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凡尘问道曲 > 第一百九十二章 明己身 悟己道

第一百九十二章 明己身 悟己道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魏潇盘坐蒲团之上,静静凝神感悟,知道他在闭关,所以东方狸儿一般都不会进来!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也?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他慢慢思索着,这首《逍遥游》,尽管读了不下百遍,可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悟体会。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若说整片逍遥游,魏潇最影响深刻,让他最受用的就是这几句话了!

  水聚积的不够深的话,那么它就无法浮起大船。倒一杯水在庭上坑洼处,那么只有小草能漂浮在里面,放只杯子在上面就会因水量不足而粘住,这是因为水浅舟大。风聚积的不大,那么它负载巨大的翅膀就会升力不足。所以大鹏飞到九万里的高空,风就在下面了,然后才能乘风飞翔;背驮着青天,没有什么东西阻拦他,然后才能计划着向南飞!

  这段话,魏潇细细研磨过无数次,感悟最深。以前,他总将这话奉为自己做人的道理。

  经验历练不够,技能不娴熟,你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想要的效果,担当不起更大的责任;心性不够宽容,就无法承载容纳更多,你就会封闭在自己的小天地内坐井观天,你只能做一只世界观狭隘的青蛙,这是因为你的实力与你想要做得事它要求的标准不对等。你的梦想开始膨胀,当才华撑不起梦想的时候,你就该潜下心来反思自己,充实自己,不是一味地追求华而不实。

  不要着急,不要急功近利。当你的知识阅历和水平到了一定境界,能够担当起相应的责任,你自然会站到相应的位置,风吹雷打无法撼动。

  都说男人四十一枝花,四十岁的男人,经过了岁月的打磨和积淀沉浮,健康、事业、修养、学识,思想等各方面水平都达到了一个近于完美的状态,长出了健壮的枝桠,结出了饱满的果实。平常人差不过四十岁正是家庭事业双丰收时期,这是因为他们用前二十年来学习获取填充自己;用后二十年来实践锻炼在验证的基础上改进积累塑造自己。

  前前后后四十年,这是一个静下心沉住气积累与进步的过程。所以正常人差不多在四十岁就可以收获事业家庭等,基本上达到了自己满意的程度。在这个基础上,他若是不满足,他若是有能力与气魄,他还可以再次冲击。所有的一切,一切一切的基础,都需要你有真才实干,都需要你有支撑自己野心的能力。

  这一切,都在说明你要想飞得更高,你必须先静下心来充实磨砺自己!

  而将这个道理放在修炼上同样适用,每一个阶段的提升都是需要灵力的积累和战斗的打磨,你积累的足够多,到极限了,自然会突破。而心浮气躁的人即便依靠奇物灵药堆积上去,其战斗力也显得积弱。如同董兴明、如同柳如姬、如同张顺。

  这是同样地道理,所以魏潇在每一个阶段都不浮躁,他总是尽所能的打磨锤炼,等感觉合适了,再突破。

  “穷发之北也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如果说前面那几句是魏潇尊为做人的道理,那么后面这些却是他武道精神领域的最终追求!

  在水为鲲,沉寂如山,厚重广实;在天为鹏,一飞九万里,凌驾于青天之上!

  这是魏潇所希望达到的领域。国师卢月讲给他的道理,爱情亲情兄弟之情这些情义之间的连线,正是他自己!

  魏潇想要从爱情亲情兄弟之情的角度去感悟,恰恰忘了最重要的自己。修道者,为人者,先有自己才能联系到其他人。所以魏潇是向内发掘,但他发掘的是别人,而忽视了最重要的自己。现在,他正在借助《逍遥游》来向内发掘本心,简单地说,明心见志,明己身,悟己道!

  这就是修士从凝神境跨越向明道境的必经之路。明的是自己的本心,悟的是自己的小“道”。现在的魏潇,正走在这一步上。迈过这道坎,他就完全跨入了明道境的行列!

  而魏潇先前莫名受伤的原因也正是在此。意志世界不坚定,自己的小道没有随着修为的增长而完善。上次在失魂海他们明悟过自己的小道,可是那时的魏潇才聚气境,现在都到了突破明道境的边缘,他的小道与本心还停留在聚气境。

  魏潇因王苏颜之死而大开杀戒,此次一路走来手上更是沾染鲜血无数。这虽然是一种历练,却也让他迷失了本心。他在这种杀戮与自责中纠结矛盾,终于出了问题!

  所以,魏潇要想恢复过来,他必须明心见志,坚定自己的意志,再次明确自己的小道,为以后的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实魏潇现在走的路更符合地球上明代著名心学家王阳明所提倡的思想。向内发掘自己本心,然后由自己再联系他人他物。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王阳明的心学是狭隘的,不过作为修士,恰恰要做的是明己身,悟己道。所以无论如何你必须明确自己的道路,这是不可避免的一步。

  一个修者若是不能明心见志,那么他的前途道路几乎可以窥见。

  现在的魏潇,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中发掘自己的本心,明心见志!

  &/div>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30/30227/2357330.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