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萌妻休夫:腹黑王爷小哑妃 > 第483章 陛下早日大婚

第483章 陛下早日大婚


  [燃^文^书库][www].[774][buy].[com]  大雪初霁,日出东方,外头一片耀眼的白。【更多精彩小说请访问】

  御书房的折子已经堆了满满一案,萧子隽揉了揉额头,坐定在案前有些恍然。

  不过想偷得浮生半日闲,回来却已经累积成山的公务。

  李福全拿着拂尘,看着陛下从早朝之后就处理百司奏表,机要政务,直至入夜很晚,心里不免为之担忧。

  新帝登基,百废待兴,政令新达,又值年关将近,因第二年乃元昌元年,新帝要宣布施政纲要出来,故而年前,六部的官员拟纲奏疏简直是流水一般传报上来。

  朝野内外都很忙碌,萧子隽再也没有时间闲暇,更因连续寒夜忙至很晚,终于染了风寒。

  陆渊对此现状很是担忧,便借探视皇帝时机,奏明自己的想法。

  “昔年,先帝机要处从六部官员择优入内,参与政决,更有四位皇子辅佐陛下,而今,陛下的情形与先帝大不相同,机要处关闭已久,可否重启?”

  萧子隽略一思虑,才道:“朕原本思虑,待新的施政颁布之后再行启动机要处,如今看来你是对的,那便由你陆相负责,甄选六部官员入机要处,参与纲要起草及政决。”

  陆渊如今是首辅宰相,弯腰拱手毕恭毕敬:“臣谨遵圣谕。”

  然他没有接着起身,而是又谨慎说出别的想法,“听李公公提及,陛下批奏百司疏议,每天忙至子夜尚不休息。

  长此以往,为臣者心有惶恐啊。陛下的身体乃举国之本,岂可不爱惜?”

  皇帝看了一眼李福全,李公公拿着拂尘的手臂一抖,他呵呵一笑,坐了起来,“陆渊,朕身体并无大碍。

  等过了年前这段日子,朕估计便不会熬夜了,不过是偶感风寒,哪里就让你们诚惶诚恐了!”

  “臣以为,陛下新帝登基,万象更新,待施政新令一出,不仅中央六部,就连地方只怕也会有一连串的反应,届时,各地回传奏表只怕只增不减,故而”

  话未完,陛下面色一沉,从榻上起身,自个拉起靴子蹬了上去,李福全使了眼色,宫婢便为皇帝披上披风。

  见皇帝从榻上下来,陆渊顿时有些局促不安,惶恐道:“陛下圣体为重……还是回榻上休息才是。”

  萧子隽瞟了眼陆渊,有些不喜,“陆渊,你少给朕来这一套,直接说你想说的,吞吞吐吐,朕很不舒服。”

  “臣,奏请陛下设内廷才人、女官,侍奉并协助陛下批奏百司奏议。先帝时,辅政才人多达十人,设在藏书阁、议政处、御书房、御门听政等处。”

  这内廷才人,隶属女官等级,擢选才思敏捷、明达吏事的官女子,说的确切些就是皇帝的“秘书”,负责皇帝政务处的起居及协助批复奏议。譬如皇帝完全可以口述,由左右才人代笔筹措辞藻批复,至于其他整理事宜全都交给才人。

  由于皇帝居在内廷,这“秘书”只能是女官,而前朝官员无宣召不得入后庭。曾经后庭中亦有内监代理“秘书”职务,碰上弱主时候,这政务就落到了阉党手里,史称“阉祸”。

  故而,先帝阅政时设才人侍奉,因时常伴驾,故而后二十余年里,先后有两位才人,被先帝封为嫔妃。

  窗檐下结了老长的冰凌,外头的寒气直逼而来。

  萧子隽面色不悦,负手而立看向窗外,沉沉的话语传来,“看来奏请重启机要处,不过是醉翁之意,重点是又干涉到朕的后庭来!”

  陆渊掀袍跪地,认真道:“臣下并无妄言干涉,帝王以天下为家,家亦天下,后宫并非小事。陛下日夜操劳,后庭却悬空久矣,实乃非国之幸事。”

  他呈上一本折子,“臣及十六位朝臣联名上书,奏请陛下早日大婚,秀选充盈后庭,绵延子嗣,乃国之根本。所谓,家安乃事事安”

  话未完,只听“啪”地一下,皇帝扔了折子,怒斥,“够了!陆渊!”

  他回过头来,劈头给了陆相一通训斥。

  “朕看你陆渊如今也只会紧盯着朕的起居,当初你指点江山的才干和胆色哪里去了?!朕的后庭不容他人干涉,至于你们所提之事,朕也一一记下,但是,却不是当下!”

  “朕这施政的头等大事未完,岂可有心思秀选?至于朕的婚事更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现下登基不久,朕说过暂不考虑。待新政实施后,再从长计议。”

  “朕看,这秀选依旧三年一次,离下一次秀选尚有一年,这期间陆卿就不要再提及了。至于这女官才人,朕不准备采纳。

  朕向来不喜后庭女子干政,这才女不再设置,命内廷司擢才干突出的内监随在朕侧便可。至于前朝阉党之乱,实乃弱主疏于朝政,才让阉党盛行。朕自认非昏君,必勤于理政,朱批谕旨皆不用别人代笔,何来阉祸?!”

  陆渊所奏被皇帝逐条予以批驳,到最后竟无言应对,只得作罢。

  萧子隽驳回了陆渊的奏疏,只因心里负疚。

  轻轻离世尚不足一年,他岂可另娶扩充后庭,故而他一力压下了这前朝的众议。

  然,他亦明白,长此以往并非长久,国不可无后,故而新政之后他想过要娶后的打算,但是到底要娶何人,他尚无人选。

  也许他要娶的皇后,要以巩固新政为首,背后力量能平衡各方权益的角逐,与爱情无关。

  这一年就这么过去了。

  萧子隽听着辞旧迎新的爆竹,喝得醉醺醺的,后庭身旁除了跟随已久的内监、宫婢,并无嫔。

  李福全瞧见了,不免为陛下担忧。

  宫里外头有传言,陛下之所以不急着立后纳嫔,是因为病体作祟,原先为亲王时就病犯过,如今只怕这病症又起。甚或有传言陛下可能和宋王一样,并无子嗣而出。

  宋王成婚八年并无一子半女,如今萧子湛迁出京城,做了个闲散王爷,膝下并无一子。

  又是一年上元节,宫中夜宴上全都是妩媚温婉的歌舞姬,个顶个皆是特意挑选的。

  ...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26/26487/1556964.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