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医域无双 > 第九十八章 近在眼前

第九十八章 近在眼前


  “现在,整个社会都在抵制不诚信企业,像我们这样的一个重点工程,更应该提高自己的标准,将那些信用欠佳、不诚信经营的企业,排除在外,除了要打造出一个各方面都合格的工程外,更要为社会树立一个典型。”

  刘阳看着诸位专家,“这才是我提出这条建议的初衷。”

  王美娟点了头,“讲得好,我们不能光看经济效益,还要看社会效益,对于我们这样的政府工程来讲,社会效益甚至更重要一些。”

  李一峰就明白王美娟的意思了,他郑重其事地把刘阳的意见写进笔记本,笑道:“刘专家的意见很重要,大家按照这个思路,再议一议吧。”

  说话的时候,李一峰抬眼看了一下刘阳,心说这个年轻人不简单呐,敢于讲实话、办实事,而且也有手段有心计,将这一帮靠嘴吃饭的“砖家”玩弄于股掌之间,更重要的是,王美娟很器重他,前途不可限量啊。

  专家们只好按照李一峰的指示,继续提着意见,不过还是那些不痛不痒的陈词滥调,听起来像是有点东西,细细一琢磨,其实什么话都没讲。

  李一峰的笔记本记了满满两页,看专家们再没有人发言,他看着王美娟,“王副厅长,您还有什么要讲的吗?”

  看王美娟摇了头,李一峰就合上自己的本子,道:“今天的这个专家会,开得非常成功,也非常有成效,希望大家能在今后具体的工作中,继续发扬这种敢于谏言的风格,为我们的疗养基地把好每一关。好,散会!”

  送走李一峰和王美娟,黄默然就给杨科杰打了电话,把今天会议的内容讲了讲。这个建设委员会的副主任,上级主管领导就是分管城建工作的杨云宁,这次他能在专业委员会担任主任,杨科杰没少使力。

  放下电话后,杨科杰恨恨地一拳砸在桌上:“妈的,野郎中!”

  他觉得刘阳的那条摒除不良企业的建议,就是针对自己的杰科建设。他倒是不怕刘阳的这条建议,搞了这么多年工程,杨科杰对于各种招标政策,早已有了应对的法子。杰科建设养了很多个“陪标”公司,这么公司就是专门用来在竞标时陪标的,做出一副有很多家公司在竞标的样子,看似公平公正公开,但其实不管哪家公司中标,都相当于杰科建设拿到了工程。

  杨科杰怕的是刘阳这个人,专家委员会对于整个工程都负有监督的权力,要是有这么一个人时刻跟自己作对的话,自己就是再有应对之法,也会被搞得焦头烂额、疲于应付。

  这个野郎中要把自己排除在工程之外,那自己就要让他先被排除在工程之外。

  杨科杰早就想收拾刘阳了,但一来忌惮刘阳背后的许正坤,二来他的病还需要刘阳来治疗,所以就一直拖着没下手。

  现在他终于拿定了主意,疗养基地的工程非常大,而且利润丰厚,光是新医院的门急诊大楼,就是个不小的工程,老干部离退休基地,至少也得起十几栋楼,技术含量不高,但利润非常大,再加上装修和绿化,如果都拿下来的话,杰科建设至少有三个亿的纯利润。

  面对如此大的利益诱惑,杨科杰怎么可能放弃呢!

  而且杨科杰觉得自己用药之后,病已经全好了,那颗穿心疵已经消失不见,而且心脏也不会再痛了,只要自己把这件事做得无懈可击,即便是许正坤,也不可能会迁怒到自己头上的。

  周丽香的别墅,也位于碧桂园,跟梁薇的宅子隔湖相望,非常气派。

  湖边修建了一个木制的平台,上面撑着一把凉伞,申卫家手捧一本大部头的书,正坐在躺椅里仔细观看,时不时,他瞥眼看着自己的孙子孙女。

  申静和申坤两个小家伙,坐在小马扎上,从平台栏杆间的缝隙甩出小鱼竿,正在那装模作样地钓鱼。

  小孩子哪有那么大的耐性,隔上一小会,他们就要提起竿子看是不是鱼饵掉了,或者是有鱼咬钩但自己没有看到,结果可想而知,折腾了大半个小时,一条鱼也没钓上来,两个小孩坐在马扎里打起了瞌睡,一边还抱怨钓鱼不好玩,不如小花有意思。

  小花是申卫家在干休所院子里养的一只芦花鸡,兄妹两个在干休所的时候,每天都是竖着耳朵,只要听见小花咯咕咕一叫,就抢着去鸡窝摸鸡蛋。小花一天一个蛋至少是有准的,不会让人白跑,不像钓鱼,竿子提了几十次,鱼没见到一条。

  两个小家伙正在抱怨呢,就看见刘阳远远走了过来,顿时笑逐颜开,撇下鱼竿,“刘阳舅舅,刘阳舅舅”地叫着跑了过去。

  刘阳呵呵笑着,一矮身,两个小家伙就抱着他的脖子,一边挂了一个,而且都伸着小手,“上次答应给我们带的乌梅呢?”自从刘阳带过乌梅之后,这两个家伙就吃顺嘴了,每次见到刘阳,必要乌梅。

  “带了,在箱子里呢!你看你们,口水都流出来了!”刘阳哈哈笑着,抱着两个小家伙朝申卫家走了过去。

  “小阳啊,来得正好,我这里正有个问题要请教你呢。”申卫家手里那本大部头的书,竟然是《黄帝内经》,自从见识到刘阳那神鬼莫测的医术后,申卫家闲来无事,也翻起了中医方面的书。

  但对于他这种动力学专家来讲,黄帝内经中的古文就显得有些难以理解了,不像刘阳,刘阳是拿黄帝内经识的字,至今能写一手很正宗的繁体字。

  两人坐在凉伞下,聊了一些古文的意思,刘阳又给申卫家讲了一些中医的基础知识。

  一辆挂着外地车牌的黑色奥迪此时缓缓驶到别墅前面,车子停稳之后,没等司机开门,车后座就走下来一位三十岁出头的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看到这边凉伞下的申卫家,立刻露出热情的笑容,道了一句“老首长,我来拜访您了。”,就大步走了过来,声音中充满了亲切。

  申卫家用书签做好记号,然后合起书,坐在那里看着来人。

  “老首长,您的气色真不错,只要您身体健康,我就放心了啊!”来人走到距离申卫家一米多远的地方,就笑着站了那里,不靠近,也不主动找位置坐。

  申卫家再才露出一丝笑意,轻轻一指凉伞下的一把空椅子,道:“一把老骨头了,还劳你惦记着。来,快坐吧!”

  “谢谢老首长。”中年男子道了声谢,才坐到了那把椅子上,不过只是侧着身子坐了半个屁股,显得有些拘谨恭敬。

  “这位是……”中年男子看着刘阳,他知道申卫家有个儿子,只是从未见过,听说他还娶的是大军区副司令员的女儿,而眼前这个年轻人有点太年轻了,不像是申卫家的儿子,但刚刚远远观察,这位年轻人跟申卫家的关系又极度亲近,难道是申老的亲戚子侄?

  “在下刘阳!”刘阳笑着伸出手,“没请教……”

  “何辛平。何苦的何。”何辛平呵呵笑着,赶紧伸出手,他专门强调了一下自己的姓,因为何姓比较少见。

  “刘阳是我的家人,同时也是一位医术高明的大夫!”申卫家知道刘阳喜欢别人称自己为大夫,就做了这么一个介绍,他对刘阳笑道:“何县长是暮云县的父母官,我住的干休所,可就建在他的地盘上呢。”

  何辛平急忙摆手,道:“可不敢提父母官三个字,我们都是为老首长服务的。不知道老首长这次要在星城住多久,我来的时候,给您带了一些咱们暮云县的土产,这样您在星城也能吃得可口一些。”

  申卫家竖起眉头,“我又住不了几天的,带什么土产,太麻烦了。”

  何辛平一听,心中大喜,他就怕申卫家这一住就不回暮云县了呢。在暮云县的军方干休所里,申卫家份量最重,是堂堂的中科院院士,要论行政级别的话,院士也相当于是副部级了。不同于其他纯学术的院士,申卫家还是军方的少将,是军事工程学院的副院长,门生遍布天下。

  无论在军在地,申卫家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属于是暮云县的一张名片,真要是让申卫家离开了南云县,何辛平担不起这个责任啊。

  “不麻烦,不麻烦,只要老首长吃得顺口就行。”何辛平看着刘阳,“刘大夫,你一定得尝尝我们暮云县的土产,口味可是非常的地道,你吃了一准叫好。”

  刘阳笑道:“太谢谢何县长了!古人讲,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就冲何县长的这番盛情厚意,我也得尝一尝呐。”

  何辛平笑着,这位年轻人说话,可真让人舒服啊,自己送的,可不就是一份情意嘛。

  “何县长这次来荣城,是来公干的?”申卫家问到。

  何辛平看着申卫家,道:“有县里的公事,也有一点点自己的私事。”说完,他又看着刘阳,道:“刘大夫,说不得还得麻烦到您呢。”

  刘阳一愣,怎么回事,难道是来争取疗养基地的选址吗,这些人可真是消息灵通、无孔不入,追自己都追到申保国的家里来了。

  “是这样的。我呢,是中年得子,就一个宝贝儿子,今年刚满一周岁,前段时间,他突然不吃不喝,整天昏昏欲睡,日渐消瘦,我这次来星城,就是想请个高明的大夫,不知道刘大夫认不认识这方面的专家?”

  ...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22/22556/1331784.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