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大明武相 > 第二百一十章:聚宝盆

第二百一十章:聚宝盆


  到了书院工地,看见,工程又紧锣密鼓的复工了,两个钦差都在一旁,对着主楼的八层框架指指点点。【更多精彩小说请访问】

  看见刘睿过来,黄锦担忧的指着主体框架:

  “这么高,上下还是一样结构,能行吗?在京师,很多王军都督府的人和裕王的人,都曾经递折子,说这里的书院就是在胡闹,主子都压着,可是,一旦这里、、、、、、。”

  古建筑,只能用木柱之称,自然建不成高楼大厦。

  刘睿带着两位钦差,来到主体结构的一个框架一旁,指着其中的钢筋水泥浇筑的柱子:“有这个,别说是八层,如果基础打好了,几十层都没问题。”

  黄锦摇摇头:“这都是你弄出来的新鲜玩应,没人能明白,杂家只是担心会出事。”

  刘睿微微一笑。拉着两位钦差,来到一间屋子,里面正中的地上,有两个高月两米,三尺的柱子,说道:“这两个柱子,一个是用石灰和砖石砌筑的,一个使用钢筋水泥浇筑的,咱们这就做个试验,看两个柱子差了多少。”

  刘睿拎过来一把锤子,就要开砸,黄锦在手上吐了一口吐液,喊着:“看杂家的!”

  喊着,就一把抢过锤子,冲着那个砖石砌筑的柱子砸去,一锤下去,柱子哗啦啦乱晃,已经松动,两锤下去,就噗呲倒塌。

  黄锦歇了一会,就开砸钢筋水凝土的,一连砸了十几锤,也不过把柱子的外面砸出了一些痕迹。

  柱子纹丝不动。

  “真邪了门了,这个柱子比铁柱子都结识,看来还真行。不过,依着杂家的意思,还是在主体里面都加一些这样的柱子,那般才牢靠。”

  其实,刘睿为了保险,加的柱子已经是比正常的密度增加了三层,但为了安抚黄锦,也只好点头:“多加就不必要了,但可以把每个柱子加粗,增加钢筋的数量,一样的保险。”

  黄锦终于露出笑脸:“别嫌弃杂家墨迹,没法子,如今,杂家已经被你小子拴在了辽东,你要是出事了,杂家一样跟着倒霉。”

  鄢懋卿一直没有说话,这会儿却接了话茬:

  “还有我这个倒霉蛋,好好的不在京城享福,却跑到辽东受罪,告诉你刘睿,等这个书院建成了,一定要给本官一个客座教授的位子,嘿嘿,那个断句拼音,也给本官一点机会不是。”

  嘿嘿,书院要开办,需要很多教授老师的,你愿意留下才好。

  “自然,小青山绝对欢迎大人这般的高才名流帮衬。”

  答对了两位钦差,刘睿拉着张野就给一批工匠分布任务。

  “这是我准备的资料,其中,有肥皂,香皂,牙刷,新式纺织机,方便面,罐头,蜂窝煤以及炉具,等等的简单工艺,一共有三十多种,你们按照自己的特长,由张野分派,马上试验制作,争取在秋收左右,拿出成品。”

  张野瞪圆了眼睛:“果然都是好东西,但咱小青山如今资金周转苦难,一下子开办这些作坊,恐怕是有心无力。”

  刘睿点了一下张野的脑袋:

  “帮着你开开窍,自己没资金,但我们大明有很多富人的,人家可是金山银山的在家里堆着,咱们给他们一个发财的门路,还不紧着掏钱。

  一句话,就是项目转让,按照地域,每一个地域只转让一家,全国这么多州郡,这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就拿这个香皂,每个技术的转让收十万,你想想,光是这香皂项目,咱们就有多少进项。“

  张野和一众工匠听着,摆着手指紧着忙活,都嗷嗷大叫:“天!一个香皂项目就是老鼻子的进项了,这多项目都转让出去,还发愁什么大坝资金!这些东西简直就是啊。“

  刘睿哈啊哈一笑:“大家就辛苦了,到时候每个人都会在转让项目的收益中得到一份红利,有财大家发,我刘睿绝不是吝啬之人。”

  张野只好叹气:“咋的什么事一到你这里,就能整出花样,厉害啊,从前在就没发现你有这个能个的。”

  从前,才不是还没来吗。

  工匠们跟着刘睿有些时日了,也基本上熟悉刘睿的套路了,只要有刘睿提供的技术资料,他们基本上就能弄出来,这一点,刘睿就很轻松了。

  来到疏远的宿舍区,看见父亲正带着一群族人在伐树。

  刘睿急了,老远就大喊:“这里的树木不能动!”

  好家伙,今后这里是书院,需要的就是林荫茂密,环境优雅,你这里图省事,就近取材,可是要坏了大事的。

  父亲气呼呼的喊着:“为什么不行?砍了这些书,这里还能弄几十亩耕地,养着这些树作甚?”

  和你个大老粗没有共同语言!

  刘睿指着不远的一个小山包:“去那里伐树,这里的数目都是书院的财产,谁也不能动的。”

  一众族人嘻嘻哈哈:“书院的还不就是刘家的,我看这里不错,干脆,就把铁厂放在这里,咱们就住这里了房子还是现成的。”

  都是乱弹琴,不整顿一下,还真的不行了。

  刘睿站到高处,指着小青山:“这里最大的股东就是当今天子,要说是谁的产业,只能是天子的,没见两位钦差就在那里,!

  我宣布,从现在起,刘家所有的族人都开始两个月的军事化管理,这期间,一切按照军伍的规矩,每天训练,建造家园,女人老弱抚恤也和小青山的女的一样,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决不允许有一个人闲着!“

  一众族人不干了:“我们又不是军户,都是农民,不需要出征打仗的。”

  刘睿阴着脸狠狠的说道:“如今,你们既然到了辽东,入了刘家,就是军户了,每一户都要有一名在编军人,必须按照都司衙门的规矩,进行操练耕作两不误。!”

  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

  这帮族人太自以为是了,不给点教训,就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料子了。

  好处,我可以给你们,但你们也要有资格拿着个好处,别以为是我刘睿的族人,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23/23025/1619982.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