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小旋风 > 第二十七章 横扫残军 下

第二十七章 横扫残军 下


  周步被速通芬一箭躲中左肩窝,失血过多,昏迷不醒。

  柴进让张娇花照顾周步,但周步因为迷迷糊糊,竟然用力一推,张娇花猝不及防,腾腾腾往后退了几步,一屁股坐在地上。

  张娇花着实气恼,一扭身子,出屋去了。

  周步又迷迷糊糊睡着了。

  张娇花一溜烟地跑到柴进那里,气哼哼地说:“进哥,周步这小子不像人!”

  柴进听了一楞,急忙问道:“周步怎么了?醒了吗?药吃了吗?”

  张娇花眉头一挑,嘴一撇,余怒未消:“醒倒是醒了,药倒是吃了,就是太野蛮!”

  “太野蛮?”

  柴进听了,一时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脸呈惊愕色。

  张娇花把周步推搡她的事说了一下。

  柴进听了,如释重负,笑道:“我当是啥事呢?原来是区区小事!你呀,不忠于职守,为芝麻大的事到我这里告状,可不应该哟。周步是有功之臣,现在负了伤,你就得好好伺候他。”

  宋代没有战地医院,当然没有护士,照顾战场上下来的伤员,都是临时安排的。

  张娇花脖子一梗,嘟囔道:“负伤又怎么了?伤员就能随便欺负人?!你安排其它人去照顾周步吧,我,我不愿意!”

  柴进从张娇花的口气里推测,这是在赌气。

  “好了好了,我们这次围剿速通芬部,虽说打了胜仗,但伤员特别多。你也知道,现在人手真的不够。你熬汤熬药是一把好手,身子骨又结实,从小就一直跟着周步玩,你不照顾他,谁照顾他呢?”

  柴进说完,轻轻拍了拍张娇花的肩膀,“去吧,听话。”

  张娇花听了,转怒为笑:“进哥,那你说说,我这次照顾步哥,等步哥伤好了,你拿什么奖励我?”

  柴进爽朗一笑:“奖励?你奖得还不够?上次天都山之战,朝廷奖给你纹银一百两。这次围剿速通芬部,首战获胜,你斩杀了三名西夏兵,一人十两,你得到了三十两。够你花的了,呵呵。”

  宋代士兵是中国历史上除了八旗兵以外薪水最高的,因为宋朝实行的是募兵制,而非征兵制,士兵都是以当兵为职业,禁军的薪水每年大约45贯,厢军大约30贯。

  正常来说,一贯钱是指一千个铜钱,但宋时流行省陌,“以七十七钱为百”。即一贯钱为七百七十钱。至于铜钱与银两的换算,则随着朝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北宋初银钱兑换比为一两银兑一贯钱,到徽宗时,一两银兑两贯钱。

  柴进、张娇花所在的部队乃北宋西军,属于禁军系列,军饷自然是军队里最高的。

  只要在战场上杀敌立功,往往一二次战功就能达到一年的军饷。

  这样的买卖,自然有人去做。

  但这可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职业,搞得不好,啥时人头落地,自己都不知道。

  要说那时青年人从军的思想觉悟,当兵吃粮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朝廷的征募,加上爱国情怀什么的,这些因素夹杂在一起,方到了军营。

  还有,像大宋西北地带的民众,因为遭遇强敌入侵,主动拿起武器,保卫家园,投身军营,也是兵源的一个管子。

  话休絮烦,张娇花听了柴进的话,一下子就想通了,遂转身去周步那儿了,不题。

  其实柴进安排张娇花照顾周步伤情,还有一个原因,提供周步与张娇花谈恋爱的空间与时间,促成这个佳缘。

  这是柴皇叔的想法,能否实现,要看后情了。

  速通芬败退到绥戎堡后,越想越生气,但一时间也无可奈何。

  一日,一个信使跑到速通芬那里,向她报告,说韦州大将纳武派遣部将霍林,一个军师,带领千余人马,携带不少粮草,到绥戎堡助战,不日就可到达。

  速通芬听罢大喜,她正愁缺兵少粮呢,如今大夏援兵来了,正是时候。

  数日后,霍林带兵进入绥戎堡。

  速通芬下令手下人置酒款待,可找遍了堡内牛羊,只搞到几头牛,几十头羊,把它们全宰了,勉强招待。

  这二支人马一会合,二千余人哪,就吃这些,未免太少了。吃了午饭愁晚饭,可把速通芬给急坏了!

  无奈之下,速通芬只得尽可能让霍林的部下吃肉,自己的部下吃少量的肉,夹杂不少野草,权当充饥。

  霍林来见速通芬时,无意间看到速通芬手下的一些兵士啃着野菜根,就对速通芬说道:“速将军,想不到你们的生活这样艰苦。”

  速通芬尴尬地笑了笑,然后变脸,咬牙说道:“叵耐柴进这厮,带兵围攻咱们以来,搞封锁政策,不主动来打咱们,可咱们的人也出不去。他们人多,咱们打不过他们啊。”

  霍林听了,点了点头,愤然道:“这里本是大夏人的牧场,现在成了赵宋的福地。好水川一带被宋人占领了,就像卡在大夏人喉咙里的一根硬剌,难受极了。我这次前来,沿途多次遭到宋兵袭击,损失了一些兵马钱粮。”

  速通芬大声道:“现在有了霍将军的生力军,咱们可以出击一下了。如果困守绥戎堡,早晚会被宋军攻破。与其坐而待毙,不如铤而走险!”

  霍林听了,连连点头。

  其余夏将亦无异议。

  速通芬伸出右拳,猛地一擂桌子,脆声道:“大家同仇敌忾,视死如归,这才像一个大夏人。我这次只留三四百名老弱残兵守堡,其余兵马全部出动,袭击临羌寨!如果不成功,就向天都山一带转移,和赵宋柴进部玩捉迷藏。”

  霍林说道:“速将军,此事还须好好商议,听听我的军师怎么说?”

  速通芬问道:“你的军师是谁?我倒要认识认识。”

  霍林用手指了指右侧的一个人,粗声道:“就是他,中原来的,柴虎,柴进的亲叔叔。”

  速通芬听了,心里不由得格登一下!

  因为柴进打败了她,她心里堵得懂呢。

  速通芬用眼瞟了一眼柴虎,只见他獐头鼠目、双耳如椎,形容猬琐,心头就有一丝不快,于是冷然道:“你叫柴虎?原来是柴进的亲叔叔?家住在哪儿?什么时候从军的?”

  柴虎听了,知道速通芬瞧不上自己的这副容貌,自然也是不快,于是答道:“我叫什么还用问吗?家嘛,就住在中原某个小村庄,从军有十多年了。”

  速通芬一听,哟嗬,口气硬梆梆的。她心里合计开了:家住中原,就是个宋人;从军十多年了,也许是叛逃过来的,也许是被大夏兵俘虏的。你牛气什么呀,说来说去,你柴虎就是个叛徒!”

  霍林和柴虎相处好几年了,彼此关系还是比较融洽的,所以柴虎才敢这样对速通芬说话。

  虽然都是大夏军队里的干部,军职也有上下。但有兵就是草头王,如今速通芬手里的兵将只有千余人了,实力和霍林不相上下。遇事谁听谁的,还真没个准。

  不过,霍林临行前,纳武再三交待:速通芬是梁太后倚重的大将,遇到她,一定要尊重。

  如今傻子都能瞧出来,速通芬不喜欢眼前的这位柴虎,大宋国的叛徒!

  霍林急忙走到速通芬与柴虎的中间,打着圆场:“二位不要逗比了,都是自家人,说话用不着掺沙子。我是个老粗,说话也常爆粗。如今大敌当前,多想想怎样度过难关吧。这不,再过十天半个月,咱们这支二千余人的队伍,都要吃空气了!”

  这话明里是为速通芬、柴虎解围,实际上护着柴虎。

  梁太后又怎么了?还不是兵败如山倒,被赵宋军修理得主力都没了,就剩下残兵败将了!

  霍林心里窝着火呢,西夏不少将士心里窝着火呢。

  这说明,梁太后及她的亲信,在夏人心目中的地位陡然下降了!

  今天看在都是大夏军的份上,从韦州赶过来搭救你一把,你别蹬鼻子上脸,不识抬举!

  这就是目前霍林的心态。

  速通芬虽然不悦,但听了霍林的一通话,想到自己眼下势单力薄,再耍威风劲,只能害了自己,害了仅余的千余兵马。

  想到这里,速通芬强挤出一丝笑容,对霍林说道:“霍将军,值此大夏危难之际,你率领孤军,来到绥戎堡,支持咱家。咱家打心眼里高兴啊,咱们要精诚团结,共同对敌,才能打破困局。柴军师辅助霍将军多年,肯定胸藏奇计,那就在这里说出来吧,呵呵。”

  柴虎虽然对速通芬的无礼感到不爽,但想到如今已置身绥戎堡,此行跟着霍林,就是援助速通芬残军。如果把关系搞僵了,被大夏皇帝知道了,都没有好果子吃。

  想到这里,柴虎轻轻捋了捋鼠须,徐徐说道:“速将军奇袭临羌寨的作战计划,大方向没错。我军要击破宋军的围困,只有出奇兵,才能化险为夷。兵法有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柴进用兵,诡诈异常,上次速将军带兵进攻胜羌寨,就着了他的道。所以嘛,对付柴进,这里的人,应该是我最有办法。因为我是柴进的叔叔,了解他这个人!”

  柴进出生时,柴虎已经从军,那是做了逃兵回乡后又出去从军的。柴虎虽然没有见过柴进,但柴高、沈氏经常与他书信往来,他多多少少还是知道柴庄一些情况的。还有,他从乐陵柴庄一带过来当兵的人嘴里,也打听到柴进的一些情况。

  速通芬急忙问道:“那依柴军师之见,当如何对付柴进这支可恶的宋军呢?”

  柴虎阴沉一笑,恶狠狠地说道:“你们不必担心,我这次要用奇计,打疼柴进指挥的这支赵宋王牌军!”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27/27407/1946333.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