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道长科举青云路 > 31.三道街

31.三道街


  酉时末刻。

  天黑尽。

  渡口被堵得水泄不通,商船、客船、家船,停靠的,出岸的,都杂乱无章漂在渡口周围,根本划不开桨。

  “先生!!”

  何曦之小跑进船舱,步伐急促。

  “岸上现在官、商两面正在发生争执,官府像是要动用武力镇压。”

  邹洪昌闻言一道随何曦之去外面甲板上,只见岸上圈围三排带盔官兵,举着熊熊的火把,将这个渡口照得亮如白昼。几只中号商船的商老板欲强行上岸,与官府的卫兵推搡,争吵声,呵斥声,兵刃相交的碰撞刺耳声,嘈杂,抨击人心。

  盔甲副吏站在高台上,威武喝道:“要出船的,都给我听着!” 

  “肃静!肃静!”他的卫兵附和。

  “接受完检查做完登记后,限时三刻钟内离岸。”

  “要停靠的船只收帆举旗示意,趁早备出节符、船牌等一切自证文件安静等着!”

  周围的吵闹声渐渐小了些,不过都在三三两两的隔着船之间小小的间距,议论纷纷。

  何曦之忧心忡忡,如果说善县正在爆发瘟疫,那他们还上岸么?

  “先生,要不我们先去隔壁县停岸边,先探探情况。”何曦之说。

  邹洪昌也正是此意。

  忽然,一支训练有素的兵队齐步过来。

  有人喊。

  “巡检司大人到!”

  围成圈排的渡口立时破开一道口子,副吏抱拳称之为‘大人’。

  章州渡口是官渡,要设置巡检司以检查商船货物是否超重等职务。

  他们直接听令知县。

  巡检司的人来,立时整个渡口就变得规整多了,开始有了秩序。

  何曦之请示是否要上岸,却只听巡检司带来最新的讯息。

  经过官府出面和大力的调查,现在县中的疫情已经得到良好的控制。需要立时上岸的商旅不必担心,正常上岸即可。

  邹洪昌:“渊得。”

  “在。”

  “去作登记,告诉孩子们收拾好东西,我们先上岸找一间客栈住下。”

  “是。”

  沈长安要搬的东西挺多的,衣物是少部分,大多是书册,所以辛昭帮他一起搬。辛昭不断回身看紧良苷。

  “阿苷,小心跟着我们哦。”

  “嗯。”

  她手里帮忙抱着沈长安的衣物。紧紧跟着他们。

  何曦之交代完李舵夫停岸事宜,然后去驿站作下登记,已经领取新的对牌,交完钱,和李舵夫一起将船停靠安妥。范伯要留下来看船,他留给范伯一些日用银两,然后才赶去邹洪昌身边,拿出一张事先准备的善县街道布局图。

  “先生,我们去南三道街,这条街上的客栈比较多,价格合适,而且离渡口比较近。”何曦之分析着说来。

  邹洪昌:“听你的。”

  “好嘞。”何曦之收起图,对三个孩子们叮嘱道:“你们三个走我前面,好生跟着先生。我在后头看着你们。”

  “是,曦之大叔。”

  “嗯。”

  “知道啦,走啦走啦。”

  不知道是因为天色渐晚的缘故,还是因为最近善县的流言蜚语和瘟疫,这条街上的行人偏少,一路过来,偶有几个路人,也是低头步履匆匆。

  不过好在客栈还在营业,何曦之要了三间客房。

  他和先生一间,沈长安和辛昭一间,良苷自己一间。

  沈长安从怀中的小荷包中拿出银子要付给何曦之房钱,何曦之摆摆手,不用,这是先生会报账的。

  于是沈长安就将钱给邹洪昌。

  邹洪昌点点头,收下了。

  何曦之凑过来,轻声提醒:“先生,长安没多少钱。”

  邹洪昌捋捋胡须:“喏?”

  反问,“上次长安在豫章渡口的舆图不是卖成了一两?”

  “长安呐,可比你有钱呦。”

  何曦之:“那是,我的工钱啊,您老就没发过。”

  “可是,可是……”

  可是小孩子的钱您就不要要了嘛,反正您又不差这每天一百文的住宿费。

  邹洪昌摇摇首,道:“不吃肥丢瘦乃君子之美德,长安有此觉悟,先生我,十分欣慰。”说完笑着抬步往楼上走。

  跑堂甩开帕子:“客官,您楼上请。”

  那个‘请’字拉得格外长,有点像唱大戏。沈长安心里想。

  何曦之担心邹洪昌会摔,赶紧跟上去扶着邹洪昌,“唉呦我的先生嘞,您老慢点,这楼梯忒高了些。”

  找到房间,辛昭陪沈长安又来回跑了两趟渡口和客栈,再搬了一些书册,最后在船上逗留了一会儿,将桃木枝捞起来,放在通风的地方晾着。

  搬完东西,辛昭两个房间来回窜。他担心良苷一个人住在隔壁,会不安全。

  “要不,阿苷,你搬过来和我、长安住在一起。”

  沈长安正跪在地板上整理书册和笔记,闻言,抬头。

  肯定了辛昭的建议。

  良苷站在哪儿不说话。

  虽然她才七八岁,但是男女有别这样的概念在古代女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都会灌输。

  比如沈大娘曾经就教导过小月儿。

  身上穿兜兜的地方除了娘,不能给任何人看,兄长也不可以。

  良苷的二娘也告诫过良苷,不能和别的小朋友同住一间屋子,同睡一张床榻。

  二娘?

  良苷忽然想起了她自己的二娘。

  曾经对她那么好,为什么,要赶她走呢。

  想着想着,良苷竟然就哭了。

  辛昭以为是自己的嘴巴惹哭了小良苷,赶紧过来赔礼道歉,半跪在她跟前,哄她。

  “好啦好啦,你不愿意就算啦。”

  “我和长安只是不放心你,现在我们在善县,万一你二娘和伯伯们夜里派人来找你麻烦,我们又不能马上察觉,你受伤了怎么办。”

  良苷边泣咽,边说:“我没,没不愿意,是因为,我的心里好难受。”

  “咳咳咳。”因为难过哭泣,所以止不住的咳嗽。

  沈长安过来拍拍她的后背:“没事,我和辛昭师父在呢。”

  “嗯。”良苷抬手擦擦眼泪和鼻涕。

  咚咚咚!

  何曦之敲门进来。

  “你们都在呢。”

  说完,何曦之看着良苷,说:“阿苷,你随我去街上走一走。”

  “喏?渊得大叔,大晚上你带阿苷出门去干嘛?”辛昭不解。

  何曦之过来牵起良苷的手:“是先生的意思。”

  沈长安想了一下,好像想明白了先生的用意。

  辛昭很快也就想通了,这一招,叫,“抛砖引玉。”

  “喏?”何曦之嫌弃他,纠正道:“这一招叫引蛇出洞!”

  “你们俩要来的也可以一起去,听小二哥说三街里有非常不错的小食,我带了些银子,请你们几个小鬼去吃大串儿。”

  何曦之笑着说。

  沈长安:“好啊,我要去。”

  辛昭抱臂,撇撇嘴:“渊得大叔你怎么老是说一些我不理解的东西,什么叫大串儿。”

  何曦之摆摆手,说说笑笑的往楼下去。

  于是,一个大书生,带着三个小孩儿。大摇大摆穿过三道街。

  三道街后头那条里街是善县的小吃街,穿过巷子后面,明显感觉人声都热闹了许多。辛昭是个爱热闹的,而且他也嘴馋了,见了热气腾腾的馄饨、包子,炸春卷,就再没办法迈动脚。

  **********

  “来喽,四碗热馄饨,几位慢用。”

  何曦之招待他们先吃点儿东西,待会儿还有大戏要上呢。

  “尤其是你啊小昭儿,来,多吃,一会儿都是你的动作戏。”何曦之将自己碗里的都给了辛昭。

  辛昭一把放下手里的筷子,不高兴道:“渊得大叔,为什么你说的话我老是听不懂呢,什么动作戏啊?您是不是想要我待会儿帮你打架啊。”

  何曦之竖起一个大拇指:“正有此意。”

  辛昭,直接说不就好了嘛。

  几人吃完馄饨,何曦之牵着良苷再往里头走,他低头问良苷,认识这些店铺吗?

  良苷摇摇头:“我不认识。”

  因为她很少出门。从前娘亲在时,只有每年庙会或者重要日子才带她出门,平时,就很难得才能出来。

  何曦之点点头。

  然后他就带着良苷去每个铺子转悠一圈,米铺、布铺、肉铺,最后转去了药铺。

  “老板,给我来二两黄连。”何曦之说。

  药铺老板招呼完旁边的客人,吩咐小徒弟去抓药。何曦之趁机和他有一搭没一搭的聊起来。

  老板显然是和何曦之聊得不亦乐乎。

  “好勒,您的黄连。”老板笑道,拱手作请。

  何曦之将药包给小良苷,“良苷,你提着药。”

  然后又去其他家药铺、医馆转悠一圈,分别买了好几种药材,都让良苷提着,直到快宵禁,才带着孩子们原路返回。

  沈长安帮良苷提着药,辛昭警惕的看看身后。

  四人回了客栈。客栈老板要打烊了。

  上了楼。

  何曦之向三个孩子招手,过来孩子们,听我说。

  听完,辛昭拍拍小胸脯。

  “放心,我让他们有来无回。”

  何曦之:“这个我是相信的。”

  然后他转头看向良苷。

  “阿苷呐,今晚你就和长安到先生房中去好好待着,没事儿别出来,听到动静也别出来,知道么。”

  良苷:“嗯!”

  沈长安紧紧牵着良苷的手,告诉她:“你别怕,有我们在呢。”

  良苷重重的点点头,模样小乖小乖的。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29/29861/2341030.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