这样的女子。”

  “那好,我们就各走各的路呀!”

  师父说着便站了起来,喊了我一声就走。这老人家年龄应该不下于花甲,却能走出一阵风。不一会儿,我们就把那“尘归尘,土归土......”以及所谓的摄魂锣声音远远摔在了后面。

  “师父,为什么赶尸人要讲究‘三赶三不赶’?”我边走边问。

  “这年头被冤杀的人是不少,可是被冤杀的往往都是穷鬼。穷人一般就都落得个‘沟死沟埋,路死插牌’的命运,哪里会有亲人要花钱运回家乡。能运回来的大多是些奸恶之徒,这些人死有余辜,不要说把他肢解,然后带回他的头颅和四肢去加上些茅草拼凑出人形,然后穿上衣装去骗他们亲人的那点钱,就是千刀万剐也不过分。三不赶的对象中,正常死亡者多为善良之人,而自我终结的人生前一定已经觉得自己生不如死,肢解他们,不是人的所为。”

  “还有,师父说要随红军的队伍北上,为什么要去湘西了解什么“落洞花女”呢?”

  “你有所不知,这红军北上了,可我连续几天思考的结果是北面有宽阔的长江阻碍,西面应该早就有重兵把守。要是从前也就罢了,可我夜观天象发现红军中将星开始易位,出主意的是一个懂得大道的人。既然如此,他们还会南折,往能走的路线走。人家要一路打仗,我们有的是时间可以赶上他们。趁这个时候我们就多了解一下这个世界,这是我们内心真正的修行。看清楚病根才能治病救人,这才是道呀!”

  “那前几天要建什么根据地的标语.....”

  “兵者,诡道也!我就说过这是虚虚实实的事情,这黔北三面是水,若被几十万大军守住几面险要,有一军顺着乌蒙山脉、大娄山脉由南向北突击,这区区几万人马.....”

  天亮的时候,我们来到了湘西凤凰境内的太平山,这一带山青、水秀、洞奇。

  都大冬天的了,清清浅浅的龙潭河水,一路摇曳着碧树的倩影。这儿是清波注入洞中,那儿是洞里泻出玉泉。常常有画眉鸟在崖壁间的橫柯上跳响......

  我和师父找了一处镜子一样平滑的绿潭洗脸。弯下腰看自己的影子时,奇怪,都说见了死人晦气,可是我的脸色似乎比在家里时红润了很多。我暗暗地惊奇。

  “徒儿,”师父说,“这次让你见的是女孩子,可不许像上几次一样把所看到的一切都当着别人的面讲出了。”

  “谨依师父教诲。”我回答。

  山重。水复。水边开阔处是一个连着一个的村子。如同一朵一朵的鲜花,被龙潭河水串成了挂在太平山脖颈上的花环。

  沿河的村落全是穷人小户。我不用师父讲解堪舆的道理,我知道,这样的环境出美人。我们走过的人家,家家女孩儿都有着这一带地方山的清秀和水的灵动。

  最美的那一个被我们在前方的潭水边遇着。

  “注意了,我们要看清的是这个女孩子的内心世界。”师父小声提醒。

  那个女孩坐在潭边的石头上,或颦或笑,半痴半傻。她面如桃花,眼波明晰如眼前的流水,婀娜的倩影在水中花枝颤动。

  我把师父用茅草扎成的眼镜圈子扶了一扶,目光穿透时空,一直抵达到了眼前女子的内心深处。哦,她身旁留出的半边石头上,坐着她心中的男神,面庞英俊,风流倜傥。正把女子揽入怀中,河沿上有一匹白马,正在啃食着现实与虚幻当中俩人的呢喃软语.....

  师父的拂尘在犹豫着是不是要摇,最终还是选择了不动。

  我一遍又一遍用我的眼镜放影着这个女孩长大成人所经历的图片,这一张是吊脚楼上的疑望,这一张是龙潭河边的逡巡.....后来是人间寻不到的爱情在波光中闪烁,最终是一个虚幻的世界幸福了渴盼的内心。

  我把眼睛看向了眼前女子的未来,看到她在春天繁花纷乱的时节,向着这龙潭水中闪动着的一个敞开了的胸怀纵身一跃.....

  父母给她的丧礼却是嫁女儿喜悦,唢呐和鼓声在吹吹打打......

  后来我和师父进村子去向村民了解这些女子。

  他们骄傲地说:“这世间山、水、石、木都有神明,也只有这些神,才能配得上我们这一带这些美女。”

  离开太平山时我问师傅:“师父的拂尘要是一扬,这些女子可能就会回到现实里,可是师父为什么会选择不动?”

  “在人生还不如梦境美好时,把人家从幸福中拉进这个没有人性的世界,谁会认为这叫做救赎?”过了好久,师父又补充说道,“昨夜见到的赶尸匠很龌龊;今天见到的落洞女很凄美,我们看到了这个世界的两个方面。这两方面都是不合道的。要一切都好起来,还要寄希望于那些红军哟!”

  “那我们就找红军的队伍去?”

  “是,不过我们一边走,一边还得看清楚这湘西到黔东、黔北地区苗民当中的另外一个谜。”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32/32050/1708482.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