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贞观匹夫 > 第三百五十五章 本王来了

第三百五十五章 本王来了


  宗教立国,教民可以是疯狂的,但上层必须是冷静的。


  哈立德就是那无比冷静的人。


  各种实力对比,无情地揭露了一个事实,无论是哪方面,大食都不是大唐的对手。


  所以,策略必须改变啊。


  “左少卿的倡议极为有理,哈立德以为,大唐与大食可以达成战略联盟,波斯就留着当个屏障好了。”哈立德极快地改变策略。“另外,大唐的刀弓产量庞大,可否出售给大食?”


  给你们当帮凶吗?


  王恶的本心是拒绝的,但理智在提醒着他,这是国事,不可以感情用事。


  “事关重大,本官必须上报朝堂,待陛下来决断。”


  这件事,明显已经超过了王恶的职权范围。


  因为,相对那些小国,大食有资格称为大唐第一的对手。


  “不过,需要明确一点,贵教不允许到大唐境内传教,有一人进入大唐传教,立刻会得到战争。”


  与王恶的个人情感无关,这年头的宗教传播,尤其是大食宗教的传播,总是伴随着血与火。


  想要大唐各地得到安宁,特别是新到手的西域得到安宁,从源头上隔绝是最好的办法。


  没办法,宗教的散播速度太惊人了,特别是大食的宗教,和大食的扩张速度一样惊人。


  哈立德遗憾地叹了口气。


  还以为大唐会忽略了这一点,想不到这年纪轻轻的左少卿,目光如此犀利。


  “如你所愿。”


  两仪殿内的小朝会上,王恶的奏折、分析在各位重臣与皇帝的手中来回审视,谁也不能轻易下决断。


  侍立在李世民身后的李承乾实在忍不住了:“卖!大唐能有今日,靠的不是固步自封,而是将士们沙场用命、兵器的更新换代。横刀虽好,却已逐渐在大唐的兵器中沦为辅助,火器渐渐要占据主流,只要掌控好火器,有甚么不能卖的?”


  李世民惊讶地回头,看了一眼李承乾。


  在皇帝面前,太子向来沉默寡言,今日难得见太子有自己的主张啊!


  李承乾习惯性地缩了缩脖子,似乎想到了甚么,随即挺直胸膛。


  “当刮目相看。”


  李世民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声。


  看在太子妃苏嫣然身怀六甲的份上,就不计较你分桃断袖之事。


  虽然自战国龙阳君开始直到现在,龙阳之好莫名其妙地成为一种雅事,但哪个当阿耶的知道自家娃儿好男风而不来气的?


  哪怕那个称心能给李承乾予激励都不行!


  ……


  大食国的事,对于骄傲的大唐来说,不是大意思,顶多是个中等意思。


  相对来说,皇帝诏许魏王李泰在府邸设置文学馆,更加吸引眼球。


  文学馆初设于武德四年,是当时身为秦王的李世民为收罗人才所置。


  现在准李泰设置文学馆,几个意思?


  这是有易储之心了么?


  诸臣心思开始活泛,李承乾怒火中烧,李泰惴惴不安。


  这,这是要和大兄打擂了么?


  天地良心,大兄除了脾气恶劣了一点之外,其他地方蛮好的。


  尤其是当初自己遇刺时,大兄的关切是无法作伪的。


  所以,争什么呢?


  处理完雍州的事,回家陪着布里库提,不香吗?


  建什么文学馆,哈哈,长安晨报它不香吗?


  别人坑爹,阿耶坑娃,磨刀石是那么好当吗?


  吃力不讨好,古往今来,有几个磨刀石得善终的?


  旨意是不可违,但文学馆本王可以不建或是缓建啊!


  “恭喜大王。”


  礼部尚书、魏王师王珪满面春风的拱手道贺。


  李泰只是尬笑着拱手,却不肯回应哪怕一个字。


  贺你大爷!


  你是真没看到这殊荣背后巨大的风险呢,还是在装傻充愣?


  也对,即便粉身碎骨,死的又不是他们。


  看着越来越多登门道贺,并有意无意推销自己或亲朋的文人,李泰果断拉着布里库提与长子李欣,以巡视治下各县的名义逃出了长安城。


  造孽啊!


  熟读史书的李泰当然知道,除了开创王朝的一二代皇帝,其余能登上皇位的,绝大多数都经过为时不短的专业培养。


  相比之下,自己这个想坐衙就坐衙、不坐衙也没人管的府尹,根本没有作为皇位继承人所应有的大局感与专业知识。


  得了呗,渭南羊羹、蓝田柿子饼、蓝田白鹿塬蒸馍、武功烧鸡……本王来了!


  东宫,显德殿,李承乾的眼里现出一丝释然。


  不管关系好坏,不管远近亲疏,至少李泰这一次的姿态是令他满意的。


  不枉自己当年将他护在身后。


  李泰明明白白地向阿耶表示,无心参与权力的纷争。


  “魏王这一招以退为进,怕是要在陛下那里加分不少。”


  一身青衣小帽的称心坐在下方,眉毛微微一挑。


  “无论他是有心还是无意,他的举动会让陛下觉得,他识进退、无野心,于是乎更得陛下宠爱,对殿下继承大位会形成更大的威胁。”


  尽管知道李承乾不爱听,称心还是颤抖地将话讲完。


  “无所谓。”


  称心以为李承乾会暴怒,然而并没有。


  事实上,李承乾的敌人很多,却绝不包括李泰。


  这是因为亲情,也是因为,李泰从来不形成威胁。


  认真地说,被贬到安州的吴王李恪才更具威胁,这一点,局外人很想理解。


  法理上来说,李恪是庶非嫡。


  情感上来说,众臣接受不了带前朝血脉的皇子继承大统。


  可是,一句“英果类吾”让多少人蠢蠢欲动?


  那些环绕在李恪周围的遗老遗少,即便清洗了一遍又一遍,仍旧洗之不尽。


  这,才是最大的威胁啊!


  青雀那里有甚么?


  就是笔杆子而已,有屁用?


  惹急了来一顿江湖上传闻已久的板刀面,自然就安生了。


  大唐建立没多少年,文人的地位并不高,手上又没兵权,开玩笑呢?


  阿耶是在表达某种不满,却又不想真把自己轰下台。


  否则,凭他的威望,废黜一个太子而已,有多大难度?


  这些事情,称心一个局外人是看不明白的。


  青雀倒是滑头,打着巡视的旗号溜出长安城了,留下一地的鸡毛任那些趋炎附势之辈折腾。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225/225825/1723824.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