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浮梦余生 >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三章


  几日后,内务府的太监们到各宫传话,春季的花月宴定在三月初六,地点依旧在永福宫畅音阁。这次,皇上要求各宫都要准备节目助兴,出彩的有重赏。

  春节的热闹劲刚过,花月宴的热闹劲又来了,各宫的娘娘、贵人们都忙开了,比起春节有过之而无不及。各个宫里都是各种练习:有唱曲的、有跳舞的、有说笑话的、还有变戏法的。墨离觉得,后宫的这些女人们一个个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论斗嘴,个个伶牙俐齿;论争宠,个个挖空心思;论出风头,个个多才多艺……即便不能讨得皇上的欢心,也不能比别人短了,失了颜面。

  最不上心的就是萧墨离,她连参加都不想参加,更别提准备什么节目了。往年她都不受邀请,最多也就是听闻花月宴上一幕幕没有硝烟的征战和厮杀,想不到今年皇上竟下了这么一道圣旨。不过,拜月宫里住着一个比谁都爱出风头的月贵人,她一定不会错过这种机会,墨离完全不上心。

  萧墨寻擅出风头也爱出风头,正所谓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接下去的日子,果不出墨离所料,萧墨寻忙得那叫什么似的,每天不是排舞就是练舞,除了被召去侍寝,她的时间大都扑在花月宴的节目上了。

  墨离借着这个大好时机,几乎天天去御马场操练骑射,皮肤晒成了健康的小麦色。马超时不时的骑马陪练,逮到机会还会拿墨离打趣:“大都督若是男子,绝对是军中第一美男子。”每每这个时候,墨离大多望天兴叹,为什么老天要给她女儿身,男儿志?这不是开玩笑嘛。

  这日从马场回宫的路上,墨离因为心情畅快,脸上挂着和煦的浅笑,额头微有些汗,整个人看起来很有朝气,很有活力。被慧妃叫住的时候,她正哼着当年征战的军谣小调,手里甩着马鞭,有些忘我。不过下一刻墨离已换上了全副伪装,“慧妃娘娘,这么巧。”

  慧妃定定地看着她,仿佛在说,装什么装,不必装了,本宫都瞧见了,“不是巧,本宫特地来找你。”

  “慧妃若是不弃,去拜月宫坐坐吧。”

  慧妃轻蔑地笑道:“你那宫里又不清省,本宫最是怕吵,还是去未央湖边走走吧。”

  “也好。”

  二人慢步来到未央湖边,慧妃支开贴身宫女,和墨离沿着栈桥一路往湖心亭走去。

  “慧妃找我有何要事?”

  慧妃“咯咯咯”的笑了几声,“墨离,私下里能不能自在些,本宫最是讨厌拿腔拿调。”

  墨离耸了耸肩,“慧妃请说。”

  “花月宴,本宫劝你别参加了。”

  “这是为何?”

  “你这个人看着仔细周到,碰到自己的事反而糊涂的很,前些日子你不在,回来也不打听打听宫里的情况,眼见的你宫里的奴才,没一个好东西。”

  “慧妃还是明说吧。”

  “本宫长话短说,前几日西域小国来进贡,随进宫来的还有一位高僧,这位高僧能掐会算,把皇上哄得十分高兴,不过,这位高僧断言你姐妹二人,水火不容,必搅得无方皇城天翻地覆,皇上问他可有破解之法,你猜那位高僧如何作答?”

  “逐出宫去。”墨离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

  慧妃“哼哼”笑了两声,接着道:“高僧答,凤凰泣血,御龙飞天。”

  墨离心里咯噔一下,这是暗示皇上除掉她们姐妹俩,“皇上怎么说?”

  “皇上什么都没说。”

  墨离叹了口气,思绪乱成一团。

  “本宫乏了,这就回去了,你好自为之吧。”慧妃拢了拢袖筒,扭头走了。

  墨离看着她的背影,一时感慨万千,这么大的事,大到直接关系到她的生死,最该提点她的人没有任何表示,就连萧墨寻也选择了沉默。倒是善子然,这个是敌是友都搞不清楚的女人,在这样的危难关头,特地来提醒她,墨离不知道自己该庆幸,还是该悲伤。回宫后,她让芷兰去请刘聪,请了几次,刘聪都没有来。这就是宣政的态度?!墨离觉得很悲伤。

  花月宴前夜,宫人们都早早的歇了。墨离光着脚,单衣走进了温泉池子,然后在池边枯坐了很久,久到她整个人有些昏昏沉沉,才十分吃力的回到了寝殿,躺回榻上。也不知过了多久,墨离觉得意识不大清明,迷迷糊糊想起了在北疆的那个冬天,她冻伤了脚,宣政陪着她,用双手为她取暖,她一个劲地说,宣政,我冷。

  后来祁归言用上好的草药煮了水给她泡脚,每天泡一个时辰,泡了整整七天,才险险的保住了她这一双脚,那时候她很绝望,一个劲地说,宣政,我的脚是不是保不住了,还破天荒的哭了。

  再后来,她能下地走路,双脚却完全使不上力,宣政一直鼓励她,她却一个劲地说,宣政,你别骗我了,我走不了路了。

  ………

  ………

  ………

  ………

  ………

  武帝铁青着脸,坐在床榻边看墨离絮絮叨叨说着梦话,下首,跪着刘聪、太医院首裴远清并几个心腹太医还有芷兰和几个常年侍奉宣政的哑巴宫女。

  “裴远清,你保证,淑妃一定不会有事。”

  “皇上,恕微臣斗胆,娘娘那次在清泉宫受伤,损及心脉,本就要好好调养个一两年,如今寒毒侵体,恐怕……老臣必竭尽全力,但……结果如何,只得听天命。”

  “咣当”一下,武帝猛的起身将一旁的大花瓶砸的粉碎,“朕是天子,朕的旨意就是天命。”刻意压低的咆哮,宣政后悔不该瞒着墨离,一定有人把高僧的话传给她听了。他本另有打算,如今倒好,计划不成,眼看着墨离真的要凤凰泣血了。

  她进宫以后,一天天失了往日的生气,即便有笑容也进不到眼里,他一直假装看不见,直到清泉宫那次,她差点把命搭进去。不过数月,墨离又躺在了他面前,又是生死存亡的考验。

  宣政一下子坐了回去,叹了口气道:“裴远清,如果连你都束手无策,试问这无方皇城之内,朕还能指望谁?”

  裴远清沉思片刻,忽然道:“皇上,臣斗胆,举荐一人。”

  “说。”

  “追月楼的掌事,苏秦。”

  “苏秦?追月楼不过是个风月场,里面的掌事能有多高明的医术。”武帝轻蔑道。

  “回皇上,此人的医术深不可测,在用药上尤其大胆凶狠,对于很多草药的使用已达化境,臣……自叹不如,若能请得此人出手,娘娘必能转危为安。”

  “此话当真?”

  裴远清郑重的行了一礼,“娘娘危在旦夕,老臣岂敢妄言,若有半句不实,甘愿领罪。”

  武帝想了一想,看着刘聪道:“刘聪,你去请。”

  “不过,此人脾气古怪,虽久居京都却行踪难觅,老臣曾派人追查多年一直也未能确定他的住处。”裴远清又接着说道。

  “刘聪,你带一队内廷侍卫前去,务必将人带回来。”

  “奴才领旨。”刘聪行礼起身。

  “慢,要有礼有节。”

  “奴才领旨。”

  一个时辰后,刘聪回到清泉宫向武帝复旨。

  武帝听完刘聪的汇报,勃然大怒,将手里的茶杯重重砸到地上,一地的碎片。刘聪吓得大气不敢出,苏秦竟然叫他带回一只白绒绒、圆滚滚的大松鼠,说是让松鼠在墨离床头坐一坐然后就送回去,治与不治他会看着办。

  “反了,真是反了!”宣政怒道,“去,带内廷卫队去把花月楼给朕端了。”

  话音刚落,只见白毛松鼠猛地挣脱开刘聪,十分敏捷,迅速窜了出去。

  “来人!快抓住那畜生!”刘聪惊得跳了起来,在这个节骨眼上可不能再出什么岔子,武帝这会儿满肚子火气,淑妃生死未卜,万一就此香消玉殒,难保武帝不找人给她陪葬。

  刘聪带着几个宫女太监,手忙脚乱的跟了出去。

  白毛松鼠十分敏捷的窜进了依兰殿,还没等殿里的太医、宫女、太监们反应过来,已麻利地爬上榻,窜到墨离跟前,随后慑人的一幕出现了,只见白毛松鼠一下子扑到墨离身上,搂住她的脖子就开始哭,哭声悲呛,令闻者动容。匆匆赶到的刘聪也被这一幕震慑到,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犹豫半天,小跑着回紫宸殿禀告武帝。

  武帝踏入依兰殿的时候,白毛松鼠的哭声可用惊天地泣鬼神来形容。是了,这白毛松鼠正是从天界下凡来打酱油的球球。他尚未修成真身,下了凡便无法言语,看到躺在榻上奄奄一息的青孜,那叫一个伤心欲绝、肝肠寸断,除了哭,他一时没想起要回去搬救兵。

  武帝也被震慑到了,这……他可从没听说墨离豢养过什么宠物,哭成这样的,怎么也是个灵宠,动物比人要忠心清白的多,想了想道:“刘聪,把大松鼠送回去。”

  “皇上……”

  “快去。”

  “遵旨。”

  半个时辰后,苏秦跟着刘聪来到了清泉宫。他从车驾上下来,怀抱白毛松鼠,白衣长衫身披貂皮斗篷,整个人看上去带着一股淡淡的疏离,飘逸的不真实,像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师,见了武帝也不跪,只是平常的作揖。

  武帝蹙了眉,刘聪喝道:“大胆,见了皇上还不行礼。”没等武帝发作,裴远清大步上前,冲着苏秦十分恭敬地行了一礼,无论是年龄、身份、地位,裴远清都比苏秦要高的多的多,但他十分谦卑地说道:“烦劳先生亲自跑一趟,娘娘情况危急,倚仗先生妙手。”

  “老裴啊,我以为当初已经把话都说清楚了。”苏秦语气平淡,却给人一种难以言喻的压迫感。

  裴远清的老脸有些尴尬,回道:“不敢忘,若不是娘娘情况危急,学生……也不敢扰了先生的清修。”

  “宫里的娘娘何其多,走了一个,还会再来一个。”苏秦脸色平淡,心里却动了真怒,煞是后悔当年自己动的那点不该动的侧隐之心,救了裴远清,被他知晓了自己的医术。他晓得,裴远清一直在寻找他的落脚处,想跟着他学习长生不老术。可笑这世上,哪有什么长生不老术!

  武帝额头的青筋跳了跳,走了一个娘娘,还会来一个娘娘?此人真真猖狂!

  “先生,淑妃娘娘是宏朝的功臣,北疆百姓的救星,先生既然来了,请先生一定出手相救。”

  苏秦叹了口气,怀中的球球已经泪眼汪汪的连拉带扯了他衣襟半天,他再不出手,这小畜生只怕又要扯开嗓子嚎了,“你们全都出去,短什么缺什么,我会写方子。”

  裴远清看武帝脸色极差,怕他发作,跪地说道:“皇上,用人不疑,苏先生如今是淑妃娘娘唯一的希望,求皇上开恩。”

  刘聪也凑过去,小声道:“皇上息怒,娘娘耽误不起呀。”

  武帝这才悻悻然的下令命所有人退出依兰殿,裴远清并几名太医轮流在殿外等候,自己回紫宸殿等消息。

  依兰殿内,静的落针可闻。

  墨离的呼吸微弱,双手也一点点变冷。球球坐在她身边,一双小爪子抱住墨离的右手不停地来回搓着,眼泪掉个不停。

  苏秦替墨离号了脉,翻开她的眼皮看了看,又试了试她的鼻息,“别哭了,她死不了。”

  球球幽怨地瞪了苏秦一眼,继续黯然神伤。

  苏秦叹了口气道:“你堂堂解忧兽,别这么多愁善感,她的命格未绝,没那么容易死,我既答应了你,便会医好她的。”

  球球泪汪汪地看着苏秦,眼里带着感激。

  苏秦坐到桌边,准备写方子,看球球那副恋恋不舍的样子就莫名的来气,“想救人便过来磨墨。”

  球球几步蹦跶过来窜上桌,小心翼翼的磨起墨来,偶有溅起的墨汁惊得他“嗷”一嗓子跳开,他可不能容忍一身雪白雪白的毛上染上黑漆漆、臭轰轰的墨汁。

  苏秦提笔边写边道:“你怎么认识她的?还这么……这么……情深义重的。”

  球球重重“哼”了一声,他和青孜历经生死的劫难,彼此守护,这份情谊别人怎么会懂。

  “把方子拿出去,我要替她施针,施针的忌讳你晓得的吧?”

  球球抓起方子,回头又看了墨离一眼,姐姐,秦爸爸虽然嘴有些刻薄,但是个好人,他答应救你,我就放心了,扭头窜下桌子,几步窜到门口,开门出去。裴远清拿了方子,赶紧差人去办,方子上少说有五十多味药,好在皇宫内苑,资源丰富,没有找不到的东西。

  一个时辰后,裴远清拿到了太医院送来的一大包药材,依兰殿的门“吱呀”一声开了,苏秦走出来,面色清淡,与先前并无不同,看了看药材包,说道:“拿到厨房去,备五个煎药的炉子,另外,在屋里燃一柱安神香。”

  “先生,煎药还是交给宫女吧,怎敢再劳烦你。”

  苏秦看了裴远清一眼,冷冷道:“火候、药量都有讲究,交给你都不成,别说交给宫女。”

  裴远清的老脸一阵红一阵白,作为太医院的院首,他的医术可谓精湛,当今世上也算顶尖,但在苏秦面前,他很心虚,很没有底气。

  初遇苏秦,他还是个对医术充满狂热的愣头青,一次在荒山采药的时候不幸被毒蛇所伤,那种蛇极为罕见,色彩艳丽,浑身犹如披了一层鳞甲,俗称五步穿肠。那次他以为自己必死无疑,是苏秦救了他,用六种□□混合了六种不同的引子,组合成三十六味解药,愣是保住了他的命。打那以后,他原本弱不禁风的体质强健了不少,鲜有感染风寒的时候。

  时光如梭,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如今裴远清已是花甲老翁,苏秦却依旧是初遇时那个俊逸不凡的男子,他觉得不是老天眷顾,也不是苏秦擅养生,而是他根本就会长生之术。裴远清进太医院后见过苏秦几次。他寻了他多年,除了去追月楼听戏,偶能见到一面,却是半点踪迹也寻他不着,偏偏追月楼还不是个能谈正经事的地方。一年一年光阴如箭,裴远清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虽然有点卑鄙,但终归是逼苏秦现了身。

  萧墨离于武帝而言,绝不是一个普通的妃子,这一点,除了刘聪,裴远清最是清楚。如果换做别的妃子,就如苏秦所言,后宫娘娘多的是,走了一个,还会有人来,即便不走,也会有人来。

  他老了,岁月留给他的时间所剩无几,他毕生潜心钻研的长生之术眼看就要没希望了,老天却给了他这样一个机会。淑妃娘娘病危,这个节骨眼上,别说端了花月楼,就算一把火烧了花月楼,武帝也是做得出来的。世上有很多事,非人力所能为,但如果是皇权,就不一样了。

  裴远清亲自替淑妃燃了安神香,又偷偷号了脉,比起先前的虚若游丝,已大有好转,脸色虽仍是苍白,但气息沉稳有力,性命已然无碍。球球一直警戒的盯着裴远清,直到他退出依兰殿。

  “怎么样?”见裴远清入殿,武帝焦急地问道。

  “回皇上,娘娘的脉象已大有好转,性命已是无虞。”

  “当真?”武帝一下子坐直身子,眼中闪着光芒。

  “老臣以项上人头担保。”

  武帝脸上的凝重之色稍缓,墨离啊,你真是吉人天相。

  “苏先生已亲自去为娘娘煎药,想必娘娘不日即可恢复,回宫后,老臣自当悉心为娘娘调理,永除病患。”

  武帝听罢,连连点头,“裴卿所言甚是,你立此大功,朕回宫后,定好好封赏。”

  “调理娘娘的身体尚待时日,老臣不敢居功,只是……老臣有一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裴卿,朕还未即位之前你就一直忠心辅佐,你我君臣二人之间,何须这般谨慎。”

  “谢皇上恩典,老臣想,苏先生在医术上奇才伟略,若能留他在太医院为皇上效力实在是件不可多得的好事,老臣愿意让出太医院首之位。”

  武帝大吃一惊,“裴卿,要知道你这太医院首,领的可是丞相衔。”

  “这也是皇上的恩典,说句大不吉利的话,老臣是一条腿踏进棺材的人了,能为皇上分忧已是天大的福分,领什么品阶不打紧,老臣担心身故之后,谁来替皇上分忧。”裴远清说到此,重重地叹了口气,接着道:“苏先生虽年轻,医术却是深不可测,若他能留在太医院,老臣也就放心了。”

  武帝也是重重地叹了口气,眼前的这位花甲老人,自他还是皇子之时就忠心相随、倾力辅佐,几次中毒也都是他没日没夜的悉心照顾,不争功名,不求利禄,一直默默的守在他身边。他登基之后,把他的官位一升再升,直到升无可升,又封他领了丞相衔方才作罢。

  这些年来,他深居简出,用度朴素,交托给他的事,都办得妥妥贴贴、干净利落。虽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却已开始考虑稳妥的接班人来为他分忧,此等忠臣良将,百年难遇啊,宣政心下感慨,

  “裴卿实为社稷之栋梁,你的提议朕会考虑。”

  “谢皇上。”

  裴远清退出紫宸殿,心里有几分欣喜,仿佛看到胜利的曙光在向他招手,只要苏秦进了太医院,长生之术就不远了吧,过程或许很困难,但办法是人想出来的。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30/30436/1682460.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